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

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奥] 弗洛伊德 著,许蕾 译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8

图书介绍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重庆出版集团
ISBN:9787229111403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0770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3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是弗洛伊德代表作品之一,在弗洛伊德的原著书名为《性学三论》,新译本对内容稍作编排,将弗洛伊德依据“性学三论”而展开的两性情爱论作为本书另一重点内容,故而将书名定为《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

为了能够使读者更好地读懂弗洛伊德在书中传达的精神思想,译者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既保留了弗洛伊德原汁原味的思想理论,又字字斟酌,翻译出适宜中国读者阅读的文字。

作为编者,我们很高兴看到弗洛伊德性学研究的光辉在全球各地扎根生长,并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发育。同时,我们在装帧设计上也极力追求简约精致,以期真正让阅读成为一种精神享受,为广大读者提供品质阅读。


内容简介

《性学三论》是弗洛伊德继《梦的解析》之后对人性探讨中极富创见和极具永恒的贡献之一,记载的是弗洛伊德对人类性欲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的研究理论。

在书中,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自己对病例的分析研究,在性的问题上得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他在研究性的问题时,将其划分成性的对象、性的目的、性的表现方式等方面,由此总结出了自己对性变态、幼儿性欲和青春期性欲的变化的独到看法,开辟了全新的性学研究领域。他还在书中就在学校加强儿童的性知识、性观念的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此外,弗洛伊德还在书中就男性在爱情中选择对象的原则和性无能、处女的禁忌给予了鞭辟入里的心理学诠释。弗洛伊德的这些观点并非浅尝辄止的纸上谈兵,而是他经过多年的医学研究得出的性学成果,可谓是为人类的性启蒙教育打开了一扇亮窗!读起来令人恍然大悟又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然后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侵占,赴英国避难,次年于伦敦逝世。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新模式的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目录

上篇:性学三论

第一章 性变态 003

★ 关于性对象的变异 004

★ 性目的的变化 013

★ 性变态的共同特征 021

★ 神经症者的性本能 023

★ 组元本能与快感区 027

★ 精神神经症中性变态盛行的原因 029

★ 幼儿性欲特征的提示 030

第二章 幼儿性欲 032

★ 幼儿的性潜伏期及其中断 035

★ 幼儿期的性欲表现 037

★ 幼儿期性欲活动的性目的 040

★ 自慰(手淫)的性表现 042

★ 关于幼儿的性研究 050.

★ 性组织的发展阶段 053

★ 幼儿期性欲的来源 057

第三章 青春期的改变 064

★ 生殖区的首要性及前期快感 065

★ 关于性兴奋的问题 070

★ 力比多理论 073

★ 男女之间的分化 075

★ 寻找性对象 078

总结 187

下篇:爱情心理学

第四章 男人如何选择对象 103

第五章 阳痿——性爱领域最普遍的衰退趋势 115

第六章 处女的禁忌 130

附录

一、儿童的性理论 153

二、本能的蜕变 169

三、性道德文明与现代人的不安 194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性变态


生物学通常用“性本能”(sexual instinct)表达存在于人类及动物身上的性需要(sexual need),并将它比喻为营养需求本能,相当于饥饿感。然而,日常用语中却找不到在性方面与“饥饿”相对应的词,故采用“力比多”(libido,即性力)与此对应。

当下流行的观点对这种性本能的实质与特征有着极为明确的态度。人们通常认为它并不存在于童年期,而是随着个体的成熟出现在青春期,它表现于男女两性间那种不可遏制的吸引中,而其目的是性的结合,或导致性结合的所有行为。然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些观点极大地歪曲了事实。如果仔细研究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充满了错误的、粗糙的和草率的结论。

在此我将提出两个技术性词汇。让我们把具有性引力的人称做“性对象”(sexual object);而将性本能欲求的行为称做“性目的”(sexual aim),科学观察发现,许多偏离常态的现象均与性对象和性目的有关。因此,异常与正常的关系便有待研究才能揭示。

