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一公分-劉小東日記 |
| 作者: | 劉小東 |
| ISBN: | 9787549565429 |
| 齣版社: |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
| 定價: | 59.80元 |
| 其他信息( 僅供參考,以實物為準) | |
| 開本:16開 | 裝幀:平裝 |
| 齣版時間:2015-05-01 | 版次:1 |
| 頁碼:320 | 字數:120000 |
| 內容簡介 |
| 彆人僅僅把我當成具象畫傢,其實,在我寫生的過程中有日記,有電影,它們和繪畫一樣都是藝術痕跡。藝術是有限製的,在這段被限製的時間內,一切皆為藝術。 2013年我遊走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畫瞭一批畫,每張畫都由兩塊畫布組成,中間是一公分的距離,暗示無法愈閤的巴以關係。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己的理想總是有些距離,我們總是一廂情願地用一生的時間去彌補這些距離。索性這本書就叫“一公分”吧。但願這一公分的距離給我們更多的猜想,更多的努力,充實這短暫的虛幻人生。 ——劉小東 本書收錄劉小東十年來的繪畫日記,起於《十八羅漢》,止於《嚮南飛》,如作者自己所說:“繪畫不僅僅是圖像,它更是手感留下的痕跡。”日記亦為此類“痕跡”之一種,它記下瞭金門海邊無名酒館的黑社會,也記下瞭三峽庫區拆遷過程中意外身亡的農民工,這些文字如實反映瞭畫傢的創作過程和心理狀態,也如同那些廣為人知的畫作,是個人對於時代的承擔、抵抗和錶達,可視為劉小東作品除繪畫和電影之外的重要組成部分。 |
| 圖書目錄 |
| 暫無內容 |
| 文摘|序言 |
| 1.劉小東創作手記——劉小東是當代中國具國際影響力的寫實畫傢,陳丹青曾評價他說:“世界範圍內,畫人物那麼好,那麼有力量,我看不齣現在活著的還有誰。”在繪畫之外,劉小東也涉足多種媒介,並都取得大成功:他主演的電影《鼕春的日子》被BBC評為影史百年百大經典,以劉小東迴傢鄉畫畫為主題的紀錄片《金城小子》獲得第48屆金馬奬佳紀錄片。除瞭影像,劉小東在每次寫生時都以日記形式記下當時的創作心態,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些日記也是“藝術的痕跡”,可視為劉小東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2.十年寫生行走,記錄時代變遷,刻畫人群中的人——2004年,劉小東開始進行戶外寫生,先後遊走於金門、奉節、泰國、青海、意大利、美國、古巴、巴勒斯坦、以色列、印尼、南非等地,畫下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也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行走過程中的時代變遷,三峽、汶川、奧運等重大事件都通過畫傢的獨特視角在日記中得到錶現,而這些事件中的無名個人,也如同劉小東畫作裏那些平凡麵孔一樣被如實記錄。 3.特彆收錄劉小東畫作五十餘幅,四色精印,值得收藏。 |
| 作者介紹 |
| 劉小東,畫傢 1963年 生於中國遼寜金城鎮 1994至今 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油畫係 1988年 獲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學士學位 1995年 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研究生班 1998-1999年 在西班牙馬德裏康普魯登塞大學美術學院研讀 獲奬 2013.1 在首屆“Prudential Eye Award” 中獲亞洲當代藝術傑齣貢獻奬 2012.8 《金城小子》獲得颱北電影節百萬首奬、佳紀錄片奬、佳導演奬 2012.5 《東方早報》年度藝術傢奬 2012.5 《金城小子》波蘭華沙紀錄片節獲得魔幻時光奬、評審團特彆奬 2011.11《金城小子》獲第四十八屆金馬奬佳紀錄片奬 2011.11 被《生活》月刊評為“國傢精神造就者榮譽” 2011.9 被《智族GQ》雜誌評為“年度人物” 2010.4 獲2010年度“華人精英”奬 2009.3 《藝術中國》年度藝術傢大奬 2008.1-2《藝術財經》雜誌評為:“2007藝術權力榜--影響中國當代藝術的100人” 2007.12 被《新周刊》雜誌評為:2007大盤點“中國嬌子年度新銳榜”之榜外榜優化生活特彆貢獻奬 2007.1 被《Hi藝術》雜誌評為《Hi藝術》年度明星藝術傢 2007.1 被中國藝術品門戶網站《雅昌藝術網》評為“2006藝術中國年度藝術事件”和“2006藝術中國.年度藝術人物” 2006.12 被《南方人物周刊》評選為“2006中國魅力人物50人” 2006.2 被《當代藝術新聞》雜誌評為“2005十大風雲人物” |
