美国国家地理,横跨全球的旅行专家!美国国家地理漫步系列,zui了解这个世界的旅游指南!让你看的深入,玩的内行!
该系列图书将带领读者用双脚走遍这四座迷人的城市,充当你的私人旅游向导,专门为徒步行程设计串联市区热门景点经典地标,以及美食行家提供的私房情报,探索大街小巷内鲜为人知的小惊奇。同时,附有全市各区散步地图,城市街道及公共交通图和旅游须知,让读者即可以像专家一样探索、同时也可以像当地人一样悠游。毕竟交通工具只能在被局限的路线上前进,唯有行人的双脚可以任意漫步、转向、探索、逗留,跟着感觉走。偶遇就是选择一步一步自己走的旅行者zui有价值的收获。
作者:凯蒂?帕尔拉(Katie Parla)至今已创作、编辑或参与了20多部关于食物和旅游的图书,她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Time Out》、《Rough Guides》、《Dorling Kindersley》、《Fodor's》、《 Insight Guides》、《纽约时报》撰文。此外,卡蒂还是博客“帕拉的食物”、APP“卡蒂?帕拉的罗马”及“卡蒂?帕拉的伊斯坦布尔”的作者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是世界上zui大的非营利科学与教育组织之一。学会成立于1888年,以“增进与普及地理知识”为宗旨,致力于启发人们对地球的关心。美国国家地理学会通过杂志、电视节目、影片、音乐、电台、图书、DVD、地图、展览、活动、学校出版计划、交互式媒体与商品来呈现世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会刊《国家地理》杂志,以英文及其他33种语言发行,每月有3800万读者阅读。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166个国家以34种语言播放,有3.2亿个家庭收看。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资助超过10,000项科学研究、环境保护与探索计划,并支持一项扫除“地理文盲”的教育计划
漫步罗马
(第二版)
目 录
7 前言
8 造访罗马
10 如何使用本书
第 一 章
13页
旋风式行程
14 罗马一日游
18 罗马周末游
24 罗马娱乐游
28 罗马周末亲子游
第 二 章
37页
罗马各区介绍
40 罗马古城区
56 罗马斗兽场至镣铐圣彼得教堂
72 拉特朗至戴克里先浴场
86 奎利那雷区至威内托大道
100 西班牙广场至波格赛庄园
114 万神殿至纳沃纳广场
130 梵蒂冈
146 越台伯河区至贾尼科洛山
160 犹太人聚集区至泰斯塔西奥区
第 三 章
174页
旅游须知
176 旅游须知
180 旅馆
190 图片出处
造访罗马
杂乱无章的布局反映出罗马漫长而丰富的历史,每年500万人次的游客量,以及街道上川流不息的汽车、摩托车,都会让初来乍到的人感受到此地的嘈杂与混乱。尽管如此,城市中的静谧角落,将会回报那些勇往直前的游客们。
罗马简介
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罗马在一群小山丘与夹杂其间的山谷内诞生(不过根据传说,罗马的建立时间在更早的公元前753年)。这些地区到中世纪之前一直是罗马城的中心,不过到了中世纪,罗马人开始将生活重心转移到北方的冲积平原上。时至今日,这两个区域都被公寓建筑、教堂、购物区与文化景点占据。台伯河的对岸则是越台伯河区、绵延不断的住宅区和梵蒂冈。
游走罗马
城市本身的复杂布局加上往往不够仔细的地图,可能让漫游罗马成为一件令人沮丧的事。这里的街名常常过个路口就换,街道蜿蜒曲折,而且往往标示不明。然而,迷路是参观罗马的一部分乐趣。如果只是在主要街道上走动,就意味着你将错失罗马众所周知的美景。若你需要一本完整精确的街道指南,可以在书报摊购买“Stradario”这本线圈装的地图集。城市地图与交通指南可以在地铁站找到,许多地铁站也有工作人员能回答基本的问题。在探索越台伯河区和战神广场区时,不要依赖台伯河来定位。罗马市区大多在台伯河左岸,越台伯河区和梵蒂冈则在台伯河右岸。台伯河本身非常蜿蜒曲折,不适合当成方向标。
省钱游罗马
罗马景点的门票费相当贵。购买罗马通①可以让你任意选择两个景点免费参观,并以折扣价参观其他景点,同时也可作为3日交通券使用,无限次搭乘市区的公共交通工具。春季的文化周与全年的其他活动还可以让民众有机会免费进入公立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参观。
罗马景点每日开放信息
每日开放:古罗马广场、罗马斗兽场、卡比托利欧博物馆、帕拉蒂诺山、和平祭坛和图拉真集市。卡拉卡拉浴场也每天开放,但在周一只开放到下午1点。
周一:除了上述每日开放的景点外,大多数国立与市立机构皆闭馆。梵蒂冈博物馆与一些私人经营的景点也开放,包括切利奥古罗马人之家、圣格莱孟教堂与法尔奈斯庄园等。
周二:除了切利奥古罗马人之家与罗马水城以外,所有景点皆开放。
周三:除了切利奥古罗马人之家以外,所有景点皆开放。
周四:所有景点皆开放。圣王路易堂下午休息。
周五:所有景点皆开放。罗马犹太博物馆因安息日之故傍晚提早关闭。
周六:罗马犹太博物馆与其他犹太文化景点闭馆。
周日:除法尔奈斯庄园和梵蒂冈博物馆(每月最后一个周日开放至中午12:30,
不过非常拥挤,最好避免那时去)外,大多数博物馆与景点皆开放。圣格莱孟教堂于中午开放。
?
