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编写的。主要内容有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半导体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和模数转换以及数字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实用性强,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理论分析与应用实例相配合,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章 数字逻辑基础 1
1.1 数字信息与数字电路 1
1.1.1 数字信息 1
1.1.2 数字电路 2
1.2 数制与码制 4
1.2.1 几种常用的数制 4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6
1.2.3 几种常用的码制 8
1.3 逻辑代数 10
1.3.1 逻辑代数中3种基本运算 10
1.3.2 复合逻辑运算 12
1.3.3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 14
1.3.4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 14
1.3.5 逻辑代数的应用实例 15
1.4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16
1.4.1 逻辑函数的定义 16
1.4.2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16
1.4.3 各种表示方法间的相互转换 17
1.5 逻辑函数的化简 18
1.5.1 逻辑函数的最简形式 18
1.5.2 公式化简法 19
1.5.3 卡诺图化简法 20
思考题与习题 28
第2章 逻辑门电路 31
2.1 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
的开关特性 31
2.1.1 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31
2.1.2 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33
2.1.3 场效应管的开关特性 36
2.2 分立元件门电路 38
2.2.1 二极管门电路 38
2.2.2 三极管反相器 39
2.2.3 与非门电路 40
2.3 TTL集成门电路 41
2.3.1 TTL反相器电路结构及原理 41
2.3.2 TTL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和
抗干扰能力 44
2.3.3 TTL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
输出特性和负载能力 46
2.3.4 TTL反相器的动态特性 51
2.3.5 TTL门电路的其他类型 53
2.3.6 TTL集成门系列简介 56
2.4 CMOS集成门电路 58
2.4.1 CMOS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
工作原理 61
2.4.2 CMOS反相器的特性及参数 62
2.4.3 CMOS门电路的其他类型 64
2.4.4 CMOS集成门系列简介 66
2.5 可以“线与”的集成门电路 68
2.5.1 集电极开路门(OC门) 69
2.5.2 三态输出门(TS门) 70
2.5.3 漏极开路门(OD门) 72
2.6 集成门电路的应用及其应注意
的问题 72
2.6.1 集成门电路的应用 72
2.6.2 集成门电路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74
2.6.3 TTL电路与CMOS电路之间
的接口问题 76
2.7 实操训练 78
实训项目一:“与非门”的功能测试
及应用 78
思考题与习题 83
第3章 组合逻辑电路 86
3.1 组合逻辑电路概述 86
3.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87
3.2.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87
3.2.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88
3.3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89
3.3.1 编码器 89
3.3.2 译码器 91
3.3.3 数据选择器 93
3.3.4 加法器 94
3.3.5 数值比较器 96
3.4 用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合逻辑
电路 96
3.4.1 用译码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96
3.4.2 用数据选择器设计组合逻辑
电路 97
3.4.3 用加法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98
3.5 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 99
3.5.1 竞争-冒险的概念及其产生
原因 99
3.5.2 消除竞争-冒险的方法 100
3.6 实操训练 101
实操训练二:SSI组合逻辑电路 101
实操训练三:MSI组合逻辑电路
(一) 102
实操训练四:MSI组合逻辑电路
(二) 104
思考题与习题 106
第4章 触发器 108
4.1 概述 108
4.2 基本RS触发器 109
4.2.1 由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 109
4.2.2 由或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 111
4.3 同步触发器 112
4.3.1 同步RS触发器 112
4.3.2 同步D触发器 114
4.4 主从触发器(脉冲触发) 115
4.4.1 主从RS触发器 115
4.4.2 主从JK触发器 116
4.5 边沿触发器(边沿触发) 118
4.6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描述方法 119
4.7 集成触发器 122
4.7.1 常用集成触发器 122
4.7.2 触发器的功能转换 123
4.8 实操训练 124
实操训练五:触发器的功能测试
及应用 124
思考题与习题 127
第5章 时序逻辑电路 130
5.1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130
5.1.1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类 130
5.1.2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结构
和描述方法 131
5.2 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 131
5.2.1 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 131
5.2.2 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 135
5.3 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137
5.3.1 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结构组成
及工作原理 137
5.3.2 集成(移位)寄存器及其
应用 141
5.4 计数器 143
5.4.1 同步计数器结构组成及原理 144
5.4.2 异步计数器结构组成及原理 149
5.4.3 集成计数器及其应用 153
5.5 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 162
5.6 应用实例 167
5.7 实操训练 170
实操训练六:SSI时序逻辑电路 170
实操训练七:MSI时序逻辑电路
――计数器 172
实操训练八:MSI时序逻辑电路
――移位寄存器 174
思考与练习题 175
第6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180
