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 山東萊蕪人,1984年生,法學博士。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博士後,絲綢之路國際法與比較法研究所所長助理,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理事。Cambridg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評議委員會成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經濟法、歐盟法和比較法。德國漢堡馬剋斯—普朗剋比較法與國際私法研究所聯閤培養博士生,劍橋大學勞特派特國際法中心首位“絲路學者”。在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ICSID Review, Journal of World Investment and Trade, Columbia FDI Perspectives, 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和《現代法學》等中英文刊物發錶論文近二十篇,並在《聯閤早報》《新華每日電訊》和《法製日報》發錶時評十餘篇。目前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陝西省博士後基金項目各一項。
總序 一國的法學教育與該國的法律製度、教育製度之間存在極為緊密的內在關聯。清朝末年開始的法律和教育的雙重變革,導緻近現代中國“法政”學堂的興起。“法政”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現代性機製以替代傳統的科舉製,從而為身處大變革時代的中國社會培養兼具現代學識與法律專業技能的治國理政和經世濟用人纔。西安交通大學前身南洋公學於1901年開辦的“政治特班”,即屬近現代中國最早開展的法政教育之一,它是南洋法脈的濫觴。特班設置憲法、國際公法、國際條約、行政綱要等課程,“專教中西政治、文學、法律、道德諸學,以儲經濟特科人纔之用”。特班學生李叔同後來成長為中國文化大師,他是《國際私法》和《法學門徑書》最早的中譯者。多年以後,從南洋公學走齣去的著名學者王寵惠成為中國首任國際常設法院大法官,畢業於南洋公學的徐謨則是聯閤國國際法院首任中國籍大法官。惜因時勢造化,社會變遷,南洋公學從最初著力培養“講求古今中外治天下之道”的政商法律外交人纔轉嚮工科教育強國、實學育人,法學教育就此轉軌。 賡續南洋法脈,西安交通大學的法律學科終於1985年恢復——當年即招收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這是我國最早的經濟法學碩士點之一。2008年,法學院正式成立,以建設“高起點、國際化、研究型”的國際一流法學院為目標。2011年,法學學科成為西安交通大學“985工程”三期重點建設學科之一,其中國際經濟法與比較法學科被確定為擬建世界一流學科。2012年,法學學科首批獲得由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員會聯閤評審批準的兩個國傢級卓越法律人纔教育培養基地——“應用型、復閤型法律職業人纔教育培養基地”和“涉外法律人纔教育培養基地”。學院現已形成“法律治理學”(Law and Governance)交叉學科博士點、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法學本科的完整法學人纔培養體係,並取得瞭法律碩士(J.M.)專業學位授予權,目前在校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五百餘人,是我國最重要的法學人纔教育培養基地之一。2014年,法學院又牽頭成立“絲綢之路經濟帶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倡建“絲綢之路學術帶”和“絲綢之路能源帶”,為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和“一帶一路”建設不懈努力。 法學院建院後發展迅速,迄今已有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密歇根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的教職工50餘人,包括“韆人計劃”國傢特聘專傢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計劃”入選者2人、陝西省“百人計劃”入選者1人、西安交通大學“領軍人纔”2人、“騰飛人纔”特聘教授3人、“青年骨乾”3人,博士生導師10人、教授13人、副教授13人。 法學院的教師們主編瞭牛津大學齣版社齣版的國際學術期刊《中國比較法學刊》(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牛津哈特齣版社齣版的英文專著係列“中國與國際經濟法專著係列”、在美國布裏爾齣版社齣版的“絲綢之路國際經濟法專著係列”等書刊係列,在牛津大學齣版社、北京大學齣版社等中外著名齣版機構齣版瞭著作、教材50多部,並在《美國比較法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歐洲國際法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現代法律評論》(Modern Law Review)、《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中外權威專業期刊上發錶學術論文百餘篇,承擔多項重要國際科研課題、兩項國傢重大項目攻關課題和數十項國傢級和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課題。 法學院擁有一流的教學設施,包括一個亞太一流的國際法專業圖書館和一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法律坊”(由模擬法庭實驗室、模擬仲裁庭實驗室和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組成)。學院擁有十分優越的電子圖書資料,包括Westlaw、LexisNexis、TDM/OGEL、IAReporter、InvestmentClaims等法學專業數據庫,正在努力建成一個國際一流的法學專業綜閤圖書館。法學院還與英國劍橋大學、英國國際法與比較法研究院、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德國馬普國際私法研究所、歐洲大學研究院、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等國際一流院校和科研機構有著密切的學術交流與閤作關係,並已選派學生前往這些校院所學習深造。 新一代交大法律人篳路藍縷,殫精竭慮,在邁嚮“高起點、國際化、研究型”國際一流法學院的徵途中孜孜以求。為開拓法治研究新氣象,纍積學術研究成果,在紀念西安交通大學法學學科復辦30周年之際,我們得到法律齣版社的熱忱支持,得以創辦“正卓”法學係列叢書。“正卓”源自法學院院訓“正氣、正道、正義、卓越”,意即做人講正氣,行事走正道,執業求正義,為學尚卓越。歸根結底,冀望本院學生學者能以正氣立身,正道任事,追求正義,進而達緻各自職業與人生諸麵嚮之“卓越”。係列叢書既包括本院學人富於原創性的專著及其高水平論文集,也容納本院學者研究推介外文法學經典的高質量中文譯作,計若數十本數百萬言,在在皆為一己之精思妙構,俾便為溝通中西學術,推動內外法治貢獻綿薄之力。 藉此“正卓”法學係列叢書的編輯齣版,我們和學界同人一起瞻望中國法學和法治中國的輝煌未來! 西安交通大學“正卓”法學係列叢書編輯委員會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