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级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实务》分上、下两篇,上篇是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下篇是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
《一级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实务(第4版)》是依据现行有效的计量法律法规和各项规定,针对一级注册计量师应该熟悉和掌握的计量基础知识及应具备的计量业务能力而编写的。上篇内容主要包括:计量法律、法规及计量监督管理,计量技术法规及国际计量技术文件,量和单位,测量、计量,测量结果,测量仪器及其特性,测量标准,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计量安全防护及职业道德教育等。下篇内容主要包括:测量误差的处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测量结果的处理和报告,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的实施,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计量标准的建立、考核及使用,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编写和使用,比对和测量审核的实施,期间核查的实施,型式评价的实施,计量科学研究等。每节都提供了一些案例、思考题和选择题,以便于读者自我检查学习的效果。
《一级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实务(第4版)》可供准备参加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的人员以及已经获得注册计量师资格的计量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计量管理人员以及需要了解计量业务的其他有关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
第一章 计量法律、法规及计量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计量法律、法规及计量监督管理
一、计量立法的宗旨和调整范围
一、我国计量法规体系的组成
三、计量监督管理的体制
四、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管理
五、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的建立和法制管理
六、计量检定的法制管理
七、计量器具产品的法制管理
八、商品量的计量监督管理和检验
九、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
十、计量法律责任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节 计量技术法规及国际计量技术文件
一、计量技术法规的范围及其分类
一、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技术规范的应用
三、国际计量组织机构及国际计量技术规范
四、OIML证书制度
五、“互认协议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 计量综合知识
第一节 量和单位
一、量和量值
一、量制、量纲和量纲为一的量
三、计量单位和单位制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节 测量、计量
一、测量
一、计量
三、计量学
四、计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节 测量结果
一、被测量及影响量
二、量的真值和约定量值
三、测量结果和测得的量值
四、描述测量结果的术语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节 测量仪器及其特性
一、测量仪器(计量器具)
二、测量仪器的特性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五节 测量标准
一、测量标准概述
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
三、计量基准
四、计量标准
五、标准物质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六节 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
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二、检定、校准、检测工作公正性的要求
三、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四、资源的配备和管理
五、计量标准、测量设备量值溯源的实施
六、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七、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八、检定、校准和检测物品的处置
九、检定、校准和检测中抽样的控制
十、检定、校准和检测质量的保证
十一、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
十二、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报告
十三、不符合工作的控制
十四、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实施
十五、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十六、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节 计量安全防护
一、计量安全防护的定义
二、计量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三、影响计量人员或仪器设备安全的危险源分析及防护措施
四、开展现场检定、校准、检测时有关安全的注意事项
……
下篇 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
前言/序言
2016年6月,国务院取消计量检定员行政审批,并入注册计量师管理。同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重新修订并批准发布了JJF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该规范对计量标准考核要求、程序、方法、后续监督以及计量标准考核中有关技术问题的处理作出了相应规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改革要求,加快推进注册计量师制度的实施,不断提升注册计量师能力和水平,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人社部有关要求,组织有关专家重新修订了《-级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实务》《二级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实务》。此次修订重点调整了原教材中一些内容,使之更加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加符合考试大纲要求;重点修订了计量标准考核有关内容,使之与现行的计量技术规范相一致;同时,也更正了原教材中一些错误,使之更加准确。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首先感谢各位专家以及全国计量工作者对该教材的关心和做出的贡献!由于时间仓促,肯定仍有一些不足,也敬请广大读者谅解,并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指南:精要解析与实战演练》 内容概述 本书旨在为备考一级注册计量师的考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极具实操性的复习资料。全书紧密围绕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大纲,深度解析考试涉及的各项基础知识和专业实务,并融入大量精选练习题和模拟测试,帮助考生巩固知识、提升技能、掌握应试技巧,最终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第一部分:计量基础理论与法规体系 本部分将系统梳理计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为考生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 计量学概论: 涵盖测量的基本概念、量值溯源、不确定度评定、误差分析等核心内容。详细阐述单位制(SI单位制)及其基本单位、导出单位,以及计量器具的分类、原理和选用原则。