6.1 概述 180
6.2 多谐振荡器 180
6.2.1 非对称式多谐振荡器 181
6.2.2 对称式多谐振荡器 182
6.2.3 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 183
6.3 施密特触发器 184
6.3.1 施密特触发器的功能 184
6.3.2 由CMOS门构成的施密特
触发器 184
6.3.3 集成施密特触发器 186
6.3.4 施密特触发器的应用 187
6.4 单稳态触发器 189
6.4.1 用门电路组成的单稳态
触发器 189
6.4.2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 191
6.4.3 单稳态触发器的应用 193
6.5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193
6.5.1 555定时器的电路组成
与功能 193
6.5.2 用555定时器构成施密特
触发器 195
6.5.3 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
振荡器 197
6.5.4 用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
触发器 199
6.6 应用实例 201
6.7 实操训练 202
实操训练九:脉冲波形的变换与
产生 202
实操训练十:555集成定时器 204
思考与练习题 206
第7章 半导体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
器件 211
7.1 概述 211
7.2 随机存储器RAM 212
7.2.1 RAM存储单元 212
7.2.2 RAM的结构 214
7.2.3 RAM的扩展 215
7.3 只读存储器ROM 216
7.3.1 固定ROM 216
7.3.2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218
7.3.3 现代常用ROM 219
7.4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219
7.4.1 PLD基本原理 220
7.4.2 PLD分类 223
7.5 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 224
7.5.1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224
7.5.2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224
7.5.3 基于芯片的设计方法 225
思考与练习题 226
第8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 227
8.1 概述 227
8.2 数模转换器(DAC) 228
8.2.1 DAC的基本原理 228
8.2.2 倒T形电阻网络DAC 228
8.2.3 权电流型DAC 230
8.2.4 数模转换输出极性的扩展 231
8.2.5 DAC的主要技术参数 232
8.2.6 集成DAC 233
8.3 模数转换器(ADC) 233
8.3.1 并联比较型ADC 234
8.3.2 逐次比较型ADC 236
8.3.3 双积分型ADC 238
8.3.4 ADC的主要技术参数 240
8.3.5 集成ADC 241
8.4 取样-保持电路 242
8.5 应用实例 243
8.6 实操训练 244
实操训练十一:数/模转换器及应用 244
实操训练十二:模/数转换器及应用 246
思考与练习题 248
第9章 数字电子电路综合设计 250
9.1 数字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250
9.1.1 自顶向下设计方法 250
9.1.2 试凑设计法 251
9.1.3 数字电路系统分析及设计
的一般步骤 252
9.2 数字电子电路的设计举例 253
9.2.1 十字路口交通管理器 253
9.2.2 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制作 261
9.3 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266
附录A 部分习题答案 267
参考文献 280
前 言
当今时代是一个数字化时代,数字电子技术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电子计算机、电子通信、工业控制、交通管制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有着无处不在、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信息类、机电一体化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也凸显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本书的编写是为了适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技术人才而编写的。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明确
遵循教育部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够用为度”的原则,本教材围绕“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有较强实操能力,有足够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
2.实施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为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本书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按照四大模块即清晰的教学导航、系统的理论知识、足够的实操训练、必要的应用示例来编写,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突出,以期达到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最佳效果。
3.加强实操训练以满足岗位就业对专业技能的需要
为了满足许多岗位对就业人员的数字电子技术与技能提出的新要求,本书精心编录了12个数字电子技术实操训练项目,期望通过实操训练项目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
4.内容新、精、齐,理论分析与应用实例相配合
编者力求出精品、力求创新,力求内容系统、科学、全面,吸收科技最新成果,对重点内容尤其是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进行细致的推理解析,理论分析与应用实例相配合,以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半导体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和模数转换以及数字电子电路综合设计,书中配有一定量的思考题与习题并附有部分习题答案。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实用性强。
本书由吴拓教授任主编,易亚军、罗俊任副主编;第1、2章由吴拓编写,第3、4、9章由罗俊编写,第5、6章由易亚军编写,第7、8章由宋宗峰编写、各章的实操训练由杨博编写;全书由吴拓教授进行统稿和定稿。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各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深深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编 者
