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百科丛书 关中平原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 关中平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编
图书标签:
  • 地理
  • 关中平原
  • 陕西
  • 中国地理
  • 百科全书
  • 地形地貌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自然地理
  • 历史文化
  • 西北地区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88711
版次:2
商品编码:12024238
品牌:公元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4-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20
套装数量:1
字数:335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中学生与青年,地理知识爱好者

  中国首套规模达到数百分册的地理科普丛书,范围无缝覆盖中国全境。打破传统认识上的行政区划的界线,本分册是依据关中平原地貌和历史上的关中地区进行区域范围划分的。

  立体呈现“八百里秦川”的阶梯状地貌:山地、黄土台塬、洪积扇、河流阶地、河漫滩……

  追忆周、秦、汉、唐的盛世气象,见证天府之国的历史兴衰。

  感受关中生活的韵味:吼秦腔、唱眉户、演合阳跳戏,捏面花、赏社火、观细狗撵兔……

  形式新颖,文字精简而通俗,图片真实而精彩,这两者的交互使科普阅读变得生动有趣。


内容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关中平原》的“主角”是被秦岭、北山环抱的关中平原,范围覆盖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四市的一部分(西安将另辟一书)。书中介绍了以渭河为轴线、南北对称的河流阶地、黄土台塬、山麓洪积扇、山地等地貌,以及点缀于平原上的河漫滩、湿地、沙苑、卤池、黄土斜坡和沟谷。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心之一,关中平原活跃于中国历史舞台,书中回顾了这片*早的“天府之国”的兴衰,讲述了周、秦、汉、唐等朝代于此建立的雄图霸业,历数了深厚历史积淀带来的文化遗产——北首岭遗址、周原文化遗址、西汉帝陵、唐十八帝陵、法门寺等,更讲述了关中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面条像腰带、帕帕头上戴、唱戏吼起来、房子半边盖……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区域地貌示意图 1

八百里秦川 2

一 自然地理

关中断陷盆地 9 / 渭河冲积平原 9 / 渭河河漫滩 10 / 渭河阶地 11 / 黄土台塬 13 /

渭北旱塬 14 / 黄土斜坡 14 / 北山南麓洪积扇 15 / 秦岭北麓洪积扇 16 / 沟谷发育 17 /

千河谷地 17 / 大荔沙苑 18 / 卤池 19 / 三河湿地 19 / 鄂尔多斯地台南缘 20 / 渭河大断裂 20 /

渭河盆地北缘断裂 21 / 陇山 21 / 华山 22 / 千山山脉 23 / “关中水龙头” 23 /

黄河(百良—秦东段) 26 / 渭河中下游 26 / 泾河下游 28 / 千河 29 / 漆水河 29 /

北洛河下游 30 / 咸阳地热田 30 / 焚风效应 31 / 关中褐土带 31 / 土 31 / 黄土滑坡 32 /

喇嘛山 33 / 锦鸡屏山 33 / 景福山 33 / 关山草原 34 / 南原 35 / 陇州川 35 / 蒲峪川 36 /

固关川 36 / 普洛河 37 / 咸宜河 37 / 天台山 37 / 鸡峰山 38 / 云台山 39 / 银洞峡 39 /

清水河 39 / 清姜河 40 / 晁峪沟 40 / 西山山地 41 / 青峰山 41 / 吴山 41 / 灵宝峡 42 /

宝鸡峡 42 / 六河源 43 / 金陵河 43 / 赤沙河 44 / 石鱼沟 44 / 千湖湿地 44 / 冯坊河 45 /

老爷岭 45 / 宝玉山 46 / 凤翔洪积扇塬 47 / 雍水河 48 / 横水河 48 / 箭括岭 49 / 五丈原 49 /

润德泉 50 / 五将山 51 / 页岭 51 / 石臼山 52 / 桑树塬 52 / 石鼓峡 52 / 两亭河 53 / 野河山 53 /

扶风黄土台塬 54 / 牛仓滩 54 / 七星河 54 / 霸王河 56 / 西汤峪温泉 56 / 娄敬山 57 /

永寿黄土塬区 57 / 梁山 58 / 南塬 58 / 肖河滩 59 / 漆水河河谷平原 59 / 武功四塬 59 /

兴平台塬 60 / 咸阳台塬 60 / 九嵕山 61 / 亮凤楼山 61 / 朝阳山 61 / 烟霞洞泉 62 / 仲山 62 /

冶峪河 63 / 张家山 63 / 大地原点 64 / 兴隆塬 64 / 三原西北山地·残塬区 64 / “三原” 65 /浊峪河 66 / 频山 66 / 金粟山 67 / 天乳山 67 / 青岗岭 67 / 富平北原 68 / 宫里沟 68 /

