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刘统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9

图书介绍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795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30994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20
字数:39500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北上》触及了党史中的重大问题,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这些重大问题最终都获得了尽可能接近历史真相的记述。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正如本书扉页所写,“献给参加长征的红军先辈们”,这是一部致敬的著作。尊重历史,正面地研究和对待党史中所遭遇的曲折、失败,是包括作者在内的当代中国人更有敬意的贡献。

内容简介

  红军长征途中,在北上和南下的战略抉择上,党中央与张国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当时党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毛泽东晚年对埃德加·斯诺说,这是他“一生中黑暗的时刻”。
  本书客观地解读了这段隐晦的历史,生动讲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细节。1935年6月懋功会师后,红一、四方面军在荒凉的松潘草地分道扬镳,党中央和红军一部走出草地,开赴抗日前线;张国焘则另立中央,他率领的部队接连遭遇了南下失利、三过草地、西路军失败等重大挫折,党和中国革命的事业也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毛泽东对当年与张国焘的斗争一直念念不忘,当时的冲突主要集中于红军的战略抉择:张国焘下令南下,毛泽东力主“北上”。后来的历史进程雄辩地证明了,只有“北上”才是正确的和富有远见的决断。

作者简介

  刘统,1951年生,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东北解放战争纪实》、《华东解放战争纪实》、《中原解放战争纪实》、《唐代羁縻府州研究》、《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跨海之战:金门·海南·一江山》;编著有:《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

目录

引 子
第1章 懋功会师
第2章 初会两河口
第3章 冲突已见端倪
第4章 陷入困境
第5章 矛盾与争论
第6章 沙窝会议前后
第7章 过草地
第8章 红一方面军单独北上
第9章 俄界会议
第10章 在陕北站住脚
第11章 张国焘另立中央
第12章 南下失利
第13章 神秘的国际来客
第14章 在道孚、炉霍、甘孜的日子
第15章 甘孜会师
第16章 再次北上
第17章 会宁会师前后
第18章 大军西去
第19章 血战河西走廊
第20章 西安事变—意外的转折
第21章 兵败祁连山
第22章 历尽磨难与艰辛
第23章 批判张国焘
第24章 张国焘出走
第25章 光明与阴暗
尾 声 揭开历史的面纱
参考引用书目
新版后记

