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1: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 [Freakonomics]

魔鬼经济学1: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 [Freakonomics]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美] 史蒂芬·列维特(Steven D. Levitt),[美] 史蒂芬·都伯纳 著,王晓鹂 译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9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65931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4178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Freakonomics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66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魔鬼经济学》,关于聪明人怎样看世界的书,畅销数十个国家的大众经济学经典。

  逃出认知囚笼,以经济学方式探索日常生活背后的世界。

  革命性的思考、引人入胜的故事、不同寻常的分析,揭示事物表象之下真实的一面。

  当今全球超级有趣的大脑,教你如何更有效、更有创造力、更理智地观察和思考。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等全球各大媒体推荐


内容简介

  《魔鬼经济学1: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

  列维特和都伯纳取材日常生活,以经济学的方式来探索日常事物背后的世界:念书给婴儿听会不会使他日后成为一个好学生?游泳池比枪支还危险?贩毒集团的结构其实和麦当劳的组织很像;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对孩子影响不大……

  话题五花八门,却都与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有关。

  《魔鬼经济学》中确立了一个有悖于传统智慧的观点: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

  同时,作者也展示了千方百计搜集来的各种数据----学校的考试成绩、日本著名相扑手的秘密证据、房地产经纪人的买卖记录,甚至还有黑社会卧底的秘密日记。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巧妙分析,作者得出了种种令人跌破眼镜的结论。他们将教会你如何用数据分析你所看到的世界;将告诉你:真实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著名的书评人兰兹·伯格把《魔鬼经济学》比喻成一部侦探小说,说自己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一直都"屏住呼吸",生怕一呼一吸之间,吹跑书中的那股灵气。在他看来,《魔鬼经济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包含了一本一流侦探小说的所有元素。只不过列维特所要侦破的最终目标不是"找到凶手",而是"揭开真实世界的伪装"。《魔鬼经济学》书中的几乎每一个字都是对传统智慧的颠覆,他们的许多发现被认为是惊世骇俗的,有些甚至会引来杀身之祸。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一本会让人眼界一新的书。


作者简介

  史蒂芬·列维特(Steven D. Levitt),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得主(该奖被称为“小诺贝尔奖”),被誉为“当今美国40岁以下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他的声誉得到了整个经济学界的公认。

  列维特198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94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芝加哥大学执教,短短两年时间,列维特就成为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终身教授。

  2002年列维特被选为美国科学院经济学部委员。他还担任《政治经济学杂志》(JPE)的编辑和《经济学季刊》(OJE)的编辑。克林顿政府曾经力邀他加入自己的智囊团。小布什总统在大选的时候也把“请到列维特作为犯罪专家”作为拉拢选票的一张底牌。


  史蒂芬·都伯纳(Stephen J. Dubner),获奖作家、记者、电台和电视名人。他放弃了使他几乎成为摇滚明星的首份职业,成为了一名作家,曾就职于《纽约时报》,著有《骚动的灵魂》《一个英雄崇拜者的自白》,另著有儿童图书《长两个肚脐眼的男孩》。


精彩书评

  列维特与都伯纳巧妙地连类比物,通过对比乍看起来毫无关联的话题,挖掘富于启发性的真理,这让《魔鬼经济学》读起来妙趣横生。《魔鬼经济学》是一部优秀的著作,旁征博引了大量难以置信却又引人入胜的历史资料,这让作者有别于通俗社会学家之流。

  -《纽约时报》


  假如经济学界也有“duobao奇兵”,那一定会是史蒂芬·列维特,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寻宝猎人,凭着自己的智慧、胆识和离经叛道获得了成功……《魔鬼经济学》读起来就像一部侦探小说……经济学家生怕手中资本贬值,往往吝于褒奖。因此,我费尽心思地想从这本书里挑刺儿,但我还是放弃了。抨击《魔鬼经济学》就像抨击热巧克力圣代……圣代上的樱桃就是列维特的合著者史蒂芬·都伯纳。身为记者,他显然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娓娓道来的文风让你时而忍俊不禁,时而瞠目结舌。都伯纳先生是很难得一见的珍宝,列维特先生能找到他,是我们的幸事。

  -《华尔街日报》


  愉快的阅读体验……实际上,本书展示了平淡无奇、陈旧迂腐的经济学在刨根问底、深谙其道的经济学家手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材料引人入胜……本书总能找到本身趣味无穷又能对更广泛的议题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进而用别出心裁的方式做出解答。

