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单行本.常用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单行本.常用机械工程材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成大先 编
图书标签:
  • 机械设计
  • 机械工程
  • 材料工程
  • 工程材料
  • 机械手册
  • 设计参考
  • 工程技术
  • 工业工程
  • 单行本
  • 第六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87069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419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12
字数:1179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机械设计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机械设计手册》累计130万套!内容丰富、实用便查。
.这是一部机械设计史上的功勋图书,历时五十载,对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贡献已手册本身。
.这是一部引起轰动的工具书,1969年的初版是新中国首部大型机械设计工具书。目前修订至第六版,受到无数机械设计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称颂。
.这是一部五十年与读者共同成长的图书,很多读者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使用它,如今看到新版面世,仍然爱不释手,视它为一生事业中亲密、忠诚的伙伴。
.本书荣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全国优*秀书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内容简介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单行本共16分册,涵盖了机械常规设计的所有内容。各分册分别为《常用设计资料》 《机械制图·精度设计》 《常用机械工程材料》 《机构·结构设计》 《连接与紧固》 《轴及其连接》 《轴承》 《起重运输件·五金件》 《润滑与密封》 《弹簧》 《机械传动》 《减(变)速器·电机与电器》 《机械振动·机架设计》 《液压传动》 《液压控制》 《气压传动》。
本书为《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第1章是黑色金属材料,介绍了黑色金属材料的表示方法,钢铁材料的分类及技术条件,不同钢材(如钢板、型钢、钢管、钢丝)的尺寸参数、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牌号;第2章是有色金属材料,主要介绍了铸造有色合金、有色金属加工产品(包括铜及铜合金、铅及铅合金、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变形镁及镁合金)的牌号、参数和用途,同时还给出了各国牌号的对照;第3章是非金属材料,主要介绍了橡胶及其制品,工程用塑料及制品,玻璃,陶瓷制品,石墨制品,石棉制品,保温、隔热、吸声材料,工业用毛毡、帆布,电气绝缘层压制品,胶黏剂,涂料和其他非金属材料的特点、性能与用途;第4章是其他材料及制品,主要介绍了工业用网、金属软管、粉末冶金材料、磁性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特点、性能及应用。
本书可作为机械设计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3篇常用机械工程材料
第1章黑色金属材料3-3
1黑色金属材料的表示方法3-3
钢铁产品牌号中化学元素的符号(摘自GB/T 221—2008)3-3
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举例(摘自GB/T 221—2008、GB/T 700—2006等)3-5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代号及其含义3-9
2钢铁材料的分类及技术条件3-12
2.1一般用钢3-12
碳素结构钢(摘自GB/T 700—2006)3-12
优质碳素结构钢(摘自GB/T 699—1999)和锻件用碳素结构钢(摘自GB/T1 7107—1997)3-14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摘自1591—2008)3-20