前言/序言

  引子
  1960年10月,北京。
  毛泽东在中南海住宅的书房里,会见一位来自西方的老朋友——美国作家爱德加·斯诺。
  在毛泽东为数不多的外国友人中,斯诺无疑是与其友谊最深的一位朋友。毛泽东不会忘记,1936年他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刚刚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陕北,又面临蒋介石的军事包围。在那个艰难时刻,年轻的美国记者斯诺却冒着生命危险,毅然来到延安,对他和红军战士进行采访。在昏暗的窑洞里,在微弱的烛光下,毛泽东与斯诺彻夜畅谈。毛泽东传奇般的经历,红军英勇战斗的故事,使这位好奇的美国人听得如痴如醉。斯诺如实记下了在红区的所见所闻,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从此,毛泽东的大名传遍全世界,红军的长征象一首英雄的史诗为后人深深地崇拜着。
  二十四年后的重逢使他们激动不已,毛泽东与斯诺连续谈了几天,时间长达九个小时。“我们谈到了这些年来发生的事,也谈到了还没有发生的一些事。”斯诺回忆道,毛显得“从容不迫,动作稳重,能迅速领会别人话中的细微含义,眼神虽然不能完全说是闪烁发光,但是却带有一种嘲弄的微笑。他的笑声很有感染力,非常喜欢机智的谈话。”
  谈话的气氛是友好和愉快的,斯诺却以他职业的敏感,察觉毛泽东内心深处的某些隐忧。“当时中国正处在经济困难之中,那是由中国的天灾和人祸的残酷结合造成的。苏联专家突然被撤走,工业机械的供应被中断。三百多个重点工程的合同突然被撕毁。农业连续第二年遭到水旱灾,几乎有一半农作物遭到部分或全部的毁坏。只是由于实施了严格的定量配给,才避免了大规模的饥荒。”于是,斯诺向毛泽东提了一个问题,一个只有斯诺才敢问的问题:
  “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出乎意料,毛泽东回答说,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当时党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
  此时,在香港拥挤的贫民住宅区的一间小屋里,一位贫困潦倒的老人,正在一字一句地撰写他的长篇回忆录——《我的回忆》。这位在中国革命史上显赫一时的人,就是曾任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中央第六届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副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的张国焘。长征途中在草地与毛泽东的斗争,竟成了他政治生涯的转折,从十万红军的领袖变成了被中国革命抛弃的叛徒。他辛酸地回忆着过去的往事,在草地这一章的标题沉重地写下两个大字——“分裂”。
  长征已经过去了八十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书中,张国焘被冠以“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帽子定下结论。然而,历史并非如此简单。究竟是甚么原因和矛盾,使这些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并肩战斗的同志反目为仇,在长征最艰苦的时候,在一、四方面军两大主力会师不久,就发生了如此令人痛心的分裂?可以肯定,其中必定有许多原因,许多隐藏起来不为人知的内幕。今天,经历那场斗争的当事人大多都已作古,但是他们留下的历史档案和回忆录仍然完整地保存着,作为真实的见证。让我们从那些珍贵的文献中,来探索和还原当年的历史吧。尽管它是一段令人伤感的历史,一段饱含鲜血和泪水的历史。
  新版后记
  1988年,我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读完了博士。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穿上了军装,来到北京西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工作。
  十年“文革”结束后,我幸运地考上大学。作为一个“老三届”初中生,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更为幸运的是,我在山东大学和复旦大学求学期间,遇见两位名师:山东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专家王仲犖教授和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专家谭其骧教授。在跟随两位导师的日子里,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这对我以后的成长、研究和写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到了军事科学院后,我从事的是军事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这使我面临新的抉择。受条件的限制,如果我继续做中国古代史和历史地理研究,显然难以跟上同行的节奏。新的工作又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军事科学院以收藏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军的历史档案见长,而且有一批长期从事军事工作,熟悉军事历史的老前辈。当时我刚开始接触业务,就赶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的定稿。在《军事卷》的编纂过程中,许多研究工作是开创性的,需要解决许多重大政治、政策和学术性问题。许多词条的定性、结论和重大史实,都要由高层来决定。而这些事情,都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长征中毛泽东与张国焘分裂的问题,究竟有没有那个导致一、四方面军分家的“密电”?西路军是“张国焘路线”还是中央的指令?我的同事将大量历史档案资料梳理排列,并写出报告,提出建议,请中央定夺。这使我看到,原来中共党史中还有这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还有那么多的细节需要探索。这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我开始大量阅读历史档案和资料,并被深深的吸引进去。