  -《经济学人》


  引人关注且始终富于趣味性的作品,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充满了惊喜……《魔鬼经济学》中的有趣观点层出不穷。

  -《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我们自以为了解世界的运转方式,但实则不然……《魔鬼经济学》利用经济学和翔实的数据质疑我们对万事万物的先入为主之见……读罢之后,你不仅知道了几则可在聚会上讲的趣闻逸事,还会以更加批判的眼光看待许多所谓的真相。

  -《哈佛商业评论》


  发人深省、引人入胜……光是那些冷知识就能值回标价了……史蒂芬·列维特自称是无所不能的知识界侦探,但凡是引起他兴趣的人类行为之谜,他都可以揭开。这么说或许有些大言不惭,但《魔鬼经济学》证明,这么说是有底气的。

  -《纽约时报书评》


  请设想一个有着天马行空思维、绝顶聪明的经济学家,再设想他只有9岁,想了解一切,这就是史蒂芬·列维特的基本形象……每一章都是一次发人深省的实地考察,就像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在《引爆点》和《眨眼之间》两部书中对人性的探索一样。

  -《时代周刊》


  史蒂芬·列维特拥有全美国有意思的头脑,而《魔鬼经济学》读起来就像在阳光灿烂的夏日同他一起悠闲地散步,他举起手摇了摇手指,便颠覆了一切你所理解的真理。做好为之叹服的准备。

  -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


  列维特使用了简洁巧妙的统计工具,他直击问题要害,选取引人入胜的话题。所有社会学家都应扪心自问,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在趣味性或重要性方面是否比得上这一佳作。

  -《洛杉矶时报书评》


  这部史上独特的统计方法研究著作出自世界知名经济学家之手……列维特(与合著者都伯纳)从人类行为的混乱数据中寻找逻辑。他的结论常常令人大开眼界,有时甚至目瞪口呆(他的一条理论是,高堕胎率有助于减少犯罪。这想必会让他在短期内自绝于白宫)……读起来很有意思。

  -《娱乐周刊》


  大批经济学家前赴后继、不辞辛劳地破解货币政策等错综复杂的议题,而史蒂芬·列维特却在用经济学模型解答更有意思的问题,并因此名声大噪。

  -《旧金山纪事报》


  特立独行的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解释了为何很多有关金钱的道理你自以为了解,却并不正确……他从经济学角度重新审视日常话题。

  -《金钱》


  这本有趣的读物将经济学原理用于审视日常生活。

  -《人物》(好书介绍)


  《魔鬼经济学》的展开不像典型的晦涩难懂的经济学论文,倒像是那种会让你熬夜去看的侦探小说……扣人心弦。

  -《芝加哥论坛报》


目录

《魔鬼经济学》所获赞誉

本书的由来

前言 万事万物的隐秘一面

第一章 教师与相扑力士有何共同点?

第二章 为何三K党和房地产中介是一路货色?

第三章 为何毒贩还在与母亲同住?

第四章 罪犯都去哪儿了?

第五章 怎样才算完美父母?

第六章 完美父母续章

后记 通往哈佛的两条道路

附录 房地产中介欺骗你的概率

《纽约时报杂志》“魔鬼经济学”专栏文选

作者问答


精彩书摘

  关于商业合作和志同道合兼而有之的典型例子,就是雇房地产中介帮你卖房子。

  房产中介估算房子的价值,拍几张照片,给房子定价,写上一则吸引眼球的广告,卖力地推销,讨价还价,然后坚守岗位到交易完成。

  这自然需要花费很多心力,但她也能赚得不少回扣。假如房子售价为30万美元,中介费通常为6%,即18 000美元,你心里会想,这可是很大一笔钱,但你也会想,单凭自己,房子绝对卖不到30万美元,但中介知道,她知道如何让自己的房子物尽所值,让自己拿到最高价。

  也就是说,她对自己行当的了解程度远胜于外行人,知道自己代表的是谁的立场。关于房子的价值、房市现状,甚至买家的心态,她掌握着更加丰富的信息,你要靠她来了解这些信息,而人们雇用专家的原因不外乎如此。

  当今世界,专业分工的细化催生了无数类似的专家,医生、律师、承包商、股票经纪人、汽车修理工、抵押经纪人、理财规划师……他们手握巨大的信息资源,利用这一优势,帮助身为雇主的你以最优惠的价格获得你想要的东西。

