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6
在寫曆史小說與評點係列的間隙,唐浩明常以寫作散文隨筆來抒懷,這些或長或短的文字,是唐浩明30年與晚清人物神交的精華,是唐浩明30年來迴眸文化、寫作、閱讀、研究的心路曆程。全書文章均初次結集,搶先閱讀的不二之選。唐浩明三十年來的曆史隨筆集、十五年來全新力作,私傢揭秘晚清豪傑和自己的書齋秘聞!
《冷月孤燈·靜遠樓讀史》是著名曆史小說作傢唐浩明三十年來的曆史隨筆集、十五年來的作品。全書共分三輯,分彆為“解讀曾國藩”“時勢造豪傑”“小樓碎片”。第一輯是對曾國藩的專題解讀,這些專題大都是對曾氏愛好者的演講題目。第二輯是對傳統文化和古人的閱讀。第三輯收錄瞭唐浩明揭秘自己多年創作經曆和書齋秘聞的文章。
唐浩明,湖南衡陽人,1946年齣生,編審,現任湖南省作傢協會名譽主席。長期緻力於《曾國藩全集》等湖南近代文獻的整理齣版與曆史小說創作,曾獲首屆中國齣版政府奬、第三屆國傢圖書奬。代錶作有長篇曆史小說《曾國藩》《楊度》《張之洞》,並著有《冷月孤燈·靜遠樓讀史》《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傢書》《唐浩明評點曾國藩語錄》等。
在寫曆史小說與評點的空隙中,我也寫過一些散文隨筆,一部分是應報刊之約寫,一部分則是關於我的小說主人公的專題演講稿。這次結集為《冷月孤燈·靜遠樓讀史》,也是這些文章首次結集齣版。
——唐浩明
輯一 解讀曾國藩
為什麼不做皇帝
忠而不愚與用而有疑
強者性格與求闕心態
一生三變
治軍方略
不是漢奸賣國賊
傢教傢風
拙誠
怯弱:內心世界的另一麵
含雄奇於淡遠之中
本色是文人
兩部詩文選本
三夢劉墉
遊子的故園情結
識人用人
保皇派與掘墓人
曾國藩與左宗棠
曾國藩與李鴻章
梁啓超嚮曾國藩學什麼
一個負載沉重的生命
輯二 時勢造豪傑
生生不息的中華文化
從治亂史看和諧社會的要素
厚重與和諧
湖湘文化與湖南人
忠誠:湘人品格的最亮點
迴雁孤峰喚船山
韆金不換的迴頭浪子
古今難尋彭玉麟
九帥曾國荃:時勢造就的豪傑
亂局清醒客
從清流名士到國傢重臣
時代釀造的悲劇角色
從詩歌創作看張之洞的真性情
一個率真的熱血男兒
輯三 小樓碎片
帝王之學:封建末世的背時學問
晚清大吏的文人情結
曆史人物的文學形象塑造
敬畏曆史.感悟智慧
我看曆史小說
從編輯《曾集》到寫曾國藩
富厚堂的藏書樓
父親的兩次流淚
鐵畫銀鈎憶秦孝儀
《曾國藩》的三個抄稿人
政敵與親傢
事業與胸襟
符號與本體
跋:孤冷是一種意境
為什麼不做皇帝
自從小說《曾國藩》問世以來,十多年間,常有熱心讀者問我:曾國藩為什麼不自己做皇帝,甘心充當清王朝的鐵杆保皇派呢?也有讀者為曾國藩惋惜,認為他放棄稱帝,是他一生最大的遺憾。甚至有人據此批評曾氏,說他太自私,因為自私而給中國帶來巨大的損失。這的確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我也很有興趣跟大傢一起來探索。
一、曾氏有過四次被人勸做皇帝的經曆
鹹豐三年八月,曾氏由長沙遷往衡州府。這次南遷,名義上是“就近搜捕”湘南土匪,實際上是他在長沙城裏待不下去瞭。曾氏奉旨在長沙辦團練搜查土匪安定地方,本是地方文武的幫同者,即協助者,但曾氏一則齣於高度的責任心,二則仗著多年侍郎的資曆和眼下欽差大臣的身份,反客為主,變幫辦為主辦,又奉行法傢宗旨,以重典治亂世,以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他所製定的“就地正法政策”,侵犯瞭地方政府的職權,強迫綠營與團練一道嚴格訓練、參劾長沙協副將清德、嚴辦與湘勇械鬥的綠營兵,又因而與軍方結怨。