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

2017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艳锋,葛自刚 著
图书标签:
  • 注册建筑师
  • 一级注册建筑师
  • 建筑技术
  • 建筑设计
  • 真题解析
  • 模拟试卷
  • 作图题
  • 2017年
  • 考试辅导
  • 建筑师考试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99778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947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017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6
字数:705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017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 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本书共计4章,分别为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四个部分:建筑剖面、建筑配件与构造、建筑结构选型与布置、建筑设备。本书对于考试大纲要求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规范进行全面归纳和总结;并以历年真题为例详尽解析,归纳解题要点和解题方法,对于应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书后附模拟题一套,供考生自测检验复习效果。本书收录1998~2014年15年真题,共计60道,主要供参加注册一级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使用,对建筑学专业学生和其他相关设计人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第1章 建筑剖面 1
1.1 建筑剖面设计命题分析与应试技巧 1
1.2 建筑剖面设计相关知识 6
1.3 历年真题解析 11
第2章 建筑配件与构造 91
2.1 建筑配件与构造设计命题分析与应试技巧 91
2.2 建筑配件与构造设计相关知识 96
2.3 历年真题解析 120
第3章 建筑结构选型与布置 209
3.1 建筑结构选型与布置命题分析与应试技巧 209
3.2 建筑结构选型与布置相关知识 214
3.3 历年真题解析 223
第4章 建筑设备 296
4.1 建筑设备作图题命题分析与应试技巧 296
4.2 建筑设备作图题相关知识 298
4.3 历年真题解析 323
2017年度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 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模拟试卷 408
参考答案 428
附录 442
参考文献 444
参考规范 444
参考标准图集 445