顺阳川 68 / 温泉河 69 / 尧山 69 / 五龙山 70 / 北洛河河谷(蒲城段) 70 / 蒲城温汤 70 /

元象山 71 / 崇凝塬 71 / 交孝沙丘 72 / 沋河川 72 / 沋河 72 / 少华山 73 / 涧峪 73 / 高塘泉 74 /

罗纹河 74 / 赛华山 74 / 华山南峰 74 / 孟塬 76 / 观北醴泉 77 / 华山峪 77 / 罗敷河 77 /

长涧河 77 / 二华夹槽凹地 79 / 夏阳瀵泉 79 / 洽川湿地 80 / 商原 80 / 大荔黄河滩地 81 /

金水沟 81 / 佛头崖 82 / 禁沟 82 / 泉湖 83 /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83 / 崛山森林公园 84 /

红河谷森林公园 85 / 陕西鹅耳栎 85 / 太白红杉 86 / 领春木 86 / 辽东栎 87 / 山杨 87 /

白皮松 88 / 油松 88 / 陇县细鳞鲑自然保护区 89 / 秦岭羚牛 90 / 青羊 90 / 林麝 90 / 艾虎 91 /

红腹锦鸡 91 / 豆雁 92 / 大鸨 92

二 经济地理

中国农业发祥地之一 97 / 粟稻混作农业 97 / 关中小农经济 97 / 重农抑商 98 / 区田法 99 /

关中桑蚕业 99 / 麦客 100 / 畜牧业 101 / 青铜铸造业 102 / 西秦大贾 103 / 土地交易 103 /

京师仓遗址 104 / 陇关道 105 / 咸阳古渡 105 / 关中漕渠 106 / 郑国渠 107 /

宝鸡峡引渭灌区 108 / 冯家山水库 108 / “中国钛城” 109 / “中国钼业之都” 110 /

潼关黄金 110 / 富平墨玉 111 / 地下肥水 111 / 大荔棉花 111 / 淳化荞麦 112 / “中国枣乡” 112 /

蒲城酥梨 113 / 淳化苹果 113 / 油桃 114 / 关中水蜜桃 114 / 太宗山底御杏 114 / 猕猴桃 115 /

同州西瓜 115 / 秦椒 115 / 蔡家坡紫皮大蒜 116 / 八眉猪 117 / 奶山羊 117 / 秦川牛 117 /

关中驴 118 / 蒲城焰火 118 / 猪枕 119 / 凤翔彩绘泥塑 119 / 凤翔木版年画 120 / 宝鸡剪纸 121 /

陇州窗花 121 / 西秦刺绣 122 / 凤翔草编 122 / 白帽辫 123 / 西凤酒 123 / 乾州锅盔 123 /

扶风鹿糕馍 124 / 富平合儿饼 124 / 关中石子馍 125 / 岐山臊子面 125 / 潼关酱菜 125

三 历史地理

大荔人 129 / 周人 129 / 秦人 130 / 徙天下豪富实关中 131 / 陵寝移民 131 / 东汉关中豪族 132 /

泛舟之役 133 / 商鞅变法 133 / 咸阳秦都遗址 134 / 刘邦进关中 135 / 五胡乱华 136 /

李渊西行入关 136 / 马嵬驿兵变 137 / 雍州 137 / 凤翔 138 / 三辅 138 / 咸阳 139 / 宝鸡 139 /

关中四塞 140 / 大散关 141 / “天下第二关” 142 / 老官台遗址 143 / 北首岭遗址 143 /刘家文化 145 / 关桃园遗址 145 / 周原文化遗址 146 / 西周宫殿遗址 147 / 秦都雍城 147 /

