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學習指南

Git學習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德,René,Prei·el,普萊貝爾,Bj·rn ... 著,淩傑,薑楠 譯
圖書標籤:
  • Git
  • 版本控製
  • 代碼管理
  • 開發工具
  • 軟件工程
  • 程序員
  • 技術
  • 計算機
  • 開源
  • 命令行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36764
版次:01
商品編碼:12023485
品牌:異步圖書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2-01
頁數:21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Git 是當今流行版本控製係統。本書並不偏重理論介紹,也不麵麵俱到,而是一本學習Git 的實用指南。本書首先介紹瞭Git 的基礎知識,然後關注於敏捷開發,並給齣工作流展示瞭解決現實問題所需的命令和選項。
本書包括以下內容:
● 入門教程:重點展示每一條重要Git 命令的用法。
● 技術介紹:介紹如何使用Git 處理一個團隊開發中的各項事務,用大量的實例演示那些主要Git 命令的使用方式,並且解釋其中的基本概念,如提交、版本庫、分支、閤並、重訂等,幫助讀者瞭解Git 的具體工作方式。
● 工作流:工作流是指在項目中使用Git 的實用場景,例如創建一個項目的發行版等。對於每個工作流,本書從以下幾項來描述其目標場景。
解決的是什麼問題;
需要增加什麼必要條件;
解決問題的人以及解決的時間。
● “分步”指令:這是一組常用命令序列。例如,移動某個分支就屬於一條既定的“分步”指令。
本書適閤於從事軟件開發工作,想要掌握Git 工具的讀者閱讀參考。

內容簡介

Git是一款免費、開源的分布式版本控製係統,也是當今流行的版本控製係統之一,在眾多的項目開發中普遍使用,得到程序員和工程師的歡迎和喜愛。
本書是一本麵嚮專業開發者的圖書。全書內容分為26章,從基礎概念講起,陸續嚮讀者介紹瞭有關Git的各種操作和使用技巧,不僅將提交、版本庫、分支、閤並等命令講解到位,還介紹瞭工作流、基於分支的開發、二分法排錯、發行版交付、項目的拆分與閤並、項目的遷移等內容。
本書適閤從事項目開發的專業人士閱讀,想要學習Git的讀者也可以選用。

作者簡介

René Prei?el,Bj?rn Stachmann,德國傑齣軟件開發人員。
淩傑,畢業於浙江大學遠程教育學院,曾擔任多個論壇C++版主。知名技術圖書譯者。翻譯有《Python算法教程》等。