前言/序言

  前 言   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自1995年首次举行,至今已经举行了18次,其中1996年、2002年停考两次。不仅考试难度大,通过率低,被认为是含金量最高的考试。其中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这门考试,2014年全国报考人数为27919人,参考人数为22416人,合格人数4723人,合格率为21.07%;2013年全国参考人数为25030人,合格人数3004人,合格率为12%;2012年参考人数为22177人;2011年参考人数为17232人;2008年参考人数为13576人。辽宁省2007年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通过率为14%,2008年通过率为27%。从以上统计数据上来看,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通过率是非常低的,导致累年参加考试人数骤增。   2002年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重新修订了《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大纲》将原大纲中的《建筑设计与表达》科目改为《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技术设计》。《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大纲》2002版对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的要求为:检验应试者在建筑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对试题能作出符合要求的答案,包括:建筑剖面、结构选型与布置、机电设备及管道系统、建筑配件与构造等,并符合法规规范。   从考试大纲来看,建筑剖面和建筑配件与构造是建筑学专业范畴内容,而建筑结构选型与布置和机电设备及管道系统为结构专业和建筑设备专业范畴内容,虽然不属于建筑专业内容,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应掌握结构、设备专业的基本原理与常见知识。大纲要求的符合法规规范,是指每年考试所用使用的规范、标准,以本考试年度上一年12月31日以前正式实施的规范、标准为准。   1. 《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命题规律   (1)从2003~2014年的真题中可以看出,该科目考试中考试大纲的四方面内容均各以一道独立题目出现。该门考试每年四道题,总分100分,历年合格分数详见表0-1。在考试大纲修订后的2003、2004、2005、2007年考试难度比较大,出现了降低合格分数的情况;其余的8年,合格分数均为60分。迄今为止,未发生过提高合格分数的情况。   (2)该门考试自2003年开始,建筑剖面、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设备每年均为1道题目,总计4道。相比2002年以前的考试,增加了作图选择题,其中2003年29题,2004年30题,2005年32题,2006~2014年稳定在40题。可以说12年来题型相对稳定,变化幅度不大。   (3)《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历年真题各部分分值详见表0-2。2003~2005年,建筑剖面、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设备每部分分值为25分,占总分的25%,建筑剖面、建筑构造合计占总分的50%。2006~2014年,建筑剖面和建筑构造每部分的分值增加5分,提高到30分,建筑结构和建筑设备每部分分值减少5分,降低到20分,建筑剖面和建筑构造合计占总分的60%,这种命题结构的细微改变,对于建筑专业考生来说,只要在工作中扎实掌握建筑剖面和建筑构造两大部分,对于建筑结构和建筑设备有一定了解和知识储备,就能顺利通过考试。   2. 《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应考经验分享《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考试涵盖范围广,通过率低,许多考生屡战屡败,如何复习备考,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总结,归纳了以下经验:   (1)正确的解题方法。笔者以该门考试的第四题建筑设备为例,讲一下如何审题和解题,该部分也是考生丢分最多、考点不容易掌握的一道题。建筑设备在建筑学专业中只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只简单介绍了工作原理,要想在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应试熟练掌握,还要靠继续学习设备专业知识和在设计工作实践中与设备专业的配合、互提资料、对图、汇总、会签中学习。有些建筑师有一定的设备专业知识且有实践经验,但对应试方式不适应,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学习一些应试技巧,有利于发挥水平。   1)审题方法。   试题格式,任务书的四个标题:任务概述、任务书要求、布置要求、图例。前三个最重要,尤其是第三个。前三个标题,有些内容前后重复,看似啰唆,实际上各有各的用意、目的,需要考生细心理解和揣摩。   A. 任务描述。   任务描述中明确“建筑物性质、高度、用途等”是提醒考生解题所需要执行的规范、规程、标准等。比如防火规范,是执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还是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又比如专业规范,是执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还是《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又比如热工规范,是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还是《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等。   “任务描述”还要求作图涉及的专业:提醒考生作图涉及的专业和内容,使应试者心中有数。   B. 任务要求。   任务要求中规定各专业的具体要求:提醒考生作图时要按此要求。例如空调部分,规定在哪个部位设空调等;消火栓部分,仅考虑走道还是房间或走道和房间都考虑等;又比如喷淋部分,依据任务描述中建筑物性质、高度、用途按规范设计等。   任务要求中给定各专业的具体条件:提醒考生作图时要按给定条件画图。例如空调部分,给定此部位设全空气空调还是风机盘管加新风、哪个房间设几台风机盘管、风机盘管带不带回风口等;又如排烟部分,竖井的面积等;消火栓部分,可否嵌入墙内等;喷淋部分,喷头间距等。   C. 布置要求。   布置要求中规定各专业的具体作图内容:提醒考生作图时按逐条、逐个考核点绘制。如果布置要求有不明确内容,可对照作图选择题一一确定,因为评分围绕作图选择题为核心进行,或者说作图选择题及其拓展内容就是作图内容,作图选择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解题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D. 图例。   作图时要以此为依据,即使与国家制图标准、规范等有不同之处,也要按图例绘制,否则影响得分。要正确完整的表达图例,包括画法、方向、线型的粗细等。   2)解题方法。   A. 