魏长城 148 / 天齐祠 148 / 九成宫 149 / 炎帝陵 150 / “周陵” 150 / 周公庙遗址 151 /

秦公一号大墓 151 / 西汉帝陵 153 / 隋文帝泰陵 158 / 唐代十八帝陵 158 / 长孙无忌墓 159 /

西周甲骨文 159 / 石鼓文 160 / 曹全碑 160 / 蒙汉合文碑 161 / 慈善寺石窟 161 /

石鼓峡摩崖造像 162 / 柏社古村 162

四 文化地理

摩天院回族聚居区 167 / “关中十大怪” 167 / 关中民居 169 / “房子半边盖” 169 / 周家大院 170 /

孟店周宅 170 / 凤翔东湖 171 / 东里花园 172 / “帕帕头上戴” 172 / 岐山擀面皮 173 /

礼泉清真牛羊肉泡馍 174 / 娃娃亲 174 / “看忙” 175 / “白事” 175 / 东峪孝歌 176 /

十字山圣地 176 / 太白山崇拜 177 / 法门寺 179 / 千佛铁塔 180 / 崇文塔 180 / 庆安寺塔 181 /

华山道观 181 / 西岳庙 182 / 岱祠楼 183 / 龙门洞 183 / 三原城隍庙 185 / 周公庙 185 /

姜子牙钓鱼台 186 / 燕伋望鲁台 186 / 凤翔苏公祠 187 / 咸阳文庙 187 / 蒲城考院 188 /

宏道书院 188 / 补天节 189 / 尧山圣母庙会 189 / 秦腔 190 / 眉户 191 / 合阳跳戏 192 /

弦板腔 193 / 灯盏头碗碗腔 193 / 西府道情 194 / 西山酒歌 194 / 陕西皮影戏 195 /

合阳提线木偶戏 195 / 蛟龙转鼓 196 / 陇州社火 197 / 铁里芯子 197 / 细狗撵兔 198 /

关中面花 199 / 嬴政 199 / 班固 200 / 李淳风 201 / 白居易 202 / 寇准 203 / 王重阳 204 /

印光法师 204 / 杨虎城 205 / 于右任 206 / 吴宓 207


精彩书摘

  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对我们来说,“关中平原”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它是上演了无数历史大剧的舞台。在过去3000年里,有13个王朝定都于此: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这片土地缘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其实,西汉立国之初,张良劝说刘邦迁都关中时,已把帝王将相们的心思道出:“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  一句话,关中的优势就在于“固”(金城千里)和“富”(天府之国)。作为《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的一册,《关中平原》就是围绕上述关键字展开的。  ……

前言/序言

  前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人—地关系的中国式表述。基于这一认知,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尝试以地理学为基础,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对中国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之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谐共处的历史和现状以全方位视野实现一次全面系统、浅显易懂的表述。学术界在相关学科领域的深厚积累,为实现这种尝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丛书力图将这些成果梳理成篇,并以读者所乐见的形式呈现,借以充实地理科普读物品种,实现知识的“常识化”这一目标。

  为强化本丛书作为科普读物的特性,保持每一地理区域的相对完整和内在联系,本丛书根据中国的山川形胜,划出数百个地理单元(例如“成都平原”“河西走廊”“南海诸岛”“三江平原”等),各地理单元全部拼合衔接,即覆盖中国全境。以这些独立地理单元为单位,将其内容集结成册,即是本丛书的构成主体。除此之外,为了更全面、更立体地展示中国地理的全貌,在上述地理单元分册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另外两种类型的分册:其一以同类型地理事物为集结对象,如《绿洲》《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等;其二以宏大地理事物为叙述对象,如《长江》《长城》《北纬30度》等。以上三种类型的图书共同构成了本丛书的全部内容,读者可依据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视野幅宽,自由选读其中部分分册或者丛书全部。

  本丛书的每一分册,均以某一特定地理单元或地理事物所在的“一方水土”的地质、地貌、气候、资源、多样性物种等,以及在此间展开的人类活动——经济、历史、文化等多元内容为叙述的核心。为方便不同年龄、不同知识背景的读者系统而有效地获取信息,各分册的内容不做严格、细致的分类,而只依词条间的相关程度大致集结,简单分编,使整体内容得以保持有机联系,直观呈现。因此,通常情况下,每分册由4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自然地理,涉及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物种、生态等相关的内容;第二部分为经济地理,容纳与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物产等相关的内容;第三部分为历史地理,主要为与人类活动历史相关的内容;第四部分为文化地理,收录民俗、宗教、文娱活动等与区域文化相关的内容。

  本丛书不是学术著作,也非传统意义上的工具书,但为了容纳尽量多的知识,本丛书的编纂仍采用了类似工具书的体例,并力图将其打造成为兼具通俗读物之生动有趣与知识词典之简洁准确的科普读本——各分册所涉及的广阔知识面被浓缩为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纷繁的信息被梳理为明晰的词条,并配以大量的视觉元素(照片、示意图、图表等)。这样一来,各分册内容合则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分则为一个个简明、有趣的知识点(词条),这种局部独立、图文交互的体例,可支持不同程度的随机或跳跃式阅读,给予读者最大程度的阅读自由。

  总而言之,本丛书希望通过对“一方水土”的有效展示,让读者对自身所栖居的区域地理和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读者倘能因此而见微知著,提升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认知,进而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则更是编者所乐见的。

  受限于图书的篇幅与体量,也基于简明、方便阅读等考虑,以下诸项敬请读者留意:

  1. 本着求“精”而不求“全”的原则,本丛书以决定性、典型性、特殊性为词条收录标准,以概括分册涉及的知识精华为主旨。

  2. 词条(包括民族、风俗等在内)释文秉持“述而不作”的客观态度。

  3. 本丛书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100万矢量地形要素数据(DLG)为基础绘制相关示意图,并依据丛书内容的需要进行标示、标注等处理,或因应实际需要进行缩放使用。相关示意图均不作为权属争议依据。

  4. 本丛书所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盟)、县(区、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等行政区划的标准名称,均统一标注于各分册的“区域地貌示意图”中。此外,非特殊情况,正文中不再以具体行政区划单位的全称表述(如“北京市朝阳区”,正文中简称为“北京朝阳”)。

  5.历史文献资料中的专有名词及计量单位等,本丛书均直接引用。

  这套陆续出版的科普丛书得到不同学科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丛书的编、撰、审诸环节中,大量摄影师及绘图工作者承担了丛书图片的拍摄和绘制工作,众多学术单位为丛书提供了资料及数据支持,共同为丛书的顺利出版做出了切实的贡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囿于水平之限,丛书中挂一漏万的情况在所难免,亟待读者的批评与指正,并欢迎读者提供建议、线索或来稿。



巍巍关中,历史洪流中的沃野千里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片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区域——关中平原。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更是数千年历史变迁的重要舞台。这片土地,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农耕文明,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孕育了无数的辉煌篇章。 地理的馈赠:黄河水系的滋养与群山的怀抱 关中平原,顾名思义,位于黄河中游,地处陕西省中部。它的地理轮廓如同一个巨大的盆地,四周被巍峨的山脉环抱:北有巍峨的秦岭山脉,它如同天然的屏障,阻挡了北方的寒风,也孕育了无数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南有横亘绵延的北山(又称嵯峨山),扼守着南来的咽喉;东临黄河,奔腾的黄河水为平原带来了肥沃的冲积土壤,滋养了这片富饶的土地;西部的秦岭山脉向西延伸,与陇西高原相接,构成了平原的西部边界。 这片平原的形成,离不开黄河及其支流渭河的“功劳”。渭河,这条滋养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蜿蜒流淌在关中平原的腹地,它的河谷地带,水草丰茂,土壤肥沃,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平原的整体地势自西向东略有倾斜,使得雨水能够顺畅地汇入渭河,最终奔向黄河。这种独特的地理格局,既保证了农业灌溉的便利,也为古代交通的便利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关中平原的地貌特征多样,既有广阔的平坦地带,也有起伏的丘陵。但总体而言,其地势相对平坦开阔,非常适合农耕文明的发展。夏季,这里气候温和,降水充沛,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然而,由于地处内陆,冬季则相对寒冷干燥,也会有明显的昼夜温差。这种气候特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关中地区的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 历史的印记:王朝的摇篮与文明的灯火 “关中”之名,意为“四关之中”,可见其地理位置的战略重要性。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统一王朝的理想建都之地。从西周的丰镐,到秦朝的咸阳,再到汉朝的长安(今西安),以及后来的唐朝长安,先后有十余个王朝在此建都。这意味着,关中平原不仅仅是一片地理区域,更是承载了中华民族早期文明和辉煌历史的“心脏”。 西周时期,关中平原就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周公营建洛邑,但首都仍在此地,奠定了中原文化的基础。秦朝的统一,更是将关中平原推向了历史的巅峰。秦始皇在这里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彰显了其雄厚的国力。汉朝的长安,成为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节点,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辐射到世界各地。唐朝的长安,则达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鼎盛时期,万国来朝,文化繁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宏伟、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无数的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无数的英雄豪杰在这里叱咤风云。从“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到“运筹帷幄”的张良,再到“天可汗”的唐太宗,他们的足迹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关中平原的每一寸土地,都可能埋藏着一段传奇,每一条河流,都可能流淌着历史的悲欢离合。 文化的传承:农耕文明的根基与地域特色的展现 关中平原悠久的农耕历史,孕育了深厚的地域文化。这里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产量丰富。勤劳智慧的关中人民,在这片土地上世代耕作,发展出了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耕文化。一句“关中八景”的俗语,虽然侧重于自然风光,但也间接反映了当地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认同。 关中地区的民俗风情,也与它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紧密相连。如关中民歌,旋律悠扬,歌词朴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秦腔,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戏曲之一,其粗犷豪放的风格,也与关中人民的性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地的美食,如羊肉泡馍、biangbiang面、肉夹馍等,更是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粗犷的风格,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也成为了关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中平原不仅在物质层面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精神层面也塑造了独特的民族性格。这里的居民,普遍被认为性格豪爽、朴实、坚韧,有着强烈的地域认同感。