目錄

目錄

第1章 基本概念 1
1.1 分布式版本控製,有何過人之處 1
1.2 版本庫,分布式工作的基礎所在 3
1.3 分支的創建與閤並很簡單 5
1.4 本章小結 6
第2章 入門 8
2.1 準備Git環境 8
2.2 第一個Git項目 8
2.2.1 創建版本庫 9
2.2.2 首次提交 9
2.2.3 檢查狀態 10
2.2.4 提交修改 11
2.2.5 顯示曆史 11
2.3 Git的協作功能 12
2.3.1 剋隆版本庫 12
2.3.2 從另一版本庫中獲取修改 12
2.3.3 從任意版本庫中取迴修改 14
2.3.4 創建共享版本庫 14
2.3.5 用push命令上載修改 15
2.3.6 Pull命令:取迴修改 16
2.4 本章小結 17
第3章 提交究竟是什麼 18
3.1 訪問權限與時間戳 18
3.2 add命令與commit命令 19
3.3 再談提交散列值 19
3.4 提交曆史 20
3.5 一種略有不同的提交查看方法 21
3.6 同一項目的多部不同曆史 21
3.6.1 部分輸齣:-n 22
3.6.2 格式化輸齣:--format、
--oneline 23
3.6.3 統計修改信息:--stat、
--shortstat 23
3.6.4 日誌選項:--graph 23
3.7 本章小結 24
第4章 多次提交 25
4.1 status命令 25
4.2 存儲在暫存區中的快照 28
4.3 怎樣的修改不該被提交 28
4.4 用.gitignore忽略非版本控製文件 30
4.5 儲藏 31
4.6 本章小結 31
第5章 版本庫 33
5.1 一種簡單而高效的存儲係統 33
5.2 存儲目錄:Blob與Tree 34
5.3 相同數據隻存儲一次 35
5.4 壓縮相似內容 35
5.5 當不同文件的散列值相同時,
情況會很糟糕嗎 35
5.6 提交對象 36
5.7 提交曆史中的對象重用 36
5.8 重命名、移動與復製 37
5.9 本章小結 39
第6章 分支 40
6.1 並行式開發 40
6.2 修復舊版本中的bug 41
6.3 分支 41
6.4 泳道 42
6.5 當前活躍分支 42
6.6 重置分支指針 44
6.7 刪除分支 44
6.8 清理提交對象 45
6.9 本章小結 45
第7章 閤並分支 46
7.1 閤並過程中發生的事 47
7.2 衝突 48
7.3 編輯衝突 48
7.4 衝突標誌 49
7.5 解決編輯衝突 50
7.6 內容衝突又是什麼呢 51
7.7 快進閤並 52
7.8 第一父級提交曆史 53
7.9 棘手的閤並衝突 54
7.10 無論如何,終會有可行的方式 55
7.11 本章小結 56
第8章 通過變基淨化曆史 57
8.1 工作原理:復製提交 57
8.2 避免“鑽石鏈” 58
8.3 什麼情況下會遇到衝突呢 59
8.4 移植分支 60
8.5 執行變基後原提交的情況 61
8.6 為什麼提交的原件與副本存在
於同一版本庫中是有問題的 61
8.7 撿取 62
8.8 本章小結 62
第9章 版本庫間的交換 64
9.1 剋隆版本庫 64
9.2 如何告知Git其他版本庫的位置 65
9.3 給彆處的版本庫起個名字 65
9.4 獲取數據 66
9.5 遠程跟蹤分支:監控其他分支 67
9.6 利用本地分支操作彆處的版本庫 68
9.7 Pull = Fetch + Merge 69
9.8 討厭鑽石鏈的人:請用--rebase
選項 69
9.9 push:pull的反麵 69
9.10 命名分支 71
9.11 本章小結 72
第10章 版本標簽 73
10.1 創建標簽 73
10.2 當前究竟存在哪些標簽 74
10.3 打印標簽的散列值 74
10.4 將標簽添加到日誌輸齣中 74
10.5 究竟在哪個版本裏呢 75
10.6 如何修改標簽呢 75
10.7 當我們需要一個浮動標簽時 75
10.8 本章小結 75
第11章 版本庫之間的依賴 77
11.1 與子模塊之間的依賴 77
11.2 與子樹之間的依賴 82
11.3 本章小結 85
第12章 技巧 86
12.1 不要慌,我們有一個引用日誌 86
12.2 忽略臨時性的本地修改 87
12.3 檢查對文本文件的修改 88
12.4 彆名—Git命令的快捷方式 88
12.5 為臨時指嚮的提交創建分支 89
12.6 將提交移動到另一分支 89
第13章 工作流簡介 91
13.1 我們會在什麼時候使用這些
工作流呢 91
13.1.1 項目開始階段 91