确定作图内容:通过认真审题,尽快确定作图内容。为了准确无误地快速作图,可将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和电气三个专业作图内容列一个草稿表,作图时逐一落实。   B. 灵活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设计要点:建筑设备作图,每年都是新的建筑类型和作图方式,几乎未出现过重复类型。不管建筑类型怎样变化,建筑设备专业知识是相同的。常规试题可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设计要点来作图,非常规试题只能凭平时的知识积累来完成。   C. 要有三个专业的全局观念。建筑设备一般涵盖水、暖、电三个专业,图面上要绘制三个专业内容,要统筹安排,使每个专业内容都能表达清楚,不要因为不同专业内容重叠而影响得分。   (2)《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考试共4道题,考试时间为6.0小时,建议考生合理分配每道题的考试时间,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做答,不一定要按照题目顺序作答,这样可以提高得分率和稳定考生考试情绪。对于每道题所用的时间,考生可按照自己对题目的掌握程度具体安排。笔者给考生一个建议时间,仅供参考:建筑剖面2.0小时,建筑构造1.0小时,建筑结构1.0小时,建筑设备1.0小时,最后1.0小时用于查缺补漏和填充答题卡。作图时宜根据临场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假如交卷时间将到,作图内容未完,但完成了足够的量且完成的部分正确,应停止作图,将完成的作图内容对应涂黑选择题和答题卡,存在通过的希望。   (3)绘图结束后,应涂黑试卷第1页作图选择题和答题卡上的选择题,两者答案应一致。   1)完成作图后,必须涂黑作图选择题。选择题均为作图题布置要求中的一部分考核内容,根据作图的结果在备选项中找出对应选项,将该选项的字母(A、B、C、D)用2B铅笔涂黑或者用黑色墨水笔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涂黑选项或者括号内填写选项要与作图结果一致。每题的四个备选相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就是作图的一部分正确结果(不一定是全部结果)。   2)涂黑答题卡,涂黑作图选择题或者在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后,必须涂黑答题卡。按题号在答题卡上将该题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用2B铅笔涂黑,以便机读评分。   3)答题卡得分决定是否取得人工评分的资格,即使作图、作图选择题完全正确,答题卡未涂黑,不再进行人工评分,视为该卷未通过。   (4)了解正确评分程序和评分标准,考试中规避常见扣分点。   1)评分程序:《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的评分,先由各地方人事考试中心机读阅卷,第一步机读答题卡,如果未超过一定的分数,不再进行人工阅卷判分,视为未通过。机读通过的考试的考生,进入人工阅卷环节,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组织人工阅卷,人工阅卷和机读阅卷都合格,方能通过该门考试。   2)评分标准:每年考试的评分标准不尽相同,但是评分方向和规律还是可以掌握的。例如2003年评分标准,共有选择题复核29题和人工评分11项,共计40项目。   A. 选择题复核29题,每个题目分值2.5分,共72.5分。选择题人工复核环节每题考核点为1~3个,如果选择题正确,并且绘图正确,不扣分;如果选择题正确,绘图错误,按照考核点,扣0.5~2.5分。   B. 人工评分共11项,每项分值为2.5分,总分为27.5分,每项分解为若干扣分点,如1.5+1.0两个扣分点,2.0+0.5两个扣分点,1.5+1.0两个扣分点,1+1+0.5三个扣分点。每错一处,评分员按照评分表进行扣分。   C.2004年、2005年的评分方法和标准与2003年一致,都分为选择题复核和人工评分   2个部分。2006~2014年,人工阅卷环节仅为选择题复核,选择题基本维持在40题左右,总分100分,人工评分,评分表的扣分标准确定围绕选择题为核心进行。每道选择题就是一个考核点,考核点里细致分为若干个小扣分点,所以每次考试评卷,扣分点多达上百处。   D. 选择题正确只代表基本内容正确,并不代表作图完全正确。因为选择题只能考核作图题布置要求中某内容的一部分考核内容,例如布置要求中要求布置防烟加压送风竖井和风口,选择题只能考核布置几个竖井或几个风口或竖井面积或给何部位送风等,判作图正确要以上几方面甚至图例、送风箭头等都是对的才算正确;布置要求中要求布置自动喷水灭火喷头,选择题只能考核布置几个喷头或在何处布置或喷头间距等,判作图正确要以上几方面甚至图例等都是对的才算正确。   (5)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率先实行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近年来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几乎没有在图板上进行设计的经历,建议考生考前多做真题手绘训练,保证作图速度与质量。另外,建议工作实践经验较少的考生在施工图设计时,尽量少用或不用标准图集,即使复用标准图集,也应将图集的内容消化和理解之后才能选用,这样对应试该门考试非常重要。   3. 考生备考注意事项   (1)建议考生在考前打印准考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考试中心关于全国一、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资格考生注意事项。   (2)考生须携带以下工具和文具参加作图题考试:绘图板(最小为2号图板,有部分省份考场提供图板的,考生可不必携带)、针管笔、计算器、订书机(试卷为装订成册2号图纸一份,考试时,为了方便作答,考生可自行拆开,考试完毕应按照原来顺序用订书机重新装订)、三角板一套、丁字尺、比例尺(大小各一个,建筑剖面题中,平面图比例为1∶150,1-1剖面比例为1∶50,两个比例尺便于快速切换比例)、建筑模板、2B铅笔、橡皮、双面刀片(刮图用)、胶带(用于将试题固定在图板上)、坐标纸(最好事先固定在图板上,主要用第一题建筑剖面,可以加大作图效率)。注意:工具和文具无数量与规格要求。如模板,各类建筑模板、曲线板、椭圆模板、圆模板等建议携带。针管笔用黑色墨水,建议带常用规格不同粗细的不少于三只,例如0.1mm、0.2mm、0.5mm。   (3)《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试卷为装订成册2号图纸一份,其中封面和封底为牛皮纸,封面为考试名称,考生信息填写栏,封2为考生注意事项。第1页为作图选择题,第2~5页为试题,均以红色字印刷在加厚硫酸纸上,考生需要在第2~5页的试题纸上作答。考生在作图时需要修改,可用双面刀片在硫酸纸上刮图,考生不得携带草图纸、涂改液、涂改带。考场上一般为考生发放4张2号透明草图纸。用涂改液或者涂改带修改的试卷按照违规处理,不予评分。   (4)《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考试时,都配有跟知识题一样的答题卡。在答题前,考生必须将工作单位、姓名、准考证号、科目代码如实填写在试卷规定的栏目内。参加《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考生,还须将姓名、科目代码和准考证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栏目内。在其他位置书写单位、姓名、考号等信息的作为违纪卷,不予评分。