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9-14岁 ★纽伯瑞大奖获得者洛伊丝?劳里专为孩子创作的轻松、幽默、富有英雄主义和成长启迪的童话故事。
★凯迪克大奖获得者埃里克?罗曼手绘插图,妙趣横生、充满童心。
★以教堂为背景,在浓厚的历史人文底色上描绘人与动物微妙的关系,为孩子讲述理解、包容与博爱的真谛。
★一波三折的精彩剧情,富有画面感的冒险之旅,吹响属于友情、勇气的号角,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得到启迪,如何在责任中变得强大。
内容简介
在圣巴托罗缪大教堂里住着一群老鼠。它们可不是一般的老鼠,而是温文尔雅、进退有度、谦卑知礼的“教堂老鼠”。它们在女族长希尔德加德的领导下小心翼翼地保持着与人类的距离,维护着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微妙关系。可是眼下,不小心暴露行踪的老鼠们有祸了!神父请来了“除害专家”,一年一度的“动物赐福日”也即将到来——那一天,数不清的猫会出现在教堂里!大难当头,希尔德加德必须带领老鼠们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冒险……
作者简介
洛伊丝?劳里,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在二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她凭借扣人心弦的故事和丰富的成长主题,荣获无数国际荣誉,包括两届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风筝奖和国际安徒生提名奖,且在2007年被授予玛格瑞特?爱德华终生成就奖。因父亲是军医,劳里童年及青少年时期在世界很多地方都生活过,这些丰富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她多样化的写作风格。《最后的夏天》是她的处女作,取材于姐姐早年去世的经历。《织梦人》是她向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梦想与希望致敬。《教堂老鼠的大冒险》则是一部关于友谊、责任、荣誉和爱的动物传奇。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铅笔勾勒的流畅线条加上活泼的水彩插图,使得这个充满高贵情操的故事更加生动精彩,喜爱动物故事的读者可以一饱眼福了。── 美国《柯克斯书评》
紧扣心弦的行动策划、藏在暗处的危机,以及英勇的救援行动,交织在无可挑剔的构思和幽默的冒险情节里,为小读者营造出了步步惊心的氛围,故事轻松愉快而又充满趣味。── 美国《出版人周刊》
《教堂老鼠的大冒险》惊奇的历险过程,以及可预期的圆满结局,是课堂分享和儿童自主阅读的选择。── 美国《书单》杂志
目录
第一章 生不逢时
第二章 老鼠的祈祷
第三章 紧急会议
第四章 例行巡查
第五章 夜袭电话簿
第六章 出埃及记
第七章 在旷野里
第八章 恐怖大杀器
第九章 扑克敢死队
第十章 少了一个
第十一章 名副其实的圣徒
第十二章 祝福这只老鼠
精彩书摘
她还记得伊格内修斯说的那个办法。可是上帝啊!想想就不可能。“橄榄油!”她大声说道,“罗德里克,得让这个受害者被粘住的地方浸满橄榄油。有橄榄油吗?厨房里有吗?”
罗德里克点点头。“在食品橱里,可是是一大罐崭新的,还没开封。”
“咬不动吗?”
“铁皮罐,咬不动。”
“拧开盖子呢?”
“不行,就连教堂里的女士都拧不动,她们总是喊执事来帮忙。就连执事也要费好大劲儿才能打开。”
卢克瑞希亚又大声叫唤起来。“救命!救救我!” 希尔德加德眼看着她又扯掉了一根胡须。
“安静点儿,卢克瑞希亚!你这是自找的,你根本就不该出现在这里。我会救你的,不要乱动了。”这话说得有点儿傻,她四只脚全都粘得牢牢的,肯定没法乱动了。
希尔德加德想起了一件事。或许这样能行,谁知道呢,这是唯一的希望了。
“看到那个架子没?”希尔德加德指着一个高高的架子,上面放着一个玻璃容器,外面装饰着银丝掐花。“我得爬到那上面去。”
“应该不太难。”罗德里克说,“你经常爬到比那个还高的地方。那个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希尔德加德没有答话,她还在思考着。从衣服堆里又传来了卢克瑞希亚悲惨的叫声,希尔德加德也没有在意。“罗德里克,”她说,“你得出去一趟。现在来人了吗?”罗德里克朝门外瞥了一眼,摇摇头。阁楼上仍然是特雷弗敲击风琴的声音,目前还没有其他人来。
“去咬个坐垫,随便什么坐垫。你能咬开吗?”
罗德里克疑惑地点点头。“ 应该能吧。然后呢?要把坐垫吃下去吗?我不确定我的消化道能够——”
“不,不用吃。扯点儿填充棉拖到这里来。”
“干什么用?”
希尔德加德不耐烦地看着他。“等下你就知道了。没时间了罗德里克!墨菲神父随时都会进来,快去拿填充棉。我去架子上。快!”
罗德里克一溜烟地跑了。
“至于你,给我安静点儿!”希尔德加德对卢克瑞希亚说。 接着她爬上了一张椅子的扶手,从那里跳上了水池台。她目测着那个架子,还是有点儿远。于是她又跳上了墙上的一个挂钩,站在挂钩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最终跳上了架子。
好了!就是这里了。对于一个上了年纪的女性来说,这一下跳得还算可以。她心想。
她站直了身子,爪子紧紧地抱牢了玻璃瓶,用鼻子顶着瓶塞。塞子微微动了一下,她又顶了一下,又一下。好了,塞子下来了,在架子上跳了两下,掉到了地板上。
“罗德里克?”她喊道。罗德里克出现在门口,嘴里正衔着一块长长的灰色的填充棉拖了进来,疑惑地抬头看着她。
“很好!”她说,“把它拿到这上面来。先跳到椅子扶手上去,注意不要弄丢了!”
