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影印蜀刻本《孟浩然诗集》上下卷,系以国家图书馆藏海内孤本为底本。该本为现存孟浩然诗集的古刻本,半页十一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字体浑厚,刀法稳健不滞,墨色精纯。原为元代翰林院旧藏,书前有黄丕烈识语。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盛唐诗人。擅长五言诗,山水田园诗派代表。
孟浩然诗作由宜城王士源於天宝四载(七四五)裒辑编次,别爲七类,析成三卷,其後经韦滔缮写订补。又有孟浩然之弟洗然编集之三卷本,未分类别。後屡经传写编刻,又出现批点本、活字本等版本,而卷次、分类已有差异。现存最早者爲宋蜀刻本,即今影印之底本。
蜀刻本《孟浩然诗集》,分上中下三卷,未标类目。书前有黄丕烈题识,卷首有王士源序,次韦滔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版式、风格与蜀刻《李长吉文集》同。避讳不甚谨严,《中国版刻图録》云惊、恒二字阙笔,并据字体、刀法定爲南宋中期刻本。钤“翰林国史院官书”、“复翁”、“汪印士钟”、“文登于氏小谟殇馆藏本”、“以增私印”、“协卿读过”、“李印盛铎”等印鉴,当原爲元代官署旧藏。清嘉庆间黄丕烈购於书肆,手书识语尽述得书经过,并取元本校勘,更知此本之善。此後又先後爲汪氏艺芸书舍、于氏小谟殇馆、杨氏海源阁弆藏。杨绍和曾题识语於副叶,述祖孙书缘旧事,惜副叶已不存,今据《楹书隅録》所载迻録附於卷末。民国时海源阁藏书散出,此本先归李氏木犀轩,再归潘氏宝礼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由潘氏捐出,今藏国家图书馆。此本爲孟集宋刻孤本,卷帙完整,几爲全璧,堪称瑰宝。
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研究者,只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這本“宋本孟浩然詩集”。初次翻開,我便被它獨特的氣質所吸引。與現代出版的書籍不同,它散發出一種溫潤而沉靜的古意,仿佛時間的塵埃在紙頁間靜靜地沉澱。我並不追求逐字逐句的考據,更多的是希望從中汲取一份詩意的滋養,感受那份源自千年前的情懷。孟浩然的詩,總是那麼貼近自然,貼近生活,讀起來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只有一種渾然天成的真摯。我尤其喜歡他筆下的田園風光,那些“興酣落杯,獨依高樓”的暢快,或是“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的淡淡憂傷,都那麼真實而動人。這本書的裝幀精美,無論是紙張的質地,還是字體的選擇,都恰到好處,讓人賞心悅目。我常常把它帶在身邊,在通勤的路上,或者在一個安靜的午後,隨手翻開一頁,便能沉浸其中,暫時忘卻塵世的喧囂。它就像一位老友,默默地陪伴著我,用詩歌的光芒,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评分作为一位研究古典文学的学生,“宋本孟浩然诗集”对我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学术研究中,对原始文本的考证至关重要,而“宋本”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历史的传承和学术的价值。这本书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宋代孟浩然诗歌的版本资料。我尤其关注其在校勘、注释等方面所呈现出的学术严谨性。例如,书中对某些诗句的异文处理,以及所引用的文献,都显示出编纂者严谨的治学态度。翻阅过程中,我不仅能够欣赏到孟浩然诗歌的艺术魅力,更能从中学习到宋代学者的诗歌解读和研究方法。它的装帧虽然古朴,却不失典雅,非常适合作为学术研究的参考书籍。在阅读过程中,我还会时不时地与现代的孟浩然研究成果进行比对,这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本的演变和学术的传承。这本书,不仅是诗歌的载体,更是历史和学术的见证。它鼓励着我去深入探究,去发掘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
评分“宋本孟浩然诗集”,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阅读,更像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我是一个生活节奏非常快的人,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但自从我开始阅读这本书,我发现自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孟浩然的诗,总是那样淡泊宁静,读起来让人忘记烦恼,心生平和。我喜欢他诗歌中对自然的描绘,山水、田园,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例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读到这样的句子,我仿佛能看到那烟波浩渺的江面,感受到那淡淡的离愁别绪,却又不会感到过于悲伤,反而有一种悠远的宁静。这本书的纸张质量非常好,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触感,字体也清晰工整,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我喜欢在夜晚,打开台灯,然后慢慢地品读这本书,让那些古老的诗句,在我的脑海中回响。它让我学会了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去发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这本书,就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予我指引和慰藉。