作图选择题考试结束后,先由计算机对考生的答题卡进行读卡评分,根据考生的读卡成绩决定其考卷能否进入下一步人工评分。   (5)作图题必须按规定的比例用黑色绘图笔绘制在试卷上。所有线条应光洁、清晰,不易擦去。除某些细部线条外,主要线条不得徒手绘制。或者说某些细部线条可以徒手绘制。但有两点要注意:一、画长线条时再好的徒手功夫也没有用尺画得快;二、画建筑单元模块(如坐便器平面)时用模板也比徒手画图快。借助工具还是徒手绘图,关键是看哪个画得快。考生不得用彩色笔、铅笔或圆珠笔制图,不得将考场为考生配发的草图纸夹带或粘贴在试卷上,以免有利用特殊色彩、特殊纸张暗做标记之嫌。正式答题一定要在下发的正式图纸上完成,不允许考生在试卷上做与考题作答无关的标记,否则按无效卷处理,不予评分。   (6)考生可将试卷拆开以便作答,试卷答完后应重新按照试卷页码编号顺序用订书机装订成册,钉书钉应均匀地钉在图纸左侧距边缘15mm 处。作图题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和考生应当面确认装订试卷。试卷装订漏页而有可能会被带离考场从而造成漏题,属违反考试规定行为。提醒拆开试卷作答的考生,考试完毕装订试卷时切记要仔细核对试卷的页码编号顺序,以防有漏页情况发生,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7)《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试卷共5页,第1页为第一、二、三、四题的作图选择题,一般为40题。第2~5页每页一题。2002年修改考试大纲后,为使作图题稳妥地完成人工评分到机读评分的过渡,一级建筑师考试对作图题做了修改,考题由单纯的作图题改为作图选择题,考生在完成每道题的作图任务后,根据作图的结果或推论选择答案并作答填涂。实践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改革尝试。参加此部分作图题考试时,考生除完成第2~5页作图任务外,还必须在试卷第1页上完成选择题的作答,并同时完成填涂答题卡的任务,若漏答其中任何一项均视为无效卷,不予评分。   (8)考生在完成作图题任务后切记:第一,在试卷第1页上作图选择题中答案选项中选择所选答案;第二,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如漏做了第二项,在地方机读时有可能因分数不够线而无法调卷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人工评分工作;如漏做第一项,即使已调卷参加人工评分,也会因试卷上无答案无法进行人工复核而视为无效试卷。因为该科采用计算机与人工相结合的评分方法,所以强调以上两项都要作答的重要性,不管忽略哪一项,都将失去考试通过的机会。每一个选择题只能选择一个正确答案,且要求考生在试卷上作图选择题所选的答案与答题卡上所填涂答案必须一致。   (9)在填涂答题卡时,须用2B铅笔涂黑,如有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净痕迹,以防电脑阅卷时误读。试卷第1页作图选择题的作答应按照题干要求选用相应的笔型。如2011年试题要求“根据作图结果,在下列单选题中选择一个相对应答案并用铅笔将所选选项的字母涂黑”。而2014年试题要求“……用黑色墨水笔将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括号……”。   4. 本书的编写特点   (1)本书收录了1998~2014年的历年真题,共计15年真题,每年4道,共计60道。可以说是市面上涵盖范围最广,收录最全面的一本书。   (2)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均由作者重新绘制插图,线型分明,更加接近工程图纸的效果;编写中参考了国标图集的绘图标准,将工程图纸和出版文字完美结合在一起。   (3)本书所有真题均按比例绘制,方便考生复印放大至真题比例进行仿真试题训练。本书的真题来源于各种辅导材料和参考书籍,也有一部分源自网络和辅导班,在编写过程中去粗取精,尽量将试题还原接近真实考题。本书的第1章、第2章、第3章、模拟题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由张艳锋编写,第4章、模拟题第四题由葛自刚编写,第1章由张明皓审阅,第2章由朱曼铭审阅,第3章由张明皓和王欣审阅,第4章和模拟题由张艳锋审阅,全书由张艳锋统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一直得到中国电力出版社梁瑶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中的部分插图和文字引自国家标准图集和参考文献中所列书目,对原著者表示感谢。由于水平所限,书稿中插图均为重新绘制,错漏之处请批评指教。   张艳锋
《2017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与模拟试卷: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 书籍内容概览 本书是为2017年度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中“建筑技术设计”科目(作图题部分)精心编撰的备考指南。本书旨在帮助广大考生系统梳理历年考试真题,深入理解考试命题规律,并通过精选模拟试卷,提升应试能力,最终顺利通过考试。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解析 精选真题回顾: 本部分汇集了近年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的核心真题。我们精挑细选,力求覆盖考试的重点、难点以及常考题型,让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到最真实的考试内容。 深度解析: 每一道真题都配有详尽的解析。解析并非简单给出答案,而是从考试要求、设计思路、技术要点、规范依据、作图方法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命题意图分析: 深入解读出题老师的出题思路,理解每道题目背后考察的核心知识点和设计能力。 解题步骤与技巧: 清晰地阐述解决问题的逻辑步骤,传授高效、准确的作图技巧,包括但不限于制图标准、线条运用、图层管理、表达清晰度等。 核心技术要点梳理: 针对题目涉及的建筑技术设计内容,如结构选型、构造做法、防火设计、无障碍设计、节能设计、防水防潮、隔声保温、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进行系统性的知识点梳理与讲解。 规范条文解读: 强调与题目相关的国家及行业设计规范、标准的重要性,并对关键条文进行解读,使考生理解规范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作图示范与错误规避: 提供高质量的参考作图示例,清晰展示不同模块的表达方式。同时,重点指出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并给出避免方法,帮助考生少走弯路。 知识拓展: 在解析过程中,适当拓展与题目相关的延伸知识,帮助考生构建更全面的知识体系。 历年趋势分析: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考试内容的变化趋势、热点题目的类型、考察深度的变化等,为考生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复习计划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模拟试卷 高仿真模拟: 本部分精心设计了多套模拟试卷,严格按照2017年考试大纲及最新考试形式编写。试卷在题型设置、题目难度、考察范围、作图要求等方面,力求与真实考试高度一致。 