13.1.2 項目開發階段 92
13.1.3 項目交付階段 92
13.1.4 項目重構階段 92
13.2 工作流的結構 93
13.2.1 條目 93
13.2.2 概述 93
13.2.3 使用要求 93
13.2.4 工作流簡述 93
13.2.5 執行過程及其實現 94
13.2.6 何不換一種做法 94
第14章 項目設置 95
14.1 概述 96
14.2 使用要求 96
14.3 工作流簡述:設置項目 97
14.4 執行過程及其實現 98
14.4.1 基於項目目錄創建一個
新的版本庫 98
14.4.2 以文件訪問的方式
共享版本庫 101
14.4.3 用Git daemon來共享
版本庫 102
14.4.4 用HTTP協議來共享
版本庫 103
14.4.5 用SSH協議來共享
版本庫 106
14.5 何不換一種做法 107
何不放棄推送操作 107
14.6 純拉取操作 108
第15章 相同分支上的開發 109
15.1 概述 110
15.2 使用要求 111
15.3 工作流簡述:相同分支上
的開發 111
15.4 執行過程及其實現 111
在master分支上操作 111
15.5 何不換一種做法 114
何不用變基來代替閤並 114
第16章 基於特性分支的開發 116
16.1 概述 116
16.2 使用要求 117
16.3 工作流簡述:基於特性分支
的開發 118
16.4 執行過程及其實現 118
16.4.1 創建特性分支 118
16.4.2 在master分支上集成
某一特性 119
16.4.3 將master分支上所發生的修改傳遞給特性分支 124
16.5 何不換一種做法 125
16.5.1 何不直接在部分交付後
的閤並版本上繼續
後續工作 125
16.5.2 何不到發行版即將成型時
再集成特性分支 126
16.5.3 何不交換特性分支之間
的提交 126
第17章 二分法排錯 130
17.1 概述 130
17.2 使用要求 131
17.3 工作流簡述:二分法排錯 131
17.4 執行過程及其實現 131
17.4.1 用二分法人工排錯 132
17.4.2 用二分法自動排錯 134
17.5 何不換一種做法 138
何不用閤並操作將測試腳本添加到
舊提交中去 138
第18章 基於構建服務器的工作 139
18.1 概述 139
18.2 使用要求 140
18.3 工作流簡述:基於構建服務器
的工作 140
18.4 執行過程及其實現 141
18.4.1 預備構建服務器 141
18.4.2 構建服務器上的Git 142
18.4.3 比對本地開發版本
與最後成功構建版本
之間的差異 145
18.4.4 基於構建曆史的排錯 146
18.5 何不換一種做法 149
18.5.1 何不使用標簽 149
18.5.2 何不將構建曆史放在中央
版本庫中 149
第19章 發行版交付 150
19.1 概述 150
19.2 使用要求 151
19.3 工作流簡述:“發行版
交付” 152
19.4 執行過程及其實現 152
19.4.1 預備階段:創建stable
分支 152
19.4.2 預備並創建發行版 154
19.4.3 創建補丁 157
19.5 何不換一種做法 159
19.5.1 為什麼不能隻用標簽 159
19.5.2 何不乾脆不用標簽 159
19.5.3 為什麼不能用快進式
閤並 160
19.5.4 為什麼不直接在stable分支
上實現補丁 160
第20章 拆分大項目 161
20.1 概述 161
20.2 使用要求 163
20.3 工作流簡述:“拆分大項目” 163
20.4 執行過程及其實現 163
20.4.1 拆分模塊版本庫 163
20.4.2 將拆分齣的模塊作為外部
版本庫集成 165
20.5 何不換一種做法 166
20.5.1 何不采用一個全新
的版本庫 166
20.5.2 為什麼不采用--subdirectory
-filter選項 167
第21章 閤並小型項目 168
21.1 概述 168
21.2 使用要求 169
21.3 工作流簡述:“閤並小項目” 170
21.4 執行過程及其實現 170
閤並版本庫 170
21.5 何不換一種做法 172
為什麼不直接閤並,跳過創建
項目文件目錄 172
第22章 外包長曆史記錄 173
22.1 概述 173
22.2 使用要求 174
22.3 工作流簡述:
“外包長曆史記錄” 175
22.4 執行過程及其實現 175
22.4.1 外包項目曆史 175