  能这么想自然不错,但专家也是人,受利益驱使。因此,任何专家如何待你,取决于其动机如何。

  有时,它有利于你。例如:一项有关加利福尼亚州汽车修理工的研究发现,汽车修理工常常宁愿放弃一小笔修理费,也会让不达标的车辆通过废气排放检测,其背后的原因,是网开一面的修理工能赢得回头客。

  但也有对你不利的时候。一项医学研究发现,在生育率下降的地区,产科医师选择进行剖腹产的概率要远高于生育率处于上升趋势的地区。这表明,生意不景气时,医生会多做昂贵的手术,从中牟利。

  凭空猜忌专家的渎职行为是一回事,要加以证明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最佳的证明方式就是对比专家提供给你的服务与他为自己提供的同类服务。可惜,外科医师不能给自己做手术,其医疗档案也不会公开,而汽车修理工的私车修理记录同样也不会公开。

  然而,房地产销售记录却是公开的资料,而房地产中介也确实常常经手自己的房子,最近的一组数据统计了芝加哥郊区近10万处房产的交易记录,其中有3 000处的卖家就为房地产中介本人。

  在研究数据之前,首先需要提一个问题:在推销自己的房产时,房产中介的动机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做最划算的交易。这也是你出售房子时所追求的,你和房产中介似乎志同道合,毕竟她的佣金是和售价挂钩的。

  如此一来,佣金背后的复杂性就显露无遗了。首先,6%的房地产中介佣金通常要由买卖双方的中介平分,每一方还需要从自己分得的份额中返还一半给中介公司。也就是说,只有售价的1.5%是直接落入你方中介手中的。

  这样一来,假如你的房子售价为30万美元,佣金则为 18 000美元,但她的个人所得只有4 500美元。

  “仍然不少了。”你会这样想。

  但假如房子的实际价值不止30万美元呢?假如她只需多做一点功课、多一点耐心、多发几则广告,就可以卖到31万美元呢?扣除佣金,你能多赚9 400美元,但中介的佣金却只增加了区区150美元—高出的1万美元的1.5%。

  你能多赚9 400美元,而她只能多赚150美元,你们或许并不能算是志同道合。(而且她还需要自掏腰包打广告、负责跑腿。)那么,中介是否愿意为了区区150美元而投入额外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呢?

  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找到答案:对比房地产中介私有房产及其客户房产的销售数据,计算差额。以10万处芝加哥房产的销售数据计算,控制所有变量—地理位置、房龄、房屋质量、外观、是否为投资性房产等,最终得到的结果是,房地产中介的私有房产在市场上挂牌出售的平均时间要多出10天,售价则高出3%,即市价30万美元的房子,其售价要高出1万美元。中介出售私有房产时,会坚持等到最高价,而经手你的房产时,只要有过得去的报价,就会劝你接受。正如股票经纪人为了赚取佣金会进行挤油交易,中介也希望更多更快地交易。何乐而不为呢?毕竟苦等最高价也只能多赚区区150美元,这利益太微不足道了,不值得她这么做。关于商业合作和志同道合兼而有之的典型例子,就是雇房地产中介帮你卖房子。

  房产中介估算房子的价值,拍几张照片,给房子定价,写上一则吸引眼球的广告,卖力地推销,讨价还价,然后坚守岗位到交易完成。

  这自然需要花费很多心力,但她也能赚得不少回扣。假如房子售价为30万美元,中介费通常为6%,即18 000美元,你心里会想,这可是很大一笔钱,但你也会想,单凭自己,房子绝对卖不到30万美元,但中介知道,她知道如何让自己的房子物尽所值,让自己拿到最高价。

  也就是说,她对自己行当的了解程度远胜于外行人,知道自己代表的是谁的立场。关于房子的价值、房市现状,甚至买家的心态,她掌握着更加丰富的信息,你要靠她来了解这些信息,而人们雇用专家的原因不外乎如此。

  当今世界,专业分工的细化催生了无数类似的专家,医生、律师、承包商、股票经纪人、汽车修理工、抵押经纪人、理财规划师……他们手握巨大的信息资源,利用这一优势,帮助身为雇主的你以最优惠的价格获得你想要的东西。