全方位检测: 模拟试卷涵盖了建筑技术设计的各个重要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场地设计与初步方案深化: 建筑日照、通风、交通组织、场地排水、竖向设计等。 主体建筑结构与构造: 基础、主体结构形式选择与构造、楼板、屋顶、墙体、门窗等细部构造。 防火、防灾设计: 防火分区、疏散距离、防火墙、防火间距、抗震构造措施等。 无障碍设计: 坡道、扶手、卫生间、通道等无障碍设施的尺寸与布局。 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自然采光与通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防水、防潮与保温隔热: 不同部位的防水构造、防潮措施、保温隔热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建筑设备系统初步设计表达: 给排水系统(给水、排水、雨水)、暖通空调系统(送排风、空调)、电气系统(配电、照明)的初步布置与表达。 材料与施工工艺: 常见建筑材料的性能特点、选用原则及施工工艺的初步理解与表达。 答案解析与评分参考: 每套模拟试卷均附有详细的答案解析,同样遵循“深度解析”的原则,帮助考生对照自身表现,找出不足。此外,我们还提供了一份参考的评分细则,让考生提前了解考试的评分标准,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改进。 实操训练: 模拟试卷旨在提供充分的实操训练机会。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图,锻炼时间管理能力,熟悉不同图纸的绘制要求,并熟练运用绘图工具(包括但不限于CAD软件或手绘)。 本书的独特优势 权威性与专业性: 本书由经验丰富的注册建筑师、高校教师及资深辅导专家联合编写,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考试指导经验,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前瞻性和实用性。 实战导向: 全书紧扣考试大纲,以解决实际考试问题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考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作图能力。 系统性与条理性: 内容编排逻辑清晰,从真题解析到模拟训练,层层递进,帮助考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 易读性与启发性: 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解析深入浅出,注重启发考生的思维,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适用人群 本书最适合参加2017年度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的考生。无论您是初次备考,还是希望巩固和提升应试能力,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备考建议 1. 认真研读真题解析: 深入理解每一道真题的解题思路和技术要点,特别是那些自己薄弱的环节。 2. 勤练模拟试卷: 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要求,独立完成模拟试卷。完成后认真对照答案解析,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针对性复习。 3. 关注规范细节: 将解析中提到的相关规范条文作为重点学习内容,理解其在实际作图中的应用。 4. 反复练习作图: 熟练掌握各种图纸的表达方式和制图标准,提高作图的准确性和效率。 5. 总结归纳: 在复习过程中,养成及时总结归纳的习惯,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解题方法。 通过系统性地学习本书内容,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刻苦训练,相信您一定能够全面掌握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的考试要求,在2017年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点的梳理,更像是一次系统化的专业能力提升。它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能束之高阁的资料,更像是一本需要带着图板、尺规反复研磨的“武功秘籍”。我发现自己在使用过程中,已经习惯性地将书中的解析思路应用到自己日常的练习中,遇到拿不准的地方,立马翻开书本对照,看看历年是怎么处理类似问题的。这种边学边用的良性循环,极大地加速了我的学习进程。对于那些正在备考,尤其是在作图题上感到吃力、找不到方向的考生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系统性和权威性是非常难得的。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教会的不是具体的答案,而是如何独立思考和规范表达一套完整的建筑技术设计方案,这种收获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在对规范的引用和阐述上处理得非常到位,这对于作图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作图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涉及到具体的建筑规范条文。很多时候,我们画出来的东西在感官上可能过得去,但如果深究起来,可能会因为某一根线的粗细、某一处详图的表达方式不符合标准而失分。这本书在解析中总是能精准地链接到相关的设计规范,而不是空泛地谈论“合理性”,这种严谨性给了我极大的安全感。我尤其欣赏它对于“表达”这一环节的强调,建筑作图不仅是设计,更是一种技术语言的表达。如何用最规范的图例、最清晰的层次来呈现设计意图,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原则,让我明白了技术图纸的专业性和严肃性所在,避免了许多在考试中常见的因表达不清而导致的失分陷阱。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真的让我眼前一亮,不像有些考试用书那样枯燥乏味,拿到手里就有种沉甸甸的踏实感。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印刷字迹清晰,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特别是对于建筑作图这种需要精细观察和反复对比的科目来说,高质量的印刷简直是福音,那些复杂的结构图和节点详图看起来非常清晰,即便是最细微的标注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装帧上那种专业又不失稳重的气质,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参考资料,更像是一件工具,能切实帮助我应对考试中的挑战。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划分上的细致处理,能够很明确地知道哪个部分对应哪个知识点,方便我在复习时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整体来看,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它的外观设计和制作水准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正面的第一印象,感觉这套书在细节上确实下足了功夫,能感受到出版方的用心良苦。

