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心选取了世界各国近百种经典与优秀的特战武器装备,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和高清美观的图片对每一款武器装备进行了全方位展示,让读者能在第一时间识别和欣赏这些特战武器装备。为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我们还介绍了每款武器装备的趣闻轶事和衍生型号等,以此提升全书内容的全面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本书精心选取了世界各国近百种经典与优秀的特战武器装备,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高清美观的图片对每一款武器装备进行了全方位展示,让读者能在第一时间识别和欣赏这些特战武器装备。为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我们还介绍了每款武器装备的趣闻轶事和衍生型号等,以此提升全书内容的全面性、趣味性和观赏性。本书内容紧扣军事专业知识,读者朋友们在熟悉武器结构、作战性能的同时,还能了解每款武器的趣闻轶事,图文并重的内容搭配特别适合作为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参考资料和青少年朋友的军事入门读物。
经纬智库,军事发烧友,资深军迷,研究二战和现代军事15年,尤其对现代军事武器、军队作战技巧、战术训练有深入研究。拥有大量军事读物的阅读经历,收集整理了大量现代军事资料,参与《轻兵器装备完全手册》、《世界航母大全》、《单兵特种战斗武器》、《特警作战》等多本军事图书的写作和资料提供。具有严谨的写作风格,和求实、客观的军事观点。
第一章┃CHAPTER?01
战舰概论
1.1战舰发展历程
1.2海军主力战舰
1.3战舰武器系统
1.4战舰动力装置
第二章┃CHAPTER?02
航空母舰和巡洋舰
2.1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2.2美国“福特”级航空母舰
2.3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2.4苏联/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
2.5苏联/俄罗斯“基洛夫”级巡洋舰
2.6苏联/俄罗斯“光荣”级巡洋舰
2.7英国“无敌”级航空母舰
2.8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
2.9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
2.10意大利“加里波第”号航空母舰
2.11意大利“加富尔”号航空母舰
2.12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空母舰
2.13泰国“查克里?纳吕贝特”号航空母舰
2.14巴西“圣保罗”号航空母舰
2.15印度“维兰玛迪雅”号航空母舰
2.16印度“维克兰特”级航空母舰
第三章┃CHAPTER?03
驱逐舰和护卫舰
3.1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3.2美国“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
3.3美国“佩里”级护卫舰
3.4苏联/俄罗斯“无畏”级驱逐舰
3.5苏联/俄罗斯“现代”级驱逐舰
3.6苏联/俄罗斯“不惧”级护卫舰
3.7俄罗斯“守护”级护卫舰
3.8英国“勇敢”级驱逐舰
3.9英国“公爵”级护卫舰
3.10法国“卡萨尔”级护卫舰
3.11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
3.12法国/意大利“地平线”级护卫舰
3.13法国/意大利欧洲多用途护卫舰
3.14德国“萨克森”级护卫舰
3.15西班牙“阿尔瓦罗?巴赞”级护卫舰
3.16韩国“世宗大王”级驱逐舰
3.17日本“爱宕”级驱逐舰
3.18日本“秋月”级驱逐舰
第四章┃CHAPTER?04
两栖作战舰艇
4.1美国“黄蜂”级两栖攻击舰
4.2美国“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
4.3美国“蓝岭”级两栖指挥舰
4.4美国“惠德贝岛”级船坞登陆舰
4.5美国“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
4.6苏联/俄罗斯“蟾蜍”级坦克登陆舰
4.7苏联/俄罗斯“野牛”级气垫登陆艇
4.8英国“海洋”号两栖攻击舰
4.9英国“海神之子”级船坞登陆舰
4.10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
4.11法国“闪电”级船坞登陆舰
4.12意大利“圣乔治奥”级两栖攻击舰
4.13韩国“独岛”级两栖攻击舰
4.14新加坡“坚韧”级船坞登陆舰
第五章┃CHAPTER?05
潜艇
5.1美国“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
5.2美国“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
5.3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
5.4美国“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5.5苏联/俄罗斯“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
5.6苏联/俄罗斯“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5.7苏联/俄罗斯“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
5.8俄罗斯“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5.9俄罗斯“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
5.10英国“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5.11英国“特拉法尔加”级攻击型核潜艇
5.12英国“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
5.13德国212级常规动力潜艇
5.14法国“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5.15日本“苍龙”级常规动力潜艇
第六章┃CHAPTER?06
特殊舰艇
6.1美国“自由”级濒海战斗舰
6.2美国“独立”级濒海战斗舰
6.3美国“短剑”高速隐形快艇
6.4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投送舰
6.5日本“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
6.6日本“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
参考文献
在海陆空三军中,海军的发源时间仅次于陆军,而海军的壮大又与军用舰艇的发展密不可分。我国造船技术在历史上一度处于领先地位,在7000年前已能制造独木舟和船桨,春秋战国时期已能建造用于水战的大型战船。三国时期,有高三四层的“楼船”以及“蒙冲”“走舸”“赤马”等多种船型,并且已有风帆战船。15世纪,我国舰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适航性最好的船舶。
西方国家发展海军和建造舰船的历史同样悠久,英国、瑞士和其邻近地区,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独木舟,最早可以追溯到10000年前。地中海国家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建立海上舰队。古代史上著名的布匿战争中,罗马舰队用这种战船击溃海上强国迦太基,建立了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权。
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冶金、机械和燃料工业的发展,使得造船的材料、动力装置、武器装备和建造工艺发生了根本变革,为近代海军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至此,海军和战舰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中,战舰都是决定战争进程的重要力量。时至今日,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拥有海军,并建造了数量庞大的各式战舰。