合金结构钢(摘自GB/T 3077—1999)和锻件用合金结构钢(摘自GB/T 17107—1997)3-22
弹簧钢及轴承钢(摘自GB/T 1222—2007、GB/T 18254—2002)3-38
不锈钢耐热钢(摘自GB/T 1220—2007、GB/T 1221—2007)3-41
大型不锈、耐酸、耐热钢锻件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摘自JB/T 6398—2006)3-56
工具钢(摘自GB/T 1298—2008、GB/T 1299—2000)3-58
耐候结构钢(摘自GB/T 4171—2008)3-64
大型轧辊件用钢(摘自JB/T 6401—1992)3-66
2.2铸钢3-68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摘自GB/T 11352—2009)3-68
大型低合金钢铸件(摘自JB/T 6402—2006)3-69
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摘自GB/T 7659—2010)3-70
一般用途耐热钢和合金铸件(摘自GB/T 8492—2002)3-71
一般用途耐蚀钢铸件(摘自GB/T 2100—2002)3-73
2.3铸铁3-76
耐热铸铁件 (摘自GB/T 9437—2009)3-85
高硅耐蚀铸铁件(摘自GB/T 8491—2009)3-86
3钢材3-87
3.1钢板3-87
常用钢板、钢带的标准摘要3-87
热轧钢板和钢带(摘自GB/T 709—2006)3-89
冷轧钢板和钢带(摘自GB/T 708—2006)3-90
钢板每平方米面积理论质量3-91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摘自GB/T 713—2008)3-92
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摘自GB/T 2518—2008)3-94
不锈钢冷轧、热钢板和钢带(摘自GB/T 3280—2007、GB/T 4237—2007)3-98
耐热钢板和钢带(摘自GB/T 4238—2007)3-110
花纹钢板 (摘自YB/T 4159—2007)3-115
3.2型钢3-116
热轧钢棒、扁钢的尺寸及理论重量(摘自GB/T 702—2008)3-116
弹簧扁钢尺寸 (摘自GB/T 1222—2007)3-121
优质结构钢冷拉钢材(摘自GB/T 3078—2008)3-122
热轧型钢(摘自GB/T 706—2008)热轧等边角钢3-123
热轧不等边角钢3-126
热轧槽钢3-129
热轧工字钢3-131
热轧L型钢3-133
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摘自GB/T 11263—2010)3-133
通用冷弯开口型钢(摘自GB/T 6723—2008)3-141
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摘自GB/T 6728—2002)3-149
汽车用冷弯型钢(摘自GB/T 6726—2008)3-157
起重机钢轨(摘自YB/T 5055—2005)3-162
重轨(摘自GB 2585—2007)3-163
轻轨(摘自GB/T 11264—2012)3-164
轻轨接头夹板(摘自GB/T 11265—1989)3-165
重轨用鱼尾板(摘自GB/T 185—1963、GB/T 184—1963)3-166
3.3钢管3-167
低压流体输送焊接钢管(摘自GB/T 3091—2008)3-167
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质量(摘自GB/T 21835—2008)3-168
直缝电焊钢管(摘自GB/T 13793—2008)3-17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摘自GB/T 12771—2008)3-173
结构用和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摘自GB/T 14975—2012、GB/T 14976—2012)3-174
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摘自GB/T 3639—2009)3-179
传动轴用电焊钢管(摘自YB/T 5209—2010)3-183
结构用和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摘自GB/T 8162—2008、GB/T 8163—2008、YB/T 5035—2010)3-183
无缝钢管尺寸、质量(摘自GB/T 17395—2008)3-188
不锈钢无缝钢管尺寸系列(摘自GB/T 17395—2008)3-194
冷拔异型方形钢管(D-1)(摘自GB/T 3094—2012)3-196