  能这么想自然不错,但专家也是人,受利益驱使。因此,任何专家如何待你,取决于其动机如何。

  有时,它有利于你。例如:一项有关加利福尼亚州汽车修理工的研究发现,汽车修理工常常宁愿放弃一小笔修理费,也会让不达标的车辆通过废气排放检测,其背后的原因,是网开一面的修理工能赢得回头客。

  但也有对你不利的时候。一项医学研究发现,在生育率下降的地区,产科医师选择进行剖腹产的概率要远高于生育率处于上升趋势的地区。这表明,生意不景气时,医生会多做昂贵的手术,从中牟利。

  凭空猜忌专家的渎职行为是一回事,要加以证明就是另一回事了。所以,最佳的证明方式就是对比专家提供给你的服务与他为自己提供的同类服务。可惜,外科医师不能给自己做手术,其医疗档案也不会公开,而汽车修理工的私车修理记录同样也不会公开。

  然而,房地产销售记录却是公开的资料,而房地产中介也确实常常经手自己的房子,最近的一组数据统计了芝加哥郊区近10万处房产的交易记录,其中有3 000处的卖家就为房地产中介本人。

  在研究数据之前,首先需要提一个问题:在推销自己的房产时,房产中介的动机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做最划算的交易。这也是你出售房子时所追求的,你和房产中介似乎志同道合,毕竟她的佣金是和售价挂钩的。

  如此一来,佣金背后的复杂性就显露无遗了。首先,6%的房地产中介佣金通常要由买卖双方的中介平分,每一方还需要从自己分得的份额中返还一半给中介公司。也就是说,只有售价的1.5%是直接落入你方中介手中的。

  这样一来,假如你的房子售价为30万美元,佣金则为 18 000美元,但她的个人所得只有4 500美元。

  “仍然不少了。”你会这样想。

  但假如房子的实际价值不止30万美元呢?假如她只需多做一点功课、多一点耐心、多发几则广告,就可以卖到31万美元呢?扣除佣金,你能多赚9 400美元,但中介的佣金却只增加了区区150美元—高出的1万美元的1.5%。

  你能多赚9 400美元,而她只能多赚150美元,你们或许并不能算是志同道合。(而且她还需要自掏腰包打广告、负责跑腿。)那么,中介是否愿意为了区区150美元而投入额外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呢?

  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找到答案:对比房地产中介私有房产及其客户房产的销售数据,计算差额。以10万处芝加哥房产的销售数据计算,控制所有变量—地理位置、房龄、房屋质量、外观、是否为投资性房产等,最终得到的结果是,房地产中介的私有房产在市场上挂牌出售的平均时间要多出10天,售价则高出3%,即市价30万美元的房子,其售价要高出1万美元。中介出售私有房产时,会坚持等到最高价,而经手你的房产时,只要有过得去的报价,就会劝你接受。正如股票经纪人为了赚取佣金会进行挤油交易,中介也希望更多更快地交易。何乐而不为呢?毕竟苦等最高价也只能多赚区区150美元,这利益太微不足道了,不值得她这么做。

  ……


前言/序言

  前言

  万事万物的隐秘一面

  生活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人,但凡稍微瞥一眼晚间新闻或日报,就会心生毛骨悚然之感。

  这完全不必大惊小怪。

  罪魁祸首就是犯罪。犯罪率不断攀升—几十年间,美国任何城市的犯罪率曲线图都呈直线上升的态势。而按照当时的趋势,如今正是我们所知的这个世界行将终结之时:故意或过失枪杀案司空见惯;劫车、贩毒、抢劫、强奸同样屡见不鲜;暴力犯罪成了人们生活中挥之不去的恐怖阴影。

  “情况大有恶化之势。”

  “未来会更加糟糕。”

  权威专家无一不如是预测道。

  恐慌的制造者就是所谓的超级猎手:这个形象曾一度随处可见,他在各大新闻周刊的封面上怒目圆睁,几十厘米厚的政府报告中遍是他堂而皇之的身影;他是一个骨瘦如柴、浪荡在大城市的小子,手握廉价枪支,内心无所忌惮、残忍无情。

  我们被告知,这样的人数以千计,嗜血杀戮的一代将把这个国家拖入无尽的深渊。

  1995年,犯罪学家詹姆斯·艾伦·福克斯为美国司法部长撰写了一篇报告,称青少年杀人案将急剧上升。他认为:乐观的话,青少年杀人案在10年内会上升15%;悲观的话,则会翻一番以上。