读这本书的体验,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时光旅行。作者并没有采用宏大的叙事,而是将焦点放在了“漫步”这个关键词上,仿佛是邀请读者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悠闲地穿梭在古罗马的街头巷尾。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场景,从喧闹的市场到庄严的神庙,从精致的私人住宅到宏伟的公共浴场,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我被书中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深深吸引,那些关于古罗马人吃什么、穿什么、如何娱乐的描述,让我觉得他们不再是遥远的历史人物,而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个体。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和传说,为原本厚重的历史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我特别喜欢关于维纳斯神庙的章节,那里的描写让我仿佛置身于神圣的氛围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这本书的语言流畅且富有感染力,即使是对历史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愉快地阅读下去,并且收获满满。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在于它对于古罗马社会结构和人文精神的深刻挖掘。它不仅仅是展示了罗马帝国的辉煌成就,更重要的是,它剖析了支撑这个伟大文明的社会基础和人们的精神世界。我之前对罗马的了解,更多停留在战争和征服的层面,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多元的罗马。例如,书中对于家庭结构、奴隶制度、以及不同阶层人群生活的描绘,都让我对当时的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也探讨了罗马人的价值观,比如对荣誉、责任、以及公民义务的看重,这些都深深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罗马法系的介绍印象深刻,它为后世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其公正和严谨令人钦佩。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伟大文明的诞生,绝非偶然,而是无数个体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共同努力和思想沉淀。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古罗马历史充满了好奇,但总是感觉杂乱无章,缺乏一条清晰的线索。直到我翻开了《美国国家地理:漫步罗马》,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它不像传统的历史书那样枯燥地罗列年代和事件,而是以一种极其生动的方式,将我带入了那个辉煌的时代。当我读到关于罗马竞技场的部分时,我仿佛能听到角斗士的呐喊声,感受到观众的狂热,甚至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书中的插图简直是点睛之笔,那些精美的复原图,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古罗马建筑的宏伟壮观,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艺术气息。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罗马城规划和公共设施的介绍,它让我深刻理解了古罗马人超凡的智慧和远见,比如他们建造的庞大输水道系统,至今仍让人惊叹。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它让我爱上了罗马,渴望有一天能亲身踏上这片土地,去感受那份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魅力。
评分如果说之前我对罗马的印象是建立在零散的电影片段和课本知识上的,那么《美国国家地理:漫步罗马》则像一块磁石,将所有碎片瞬间吸附,形成了一幅完整而清晰的地图。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似乎遵循着一条时间的脉络,又时不时地跳跃到某个具体的地点,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罗马。我喜欢它将宏观的历史背景与微观的细节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在介绍某一个著名建筑时,作者会先交代其在罗马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然后又会细致地描述其建造的工艺、使用的材料,甚至其内部的装饰和功能。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深入浅出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书中那些引人入胜的史料和考古发现的呈现,更是让人惊叹不已。这本书无疑是我了解古罗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评分我必须说,《美国国家地理:漫步罗马》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它并没有止步于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复述,而是引导读者去探究这些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和影响。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让这个古老的城邦能够孕育出如此强大的文明?书中关于罗马人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以及他们对死亡的态度等方面的探讨,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斯多葛学派的介绍所吸引,那种理性、内敛、注重个人修养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古罗马文明的复杂性,它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其内在的矛盾和挑战。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过去的读物,更是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我们当下社会的一些问题和思考。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旅行指南或历史书的期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