冷拔异型矩形钢管(D-2)(摘自GB/T 3094—2012)3-198
3.4钢丝3-202
一般用途低碳钢丝(摘自YB/T 5294—2009)3-202
冷拉圆钢丝、方钢丝尺寸、质量(摘自GB/T 342—1997)3-203
重要用途低碳钢丝(摘自YB/T 5032—2006)3-204
优质碳素结构钢丝(摘自YB/T 5303—2010)3-204
合金结构钢丝(摘自YB/T 5301—2010)3-205
重要用途碳素弹簧钢丝力学性能(摘自YB/T 5311—2010)3-207
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摘自GB/T 18983—2003)3-208
4各国(地区)黑色金属材料牌号近似对照(参考)3-214
4.1各国(地区)结构用钢钢号对照3-214
4.2各国(地区)不锈钢和耐热钢钢号对照3-222
4.3各国(地区)工具钢钢号对照3-229
4.4各国硬质合金牌号对照3-232
4.5各国(地区)铸钢钢号对照3-236
4.6各国(地区)铸铁牌号对照3-240
4.7各国(地区)钢铁焊接材料型号与牌号对照3-242
第2章有色金属材料3-247
1铸造有色合金3-247
压铸铜合金(摘自GB/T 15116—1994)3-253
铸造铝合金 (摘自GB/T 1173—2013)3-254
压铸铝合金(摘自GB/T 15115—2009)3-257
铸造锌合金(摘自GB/T 1175—1997)3-258
压铸锌合金(摘自GB/T 13818—2009)3-258
铸造轴承合金(摘自GB/T 1174—1992)3-259
铸造镁合金(摘自GB/T 1177—1991)3-262
2有色金属加工产品3-263
2.1铜及铜合金加工产品3-263
铜及铜合金板材(摘自GB/T 2040—2008)3-263
铜及铜合金带材(摘自GB/T 2059—2008)3-267
铜及黄铜板的理论质量3-270
铜及铜合金控制管牌号、状态、规格和力学性能(摘自GB/T 1527—2006)3-271
铜及铜合金挤制管(摘自YS/T 662—2007)3-272
铜及铜合金拉制棒(摘自GB/T 4423—2007)3-273
铜及铜合金挤制棒(摘自YS/T 649—2007)3-275
铜碲合金棒(摘自YS/T 648—2007)3-277
常用铜及铜合金线材的规格和力学性能(摘自GB/T 21652—2008)3-278
加工铜材牌号的特性与用途3-287
2.2铅及铅合金加工产品3-291
常用铅及铅锑合金板、管的化学成分(摘自GB/T 1470—2005、GB/T 1472—2005)3-291
铅及铅锑合金板规格(摘自GB/T 1470—2005)3-291
铅及铅锑合金管规格(摘自GB/T 1472—2005)3-292
2.3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3-294
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摘自GB/T 16475—2008)3-294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牌号、厚度及力学性能(摘自GB/T 3880.2—2012)3-295
铝合金板材理论质量(参考)3-328
铝及铝合金拉(轧)制无缝管牌号、状态、规格及力学性能(摘自GB/T 6893—2010)3-328
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牌号、状态、规格及力学性能(摘自GB/T 3191—2010)3-330
铝及铝合金花纹板(摘自GB/T 3618—2006)3-333
花纹板单位面积的理论质量(摘自GB/T 3618—2006)3-335
常用冷拉铝及铝合金管规格(摘自GB/T 4436—2012)3-335
常用热挤压铝及铝合金管规格(摘自GB/T 4436—2012)3-336
铝及铝合金冷拉正方形、矩形管规格(摘自GB/T 4436—2012)3-336
等边角铝型材3-337
不等边角铝型材3-340
槽铝型材3-344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性能特点与用途3-346
2.4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3-349
钛及钛合金板材规格及力学性能(摘自GB/T 3621—2007)3-349
钛及钛气金管规格力学性能(摘自GB/T 3624—2010)3-351
加工钛材的特性与用途3-352
2.5变形镁及镁合金3-353
变形镁及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摘自GB/T 5153—2003)3-353
变形镁及镁合金牌号的命名规则(摘自GB/T 5153—2003)3-354
3各国有色金属材料牌号近似对照3-354
第3章非金属材料3-367
1橡胶及其制品3-367