  这就面临一个重新定向的问题。我已经学了十年中国古代史,人也年近四十。难道改行重新搞中国现代史研究吗?不久,谭其骧先生来北京开会,住在北京大学。我去拜见先生,向他汇报了我的工作,并谈了一些我对中共党史和现代史问题的感受。不料先生听了之后,站起来激动地说:“你要把这些都写下来,都写下来!”先生的表态给我巨大的鼓舞,我可以改行,可以从事一个新领域的研究。
  遵照先生的嘱托,我首先对红军长征进行研究。而且在方向和方法上,我有自己的想法。过去的著作着重与歌颂和宣传,重理论而轻细节。我的方法是用古代史的方法去研究现代史,重细节,重考证。我觉得中国现代史真是一片处女地,有那么多的问题值得研究。而我又具备了别人不具备的研究条件,这是一件多幸运的事情。于是我安下心来,白天处理工作的事务,下班后静静地在办公室从事业余的研究。到1993年,我写出了《北上》的第一稿。
  王仲犖教授曾经教导我:良工不示人以璞,不要急于求成,40岁以后再发表文章。我还真是这样做的。师兄们都已经出书,当上教授,我还没有发表一篇像样的东西,更不要说专著。感谢朋友胡宝国,他是文稿的第一个读者。他认真地读了通宵,认为这部书稿很有价值。这使我增强了自信。虽然进入这个领域很晚,但我也能做出不同于前人的成果来。
  但是书的出版有些曲折,我对书稿做了几次修改。感谢我的山大同学江淳,她当时在广西人民出版社当家,对这本书投入了很大努力,使本书在2004年终于正式出版。
  十年之后,又到了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的时候,北京三联书店有意重新出版。三联书店与我合作多年,已经出过三本书。孙晓林、吴彬、舒炜、曾诚这些编辑都是我的益友。在与他(她)们合作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一本好书是作者和编辑共同创造的。在策划和编辑的过程中,他们常常给我提出很好的建议,使一本书的内容更加充实,新颖,吸引读者。许多是作者想不到的,“小叩辙发大鸣”。我相信,《北上》修订后在三联重新出版,一定会有更多的读者喜欢,本书也一定会发挥更大的影响。
  回想十几年来,我都是在写书,很少写论文。这是为什么?我认为:作为一个史学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修史。而历史首先是一个个具体的故事。司马迁的《史记》为我们创建了典范。他写的故事和人物都是那么活生生的,在平凡中给人震撼。我们的前辈也创造了轰轰烈烈的事业,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为什么我们就写不出来呢?真实再现先辈创业的艰苦奋斗,真实反映那个辉煌的时代,“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写真实的历史,要具备“史德、史识、史才”三个条件。史德就是秉笔直书,不是为了应景,而是要有长久的生命力。那么多的历史资料,你选哪些呢?怎样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总结出一个符合实际,又能令人信服的结论呢?这些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我在写书的过程中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写历史,要从当时的环境和时代出发,而不是看着现在的结论回头去论证结论的合理。当年长征的时候,十万红军滞留在荒凉的川西北地区,往哪里去,出路在哪里?谁都没有先见之明,都是在摸索。正确的道路和方向,是在很多的曲折和教训中摸索出来的。而这些曲折和教训,不仅不会给党史抹黑,而且使人印象更为深刻,反思更多的问题。所以无论是谁,都不是圣人,而是凡人。从这个思路出发,有许多事情就可以解释清楚了。在那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能活下来就是何等了不起的事情。我们今天重走长征路,跋山涉水考察过来,才能发自内心对当年的红军产生崇高的敬意。
  深入第一手史料和经过实地考察后,你才发现有那么多精彩的细节可以再现。过去没写过的,你写出来;过去没说全的,你写完整;过去说错的,你纠正过来。这不就是史家最重要的任务吗?个人的能力和视野总是有限的,我力求做好,写出原创性的著作。学无止境,我的目标是还原当年的历史。越是接近当年的原始状态,就越真实,就越有价值。这是我研究和写作的动力,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把我的研究成果与广大读者分享。
  刘统
  2016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党真是厉害啊,对人性骨髓级解读

评分

书不错,讲述了一段不应该被忘却的历史。

评分

大体还是官方的说法,和高华的作品完全不可比。不过细节还是可堪一看。不能尽信之。

评分

好书,值得拥有,一定要看。

评分

还没看,听说不错,写得比较客观

评分

红军长征途中,在北上和南下的战略抉择上,党中央与张国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当时党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毛泽东晚年对埃德加·斯诺说,这是他“一生中黑暗的时刻”。本书客观地解读了这段隐晦的历史,生动讲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细节。1935年6月懋功会师后,红一、四方面军在荒凉的松潘草地分道扬镳,党中央和红军一部走出草地,开赴抗日前线;张国焘则另立中央,他率领的部队接连遭遇了南下失利、三过草地、西路军失败等重大挫折,党和中国革命的事业也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评分

春节京东不打烊,对长期依赖在京东购物的消费者来说是个福音。非常感谢京东各部门的优质服务,尤其感谢最后送上门的快递小哥,为京东的优质服务画上完美的句号。

评分

历史的细节也是有趣的。

评分

图片在同一页啪啪打文字的脸。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