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電子産品的生産製造工藝為主,從電子元器件的準備、插裝、焊接、裝配等到電子産品的整機檢驗,較為全麵地介紹瞭目前主流電子産品的生産工藝。在內容的選擇上,既考慮瞭基本工藝技術、學生應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時又考慮瞭工藝發展的前沿技術。全書共分9章,包括電子工藝基礎、電子産品中常用元器件的檢測、印製電路闆的製作、電子産品製造工藝、典型電子産品的手工生産工藝、典型電子産品的流水綫製造工藝、典型電子産品的現代生産工藝、電子産品的靜電防護、電子技術文件等。
馬令坤,陝西科技大學副教授,陝西省電子學會理事,參加973、國傢自然基金項目3項、省級項目4項;主持參加陝西省教育廳、鹹陽市科技局等項目5項;發錶論文30餘篇;申報專利6項。
目 錄
第1章 電子工藝基礎 (1)
1.1 電子工藝基本概念 (1)
1.2 電子産品製造工藝流程簡介 (5)
1.2.1 電子産品的研發過程 (5)
1.2.2 電子産品的工藝工作流程 (5)
1.3 電子工藝的發展曆程及趨勢 (7)
思考與練習題1 (9)
第2章 電子産品中常用元器件的檢測 (10)
2.1 電子元器件檢測的基本方法 (10)
2.2 電子元器件電氣性能參數與檢測原理 (12)
2.2.1 電阻器及其檢測 (12)
2.2.2 電容器及其檢測 (21)
2.2.3 半導體器件及其檢測 (27)
2.2.4 電感器及其檢測 (33)
2.2.5 集成電路及其檢測 (37)
2.2.6 機電器件及其檢測 (44)
思考與練習題2 (51)
第3章 印製電路闆的製作 (53)
3.1 印製電路闆製作工藝概述 (53)
3.1.1 印製電路闆基礎知識 (53)
3.1.2 印製電路闆設計軟件 (55)
3.1.3 印製電路闆設計流程 (57)
3.1.4 印製電路闆排版設計 (58)
3.1.5 印製電路闆製作工藝 (62)
3.2 典型模擬電路PCB設計―音頻功率放大器PCB設計 (69)
3.2.1 設計要求 (69)
3.2.2 原理圖設計 (71)
3.2.3 原理圖庫編輯 (90)
3.2.4 封裝庫編輯 (93)
3.2.5 電路闆設計 (100)
3.3 典型數字電路PCB設計―交通燈控製演示電路PCB設計 (115)
3.3.1 設計要求 (115)
3.3.2 原理圖設計 (117)
3.3.3 原理圖庫編輯 (124)
3.3.4 封裝庫編輯 (124)
3.3.5 電路闆設計 (127)
3.4 典型模數混閤電路PCB設計―單片機最小係統PCB設計 (128)
3.4.1 設計要求 (128)
3.4.2 原理圖設計 (130)
3.4.3 原理圖庫編輯 (133)
3.4.4 封裝庫編輯 (134)
3.4.5 電路闆設計 (134)
思考與練習題3 (138)
第4章 電子産品生産製造工藝 (139)
4.1 電子産品生産過程概述 (139)
4.2 電子産品的部件組裝 (139)
4.2.1 組裝工藝的發展進程 (140)
4.2.2 印製電路闆元器件的插裝 (140)
4.2.3 焊接工藝基礎 (143)
4.2.4 部件的檢查 (146)
4.2.5 部件的調試 (146)
4.3 整機裝配 (148)
4.3.1 整機裝配工藝 (148)
4.3.2 整機裝配的基本原則 (148)
4.3.3 整機裝配和流水綫作業法 (149)
4.4 整機調試 (149)
4.4.1 整機性能調試 (149)
4.4.2 整機檢驗 (150)
4.4.3 整機的型式試驗 (151)
4.4.4 調試安全 (151)
4.4.5 調試儀器 (153)
思考與練習題4 (155)
第5章 典型電子産品的手工生産工藝 (157)
5.1 産品簡介 (157)
5.2 産品的特點與實施方案 (162)
5.3 元器件的檢測與成型 (162)
5.4 産品的手工插裝與焊接 (164)
5.4.1 元器件的手工插裝 (165)
5.4.2 印製電路闆的手工焊接 (165)
5.4.3 插裝與焊接質量評價 (167)
5.5 産品裝配 (171)
5.5.1 裝配流程 (171)
5.5.2 部件的裝配 (171)
5.5.3 整機裝配 (172)
5.5.4 整機總裝質量的檢驗 (173)
5.6 産品調試 (173)
5.6.1 調試的主要指標 (173)
5.6.2 調試的步驟 (174)
5.6.3 整機電路的調試 (175)
5.7 整機質量檢驗 (176)
思考與練習題5 (178)
第6章 典型電子産品的流水綫製造工藝――5.5英寸電視機的生産 (180)
6.1 産品簡介 (180)
6.2 産品的特點與實施方案 (182)
6.3 元器件的檢測 (183)
6.3.1 常用元器件的檢測 (183)
6.3.2 特殊元器件的檢測 (191)
6.4 插裝與焊接工藝 (196)
6.4.1 主闆的流水綫手工插件 (196)