我拿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这本册子的时候,本来没抱太大的希望,毕竟电子技术这东西,听起来就有点“硬核”,我担心会很难读懂。然而,这本书,却让我刮目相看。它用一种非常易懂的方式,把复杂的数字电路原理,化繁为简。我当时最想搞明白的,就是为什么我们用的手机、电脑,那些小小的芯片里,能够实现那么多的功能,背后的原理到底是什么。这本书,就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解答。它从最基本的逻辑门开始,一步步地讲解,就像搭积木一样,让你看到简单的器件是如何组合成强大的功能的。我尤其喜欢它在讲到存储单元的时候,那种清晰的描述,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数据是如何在电路中被“记住”的。而且,书中有很多图示,非常直观,让我不用去想象那些抽象的电路图,可以直接看到信号的流动和变化。我记得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研究它关于时序逻辑的部分,那部分内容对我理解微处理器和单片机的工作原理非常有帮助,让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指令的执行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本书,真的像一扇窗户,让我窥见了数字世界的奥秘,也让我对电子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评分我拿到这本《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时候,主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我之前做一些项目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瓶颈,比如说,我对一些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总是把握不好,感觉自己对数字信号的理解不够深入,不知道怎么才能设计出更高效、更稳定的电路。这本书,真的是给了我一个非常大的惊喜。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的讲解上,更重要的是,它有很多关于实际应用场景的分析。我尤其喜欢它在讲到触发器和寄存器那一部分的时候,那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写得非常自然。它会告诉你,这些基础的电路单元,在实际的数字系统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比如在数据存储、数据传输中是如何工作的。我当时就想着,如果我能把这些概念吃透,那我在做一些数据采集和存储相关的项目时,肯定会事半功倍。而且,这本书在讲解一些复杂电路的时候,用了非常精炼的语言,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术语堆砌,让我能够很快地抓住核心。它还涉及了一些时序分析的概念,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之前在设计一些高速数字电路时,经常会因为时序问题而头疼。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引,让我能够更系统地去考虑时序的约束和优化。
评分坦白说,我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这本书,最初是为了应付考试。当时大学里有一门课,学起来感觉特别吃力,尤其是数字逻辑这部分,总是抓不住重点,感觉脑子里乱糟糟的。我当时想,找一本内容比较全面、讲解清晰的书,能帮助我理清思路,至少把考试考过去。结果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讲解了考试需要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用一种非常系统和逻辑的方式,把数字电子技术的核心概念梳理得井井有条。我特别喜欢它对二进制、逻辑运算这些基础概念的讲解,非常严谨,而且通过大量的图示和例子,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在讲到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的时候,那种数学工具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让我觉得非常巧妙,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电路设计能够做得如此简洁高效。而且,这本书的结构也很合理,从最基础的逻辑门,到组合逻辑,再到时序逻辑,层层递进,让我感觉学习过程非常顺畅,不会觉得一下子面对太多的新知识。考试结束后,我发现这本书对我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甚至后来的工作,都产生了非常大的积极影响。
评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这本书,我拿到手里的时候,确实是抱着非常大的期望的。我之前在学校学习过一些基础的电子知识,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尤其是在数字电路这块,总感觉像是在云里雾里。我当时的想法是,这本书应该能帮我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果这本书的内容,我怎么说呢,它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非常清晰地理解到每一个概念背后的逻辑。比如,书中对于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的区分,解释得非常透彻,并且给出了很多经典的例子,我能够从中看到不同的电路设计思路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如何一步步优化的。而且,书中对于各种门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组合起来能实现的功能,都讲解得很到位。我还记得我特别喜欢它讲到编码器和译码器那部分,当时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简单的与非门、或非门可以实现这么复杂的功能,这本书就用非常直观的图示和文字,把这个过程分解开来,让我茅塞顿开。它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书,而是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你去思考,去发现问题,然后再一步步地解答。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对于那些想要跨入嵌入式开发领域的朋友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因为很多嵌入式系统的底层逻辑,都离不开数字电路的基础。
评分当初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种好奇心。我一直对电子产品背后的工作原理很好奇,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很“聪明”的数码设备,总觉得里面一定隐藏着什么巧妙的设计。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奇妙的探索之旅。它没有像很多技术书籍那样,一开始就摆出一堆枯燥的公式和图表,而是用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带你走进数字电路的世界。我记得它在讲到逻辑门电路的时候,就好像在拆解一个积木一样,非常清晰地展示了最基本的逻辑单元是如何组合出更复杂的功能的。我最喜欢的是它对状态机的讲解,感觉就像在教你如何设计一个“有记忆”的电路,能够根据不同的输入和当前的状态,做出不同的反应。这个过程,真的非常有意思,让我感觉自己也在参与创造。而且,书中给出的很多例子,都非常有现实意义,比如在讲解计数器的时候,就联系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计数相关的场景,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是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中的。这本书让我对数字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激发了我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