文武兩方都討厭曾氏。曾氏不得已,退齣長沙,將衙門搬到衡州府。趁著戰局緊急、朝廷命他救援湖北的機會,招兵買馬,擴大湘勇,來衡州不滿四個月,便將湘勇迅速擴大,組建陸師十營、水師十營共一萬人,加上近八韆輔助人員,號稱二萬,曾氏成瞭名副其實的三軍統帥。這時有一個名叫王闓運的湘潭秀纔,正在衡州東洲書院求學。此人雖習孔孟之道,心中嚮往的卻是戰國縱橫傢們的帝王之學。他那時剛二十齣頭,很有膽量,居然敢於一個人闖曾氏設在衡州城裏的湘勇指揮部,麵見曾氏。勸曾氏既不助朝廷,也不助太平軍,擁兵自重,蓄勢自立,要以韓信為前車之覆,莫使悲劇再次重演。王闓運實際上是在充當第二個蒯通。當年蒯通勸韓信背叛劉邦,自立為劉、項之外的第三方。所謂“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韓信未聽,結果被呂後所殺。曾氏未采納,但也未斥責他,留他在營中。大軍北上時,王藉口身為獨子,不能長住軍營,於是離曾氏而去。這應該是曾氏所遭遇的第一次勸進。
鹹豐十年四月,曾氏被任命為兩江總督,當即整軍東進;六月,將兩江總督衙門駐紮在安徽祁門。就在這時,王闓運又來到曾氏軍營。這幾年,王闓運積極推行他的縱橫之術。他做的最大一件事是來到肅順傢做傢庭教師,與肅順關係密切。但不久,他又離開北京,在山東巡撫文煜衙門過完年後又轉迴北京,聽說曾氏放瞭江督,遂南下特為拜訪。王這次在祁門住瞭兩個多月。此時,曾氏的軍威與聲望遠遠超過當年在衡州府初建湘軍時。王再次兜售他的蒯通之計。野史上說,曾氏聽王滔滔不絕的議論,微笑不語,隻用手指蘸茶水不停地在桌麵上寫字。待曾氏有事暫時離開時,王走近桌麵,見上麵寫著一連串的“狂妄、狂妄”。王隻得怏怏離開祁門,臨行賦詩二十二首,感嘆此次祁門之行是“獨慚攜短劍,真為看山來”。
關於王闓運兩次勸曾氏自立的事,可從他的真傳弟子楊度的詩中覓到蛛絲馬跡。楊度在他的長詩《湖南少年歌》中寫道:“更有湘潭王先生,少年擊劍學縱橫。遊說諸侯成割據,東南帶甲為連衡。曾鬍相顧鹹相謝,先生笑起披衣下。”
鹹豐十一年八月初一日,湘軍吉字營打下安慶。這是湘軍的一個大勝利。初八日,曾氏將兩江總督衙門由東流縣移到安慶府。從祁門到東流,曾氏的江督衙門一直處於流亡狀態,進瞭安慶城,算是有瞭一個體麵的辦公場所。不料十天後,曾氏忽接鹹豐皇帝駕崩的哀詔。鹹豐帝纔三十一歲,他的去世,是曾氏及所有湘軍高級領導層所不曾料及的。繼位的載淳纔六歲,由鹹豐臨終所托的以肅順為首的八個顧命大臣輔佐政務,這八個人中卻沒有小皇帝的親叔父且在朝廷有很高威望的恭親王奕
。這正是史書上所說的“主少國疑”的非常時期,不測風雲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就在這個時候,不少野史都記載,當時湘軍集團高層,曾有過一次醞釀推曾氏為頭自立東南的過程。
先是鬍林翼打發人送來一封信,信中說左宗棠近日迴瞭一趟湘陰老傢,遊境內神鼎山時,做瞭一副嵌字聯,道是:神所依憑,將在德矣;鼎之輕重,似可問焉。鬍在信中問曾氏,左的這副聯語做得如何?顯然,左的這副聯語化自《左傳·宣公三年》中的如下這段話:“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焉。”這段話也是後世“問鼎”一詞的齣處。
曾氏明白鬍與左的用意,將聯語改動一個字後,原信退迴。這個改動是將“似”改為“未”。
又,彭玉麟也在這個時候,悄悄遞給曾氏一張紙條,上麵隻寫瞭一句話:“東南半壁無主,滌丈豈有意乎?”野史上說,恰好此時有人進來,曾氏將這張紙條吞進肚子裏。
這應是曾氏所遇到的第三次勸進。
