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大陸法係國傢刑法學理論及學說的係統梳理及介紹,分為緒論、犯罪論、刑罰和保安處分三編。其中緒論編闡述瞭刑法學的基礎概念、近代刑法理論和刑法的基本原則;犯罪論編按照各個學說分章節,分彆為犯罪概說、構成要件論、違法性論、責任論、未遂犯論、正犯與共犯、罪數論;刑罰和保安處分編包括刑罰和刑罰權、刑罰的體係、刑罰的適用、刑罰的執行、保安處分。全書觀點**,邏輯嚴密,體係完整,資料新穎。為滿足讀者擴展閱讀需要,書後附有“推薦參考論著”和“主要參考法典”。
作者簡介
馬剋昌 武漢大學法學院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刑事法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兼任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顧問、中國法學會名譽理事、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法院特邀谘詢員(已故)。
盧建平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三庭副庭長(掛職),以及國際刑法學協會執行委員、副秘書長暨中國分會副主席。
莫洪憲 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國傢安全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青少年犯罪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會常務理事、武漢市法學會副會長、武漢市政協社會法製委員會副主任,以及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武漢市人民檢察院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立法顧問組顧問。
吳振興 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兼任湖北省人民檢察院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曾任吉林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刑法專業博士生導師組組長,以及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王誌祥 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外國刑法與比較刑法研究所所長、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行為法學會越軌預防與矯治研究會常務理事。
陳傢林 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王俊平 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何榮功 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王安異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郭理蓉 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硃本欣 北京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目錄
第一編 緒 論
第一章 刑法與刑法學概述 3
第一節 刑法的概念、性質和種類 3
第二節 刑法的規範與機能 8
第三節 刑法學 11
第二章 近代刑法理論 13
第一節 啓濛主義的刑法思想 13
第二節 前期古典學派的刑法思想 15
第三節 近代學派的刑法思想 17
第四節 後期古典學派的刑法思想 20
第五節 刑法學派之爭 22
第六節 二戰後的刑法思想 24
第三章 刑法的基本原則 27
第一節 刑法的基本原則概述 27
第二節 罪刑法定主義 28
第三節 謙抑主義 37
第四節 責任主義 40
第二編 犯罪論
第四章 犯罪概說 45
第一節 犯罪的概念和本質 45
第二節 犯罪的成立要件和分類 49
第三節 犯罪論體係 52
第五章 構成要件論 60
第一節 構成要件的概念和理論沿革 60
第二節 構成要件的種類和要素 66
第三節 構成要件符閤性及其形態 72
第四節 犯罪的主體與客體 73
第五節 構成要件的行為與結果 78
第六節 構成要件的故意、過失與錯誤 106
第六章 違法性論 134
第一節 違法性概說 134
第二節 違法性阻卻事由 145
第三節 正當防衛 147
第四節 緊急避險 163
第五節 基於法令或正當業務的行為 170
第六節 其他違法性阻卻事由 176
第七章 責任論 187
第一節 責任概說 187
第二節 責任能力 197
第三節 違法性意識及其可能性 205
第四節 期待可能性 214
第八章 未遂犯論 224
第一節 犯罪實施的階段與未遂犯 224
第二節 未遂犯(狹義) 229
第三節 不能犯 238
第四節 中止犯 246
第五節 預備犯與陰謀犯 258
第九章 正犯與共犯 264
第一節 正犯 264
第二節 共犯概說 271
第三節 共同正犯 280
第四節 狹義的共犯 285
第五節 共犯的其他問題 294
