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课程作为国家“精品课程”在国内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教程系列重点展示了近年来东南大学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
《建筑设计基础》则关注建筑设计的基础课程,即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全书以一个普通的建筑学习者的视角,从对生活的观察开始探讨建筑学和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深入浅出地对空间的“型”、空间建筑、物质建筑等概念展开讨论,并最终延伸到设计和实物这一重要话题。各章均由基础理论篇、学生作业篇、工具媒介篇三个部分构成,其内容重点分别为:对建筑设计基本方法的探讨;对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设置和教学成果的展示;对建筑设计的常用工具和媒介的介绍。
《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设计教与学的精品课程,适用于建筑设计的初学者、教师或设计从业者,也可以作为其他(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学科学习者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张嵩,博士,祖籍辽宁。199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2001年起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任教至今,2006年起负责组织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基础教学。2007年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在国内刊物上发表多篇相关论文,同时从事住宅、养老设施的规划设计研究工作。
史永高,博士,祖籍江苏。199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2005年以来从事建筑设计的基础教学与研究,并专注于材料与建构等方向的建筑设计理论研究。著有《材料呈现:19和20世纪西方建筑中材料的建造一空间双重性研宄》并获中国大学出版社第二届图书一等奖(学术著作类),译著《表面建筑〉和《收缩的城市》,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10年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兼职副教授。
内页插图
目录
1、设计的第一步
2、空间的型
3、体验、分析与设计
4、空间建筑
5、物质建筑
6、从方案到建筑
前言/序言
就高校的建筑设计课程而言,学生获得的阅读书目多为教学参考书,而非教材。教学参考书并非专门为一个专业、一门课程、一个年级的学生服务;一门课程也大多不会指定唯1的教材,而是罗列一系列的教学参考书。这些参考书有些和教学内容直接相关,接近于国内所谓的教材;有些则和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加以拓展或者针对某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有些则以工具手册的形式出现,供读者查阅。
还有一部分出版物完整地记录了教学过程,将教学背景、教学思路、教学任务、学生作品一一罗列,形成一个闭合的证明过程,将作者的观点深入阐述,如顾大庆、柏庭卫等编纂的记录香港中文大学建筑设计教学的系列丛书。此类出版物体现为对过往教学的总结。待书籍出版时,教学过程已然或多或少地进行了调整、发生了改变。这首先是因为国外高校聘用教师多为合同制,教学也更加强调其研究性,亦即在一个教学(聘用合同)周期内,教师需以教学为平台,完成教学、研究,整理研究成果。其次,作为设计教学,学生往往在一个“黑箱”之中,教师也许并不希望学生过多了解完整的教学环节以及过往的学生作品,这会对学生的探索和创造产生约束,也难以避免学生对过往作品的模仿甚至抄袭。
本书采用一种折中的方法:既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有相当紧密的结合,又不局限于此;针对教学成果的展示和总结则重点关注2008年,特别是2012年至今的这一相对较短的时间段。
东南大学建筑基础教学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整体来说,这一教学改革是持续、渐进的,即便在教学环节中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出现(引入构成练习、取消渲染练习、弱化字体线条训练、采纳设计练习、增加建造题目、将模型作为主要研究工具、关注绿色生态问题……),我们仍难以将这历时30年的教学改革以具体时间点进行划分,更不能说这样的教学改革历程已然完结或臻于完美。
2007年,本人赴香港中文大学访学。其时,本人负责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已有两年。因此,受时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学副院长龚恺教授之托,香港中文大学顾大庆教授指导本人修订完成新的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体系。2008-2009学年起,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采用这一教学体系,并在顾大庆、龚恺、单踊等教授的持续关注下不断修订完善,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细致、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教案,并一直使用至今,以此为基础也产生了一系列学生作品。本书即是这一时间相对明确的阶段性总结。