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南京被吉字營攻下。湘軍與太平軍的角逐,至此以前者的全勝而結束。因放走幼天王、李秀成以及搶掠城內金銀財貨,吉字營受到朝廷的嚴厲譴責,並責令其統領曾國荃上繳已落入私人腰包的全部金銀財貨。此令激怒瞭曾國荃和吉字營的所有官勇。以曾國荃為首的吉字營高官們一齊來到曾氏身邊,勸曾氏效法趙匡胤黃袍加身。曾氏一言不發,隻寫瞭一副聯語送給他的九弟曾國荃: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我自知。曾國荃知乃兄無造反之意,遂作罷。這是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
二、大傢都會問,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曾氏一次又一次毫不猶豫地拒絕勸進,到瞭最後,他甚至以自剪羽翼即將湘軍十裁其九,來錶示他對朝廷的忠誠呢?我想,此中原因大概有如下幾點:
(一)曾氏是一個傢世寒素的農傢子弟,他說過他們曾傢是“從衡陽至湘鄉,五六百載曾無人與於科目秀纔之列”(《颱洲墓錶》),也就是說五六百年來,他們曾傢沒有人得過秀纔以上的功名,當然,也沒有人做過官,直到他父親四十三歲那年經過十七次考試,纔得中秀纔。可見功名富貴對曾傢來說,是多麼的艱難。但曾氏卻二十三歲為秀纔,二十四歲為舉人,二十八歲中進士點翰林,三十七歲即為二品大員,其功名富貴之順,遠非常人可比。平心而論,他一個偏遠鄉村的農傢子弟,若不是朝廷所推行的科舉考試及破格提拔,怎麼會有此等命運!曾氏對朝廷的恩德,真可謂淪肌浹髓,刻骨銘心。從情感上來說,他是決不可能背叛皇傢的,更遑論起兵造反,推翻這個於他恩重如山的朝廷!
(二)曾氏是一個理學信徒,不是趙匡胤、袁世凱一類的強權政客。漫長的中國曆史舞颱的上層,活躍著的幾乎是清一色的強權政客,差不多人人都想做黃袍加身的趙匡胤、代清自立的袁世凱,許多人沒有做成趙、袁,隻不過是缺乏足夠的實力與閤適的環境罷瞭。這些人的眼中隻有權力與利益,他們也會講信仰、道德等等,但這些話無非是欺濛世人,或鉗製彆人而已,“信仰”“道德”雲雲,純為達到其個人目的的工具。但是,世上也有另外一類人,他們是把信仰、道德放在第一位的,權力與利益都要在符閤信仰與道德的範圍內去考慮。前一類人可稱之為豪傑,後一類人的楷模通常被稱為聖賢,所以,世上便有豪傑事業與聖賢事業之分。
豪傑事業重在功利,聖賢事業重在德行,兩者有著明顯的區彆,很難統一。立德立功之所以難得兼顧,其原因就在這裏。曾氏雖然建立瞭巨大的事功,但他本質上是一個理學信徒。他的人生榜樣是聖賢而不是豪傑。曾氏一嚮推崇“誠”,他若舉兵反朝廷,便是徹底背叛瞭過去,是最大的不誠,最大的欺人欺世。對於曾氏這種理學傢而言,寜願死,也不會那樣去做。所以,要曾氏接受勸進,從根本上說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三)對於戰爭所帶來的災難,他有最深切的認識,他不忍心再挑起戰爭。戰爭是給人類帶來最大摧殘最大傷害的活動,它可以在頃刻之間摧毀韆辛萬苦所獲得的成果,毀滅人所最為寶貴的健康與生命,故而從古以來人類都是希望和平,反對戰爭。
曾氏齣身農傢,在純樸的鄉村長大,珍惜勞動成果與生命這種農人意識,對他來說可謂與生俱來。他帶兵十多年,轉戰十餘省,戰爭給社會帶來的創傷,他的感受自然比彆人深刻。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二日,他在日記中寫道:“皖南到處食人。人肉始賣三十文一斤,近聞增至百二十文一斤。句容、二溧八十文一斤。荒亂如此,今年若再凶歉,蒼生將無噍類矣。亂世而當大任,豈非人生之至不幸哉!”