  “下一轮犯罪高峰期将来势汹汹,”他说,“相比之下,连1995年都会变成美好的往昔。”

  其他犯罪学家、政治学家及同样博学多识的预测专家都对未来做出了同样惨淡的预测,连克林顿总统也不例外。

  “我们知道,我们要在6年内扭转局势,治理青少年犯罪,”克林顿称,“否则将国无宁日。而我的继任者将无暇再对全球经济的良好机遇高谈阔论,而是得忙于保护城市街道上人们的身家性命。”

  犯罪的蔓延似乎在所难免。

  然而接下来,犯罪率并没有继续攀升,反而开始下降,持续不断地下降。

  犯罪率的下降有点不寻常:这是一次全面的下降,全美各地各种类别的犯罪都在减少;这是一次持续的下降,下降幅度逐年加大;这还是一次全然出乎意料的下降—对于那些做出相反预测的专家来说,尤其如此。

  这次形势逆转之迅猛令人震惊。青少年杀人案发率并没有像詹姆斯·艾伦·福克斯所警示的那样翻番,甚至也没有增长15%,反而在5年内下降了50%。至2000年,美国的总体凶杀案发率已经降至35年来最低。斗殴、汽车盗窃等几乎各类犯罪的案发率同样如此。

  虽然各类专家没能料到犯罪率下降(而早在他们做出耸人听闻的预测时,犯罪率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苗头),但此时他们却开始争先恐后地对这种现象做出解释。

  他们提出的理论多数听起来头头是道:一说是因为90年代欣欣向荣的经济形势;一说是因为《枪支管制法》的普及;还有一说是因为纽约市所施行的新型治安策略。(1990年,纽约发生了2 262起凶杀案,而2005年只有540起。)

  这些理论不仅头头是道,还很振奋人心,因为根据这些理论,犯罪率的下降得益于具体且短期的人为措施。如果枪支管制、巧妙的治安策略和提高工作报酬能够降低犯罪率,那即是说刬恶锄奸的能力原来唾手可得。那么,等下一次犯罪猖獗—但愿不要—的时候,我们便有经验可循了。

  这些理论似乎顺畅无阻地从专家口中,传到了记者耳中,然后又进入大众的思维,并迅速上升为传统观念。

  但有一个问题:这些理论并不正确。

  还有另一大早已发生的因素导致了90年代犯罪率的骤降。这一因素早在20多年前便初见端倪,它涉及一位名叫诺尔马·麦科维的年轻女子。

  正如众所周知的“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一个大陆扇动一下翅膀,最终导致另一个大陆发生一场飓风。诺尔马·麦科维也在无意中猛然扭转了历史进程,而她的初衷只是想堕胎而已。

  1970年,她年仅21岁,是一个穷困潦倒、目不识丁、一无所长、酗酒吸毒的女子。此前她已经把自己的两个孩子送给了别人收养,但这时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然而,得克萨斯州和当时美国的多数州一 魔鬼经济学1: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 [Freakonomics]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魔鬼经济学1: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 [Freakonomics]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魔鬼经济学1: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 [Freakonomics]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魔鬼经济学1: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 [Freakonomics]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还没有细看,还不错!

评分

经常网购,总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觉写评语花掉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我又总是觉得好像不去评价或者随便写写!但是,有点对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卖家客服、仓管、老板。于是我写下了一小段话,给我觉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评的卖家的宝贝评价里面以示感谢和尊敬!首先,宝贝是性价比很高的,我每次都会先试用再评价的,虽然宝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同等的价位里面绝对是表现最棒的。京东的配送绝对是一流的,送货速度快,配送员服务态度好,每样东西都是送货上门。希望京东能再接再厉,做得更大更强,提供更多更好的东西给大家。为京东的商品和服务点赞

评分

京东的忠实粉丝,京东上买书经济实惠,还送上门,你用再跑书店往回带了,轻松!

评分

千万读者惊呼:经济学竟然可以这样解释!

评分

一下子买了很多书,精神食粮

评分

精神的粮食,京东应该是正品的书,印刷质量感觉非常好,物流速度非常快

评分

人穷就要多读书,了解大环境,了解经济

评分

炉温先暖酒,手冷未梳头!加油!

评分

书很不错,包装也很好,周末准备看起来!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魔鬼经济学1: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 [Freakonomics]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