本书又试图避免成为单纯的教学记录。从本书的篇章结构上来看,共分为六章,各章均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基础理论篇、学生作品篇和工具媒介篇;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也并非严格对应。其中,“基础理论篇”探讨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学生作品篇”记录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成果的展示;“工具媒介篇”则可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设计操作。读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阅读方式,如仅阅读各章的基础理论篇或重点关注各章的学生作品篇。
我们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就建筑学科而言,即便是高等学校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对知识的传播已然不是其首要教学目标。和其他学科相比,建筑设计所涉及的知识体系异常丰富、宏大,无论人文历史、艺术美学或是工程技术都和建筑设计直接相关,其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异常快速,尤其体现在工程技术层面:新的建筑材料、施工方法层出不穷,设计工具也不断更新,如数字牛成、3D打印早已不是新鲜事物。若想以一本教材将这些相关知识进行完整介绍,既难以实现也没有必要。故本书从内容重点上并非罗列和建筑相关的基础知识,而是重点讨论建筑设计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本书的标题——“建筑设计基础”既是课程的名称,又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如果将建筑设计的基础加以界定,则可做以下归纳——首先,建筑设计的基础是对生活加以观察和认知的基本能力:设计源于生活且为牛活服务,即便建筑设计学说分异、知识更新,这种以最朴素的态度,或被理解为未受污染的心灵,对待建筑问题的思考方法应不会改变。以东南大学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经过“布扎”“苏联”“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等各种“模式”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虽基本实现了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但仍未建立新的“体系”,更不敢妄称所谓“学派”,本书也仅能以这种朴素的“认识”(或称之为“建筑观”)立足。
其次,建筑设计的基础是一套相对完整的语言系统,将建筑设计最为基本的关键词加以组织、衔接。这一系统的建立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相对清晰、完整的研习框架,即便显得单薄,也为初学者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整体性的导引。
同时,建筑设计的基础是一套最易掌握、行之有效的设计学习和设计操作方法。基于此,建筑设计的学习者可以相对独立地完成最为基本的建筑设计训练和研究。上述对建筑设计基础的理解也恰恰是本书的关键思想。
由此可见,本书的读者可以是建筑设计的学生、教师或设计从业者,也可以作为其他(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学科学习者的参考书籍。需要重点说明的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下辖三个一级学科,分别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这三个一级学科采用共同的设计基础教学平台,本书也自然沿袭了这一认识,即三个一级学科可以共享设计基础理论、方法和练习。
我们的目标读者也绝非局限于大学一年级的新生。首先,本书重点探讨了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这种讨论不仅应被建筑设计初学者关注,对具有建筑设计学习经历的学生、建筑设计理论的研究者意义也重大。整体而言,建筑师是一个晚熟的职业,建筑教育相比其他职业教育的周期更长:往往在学校历经五年或更长的学习,之后从事设计实践多年才趋于成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建筑师成熟之前都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学习阶段,也自然是本书的目标读者。
作为教材,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应该站在相对“客观”的立场之上对“百家之言”加以评述。建筑设计作为一个实践性和理论性均很强的研究领域,呈现出强烈的多元性特征,即流派众多、观点各异甚至针锋相对,这恰恰体现出建筑学科的活力。就高校而言,这种对建筑基本问题的探讨就显得更为重要,著书者往往试图阐明和传播其主张的建筑、建筑设计、建筑教育的观点和方法,以此成为所谓“学派”的边界。由此,“普适”的观点是否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同时,本书并非针对历史理论的探讨,笔者在这方面的能力和知识也极为欠缺。作为设计专业的教师,笔者的很多观点也是从教学中来,为教学服务,缺乏系统的历史理论探讨,难免不够严谨甚至有失偏颇,也期待获得读者的批评指正。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课教程系列:建筑设计基础 [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cs]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课教程系列:建筑设计基础 [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cs]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课教程系列:建筑设计基础 [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cs]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课教程系列:建筑设计基础 [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cs]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