1.1常用橡胶品种、特点和用途3-367
1.2橡胶的综合性能3-368
通用橡胶的综合性能3-368
特种橡胶的综合性能3-370
1.3橡胶制品3-371
工业用橡胶板(摘自GB/T 5574—2008)3-371
设备防腐衬里用橡胶板(摘自GB/T 18241.1—2014)3-372
压缩空气用橡胶软管(摘自GB/T 1186—2007)3-373
输水、通用橡胶软管(摘自HG/T 2184—2008)3-373
耐稀酸碱橡胶软管(摘自HG/T 2183—2009)3-374
织物增强液压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 (摘自GB/T 15329.1—2003)3-375
钢丝缠绕增强外覆橡胶的液压橡胶软管和软管组件 (摘自GB/T 10544—2013)3-376
液化石油气(LPG)和天然气用的橡胶软管(摘自GB/T 10546—2013)3-377
岸上排吸油橡胶软管 (摘自HG/T 3038—2008)3-379
计量分配燃油用橡胶软管 (摘自HG/T 3037—2008)3-379
输送无水氨用橡胶软管压力及尺寸规格 (摘自GB/T 16591—2013)3-380
焊接和切割用橡胶软管 (摘自GB/T 2550—2007)3-381
蒸汽橡胶软管及软管组件(摘自HC/T 3036—2009)3-381
车辆门窗橡胶密封条(摘自HG/T 3088—2009)3-382
2工程用塑料及制品3-383
2.1塑料组成3-383
2.2塑料分类3-384
2.3工程常用塑料的综合性能、用途及选用3-386
工程常用塑料的综合性能3-386
工程常用塑料的特点和用途3-390
工程常用塑料的选用3-393
2.4硬聚氯乙烯制品3-394
硬聚氯乙烯层压板材 (摘自GB/T 22789.1—2008)3-394
化工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摘自GB/T 4219.1—2008)3-395
化工用硬聚氯乙烯管件 (摘自QB/T 3802—2009)3-396
2.5软聚氯乙烯制品3-399
软聚氯乙烯压延薄膜和片材 (摘自GB/T 3830—2008)3-399
医用软聚氯乙烯管(摘自GB/T 10010—2009)3-399
2.6聚乙烯制品3-400
聚乙烯(PE)挤出板材的规格及性能 (摘自QB/T 2490—2009)3-400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摘自GB/T 13663—2000)3-400
2.7聚四氟乙烯制品3-401
聚四氟乙烯板、管、棒的规格3-401
聚四氟乙烯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能3-402
2.8有机玻璃3-402
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 (摘自GB/T 7134—2008)3-402
2.9尼龙制品3-403
尼龙1010棒材及管材规格(摘自JB/ZQ 4196—2006)3-403
尼龙1010棒材及其他尼龙材料性能(摘自JB/ZQ 4196—2006)3-403
2.10泡沫塑料3-404泡沫塑料制品的规格、性能及用途3-404
泡沫塑料的物理力学性能3-404
泡沫塑料的化学性能3-405
3玻璃3-405
钢化玻璃 (摘自GB/T 15763.2—2005)3-405
普通平板玻璃尺寸 (摘自GB/T 11614—2009)3-406
平端玻璃直管3-406
扩口玻璃管3-406
水位计玻璃板3-406
液位计用透明石英玻璃管 (摘自JC/T 225—2012)3-407
不透明石英玻璃制品 (摘自JC/T 182—2011)3-408
4陶瓷制品3-409
陶瓷制品的分类、特点与用途3-409
耐酸陶瓷(化工陶瓷)性能与制品3-410
耐酸耐温砖规格及性能(摘自JC 424—2005)3-412
化工陶管及配件(摘自JC 705—1998)3-412
瓷制填料3-414
过滤陶瓷3-415
耐温、耐磨、耐腐蚀、高强度陶瓷3-416
5石墨制品3-417
石墨制品的类型与应用3-417
石墨耐磨材料的性能与应用3-418
不透性石墨块和石墨管性能3-419
树脂浸渍石墨的耐腐蚀性能3-419
石墨管件3-420
6石棉制品3-422
石棉橡胶板(摘自GB/T 3985—2008)3-422
耐油石棉橡胶板(摘自GB/T 539—2008)3-422
耐酸、绝缘石棉橡胶板3-423
增强石棉橡胶板3-423
电绝缘石棉纸(摘自JC/T 41—2009)3-424石棉绳(摘自JC/T 222—2008)3-424
汽车制动器衬片 (摘自GB 5763—2008)3-424
汽车离合器面片 (摘自GB 5764—2011)3-425
工业机械用石棉摩擦片(摘自GB/T 11834—2011)3-425
7保温、隔热、吸声材料3-426
常用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及规格3-426