本书精心选取了世界各国近百种最为经典、优秀的战舰,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高清美观的图片对战舰进行了全方位展示,让读者能在第一时间识别和欣赏这些战舰。为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我们还介绍了每种舰艇的趣闻轶事和衍生型号等,以此提升全书内容的全面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本书内容紧扣军事专业知识,读者朋友们在熟悉武器结构、作战性能的同时,还能了解每款武器的趣闻轶事,图文并茂的内容搭配特别适合作为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参考资料和青少年朋友的军事入门读物。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均采用权威渠道的资料和数据,并参考了武器制造商官方网站的公开数据,同时全书内容经过多位军事专家严格的筛选和审校,力求全书内容更加符合客观事实。本书由资深军事专栏作家经纬智库主编,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丁念阳、毛毅、杨淼淼、杨娇、杨柳英、丁宗强、杨菊、杨晓峰、杨小顺、舒炼、王建琼、唐世祺、祝如林、余庆慧、黄风云等。不过由于时间和编者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朋友们不吝赐教。
编者
老实说,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海军和战舰的了解仅限于一些模糊的印象。但是,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系统且引人入胜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书中对各种类型战舰的介绍,从巡洋舰、驱逐舰到航空母舰,每一个类别都有详尽的阐述,并且配以大量的精美插图。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关于航空母舰的章节,它不仅展示了航空母舰作为“海上机场”的巨大功能,更深入地探讨了舰载机的发展史以及它们在现代战争中的关键作用。书中的一些历史照片和战场素描,更是为文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让那些遥远的海战故事变得触手可及。我喜欢书中对不同国家海军装备特点的对比,这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各个海军强国在军事技术和战略上的侧重点。这本书给我带来的知识量是巨大的,而且是通过一种非常轻松愉快的方式获得的。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时,我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但出乎意料的是,它以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了全球战舰的魅力。书中对舰船的分类和演进过程梳理得非常清晰,从早期的铁甲舰到后来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每一个时代的代表性舰船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潜艇时所采用的视角,那种深埋海底、神出鬼没的神秘感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书中关于“幽灵潜艇”的描述,以及它们在二战中扮演的“沉默杀手”的角色,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书中也介绍了许多现代海军的先进技术,例如隐身技术、精确制导武器和无人作战系统,这些都让我看到了未来海战的趋势。我喜欢书中对不同国家海军发展的对比分析,这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全球海军力量的格局。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很有吸引力,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战舰的刻板印象。我原本以为战舰只是冰冷的钢铁巨兽,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们背后凝聚的智慧、工艺和人性。书中对于舰船设计理念的探讨,以及不同时期海军战略思想对舰船发展的影响,都让我眼前一亮。我被其中关于“俾斯麦号”战列舰的叙述深深吸引,它那短暂却耀眼的一生,以及它所引发的一系列战役,都充满了戏剧性。书中的图文并茂的设计,让每一个概念都变得易于理解。我非常喜欢那些详细的剖面图,它们就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让我能够窥探战舰复杂的内部世界,了解动力系统、武器系统、导航系统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作者在描述舰船的诞生过程时,也融入了许多关于造船工艺和工程技术的细节,这让我对现代工业的复杂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战舰,更是在讲述人类在海洋上不断挑战极限的故事。
评分这本书是一次非凡的视觉和知识盛宴。我一直对军事装备充满兴趣,而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最挑剔的胃口。书中对每一艘战舰的描述都极其详尽,从其建造背景、设计理念,到技术参数、作战性能,再到实战经历和历史评价,无所不包。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战舰的“解剖”式分析,例如“衣阿华”级战列舰,它那标志性的四联装主炮和厚重的主装甲,都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造舰巅峰。书中采用的插画风格也非常独特,既有写实的精细描绘,又不失艺术的感染力,让人在欣赏美学的同时,也能获得丰富的知识。我非常欣赏作者在描述战舰的“生命周期”时所展现的细腻笔触,从下水时的意气风发,到服役期间的叱咤风云,再到退役后的归宿,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故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册,更是一位历史学家的辛勤耕耘,以及一位艺术家的高超技艺的完美结合。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宏伟的海军博物馆,每一页都充满了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舰船的型号和参数,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每一艘战舰背后的历史故事、技术革新以及它们在海战史上的重要地位。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大和号”的章节,不仅仅是它巨大的尺寸和毁灭性的火力,更是它所代表的日本海军的野心与悲剧。图解部分做得非常出色,立体感十足的舰船模型,配以清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直观地理解战舰的组成和运作原理。从舰艏的舰炮到舰尾的螺旋桨,再到舰岛上的雷达和通讯设备,每一个细节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二战时期著名的海战场景复原图,仿佛将我带回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感受那惊心动魄的时刻。我甚至能想象到舰桥上指挥官的决断,炮塔内士兵的忙碌,以及炮弹呼啸而过的声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战舰的百科全书,更是一部浓缩的海军史,它让我对海权、战争和人类的创造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