6.4.2 主闆的自動焊接 (198)
6.4.3 主闆的自動插裝 (203)
6.5 部件的準備與調試 (207)
6.5.1 部件調試的主要指標 (207)
6.5.2 前控闆與管座闆準備測試 (208)
6.5.3 主闆的調試 (210)
6.5.4 主闆的在綫調試 (212)
6.5.5 後殼組件的準備與測試 (215)
6.6 整機裝配與調試 (216)
6.6.1 總裝原則與要求 (216)
6.6.2 整機裝配 (218)
6.6.3 整機調試 (218)
6.7 整機質量檢驗 (220)
思考與練習題6 (221)
第7章 典型電子産品的現代生産工藝 (222)
7.1 産品簡介 (222)
7.2 産品的特點與實施方案 (225)
7.3 貼片元器件的識彆與檢測 (226)
7.3.1 常用元器件的識彆與檢測 (226)
7.3.2 特殊元器件的識彆與檢測 (229)
7.4 産品的生産流程 (233)
7.5 元器件貼裝與焊接的SMT工藝 (235)
7.5.1 锡膏塗敷工藝 (235)
7.5.2 SMT元器件貼片工藝 (237)
7.5.3 SMT塗敷貼片膠工藝 (242)
7.5.4 印製電路闆的組裝及裝焊工藝 (244)
7.5.5 SMT焊接質量的檢測方法 (248)
7.6 産品調試技術簡介 (253)
7.6.1 調試係統結構 (254)
7.6.2 闆測與綜閤測試 (254)
7.6.3 天綫測試 (255)
7.7 整機裝配與質量檢驗 (256)
思考與練習題7 (257)
第8章 電子産品的靜電防護 (258)
8.1 靜電的産生與危害 (258)
8.2 電子器件的靜電防護 (262)
8.3 電子産品設計中的靜電防護 (264)
8.4 電子産品製造中的靜電防護 (267)
思考與練習題8 (269)
第9章 電子技術文件 (270)
9.1 電子技術文件概述 (270)
9.2 産品技術文件 (271)
9.2.1 産品技術文件的特點 (271)
9.2.2 設計文件 (272)
9.2.3 工藝文件 (274)
9.3 電子技術文件中的圖形符號 (275)
9.3.1 常用符號 (275)
9.3.2 元器件代號及標準 (276)
9.4 原理圖簡介 (277)
9.4.1 係統圖 (277)
9.4.2 電路圖 (278)
9.4.3 邏輯圖 (281)
9.4.4 流程圖 (284)
9.4.5 功能錶圖簡介 (286)
9.4.6 圖形符號靈活運用 (286)
9.5 工藝圖簡介 (287)
9.5.1 實物裝配圖 (287)
9.5.2 印製電路闆圖 (287)
9.5.3 印製電路闆裝配圖 (288)
9.5.4 布綫圖 (289)
9.5.5 機殼底闆圖 (290)
9.5.6 麵闆圖 (291)
9.5.7 元器件明細錶及整件匯總錶 (292)
思考與練習題9 (293)
參考文獻 (294)
前 言
本教材是作者承擔的教育部、財政部《職教師資本科專業培養標準、培養方案、核心課程和特色教材開發》(電子信息工程專業,VTNE021)的成果之一。該項目在廣泛調研論證的基礎上,製定瞭相應的教師標準、教師培養標準、教師評價方案及核心教材和數字化資源等。在項目研究過程中,得到瞭教育部職教師資培養資源開發項目專傢指導委員會各位專傢的精心指導和項目管理辦公室的大力幫助,作者代錶項目組在此錶示感謝。
職教師資本科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培養“懂專業、善教學、有技能、敢創新”的新型復閤型人纔,在對大量企業走訪、中職學校調研、國傢相關政策研讀分析,以及多年來職教師資本科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辦學實踐的基礎上,深刻地認識到電子工藝知識和技能在學生未來職業生涯中的地位,確定瞭電子工藝能力為本專業的核心能力之一,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是提升技能的有效途徑。VTNE021 項目組組織力量編寫瞭基於工作過程係統化思想的《電子工藝基礎與實訓》一書,期望為職教師資電類專業人纔培養中專業技能的訓練提供參考。
本書在內容選取上,主要從目前企業的實際需求齣發,以生産製造工藝為主綫進行編排,在體現新技術、新工藝的基礎上,強調基本工藝技能的介紹;在內容呈現方式上,嘗試將知識體係的完整性與基於工作過程係統化思想的項目過程的完整性相結閤,使學生在知識的運用中掌握電子製造工藝的基本規律、基本技能,突齣瞭職業性,強調瞭理論與實踐結閤。
本書由馬令坤任主編。陝西科技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張震強編寫瞭第3章,張攀峰編寫瞭第5、7、8章,李慧貞編寫瞭第2、9章,馬令坤編寫瞭第1、4、6章;全書由馬令坤統稿。
陝西科技大學職業教育師範學院院長劉正安老師、教育部相關專傢對教材內容的組織與呈現方式給予瞭指導,在此錶示衷心感謝!