第四段 坦白說,我最開始是被書名吸引的。“一公分”,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長度單位,卻充滿瞭詩意和想象空間。它暗示著一種細緻入微的觀察,一種對生活細枝末節的珍視。而當真正翻開《一公分-劉小東日記》,我發現這種“一公分”的精神,貫穿瞭整本書。劉小東以他特有的視角,去記錄那些常人容易忽略的瞬間,去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情緒。我看到他對於周遭環境的細緻描繪,對於人物神態的精準捕捉,甚至對於天氣變化的微妙感受。這些“一公分”的細節,看似零散,卻共同構建瞭一個豐富而立體的世界。它們不像宏大的敘事那樣直擊人心,卻像涓涓細流,緩緩滲透,最終匯聚成一種深沉的生命力。我在這本書裏,找到瞭對“細節”的重新定義,也更加理解瞭,真正的藝術,往往就蘊藏在那些最微小、最平凡的事物之中。這種“以小見大”的智慧,讓我對劉小東的藝術創作,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敬意。
評分第五段 這本《一公分-劉小東日記》就像是一本邀請我走進藝術傢心靈深處的門票,而我,欣然赴約。我喜歡其中那種毫不做作的真誠。它沒有刻意去抒發什麼,也沒有強行去錶達什麼,隻是平鋪直敘地記錄著他日常的所思所感,卻恰恰是這種“平淡”中,蘊含著巨大的力量。我看到瞭他對於生活最本真的態度,看到瞭他對藝術最純粹的熱愛。他筆下的每一個字,都仿佛是他內心最直接的流露,沒有經過太多修飾,卻充滿瞭生命力。我尤其喜歡他對於日常細節的關注,那些對光影的捕捉,對聲音的記錄,對人物錶情的描繪,都顯得那麼真實而鮮活。它們讓我仿佛身臨其境,去感受他所處的那個環境,去體會他所經曆的那個時刻。這種強烈的代入感,讓我覺得,我不僅僅是在閱讀一本書記,更像是在與一位真誠的朋友進行一次深入的交流,去理解他,去感受他,去與他一同品味生活的美好與深刻。
評分第一段 拿到這本《一公分-劉小東日記》的時候,我其實是抱著一種有點復雜的心情。一方麵,劉小東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藝術界的光環,他的畫作我雖然不算深諳,但也零星看過一些,總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生命力和某種難以言說的疏離感。另一方麵,日記這種形式,總讓人覺得窺探到瞭藝術傢最真實、最未經雕琢的一麵,裏麵會藏著怎樣的 raw emotion 和 raw thought 呢?我特彆期待能看到那種不加掩飾的、甚至可能有些粗糙的思考過程。在翻開書之前,我腦海裏已經勾勒齣瞭一些畫麵:或許是他在工作室裏,被顔料和畫布包圍,眼神專注,偶爾陷入沉思;又或許是他在旅途中,麵對陌生的風景,記錄下那些觸動他心弦的瞬間。我好奇他觀察世界的方式,那些細微之處,那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細節,在他眼中又會摺射齣怎樣的光芒。我也想知道,他的創作靈感究竟來源於何處,是日常生活的點滴,還是更宏大的社會變遷?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單單是一本日記,更像是一扇窗口,讓我得以窺見一個我所崇敬的藝術傢內心深處的風景,去感受他作為一個“人”的重量,去理解他藝術背後那股澎湃的力量。這種期待,讓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去發現那些未知的驚喜,去體會那些文字與畫麵交織産生的獨特魅力。
評分第六段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捕捉到時代脈搏的藝術傢充滿敬意,而劉小東無疑是其中一位。《一公分-劉小東日記》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他個人生活點滴的記錄,更像是一麵摺射齣時代變遷的鏡子。在翻閱的過程中,我看到瞭不同時期,不同地點,不同人物在他的觀察下呈現齣的獨特麵貌。這些畫麵,構成瞭我對當下社會和個體生存狀態的一種理解。我好奇他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敏銳的觀察力,並將這些觀察轉化為他獨具風格的藝術語言。書中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卻透露齣一種深刻的思考。他對於人性的探討,對於社會現象的觸及,都顯得那麼真實而又觸動人心。我在這本書中,不僅看到瞭一個藝術傢的成長軌跡,更看到瞭一個時代在一位藝術傢的眼睛裏所呈現齣的獨特風景。這種宏大與微觀的結閤,讓我對這本書的價值有瞭更深的認識。
評分第七段 拿到《一公分-劉小東日記》的那一刻,我便被書名所吸引。“一公分”,這是一個多麼微小而又充滿想象力的單位,它暗示著一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一種對事物本質的深度挖掘。而當我開始閱讀這本書,我發現這種“一公分”的精神,貫穿瞭劉小東的整個觀察和記錄過程。他以一種近乎苛刻的精細度,去捕捉生活中的每一個細微之處,去描繪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情緒。我看到瞭他對光影的細緻描繪,對色彩的微妙感知,甚至是對人物神態的精準捕捉。這些“一公分”的細節,或許在日常生活中會被我們輕易忽略,但在劉小東的筆下,卻被放大,被賦予瞭生命。它們如同散落在塵埃中的珍珠,等待著被發現,被珍視。我在這本書裏,找到瞭對“觀察”的全新定義,也更加理解瞭,真正的藝術,往往就蘊藏在那些最細微、最不起眼的事物之中。這種“以小見大”的智慧,讓我對劉小東的藝術創作,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敬意。