22.4.2 鏈接到當前活動
版本庫 178
22.5 何不換一種做法 179
為什麼不獲取檔案版本庫
(而是采用鏈接) 179
第23章 與其他版本控製係統
並行使用 180
23.1 概述 180
23.2 使用要求 182
23.3 工作流簡述:“與其他版本控製
係統並行使用” 182
23.4 執行過程及其實現 182
23.4.1 初始部署版本庫 183
23.4.2 得到中央版本控製管理中
的更新修改 184
23.4.3 將修改提交傳輸到中央本
版控製係統 185
23.5 何不換一種做法 188
為什麼不選擇一個Git版本庫 188
第24章 遷移到Git 189
24.1 概述 189
24.2 使用要求 190
24.3 工作流簡述:“遷移到Git” 190
24.4 執行過程及其實現 190
24.4.1 學習和練習使用Git 190
24.4.2 做齣遷移的決定 191
24.4.3 找到分支 193
24.4.4 準備版本庫 194
24.4.5 獲取分支 195
24.4.6 以懷疑的態度使用接受
這個版本庫 197
24.4.7 清理工作 199
24.5 何不換一種做法 199
24.5.1 為什麼不接收整個項目
曆史 199
24.5.2 是否可以沒有遺産
分支 199
24.5.3 沒有雙版本控製工作區
可以嗎 200
第25章 還有一些其他任務 201
25.1 交互式變基操作——完善
曆史記錄 201
25.2 補丁處理 202
25.3 用E-mail發送補丁 202
25.4 打包操作——離綫模式下的
推送操作 203
25.5 創建歸檔 203
25.6 Git的圖形化工具 204
25.7 與Subversion的協作 205
25.8 命令彆名 205
25.9 標注提交 206
25.10 用鈎子擴展Git 206
25.11 將版本庫托管到Github上 207
第26章 Git的缺點 208
26.1 高復雜度 208
26.2 復雜的子模塊 209
26.3 大型二進製文件的資源消耗 210
26.4 版本庫隻能作為一個整體
被處理 211
26.5 版本庫隻能作為整體被授權 211
26.6 能用於曆史分析的圖形化
工具偏弱 212
數字時代的幕後魔法:掌握代碼協同的藝術 在這個信息爆炸、技術飛速迭代的時代,軟件開發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核心動力。然而,代碼的編寫絕非孤立的個人行為,它更像是一場精密的集體舞蹈,需要團隊成員之間默契的配閤、高效的溝通以及對項目進展的清晰把控。想象一下,一群工程師,分散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卻能同時在一個龐大的代碼庫上進行協作,不斷地添加新功能,修復bug,並且確保整個項目的穩定運行。這背後如果沒有一套強大的版本控製係統作為支撐,簡直是天方夜譚。 而在這眾多的版本控製係統中,有一款工具以其卓越的性能、強大的分布式特性以及廣泛的應用領域,贏得瞭全球開發者的青睞,它就是 Git。Git 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文件管理工具,它更像是一個能夠記錄代碼演變曆程的“時間機器”,一個能夠讓團隊協作如絲般順滑的“魔法棒”。 為何 Git 如此重要? 在沒有 Git 這樣的版本控製係統齣現之前,開發者們常常麵臨著諸多挑戰: 版本混亂與丟失: 開發者通常會手動備份代碼,命名方式五花八門,例如 `project_v1.0`、`project_final`、`project_really_final` 等等。一旦齣錯,找到正確的版本或是恢復到之前的狀態就如同大海撈針。 協作睏難: 當多人同時修改同一份文件時,如何閤並修改、避免衝突成為一個棘手的難題。經常齣現“代碼覆蓋”的悲劇,辛辛苦苦寫的部分被無意中覆蓋,損失慘重。 代碼審查與追溯睏難: 當齣現 bug 時,很難快速定位是哪個提交引入瞭問題,也難以清晰地瞭解代碼的修改曆史和作者意圖。 備份風險: 所有的代碼集中存儲在一個地方,一旦服務器宕機或數據損壞,整個項目可能麵臨毀滅性的打擊。 Git 的齣現,正是為瞭解決這些痛點而生。它通過引入“分布式版本控製”的概念,為開發者們提供瞭一個更加健壯、靈活和高效的解決方案。 Git 的核心概念:理解基石 要深入掌握 Git,理解其核心概念至關重要。這就像學習任何一門語言,你需要先瞭解其字母、單詞和語法。 1. 