第十章 罪數論 304
第一節 罪數論概述 304
第二節 本來的一罪 313
第三節 科刑上的一罪 339
第四節 並閤罪 354
第三編 刑罰和保安處分
第十一章 刑罰和刑罰權 360
第一節 刑罰概說 360
第二節 刑罰權 366
第十二章 刑罰的體係 369
第一節 刑罰體係概說 369
第二節 死刑 370
第三節 自由刑 376
第四節 財産刑 384
第五節 名譽刑 388
第十三章 刑罰的適用 393
第一節 法定刑與刑罰的加重、減輕 393
第二節 刑罰的量定、宣告和免除 398
第十四章 刑罰的執行 401
第一節 各種刑罰的執行 401
第二節 緩刑 405
第三節 假釋 408
第四節 刑罰的消滅 411
第五節 前科消滅 417
第十五章 保安處分 420
第一節 保安處分概述 420
第二節 保安處分的分類 423
第三節 保安處分的適用 427
推薦參考論著 431
主要參考法典 432
精彩書摘
責任論
責任是對行為人的非難。研究刑法中的責任,首先應瞭解責任的概念、本質和要素。圍繞責任的本質的各種學說值得重視。責任能力是進行責任非難的前提條件,各國刑法對無責任能力和限製責任能力都作瞭規定,據此確定行為人能否負刑事責任和如何負刑事責任。原因自由行為理論、違法性意識理論和期待可能性理論都存在較大爭議,但它們在責任論中都很重要,需要給予關注。
第一節責任概說
一、責任的概念
責任論的發展,歸功於19世紀至20世紀初西方刑法理論的大力提倡。一般認為,“違法是客觀的,責任是主觀的”,因而,責任受到理論上的高度重視。強調“無責任則無刑罰”的責任主義在宏觀上不但意味著科處刑罰必須以責任的存在為前提,而且意味著刑罰的量不應超過責任的量;在微觀上,則意味著科處刑罰,必須以故意或者過失為要件,以排除結果責任、客觀責任以及連帶責任。一言以蔽之,“責任主義的觀念,是為瞭限定國傢的刑罰權、保護國民的自由而得以提倡的,這也是其被稱為近代 刑法基本原則的原因所在” ① 。
責任概念在學說中有過幾種不同錶達,如責任(Schuld)、答責性(Verantwortli-chkeit)和歸責(Zurechnung),彼此的含義存在一定區彆。責任(Schuld)用語來源於18世紀啓濛主義思想和自然法理論,強調的是“非難性”或“非難可能性”,是指行為人有實施閤法行為的可能性而沒有實施的,就可以進行非難。如“因行為人雖能放棄但未放棄違法行為,而對其所進行的人格非難” ① 。答責性是負責的意思,即行為人因實施違法行為,而須對被害人與社會負責,為之善後。如“之所以可以對行為人進行譴責,是因為他有責任” ② ,再如“責任是對所緻結果的答責性” ③ 。歸責是指法律後果與行為人的對應關係。“歸責的結果是確定責任(Schuld),按照類型和程度確定的個彆化責任”,是“將相應行為的價值評判讓渡(bertragung)給行為人,使之與行為所錶現齣的人格性特徵相一緻” ④ 。賓丁認為,“人的意誌與法律的相關意誌必須直接針對該法律後果,即行為人意欲導緻對法律的破壞,其閤法的或者違法的意誌對應著事實行為的客觀方麵[即發生的事實(Geschehniss)]。這樣,該意誌就已變成行為(事實)的原因,意誌與行為(事實)之間也就保持一緻” ⑤ 。
上述三個概念實際上是從不同角度對責任所進行的理解。選擇哪個用語,歸根結底並非責任本身的問題,而是如何更有利於區分不法與責任,更有利於貫徹責任原則。受啓濛主義思想和傳統自然法理論的影響,責任是與“自由意誌”密切相關的概念。犯罪人之所以應受道義的非難,是因為他本可實施閤法行為而竟然選擇實施瞭違法行為,其非難的對象是行為人的反社會性心理,其故意與過失違反瞭“同時被承認為普遍法則的準則” ⑥ 。“‘沒有責任就沒有刑罰'是說,為瞭科處刑罰,作為其前提需要責任的存在,而不能解釋為隻要存在責任就當然科處刑罰” ⑦ ,要科處刑罰,需要行為人具備主觀責任和個人責任,所謂“違法是客觀的,責任是主觀的”、“違法是一般評價,而責任是個彆評價”即為此意。“責任非難性”、“答責性”和“歸責”在本質上都錶達瞭行為人與危害行為之間的關係。隨著心理責任論的式微、規範責任論的發展壯大,故意、過失背後的規範評價問題越來越受到理論的重視,“責任非難性(Schuld)”自然獲得瞭更多的認同。從責任非難的角度看,責任是指行為人本可遵守規範但仍然違反社會期待,實施瞭反社會的行為,故應受到的規範非難。在日本,“主張從國民的角度來看,是能夠進行非難的規範責任論是通說” ⑧ 。
外國刑法學總論(大陸法係)(第二版)(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推薦教材;現代刑事法學係列教材;總主編 趙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外國刑法學總論(大陸法係)(第二版)(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推薦教材;現代刑事法學係列教材;總主編 趙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外國刑法學總論(大陸法係)(第二版)(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推薦教材;現代刑事法學係列教材;總主編 趙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外國刑法學總論(大陸法係)(第二版)(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推薦教材;現代刑事法學係列教材;總主編 趙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