这种性格,或许与长期以来在这里生活的艰辛与荣光,与这片土地的广袤与包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现代的传承与发展:古老土地上的新篇章 如今的关中平原,在保留其历史文化精髓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中平原正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将这片古老的土地与全国各地紧密连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巩固农业基础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也日益发展壮大。 西安,作为关中平原的中心城市,正焕发着新的活力。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都,正成为集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商贸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都市。兵马俑、大雁塔、钟鼓楼等历史遗迹,依然吸引着无数的游客,而科技园区、商业中心则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现代魅力。 关中平原,这片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沃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续写着新的辉煌。它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未来的创造者。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仍在继续,等待着人们去发掘、去传承、去创造。它不仅仅是一片地理区域,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细细品味的一部宏伟史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视角非常新颖,它巧妙地将人文历史与自然地理学无缝衔接起来,让人在了解山川地貌的同时,也能理解这些环境如何塑造了当地的社会形态和民俗习惯。它不是两本独立书籍的简单拼凑,而是一种生态系统般的融合。举例来说,讲解某处山脉的走向时,作者立刻会跳转到分析古代交通要道或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立,逻辑链条清晰且富有启发性。这种多维度、跨学科的观察角度,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让我明白地理环境绝不仅仅是背景板,而是塑造一切的主导力量。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感到有点“喘不过气来”,它就像是一个知识的黑洞,每当我以为我已经掌握了某个领域的知识时,作者总能抛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或更丰富的材料来挑战我的理解。它绝不是那种可以轻松翻阅一遍就束之高阁的读物,更像是一本需要反复研读、勤做笔记的参考书。其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地理概念,要求读者必须集中全部精力去消化吸收。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它要求读者投入,并以知识的累积作为回报。读完一个章节,我需要停下来,沉思良久,才能真正将那些复杂的信息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评分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分析地貌成因时的那种严谨的科学态度,数据和理论的引用清晰且有逻辑,丝毫没有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牺牲专业性。作为一名对自然科学略有涉猎的读者,我尤其欣赏这种“实证”的精神。它没有采用那种浮夸的、过度渲染的笔法,而是用冷静、客观的语言构建起一个宏大而又精微的地理模型。每当读到一个关于河流变迁或构造运动的论述时,我都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学术力量。这种踏实的作风,让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大大提升,是那种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学术著作的典范。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每一页的留白都恰到好处,墨香与纸张的触感完美融合,拿在手上就是一种享受。我一向对书籍的视觉呈现很挑剔,但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色彩的运用非常考究,插图和地图的绘制精细到令人咋舌,每一张图都像是经过精心打磨的版画,透露出一种古典而又不失现代感的韵味。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使得阅读体验得到了质的飞跃。它不只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可以收藏、可以反复摩挲的珍贵物品。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发现新的美感,这远超了一般工具书能提供的体验。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令人惊叹,读起来就像是漫步在历史的长廊中,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厚重的底蕴。作者对细节的把控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地名、典故,背后都隐藏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我特别喜欢它叙事的那种从容不迫的节奏,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娓娓道来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它不只是在陈述事实,更是在唤醒人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层情感共鸣。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那些古老的传说、那些早已模糊的面孔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见证了历史的变迁。那种被知识和故事深深浸润的感觉,实在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享受。

评分

不错,挺好的,内容篇少了一点,有点贵

评分

最近对京东非常无语 先是下的订单无怨无故被取消了 没有接到任何电话通知 傻等了好几天才发现 居然被取消了 无奈只能从新下订单 继续等 然后 退货的图书长时间无人处理 先是卡在拆包检测环节卡了好久 打了无数个电话也不处理 终于过了一个多星期处理了 然后又在财务退款环节开始卡 又是还几天 打客服也不管用 我就想问京东是没钱了吗 处理个退款磨磨唧唧 我都不着急退款 可是发票您倒是赶紧开啊 公司报销流程一直走不了 损失谁来承当啊 我每年在京东采购几十万的东西 结果就这服务 而且京东现在不知道是不是做大了 对钻石VIP的福利越来越差 现在干脆没有了 我也真是呵呵了 原来的优势现在等同于无了 看看你以后还能怎么搞

评分

张你就是嫉妒开的吗发没发

评分

张你就是嫉妒开的吗发没发

评分

值得推荐

评分

关中平原同样是天府。古代中国的中心。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作为地理人,应该多了解。多读书才能出门心中有数。钟意很久了,这次京东活动力度也很大,非常不错,性价比很高。

评分

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