评分

模拟试卷部分的设置,我觉得处理得相当到位,可以说是对实战能力的一次精准预演。我特意找了一个完全不受打扰的环境,严格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来完成其中一套模拟试卷。测试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些模拟题的难度梯度和知识点分布,与我印象中历年真题的风格高度吻合,几乎做完一套下来,就能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在时间分配上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哪些知识模块的掌握还不够熟练。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配套的评分细则和参考答案的详尽程度。它不像一些参考书那样只有一个潦草的草图,而是给出了多个可能被接受的解法,并针对不同解法可能出现的扣分项做了明确的警示,这对于我们训练答题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有极大的帮助。这种贴近实战的训练环境,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应试信心。

评分

说实话,我刚开始接触这类真题解析时,最大的困扰就是解析的深度和角度。很多市面上的书要么只是简单地给出正确答案,要么就是牵强附会地解释一通,完全抓不住命题人的真正意图。然而,这本关于建筑技术设计(作图题)的解析部分,却展现出了惊人的专业性和洞察力。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历年考题,更重要的是,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旁边手把手地指导,深入剖析了每道题背后的设计逻辑、规范要求以及评分标准可能会侧重的关键点。比如在处理复杂功能流线和构造节点时,书里给出的图文并茂的分析,让我茅塞顿开,明白了为什么某些处理方式是“最佳”的,而另一些虽然看似合理却会失分。这种深度解析对于我们这种需要靠作图得分的考生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它帮我建立起了一套清晰的解题框架和思维模型,远比死记硬背有效得多。

评分

重要说明|:

评分

印刷很清晰,质量不错,应该是正版

评分

很不错。正版正品。需要好好学习。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纸张和印刷都不错

评分

又是六小时,唉,老天保佑

评分

建筑知识的神书,考生们加把劲,努努力 加油哦

评分

真题,复习很管用。考试复习一直用的这一套,效率很高,很是用。

评分

物流给力,考试必备,对考试有帮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