倉庫 (Repository): 這是一個存放項目所有文件及其修改曆史的地方。Git 倉庫分為兩種: 本地倉庫 (Local Repository): 存在於你的本地計算機上,用於存放項目副本和你的開發工作。 遠程倉庫 (Remote Repository): 托管在網絡服務器上(例如 GitHub, GitLab, Bitbucket),用於團隊成員之間的代碼共享和協作。 2. 提交 (Commit): 提交是 Git 中最基本的操作單位,它代錶瞭項目在某個時間點的狀態。每一次提交都包含: 唯一的 ID (SHA-1 Hash): 用於標識這次提交,它是一個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的字符串。 作者信息: 誰進行瞭這次提交。 提交時間: 提交發生的具體時間。 提交信息 (Commit Message): 對本次修改內容的簡要描述,這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提交信息能夠讓其他人甚至未來的你快速理解代碼的變更原因。 3. 分支 (Branch): 分支是 Git 最強大的功能之一。你可以將分支想象成項目的一條獨立“開發綫”。 主分支 (Master/Main Branch): 通常是項目的主要開發綫,代錶著穩定可用的代碼。 特性分支 (Feature Branch): 用於開發新的功能,這樣可以避免影響主分支的穩定性。 修復分支 (Bugfix Branch): 用於修復 bug,完成後可以閤並迴主分支。 使用分支的好處在於,你可以獨立開發不同的功能,互不乾擾,完成後再將它們閤並到主分支。 4. 閤並 (Merge): 當你在一個分支上完成瞭開發或修復,需要將其集成到另一個分支時,就需要進行閤並操作。Git 會嘗試自動將兩個分支的修改閤並在一起。 5. 遠程倉庫交互 (Remote Operations): 剋隆 (Clone): 將遠程倉庫完整的復製到本地,創建你的本地倉庫。 獲取 (Fetch): 從遠程倉庫下載最新的提交,但不會自動閤並到你的本地分支。 拉取 (Pull): 等同於 `fetch` 加上 `merge`,即下載最新的提交並嘗試閤並到你當前工作的分支。 推送 (Push): 將你本地的提交上傳到遠程倉庫,與團隊成員共享。 Git 的工作流程:從本地到協作 掌握瞭核心概念,我們就可以開始瞭解 Git 的典型工作流程瞭。這通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1. 初始化倉庫: 如果你是開始一個新項目,首先需要在項目目錄下執行 `git init` 命令,將其變成一個 Git 倉庫。 如果你是參與一個已有項目,可以使用 `git clone ` 來剋隆遠程倉庫到本地。 2. 修改與暫存: 在你進行代碼修改後,文件會處於“已修改”的狀態。 使用 `git status` 可以查看哪些文件被修改瞭。 使用 `git add ` 或 `git add .` 將修改後的文件添加到“暫存區” (Staging Area)。暫存區是你在提交前準備要包含在下一次提交中的修改。 3. 提交: 當你將需要提交的內容都添加到暫存區後,執行 `git commit -m "你的提交信息"` 來創建一個新的提交。一條清晰、有意義的提交信息,是良好代碼管理的基礎。 4. 分支管理: 使用 `git branch` 來查看所有分支。 使用 `git branch ` 來創建一個新分支。 使用 `git checkout ` 來切換到某個分支。 當你完成一個分支上的工作,可以使用 `git checkout main` (或 master) 切換迴主分支,然後使用 `git merge ` 將特性分支閤並過來。 5. 與遠程倉庫同步: 在本地進行多次提交後,你需要將這些提交推送到遠程倉庫,以便團隊成員看到。執行 `git push origin `。 當團隊成員在遠程倉庫有瞭新的提交時,你需要將這些更新拉取到本地。執行 `git pull origin `。 解決衝突:協作中的挑戰與藝術 協作開發過程中,最常見的挑戰就是“閤並衝突”。當兩個或多個開發者修改瞭同一個文件的同一部分時,Git 無法自動判斷哪一個修改是正確的,此時就會産生衝突。 如何識彆衝突: Git 會在閤並時提示你齣現衝突,並在衝突文件中標記齣衝突的部分,通常使用 `<<<<<<< HEAD`、`=======` 和 `>>>>>>> ` 來區分不同分支的修改。 如何解決衝突: 1. 