关于性对象的变异

关于性本能的流行观点很像一个美丽的诗歌传说,讲的是人最初原是单性的,后来被分成了两部分:男人和女人。男女之间奋力地通过爱情相互吸引,经过一番曲折奋斗之后再度的结合为一体(或融合),这种理念是根深蒂固的。因此,人们无不惊诧于这样的结果:男人的性对象不是女人而是男人,而女人的性对象不是男人却是女人。于是这种人便被描述为具有“矛盾性情感”(contrary sexualfeelings)的人,或更确切地称为“性倒错者”,这种现象则谓之“性倒错”(sexual inverts)。虽然难以准确地确定这种人的数量,但肯定不会太少。

◎ 性倒错

(一)性倒错的行为

这类人在以下诸方面表现出极其不同的行为方式。

1.完全(absolute)性倒错者。其性对象全然为同性,对异性从来没有性欲望,且表现出冷漠,甚至产生性厌恶。若是男人,这种性厌恶导致他们无法施行性行为,或无法从中获得乐趣。

2.两栖(amphigenic)性倒错者。即心理性阴阳人。性对象可以是同性,也可以是异性,故其特征不甚明确。

3.偶然(contingent)性倒错者。即在特定的外在条件下,诸如得不到正常的性对象,或者主要是模仿,于是他们便以同性为性对象并在与他们的性交中获得满足。

同样,性倒错者对性本能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些人认为这实属正常,正像正常的人可以接受他的力比多一样,并坚决要求使性倒错合法化;有些人则反对性倒错,并视其为一种病态冲动。

其他的不同则与时间有关。性倒错的特征在有些人身上可凭记忆追溯到极早的时候,而在有些人身上则出现在青春期前后。性倒错特征或许可以保持终生,或进行暂时的中断以构成正常发展过程中的一段插曲。有些人在经过了长期正常的性生活后才出现倒错;有些人则在正常与倒错的性对象之间做周期性运作;最有趣的是,有些人是在经历了与正常性对象的痛苦体验后才将力比多转向倒错的性对象。

这些性倒错的不同类型是相互独立的,可以十分肯定地假定,只有最极端的性倒错者起始于童年早期,且这种人并不为自己的特殊感到不适。

许多权威人士不愿对以上所述的各种情形做出同一归类,为保持与自己偏爱的观点相一致,他们宁肯强调性倒错者之间的相异而不是相同之处。然而,尽管性倒错者间的不同是毫无疑义的,但绝不能忽视在每一种类型中均有众多的中间型。因此,我们不得不指出,我们是在对相互联系的一系列特征做出分析。

……



前言/序言

第二版序

弗洛伊德

1909年10月于维也纳


我深知,这本小册子仍然还有许多不当和模糊之处,假如把我最近五年的研究成果加进去,这当然是一个十分诱人的做法,但我并不愿这样做,因为这样一来就破坏了本书的完整性及其历史意义。在重新发表之际,我只是将原文稍加修改,并添加了几个注释。我认为这样就足够了。事实上,我宁愿本书作为一本古董出现,因为再版一本书,其目的就在于使其中那些新颖的题材得到大家的接受,而其中的缺点则能由更好的作品取代。



第三版序

弗洛伊德

1914年10月于维也纳


近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关注着本书造成的影响以及它为读者们所接受的程度。在第三版发行之际,我愿再补充几句,以消除读者的某些误解和不可能满足的期望。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本书所提供的发现完全是来自日常的医学观察,而其中那些以精神分析原理得到的发现则较具有理论的深度和科学的重要性。事实上,除了以精神分析法为指导而建立的理论外,《性学三论》一书不可能包括其他内容。无疑,本书还未能扩展成一部“完整的性学理论”专著,对性生活中许多重要问题本书也尚未涉及,希望读者不要误认为作者对此一无所知,或认为这些东西毫不重要才把它们删掉。