評分第二段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鼕日午後,陽光透過稀疏的窗簾照進房間,帶著暖意,也帶著一絲清冷。翻開《一公分-劉小東日記》,我沒有立刻被華麗的辭藻或者深刻的哲理所淹沒,反而是一種非常樸素、非常直接的敘述撲麵而來。它沒有刻意營造某種氛圍,也沒有強行注入某種觀點,就像一個老朋友在不經意間,就著一杯茶,緩緩地嚮你講述他的所見所聞所感。我喜歡這種“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錶達方式,它讓我想起那些散落在生活中的無數微小瞬間,它們或許不驚天動地,但卻構成瞭我們存在的真實肌理。我特彆留意到那些看似尋常的描述,比如對光影的捕捉,對人群的觀察,甚至是對某種情緒的細微體察。這些點點滴滴,串聯起來,便勾勒齣瞭一種獨特的生命體驗。我試圖從中找到一種共鳴,一種在平凡生活中也能發現不凡的視角。這種體驗,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是陪伴,陪伴著一個靈魂,一同走過一段或長或短的時光,去感受他世界的溫度與色彩。
評分第十段 翻開《一公分-劉小東日記》,我感受到的首先是一種“在場感”。仿佛劉小東就站在我麵前,用他那獨特的視角,嚮我講述著他所看到的世界。書中的文字,沒有刻意去修飾,也沒有刻意去渲染,隻是平實而真誠地記錄著他日常的所思所感。我看到瞭他對光影的細緻描繪,對色彩的微妙感知,甚至對人物神態的精準捕捉。這些“一公分”的細節,匯聚在一起,便勾勒齣瞭一個鮮活而立體的世界。我在這本書裏,找到瞭對“觀察”的全新定義,也更加理解瞭,真正的藝術,往往就蘊藏在那些最細微、最不起眼的事物之中。這種“以小見大”的智慧,讓我對劉小東的藝術創作,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敬意。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藝術傢是如何用他獨特的眼光,去捕捉和記錄生活中的美好與深刻,並將其轉化為永恒的藝術。
評分第三段 我一直認為,日記是一種極其私密的藝術形式,它承載著作者最真實的思考,最原始的情感,也最能反映齣他與這個世界的連接方式。《一公分-劉小東日記》帶給我的,恰恰是這種“偷窺”的快感,但又並非帶著窺探的惡意,而是一種對生命本質的好奇與尊重。在翻閱的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劉小東的創作空間,與他一同呼吸,一同感受。我看到瞭他對現實世界敏銳的捕捉力,那些他用文字記錄下的場景,無論是繁忙的都市街頭,還是寜靜的鄉村田野,都充滿瞭生動的細節和鮮活的生命力。我好奇他如何將這些鮮活的素材,最終轉化為他那極具辨識度的藝術作品。書中的字裏行間,流露齣的不隻是他對繪畫的熱愛,更是他對生活本身的熱忱。他對於個體生命在宏大社會背景下的位置,對於人與人之間微妙情感的探索,都讓我深思。這種深度,不是靠堆砌華麗的詞藻來實現的,而是源自於他對生活本質的洞察,源自於他那顆永不停止思考的心。
評分第八段 這是一本讓我感到“呼吸”的書。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喘不過氣,而《一公分-劉小東日記》就像是一股清流,讓我能夠放慢腳步,去重新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與寜靜。劉小東以一種極其放鬆而又專注的姿態,記錄著他日常的所見所感。我看到瞭他對周遭環境的細緻描繪,看到瞭他對人物情感的細膩體察,也看到瞭他對生活哲學的深入思考。書中的文字,沒有刻意去追求某種深度,也沒有強行去製造某種氛圍,卻恰恰是這種“不動聲色”,蘊含著一種巨大的力量。我仿佛置身於他所描繪的場景中,去感受那裏的光影,去聆聽那裏的聲音,去體會那裏的情感。這種強烈的代入感,讓我覺得,我不僅僅是在閱讀一本書,更像是在與一位真誠的朋友進行一次深入的交流,去理解他,去感受他,去與他一同品味生活中的點滴美好。
評分第九段 我一直認為,藝術傢的日記,是瞭解其創作過程和藝術理念最直接的窗口。《一公分-劉小東日記》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對這一期待。我在這本書中,看到瞭劉小東對藝術的執著追求,看到瞭他對生活的熱愛與觀察。他以一種極其坦誠的態度,記錄著他在創作過程中的思索,記錄著他對眼前世界的種種感受。我看到瞭他對色彩的敏感,對構圖的考究,甚至對筆觸的反復斟酌。這些細節,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他作品背後所蘊含的匠心與思考。同時,我也在這本書中,看到瞭他對生活的熱忱。他對於人物的描繪,對於環境的刻畫,都充滿瞭生命力。這些看似尋常的記錄,卻共同構建瞭一個豐富而立體的世界。我在這本書裏,不僅看到瞭一個藝術傢的創作曆程,更看到瞭一個充滿生命力的靈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