這種沉重的感受是發自內心的,它既有一個普通人的心靈上的傷痛,又有一個擔當大任者的道義上的愧疚。
同治三年六月,南京城堅固的城牆被湘軍炸開。這座被太平天國當作都城的江南名城,重新迴復它的兩江總督衙門所在地的原身份,戰爭所摧毀的城牆很快被修復。曾氏為此事立碑銘文:“窮天下力,復此金湯。苦哉將士,來者勿忘!”作為湘軍的統帥,這裏沒有絲毫勝利者的得意與張揚,有的隻是對生命和物力在這種一失一復戰爭中的損耗,所錶現齣的沉痛的惋惜。我們隻要將目光稍稍從功利二字離開一點,便會看到:南京的一失一得,與為此丟失的十餘萬生命比起來,簡直毫無意義可言!正是因為對戰爭殘酷性的認識太深切,所以他多次對兩個兒子說打仗是造孽的事,要他們今後絕對不要從軍。倘若曾氏造反,帶來的後果必定是戰爭的危害麵更擴大,戰亂的時間再延長。一個認為打仗是造孽事的人,能會由自己的手去挑動新的戰爭嗎?
(四)受道傢功成身退思想的影響,勝利後的曾氏也不可能會去再舉反旗。
曾氏的好友歐陽兆熊,曾經以“一生三變”來總結曾氏一生的成功要訣。所謂的“三變”,指的是,早年從詞賦之學一變為程硃之學,中年從程硃之學二變為申韓之學,晚年從申韓之學三變為黃老之學。程硃之學即儒傢,申韓之學即法傢,黃老之學即道傢。道傢學說同樣博大精深,然其要義一在順其自然,二在以柔剋剛。正是基於這些理念,老子說:“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又說:“聖人為而不恃,成功而不居。”曾氏在鹹豐七年守父喪期間,認真地總結齣山五年來所經曆的一切,痛定思痛,決心改弦更轍,以道傢的學理作為思想和行為的指導方針。果然,周邊環境大為改善,軍事也逐漸進入坦途。歐陽兆熊說曾氏即便麵臨收復南京這樣的天下第一大功,也無一點沾沾自喜之色。我們看他此時送給其九弟曾國荃的四十一歲生日賀詩,十一首詩幾乎都貫穿著這種“功成身退”“成功而不居”的道傢思想:
“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
“已壽斯民復壽身,拂衣歸釣五湖春。”
“與君同講長生訣,且學嬰兒中酒時。”
顯然,一個想“拂衣歸釣”的功臣,怎麼可能又會去想黃袍加身呢?
冷月孤燈 靜遠樓讀史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冷月孤燈 靜遠樓讀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曾國藩作者寫的,配閤小說一起看,不錯的。
評分商品很好,印刷清晰,紙張厚實,但是不爽的一點是書角被磕瞭(見圖3),估計是暴力分揀惹得貨,真心希望能引起京東的重視,買書的都是愛書人,請你們站在顧客的角度多考慮。
評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唐浩明版本還是比較不錯的。這會可以應該可以好好瞭解一下這位大儒。
評分唐明浩先生的力作!又是精裝版的!有收藏價值!內容豐富多彩!人物角色活靈活現!!
評分好書一本,慢慢閱讀。謝謝京東快遞,給力。
評分好書印刷質量好,送到速度快,活動力度大。
評分圖書的印刷質量和自體大小都很喜歡,不錯不錯,物流快,配送服務好。
評分好書!訂購瞭一套17本,收到13本瞭,銷售火爆脫銷瞭,剩下的四本京東正在采購呢,讓我耐心等待,我是翹首以待啊。
評分書的裝幀還可以,硬皮精裝,內容還沒細看,等看完瞭再來追評,唐浩明的應該不錯!
冷月孤燈 靜遠樓讀史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