评分“宋本孟浩然诗集”,单听名字就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厚重感。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我一直对唐诗宋词情有独钟,而孟浩然的诗,更是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读起来总能让人心生宁静,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与诗人一同感受自然的呼吸。这本书,我拿到手里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它历史的沉淀,纸张的质感,以及印刷的古朴,都让我觉得不虚此行。翻开第一页,就被那娟秀的字体吸引,仿佛是亲笔所书,带着一种温润的光泽。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孟浩然的诗歌世界,去感受他“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悠闲,“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静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诗集,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文人雅士的生活,他们的情怀,他们的感悟。我常常在午后,泡上一杯清茶,捧着这本书,沉浸在字里行间,感受着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它们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新的体会,新的感悟,仿佛每一次都与孟浩然进行着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的装帧也非常精美,送给热爱古典文学的朋友,绝对是一份非常有分量的礼物。
评分这部“宋本孟浩然诗集”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我通常对电子书更偏爱一些,因为方便携带,查找也快捷。但这本书,却让我彻底改变了看法。它那厚实的手感,散发出的淡淡的墨香,都让我沉醉。在现代社会,我们被各种信息碎片化地轰炸,很少有机会能静下心来,去品味一首诗,去感受它背后的意境。这本书,恰恰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我喜欢它那种不加修饰的质朴,就像孟浩然的诗一样,自然而真挚。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过故人庄”,读到“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一刻,我仿佛也看到了那温馨的画面,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友情。这本书的排版也很用心,每个字都清晰可见,没有丝毫的模糊。而且,它收录的诗篇,非常全面,基本上囊括了孟浩然的代表作。我常常会把书带到书房,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风景,然后读上一两首诗,感觉自己与自然融为了一体。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孟浩然,也重新认识了自己。它不只是文字,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精神的共鸣。
评分最早版本的孟浩然诗集,看看舒服
评分是我想要的。
评分非常好的一本书,趁着活动拿下,一直信赖京东,价格低廉,正版保障,图书活动的忠实卖家,太喜欢了。
评分37元入手,价廉物美。
评分蜀刻本《孟浩然诗集》,分上中下三卷,未标类目。书前有黄丕烈题识,卷首有王士源序,次韦滔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版式、风格与蜀刻《李长吉文集》同。避讳不甚谨严,《中国版刻图録》云惊、恒二字阙笔,并据字体、刀法定爲南宋中期刻本。钤“翰林国史院官书”、“复翁”、“汪印士钟”、“文登于氏小谟殇馆藏本”、“以增私印”、“协卿读过”、“李印盛铎”等印鉴,当原爲元代官署旧藏。清嘉庆间黄丕烈购於书肆,手书识语尽述得书经过,并取元本校勘,更知此本之善。此後又先後爲汪氏艺芸书舍、于氏小谟殇馆、杨氏海源阁弆藏。杨绍和曾题识语於副叶,述祖孙书缘旧事,惜副叶已不存,今据《楹书隅録》所载迻録附於卷末。民国时海源阁藏书散出,此本先归李氏木犀轩,再归潘氏宝礼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由潘氏捐出,今藏国家图书馆。此本爲孟集宋刻孤本,卷帙完整,几爲全璧,堪称瑰宝。
评分京东正版 热卖畅销 好评最多 读者推荐
评分有点贵,而且书有股怪怪的味道
评分第一次购买,这是没断句的,有点难度
评分好书!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