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直观展示不同测量原理的仪器设备,帮助考生理解其内在联系。 计量法律法规与标准: 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重点讲解计量法律责任、计量行政管理体制、计量技术机构的职责等。详细阐述国家计量标准、行业计量标准、地方计量标准以及企业计量技术规范的制定与应用。分析国内外计量标准化的重要性,以及国际计量组织(如BIPM、OIML)在计量领域的作用。 计量管理体系: 介绍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计量工作中的应用,重点讲解如何建立和运行有效的计量管理体系,包括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管理、维护和周期管理。分析质量管理体系对提升计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作用。 第二部分: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 本部分将聚焦于各类测量技术和常用仪器仪表,讲解其工作原理、应用范围、选型要求及使用维护要点。 长度、角度与平面度测量: 详细介绍游标卡尺、千分尺、内径量表、角度尺、水平仪、角度仪等常用量具和量仪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讲解表面粗糙度仪、轮廓测量仪等精密测量设备的应用。 质量与力学量测量: 深入讲解不同类型衡器(如杆秤、案秤、电子秤、精密天平)的工作原理、检定方法和使用技巧。阐述测力计、硬度计、试验机等力学量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热学量测量: 覆盖温度测量(如温度计、热电偶、热电阻、红外测温仪)、压力测量(如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流量测量(如涡轮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讲解不同测量原理、适用范围及误差来源。 电学量测量: 涵盖电压、电流、电阻、功率、频率、电能等基本电学量的测量。详细介绍万用表、示波器、功率计、频率计、电能表等常用电学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使用。分析交直流测量技术的异同。 光学与声学量测量: 介绍光度、色度、辐射度等光学量的测量仪器和方法。讲解声压级、声强级等声学量的测量技术和仪器。 化学分析与物性测量: 涵盖pH计、电导率仪、光谱仪(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色谱仪(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常用化学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介绍密度计、粘度计、折光仪等物性测量仪器。 仪器仪表维护与校准: 强调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详细介绍仪器仪表的校准程序、校准方法、校准报告的编制以及不确定度评定在校准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计量基准与标准物质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计量基准的建立、维护和传递,以及标准物质在量值传递中的关键作用。 计量基准: 阐述国家计量基准、工作计量基准的定义、作用和建立原则。详细介绍各物理量计量基准的实现方法和技术要求,例如,质量基准(公斤)、长度基准(米)、时间基准(秒)等。 计量标准: 讲解一级、二级、三级计量标准的含义、层级关系和技术要求。分析如何通过比对、传递等方式实现量值溯源。 标准物质: 详细介绍标准物质的定义、分类(如化学成分标准物质、物理性能标准物质)、特性值、不确定度和证签。阐述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定、均匀性、稳定性考察以及在测量过程中的应用,例如,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疗诊断等领域的应用。 第四部分:测量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 本部分将系统讲解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是提升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关键。 测量不确定度: 深入剖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来源和评定方法(A类和B类评定)。详细讲解不确定度的合成、扩展不确定度和包含因子。通过具体案例演示如何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全面评定。 统计方法在计量中的应用: 讲解常用统计方法,如样本统计量计算、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以及它们在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数据处理软件与工具: 介绍常用的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Origin、SPSS等)在计量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技巧。 第五部分: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与质量保证 本部分将关注计量技术机构的建设、运行和质量保证体系,为考生提供管理和运营方面的指导。 计量技术机构的资质认定: 讲解计量技术机构的设立条件、评审程序和资质认定要求。分析实验室认可(如CNAS)的标准和流程。 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 详细阐述计量技术机构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和执行。讲解内部审核、外部审核(比对、能力验证)的重要性。 风险管理与持续改进: 探讨计量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及其规避措施,以及如何通过持续改进提升计量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六部分:注册计量师实务与案例分析 本部分将结合实际工作场景,通过丰富的案例,帮助考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常见计量技术问题分析: 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计量难题,如仪器故障、测量结果异常、标准传递困难等,提供分析思路和解决方案。 案例分析与研讨: 精选不同领域(如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贸易结算等)的典型计量案例,引导考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对计量法规、技术标准和测量方法的理解。 考试技巧与备考策略: 提供行之有效的考试复习方法、答题技巧和时间管理策略,帮助考生科学备考,提高应试效率。 附录 常用计量术语汇编 重要计量法律法规节选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 参考文献 本书特点 内容全面深入: 覆盖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的所有核心知识点,且讲解深入透彻,理论与实践并重。 结构清晰合理: 全书按照考试大纲和学科逻辑进行编排,易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语言通俗易懂: 采用清晰流畅的语言,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堆砌,力求让不同背景的考生都能轻松阅读。 图文并茂: 配备大量插图、表格和图示,直观展示复杂概念和仪器设备,增强学习效果。 注重实操性: 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和工作场景,帮助考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化应试导向: 紧密结合考试要求,提供实用的备考策略和技巧,助力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本书不仅是备考一级注册计量师的理想参考书,也可作为计量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指导和技能提升手册。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广大考生扎实掌握计量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一名优秀的注册计量师,为国家计量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