打開衝突文件,手動編輯,選擇保留哪些修改,刪除不需要的部分。 2. 刪除 Git 標記齣的衝突符號 (`<<<<<<< HEAD`、`=======`、`>>>>>>> `)。 3. 解決完所有衝突後,使用 `git add ` 將修改後的文件標記為已解決。 4. 最後,使用 `git commit` 來完成閤並。 解決衝突需要耐心和細心,理解代碼的邏輯至關重要。 Git 的進階特性:探索更廣闊的天地 除瞭上述基礎操作,Git 還提供瞭許多強大的進階特性,能夠幫助開發者更高效地管理代碼: Git Rebase: 另一種閤並分支的方式,它會將你的提交“放”到另一個分支的最新提交之後,使提交曆史更加綫性和清晰。 Git Cherry-pick: 用於將某個分支上的特定提交“挑選”齣來,應用到另一個分支上。 Git Stash: 讓你能夠暫時“藏匿”你當前的修改,以便切換到其他分支進行其他工作,稍後可以方便地恢復這些修改。 Git Log: 提供豐富的選項來查看提交曆史,可以根據作者、日期、提交信息等進行過濾和格式化。 Git Ignore: 允許你指定一些文件或文件夾不被 Git 追蹤和管理,例如編譯生成的臨時文件、日誌文件等。 Git 的應用場景:不僅僅是代碼 雖然 Git 最初是為軟件開發設計的,但其版本控製和協作能力使其在眾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 文檔編寫: 團隊共同撰寫報告、書籍、技術文檔等。 配置管理: 管理服務器的配置文件,確保其一緻性和可追溯性。 數據科學: 管理數據集、分析腳本和模型版本。 網站內容管理: 管理網站的 HTML、CSS、JavaScript 文件。 擁抱 Git,擁抱高效協作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數字時代,掌握 Git 已經不再是開發者的“加分項”,而是“必需品”。它不僅能讓你更從容地管理自己的代碼,更能讓你成為一個高效的團隊協作成員。通過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你將能夠充分發揮 Git 的強大威力,為你的項目保駕護航,讓每一次代碼的變更都清晰可見,讓每一次團隊的協作都順暢無比。 Git,是現代軟件開發不可或缺的基石,也是通往高效協同的必經之路。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就像一個老朋友,在你迷茫無助的時候伸齣援手。我之前對 Git 幾乎一竅不通,每次麵對那些命令行的提示符都感覺像在看天書,更彆提什麼分支、閤並、提交瞭,簡直是一團亂麻。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特彆親切,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技術腔,而是像在跟一個朋友聊天一樣,娓娓道來。它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 Git 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它,然後一步步深入。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對“版本控製”這個核心概念的解釋,用瞭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寫作文的草稿、照片的版本迭代,一下子就茅塞頓開。而且,它不是那種隻會羅列命令的書,而是會告訴你為什麼這麼做,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每一步操作背後隱藏的邏輯是什麼。比如講到 `git commit` 的時候,它不僅僅告訴你輸入這個命令,還強調瞭編寫清晰的 commit message 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幫助我們迴顧曆史、定位問題。還有關於分支的管理,之前我總是擔心搞亂瞭,但讀瞭這本書,我纔明白分支原來這麼好用,可以讓我們大膽地嘗試新功能,而不影響主綫開發。總而言之,這本書讓 Git 從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工具,變成瞭一個可親可近的助手,大大提升瞭我的開發效率和信心。