耐火陶瓷纤维毡(摘自GB/T 3003—2006)3-429
常用吸声材料的性能和规格3-429
8工业用毛毡、帆布3-432
工业用毛毡分类和编号(摘自FZ/T 25001—2012)3-432
平面毛毡的牌号及性能(摘自FZ/T 25001—2012)3-432
特种工业帆布规格、技术性能(摘自FZ/T 66104—1995)3-433
9电气绝缘层压制品3-433
酚醛纸层压板(摘自JB/T 8149.1—2000)3-433
酚醛棉布层压板(摘自JB/T 8149.2—2000)3-434
层压模制棒(摘自GB/T 5132.5—2009)3-435
10胶黏剂3-436
10.1结构胶黏剂3-436
10.2通用胶黏剂3-438
10.3特种胶黏剂3-440
耐高温胶3-440
耐低温胶3-442
应变片用胶3-443
胶接点焊用胶3-444
热熔胶3-445
厌氧胶3-446
密封胶3-448
塑料用胶黏剂和其他用途胶黏剂3-451
11涂料3-452
涂料类别、品种及其代号(摘自GB/T 2705—2003)3-452
各类漆料的特点及应用3-452
防锈漆种类和性能3-454
底漆种类和性能3-455
硝基漆种类和性能3-455
天然树脂、醇酸漆种类和性能3-456
其他涂料种类和性能3-456
12其他非金属材料3-458
常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3-458
机械产品适用木材品种3-459
硬钢纸板规格及技术性能(摘自QB/T 2199—1996)3-460
软钢纸板规格及技术性能(摘自QB/T 2200—1996)3-460
滤芯纸板(摘自QB/T 1712—1993)3-460
常用水泥标号、特性及应用(摘自GB 175—2007)3-461
第4章其他材料及制品3-462
1工业用网3-462
工业用金属丝编织方孔筛网(摘自GB/T 5330—2003)3-462
合成纤维网3-463
蚕丝绢网3-464
机织热镀锌六角形钢丝网3-464
气液过滤网3-464
常用丝网除沫器网块结构3-465
普通钢板网(摘自QB/T 2959—2008)3-465
预弯成型金属丝编织方孔网 (摘自GB/T 13307—2012)3-466
重型钢板网3-468
人字形铝板网3-468
铝板网3-468
2金属软管3-469
P3型镀锌金属软管(摘自YB/T 5306—2006)3-469
S型钎焊不锈钢金属软管(摘自YB/T 5307—2006)3-470
3粉末冶金材料3-471
3.1粉末冶金结构材料3-471
粉末冶金烧结铁基结构材料(摘自GB/T 14667.1—1993)3-471
热处理状态粉末冶金铁基结构材料 (摘自JB/T 3593—1999)3-472
烧结奥氏体不锈钢结构零件材料 (摘自GB/T 13827—1992)3-472
3.2粉末冶金烧结金属摩擦材料 (摘自JB/T 3063—2011)3-473
铁基干式摩擦材料组成、 性能及主要适用范围3-473
铜基干式摩擦材料组成、 性能及主要适用范围3-473
铜基湿式摩擦材料组成、性能及主要适用范围3-474
3.3粉末冶金减摩材料3-475
粉末冶金减摩材料类型、特点及应用3-475
粉末冶金含油轴承材料3-476
双金属含油减摩材料3-479
金属塑料减摩材料3-479
镶嵌固体润滑剂轴承材料3-480
3.4粉末冶金过滤材料3-481
烧结不锈钢过滤元件(摘自GB/T 6886—2008)3-481
烧结金属过滤元件及材料(摘自GB/T 6887—2007)3-483
4磁性材料3-487
磁性材料的类型、牌号和用途3-487
铁钴钒永磁合金(摘自GB/T 14989—1994)3-490
变形永磁钢(摘自GB/T 14991—1994)3-490
5复合材料3-491
5.1复合钢板3-491
不锈钢复合板和钢带3-491
钛-钢复合板(摘自GB/T 8547—2006)3-493
钛-不锈钢复合板(摘自GB/T 8546—2007)3-494
铜-钢复合钢板(摘自GB/T 13238—1991)3-495
塑料复合薄钢板3-495
塑料-青铜-钢背三层复合自润滑板材3-496
5.2衬里钢管和管件3-496
衬聚四氟乙烯钢管和管件(摘自HG/T 21562—1994)3-496
衬塑(PP、PE、PVC)钢管和管件(摘自HG/T 20538—1992)3-499
5.3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玻璃钢)3-500
5.3.1玻璃钢的种类和特点3-500
5.3.2玻璃钢的性能3-500
5.3.3玻璃钢的组成和主要的成型方法3-505
合成树脂及辅助材料3-505
玻璃纤维及制品3-508
玻璃钢主要成型方法、特点及应用3-509
5.4碳纤维增强塑料3-510
5.4.1碳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3-510
5.4.2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3-511
参考文献3-512