限於編者的認識水平,不足之處在所難免,請讀者批評指正!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給我一種很樸實、很有親和力的感覺,那種經典的藍白搭配,讓我想起很多年以前學電路的時候,課本封麵通常都是這個調調。我最喜歡它在“實訓”兩個字上的處理,字體稍微粗一點,顔色也更深,仿佛在強調動手操作的重要性。拿在手裏,紙張的厚度適中,不是那種滑溜溜的印刷紙,有點磨砂的質感,翻頁的時候不會發齣刺耳的沙沙聲,這一點小細節就讓我覺得很舒服。封麵上的文字排版也很講究,書名、作者、齣版社信息都清晰明瞭,沒有絲毫的雜亂感。甚至能注意到,書名“電子工藝基礎與實訓”中的“基礎”和“實訓”之間,似乎有一個非常微小的留白,這種細微的排版處理,讓我覺得作者和編輯在細節上投入瞭很大的心思,試圖讓讀者在拿到書的第一眼就能感受到它的專業和用心。這本書,光看封麵,就已經給瞭我一種安心的期待,感覺它裏麵一定承載瞭豐富的知識和實用的技巧,能夠引導我一步步地走進電子工藝的世界。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讓我感到驚喜。它在講解電子工藝基礎知識的時候,並沒有流於錶麵,而是深入到瞭一些關鍵的原理和細節。比如,在講到元器件的選用時,它會分析不同元器件的特性差異,以及它們在不同電路中的適用場景,而不是簡單地羅列幾種。而且,書中還涉及到一些比較前沿的工藝方法和技術,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適閤初學者,即使是有一定基礎的讀者,也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發。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某些加工工藝時,會配上相應的圖片或者流程圖,這讓我在腦海中形成瞭一個清晰的畫麵,更容易理解。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紮實,信息量也很大,感覺作者確實是花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梳理和編寫,力求為讀者提供一份高質量的學習資源。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閤理,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然後逐步深入,過渡非常自然。我覺得最棒的一點是,它不是那種隻講理論的書。在每個重要章節的後麵,都會配有相應的實訓環節,而且這些實訓的難度和復雜度循序漸進,不會讓你一開始就感到無從下手。我嘗試瞭書中的幾個小實驗,準備的材料都很常見,操作步驟也寫得非常詳細,可以說是手把手教你做。最讓我驚喜的是,每個實訓項目都給瞭很多調試和排錯的建議,並且還解釋瞭為什麼會發生某些現象,這種刨根問底的精神,真的讓我受益匪淺。我不再是機械地按照步驟操作,而是開始思考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做有什麼原理。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學習方式,讓我對電子工藝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有成就感。
評分翻開第一頁,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撲鼻而來,這種感覺總是讓人聯想到知識的海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書的整體版式設計非常簡潔大氣,章節標題醒目,段落之間的行距恰到好處,閱讀起來非常流暢,一點也不費眼。我特彆注意到,書中穿插的插圖質量都相當高,綫條清晰,色彩柔和,完全不是那種模糊不清、看著就心煩的圖片。尤其是那些電路圖,標注得非常規範,每一個元器件符號都清晰可辨,還有那些關鍵節點和連接關係,都用加粗或者不同的顔色進行瞭區分,這對於我這種初學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有時候,看書看得纍瞭,目光移到圖上,總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復雜的原理都在圖中標示得明明白白。而且,這些插圖並非隨意堆砌,它們都緊密地配閤著文字內容,起到瞭畫龍點睛的作用,讓那些原本可能枯燥的技術術語變得生動形象起來。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真的讓我印象深刻。不像有些技術書籍上來就拋齣大量專業術語,讓人望而生畏,這本書的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與讀者溝通。它在講解一些基礎概念的時候,用瞭很多類比和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把電流比作水流,把電壓比作水壓,這種方式一下子就拉近瞭我和知識的距離,讓我覺得那些高深的理論不再遙不可及。而且,作者的錶達非常嚴謹,但又不會顯得過於生硬。在需要解釋復雜原理的時候,他會拆解成幾個小步驟,一步一步地引導你去理解,而不是一股腦地灌輸。我尤其喜歡那些“溫馨提示”或者“注意事項”的部分,這些小小的補充說明,往往能夠點醒我之前沒有注意到的關鍵細節,或者提前預警一些可能遇到的坑,這對於提高學習效率非常有幫助。整體來說,這本書的敘述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耐心細緻地在你耳邊講解,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瞭知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