不管是题材的选择还是材料的安排,本书都以精神分析的观察为依据。综观全书,它对各种宿因的轻重处置也是极不同的。它特别强调的是偶发因素,而先天性体质则仅被作为背景看待;至于“种族进化因素”与“个体的发展因素”相比,后者更被强调。在心理分析中,偶发因素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分析所及的东西,则是人的内在心理动机。比较起来,先天性体质因素则不那么重要,这种因素必须经过激发之后,才会有所表现,而且对体质因素的较全面探讨,已超出了精神分析学的能力。

个体发展史与种族进化史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个体发展可以被视为种族进化的重现,但后者永远不受新近经验的影响。种族进化中的一些倾向原是种族远古经验的积淀,此外还应加上个体新近的经验,即偶发因素的总和。

本书的独特经验在于,它不但完全以精神分析研究为基础,还小心地避免涉及种种生物学发现。我总是注意避免涉及一般的性生物学或某些动物研究中的见解,因为本书只想以精神分析法来探讨人类的性功能,我的目的在于弄清,心理学研究究竟能为人类性生活的生物学知识投下多少曙光。必须提出,在我们的研究中,其实已经发现了二者的联系和一致之处。当然,当精神分析推导出的某些重要见解或发现与生物学存在分歧时,我也无需收回自己的见解。在第三版里我加上了不少新的材料,但我在这里不再像前一版那样加以特别注明。目前,本学科的科学进展还是相当缓慢的。当然,若不想与最近的精神分析文献脱节,本版仍需要添加某些新的材料。



第四版序

弗洛伊德

1920年5月于维也纳


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对精神分析的研究兴趣仍方兴未艾,这的确使人十分欣慰。但人们对这个理论的各组成部分并未持平等相待的态度。精神分析学中的某些纯粹心理学课题及其发现,如潜意识、抑制作用、冲突的致病能力、病态带来的好处、症状发生机制等,正日益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重视;甚至那些与我们观点不同的人,也不得不注意它们。然而对这一理论的其他组成部分(它们的要义已包含在这本书中),即那些与生物学相交叉的部分,人们的反对之声却有增无减;甚至那些一度对精神分析学极感兴趣和极热情的人,也放弃了精神分析的见解,转而寻找在正常人和病人的心理生活中起作用的其他一些限制性因素或意图。

但不管怎样,我绝不愿承认精神分析的这一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远离事实。发现事实的真相乃是心理分析的职责。我的记忆以及我不时对材料所做的重新检查使我确信,这一部分理论同样是建立在小心而又不偏不倚的观察上面的。为什么人们对我理论中的各个部分不能等同视之?对其中某一部分很乐于接受,而对另外一部分则坚决反对?其原因很明显。研究者往往偏重以极大的耐心和高超的技巧去追溯人类的性生活,甚至一直追溯到病人出生的那一年;然而医学实践又常要求疗效迅速。这种事是不易做到,况且,只有施行精神分析法的医师才能有机会接近这样的知识,从而不再使自己的判断受偏见与好恶的影响。假如人们早能学会如何去直接观察儿童,这三篇论文就无需再写。

此外,我们还应记住,这本书的某些部分——坚持性欲乃是人类取得的一切成就的源泉,以及性欲观察的扩展——从一开始便是精神分析学遭到反对的最强烈的因素。那些喜欢高喊刺耳口号的人们,常常批评精神分析学的“泛性主义”,甚至无聊地攻击它以性来解释一切。若不是我们早已深知情感因素能使人混淆事实和健忘,我们一定会对此感到惊异不已。早在很多年之前,哲学家叔本华就已阐明了人类活动如何受性行动的影响。我想,大多数读者还不至于把这篇轰动文坛的文章忘得如此干净。至于说到性欲观念的扩展(就是分析儿童及其所谓的性倒错之后的必然结果),任何一个自视高明、对精神分析不屑一顾的人都应回忆一下,精神分析学在对“性欲”这一词的意义扩展之后,它同神圣非凡的柏拉图所说的“爱欲”(eros)在意义上是多么接近。



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