評分

我必須說,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樣“Git小白”量身定做的!之前我對 Git 的印象就是一大堆枯燥的代碼和復雜的操作,每次打開教程都感覺腦袋要炸瞭。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活潑,而且充滿瞭鼓勵和引導,讓我覺得學習 Git 並不是一件那麼睏難的事情。它從最基礎的“初始化倉庫”開始,一步步帶你熟悉 Git 的整個生命周期。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講解每一個概念的時候,都會穿插一些小練習或者思考題,讓你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動手實踐,鞏固學習效果。而且,它還非常注重“常見錯誤”的分析和解決,比如很多新手在初次使用 Git 時容易遇到的問題,這本書都提前預判到瞭,並給齣瞭詳細的解決方案。它甚至還專門用一個章節來講解如何利用 Git 進行“團隊協作”,這對於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已經能夠熟練地掌握 Git 的基本操作,並且有信心去應對更復雜的開發場景瞭。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像是一個耐心細緻的導師,陪伴我走過瞭 Git 學習的最初階段。

評分

說實話,剛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抱著一種半信半疑的態度。畢竟,關於 Git 的教程網上多如牛毛,我擔心這又是一本“換湯不換藥”的書。但是,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它的內容深深吸引瞭。這本書的邏輯結構非常清晰,就像一條條綫索,引導著讀者一步步深入 Git 的世界。它並沒有上來就扔給你一堆晦澀難懂的命令,而是從“為什麼”開始,讓你理解 Git 的核心價值。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一些復雜概念時,采用的類比和比喻。比如,它用“時光機”來比喻 Git 的版本迴溯功能,一下子就讓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形象。而且,它在介紹每一個命令的時候,都會詳細解釋它的參數和作用,並給齣具體的實踐例子,讓你能夠立刻動手嘗試。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還涉及瞭一些 Git 的底層原理,比如 Git 對象模型,雖然聽起來很深奧,但作者用非常易懂的方式進行瞭講解,讓我對 Git 的工作機製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 Git 的“使用者”,而是 Git 的“理解者”,能夠更自信地運用它來解決實際問題,甚至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一些定製化的操作。

評分

我之前接觸過一些 Git 的教程,但總感覺它們要麼太過於 superficial,講瞭點皮毛就結束瞭,要麼就太過於 technical,讓人望而卻步。而這本《Git學習指南》則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它既有足夠的深度,能夠讓你真正理解 Git 的精髓,又足夠淺顯易懂,讓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實戰導嚮”。它不僅僅教你如何使用 Git,更重要的是教你“何時”以及“如何”在實際項目中有效地運用 Git。書中有很多章節都是圍繞著具體的開發場景來展開的,比如如何為新功能創建分支,如何進行代碼的提交和閤並,如何處理多人協作時的代碼同步等等。這些內容都非常貼近實際開發中的需求。而且,它還分享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最佳實踐”,比如如何寫齣更具可讀性的commit message,如何閤理地組織分支結構,如何利用 Git 進行代碼迴滾等等。這些內容對於提升開發效率和代碼質量非常有幫助。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學會瞭 Git 的各種命令,更重要的是掌握瞭一套科學的代碼管理和協作方法論,這對於我個人的職業發展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評分

我一直以為 Git 隻是程序員纔能用到的東西,直到我接觸到這個《Git學習指南》,纔發現它其實對任何需要管理文件版本、協作編輯的人都非常有價值。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非常注重實際操作和場景應用。它不是那種乾巴巴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大量實際案例來講解 Git 的各種功能。例如,它會模擬一個多人協作的項目,展示團隊成員如何通過 Git 進行代碼的提交、拉取、閤並,以及如何處理可能齣現的衝突。其中關於“解決衝突”的部分,講得尤其細緻,提供瞭多種實用的技巧和策略,讓我不再對衝突感到恐懼。書中的圖文並茂,清晰地展示瞭 Git 的工作流程和命令的輸齣結果,這對於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這本書並沒有止步於 Git 的基本使用,還深入講解瞭一些進階的技巧,比如 `git rebase` 的妙用,以及如何利用 Git 進行一些高級的版本管理。它甚至還提到瞭 Git Hooks 的概念,讓我看到瞭 Git 更廣闊的應用前景。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掌握瞭一套非常強大的文件管理和協作工具,無論是在個人項目中,還是在團隊協作中,都能遊刃有餘。

評分

翻譯的亂七八糟 章節沒有條理

評分

這本書還是可以的值得一看

評分

還沒有深入看下 接著看看

評分

不錯,很好的學習指南。

評分

還不錯呢,仔細看看看!

評分

還不錯,挺便宜的,京東618優惠挺大

評分

還不錯

評分

這本書還是很詳細,介紹git,介紹很全麵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