前言/序言

《机械设计手册》自1969年第一版出版发行以来,已经修订了五次,累计销售量130万套,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内影响力强、销售量大的机械设计工具书。作为国家级的重点科技图书,《机械设计手册》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1983年获化工部优秀科技图书奖,1995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1999年获全国化工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2003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2015年,多次被评为全国书。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实用性、可靠性和创新性的最佳结合,协助广大机械设计人员开发出更好更新的产品,适应市场和生产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这是《机械设计手册》一贯坚持、不懈努力的最高宗旨。
《机械设计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第五版出版发行至今已有8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多次邀请机械方面的专家、学者座谈,倾听他们对第六版修订的建议,并深入设计院所、工厂和矿山的第一线,向广大设计工作者了解《手册》的应用情况和意见,及时发现、收集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新经验和新问题,多方位、多渠道跟踪、收集国内外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改进和丰富《手册》的内容,使《手册》更具鲜活力,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大机械设计人员自主创新的能力,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手册》第六版的具体修订情况如下。
一、在提高产品开发、创新设计方面
1.新增第5篇“机械产品结构设计”,提出了常用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的12条常用准则,供产品设计人员参考。
2.第1篇“一般设计资料”增加了机械产品设计的巧(新)例与错例等内容。
3. 第11篇“润滑与密封”增加了稀有润滑装置的设计计算内容,以适应润滑新产品开发、设计的需要。
4.第15篇“齿轮传动”进一步完善了符合ISO国际标准的渐开线圆柱齿轮设计,非零变位锥齿轮设计,点线啮合传动设计,多点啮合柔性传动设计等内容,例如增加了符合ISO标准的渐开线齿轮几何计算及算例,更新了齿轮精度等。
5.第23篇“气压传动”增加了模块化电/气混合驱动技术、气动系统节能等内容。
二、 在为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改造创新,提供新型元器件和新材料方面
1. 介绍了相关节能技术及产品,例如增加了气动系统的节能技术和产品、节能电机等。
2.各篇介绍了许多新型的机械零部件,包括一些新型的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带减速器的电机、起重运输零部件、液压元件和辅件、气动元件等,这些产品均具有技术先进、节能等特点。
3.新材料方面,增加或完善了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镁及镁合金等内容,这些合金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以及材料回收率高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高铁、计算机、通信元件、电子产品、纺织和印刷等行业。
三、在贯彻推广标准化工作方面
1.所有产品、材料和工艺均采用新标准资料,如材料、各种机械零部件、液压和气动元件等全部更新了技术标准和产品。
2.为满足机械产品通用化、国际化的需要,遵照立足国家标准、面向国际标准的原则来收录内容,如第15篇“齿轮传动”更新并完善了符合ISO标准的渐开线齿轮设计等。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是在前几版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借《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出版之际,再次向参加每版编写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给我们提供大力支持和热忱帮助的单位和各界朋友们!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调研工作不够全面,修订中难免存在疏漏和缺点,恳请广大读者继续给予批评指正。

主编

用户评价

评分

手册收到了,非常好!第二次购买机械设计手册了,是正品。

评分

内容挺丰富,也比较实用。有帮助的数据

评分

还可以,就是再多些优惠就更好了

评分

趁着特价买的,感觉非常的值啊,打算放在书架上装13用(? •?_•?)?

评分

快递员很给力的!书还没打开,看后再评了。

评分

专业书籍,印刷质量不错

评分

实用手册,你值得拥有,没有破损,还不错

评分

确实,挺好的

评分

物流速度很快,工作中就需要这样的好工具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