他照做了,又抬头看着她。
“然后跳到水池上,这个比较容易。”
他跳到了水池上。
“把那个填充棉抓牢了,罗德里克,下面这一步还挺远的!”
罗德里克紧张地重新叼起了填充棉。“跳到那个挂钩上去。”她指示道,“你肯定行!我都跳上去了!”
地板上的粘鼠板上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我为你祈祷!”卢克瑞希亚喊道。
前言/序言
一只老鼠的英雄主义
《教堂老鼠的大冒险》可能是洛伊丝?劳里写过的最不严肃而又最严肃的故事了。算起来,在我翻译过的故事里,老鼠并不算是稀客。在小猪、土拨鼠、河马和虎斑猫之外,我也曾遇到过一只住在伦敦的识字的老鼠,只不过它并不是那本书的主角。然而,在那个故事里,那只识字的小老鼠也正是凭借着自己的大智慧,化解了整个族群所面临的危机。当然,那又是另外一个说来话长的故事了。
你们可能不相信,在遇到教堂老鼠这个故事之前,我并没有见过真正的老鼠。因为害怕老鼠,我总是最大限度地避免与这种生物狭路相逢。因此,但凡在故事里遇到老鼠的时候,我的联想大半都来自插图。然而,就在翻译《教堂老鼠的大冒险》的过程中,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间生物实验室里见到了一窝刚出生的小老鼠。它们只有花生米那么大,全身呈现一种奇特的肉粉色,几乎没法睁开的眼睛就像是草草画上去的一般。那一刻,我忽然非常真切地明白了希尔德加德看见米莉森特的孩子们时心里的感受。那么微小却充满生命力的小东西,很难让人冷漠地转开头。所以,虽然希尔德加德老大不满意地抱怨他们“跟可爱半点儿关系都没有”,却还是尽心尽力地为米莉森特找了一个安全的家,帮她把孩子们一个个衔了过去。
相信你们也一定从这本书的开头就读出来了,希尔德加德的每一道命令和斥责看上去都那么冷酷,却处处充满了温情。这是她作为统率几百只老鼠的女族长身上最具魅力的地方。一个了不起的首领总是要在故事里面临危机的,希尔德加德眼前最大的危机就是:教堂里的人已经意识到了老鼠数量的繁多,要采取剿灭手段了。在第一次行动中,她虽然率领部下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却弄错了方向,没能阻止大屠杀的来临。当大屠杀真正来临之时,她果断地带领全族离开教堂。在这里,为了契合教堂这个环境,洛伊丝?劳里巧妙地把老鼠们的壮举与圣经中的《出埃及记》联系在一起,为希尔德加德添上了一层摩西 般的英雄色彩。与希伯来人的逃亡不同的是,离开教堂之后的老鼠们仍然要面临如何回去的问题。在得到了老前辈的指点之后,希尔德加德知晓了大屠杀的奥义,想出了一个办法搞定了所有的威胁,其办法巧妙得连我这个人类都叹为观止。然而,在一切都尘埃落定,生活恢复安宁的时候,她却为了族群的名誉和地位,勇敢地让自己成为了教堂仪式的焦点——她希望接受神父的赐福。
这是一个关于勇气、智慧和荣耀的故事。它常常会让我想起我在别的故事里遇到的那些和希尔德加德一样了不起的动物,有时候是狐狸,有时候是松鼠,有时候是猫,有时候是小猪。无一例外的是,它们都是和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人类分享了同一片居住区域的动物。我们总是以为我们围海造田,画地为城,便顺理成章地天下我有。然而在上帝的眼中,同样渺小的我们和它们,可能也仅仅只有毫厘之差。每每想到这里,我便会减轻一点对于老鼠的恐惧和厌恶——这并不意味我会喜欢老鼠、松鼠或者狐狸等等,我当然知道他们身上有可怕的细菌、气味,以及会对我的房屋和食物造成无数的破坏——但至少,不用咬牙切齿赶尽杀绝。我甚至还想到小的时候,每次家里杀鸡,我奶奶都会念一遍“小鸡小鸡你莫怪,今年早早去,明年早早来。”小时候我总觉得迷信可笑,明明就是要杀死小鸡,还说这些假惺惺的话干什么。然而如今回想起来,这或许也是我们文化中朴素的哲学对生命的一点敬畏,以及不肯草率处之的致敬之情吧。这,也是写过了那么多大故事的洛伊丝?劳里,想要通过这本书送给我们的一点小小的礼物。
绿野仙踪(附赠插画珍藏版) (9-14岁 经典童话/奇幻冒险/成长励志) 一趟通往内心深处的奇妙旅程,一场关于勇气、智慧、爱与回家的永恒赞歌。 --- 内容简介: 欢迎来到奥兹国,一个光怪陆离、充满魔法和奇遇的奇幻世界。在这里,彩虹的尽头不再是传说,而是通往全新冒险的入口。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桃乐丝(Dorothy)的孤女,她和她的忠犬托托(Toto)生活在堪萨斯州一片单调的灰黄色大地上。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将她和她的小木屋卷上了天空,最终将他们远远抛弃在了遥远而绚烂的芒奇金国。 初到奥兹国,桃乐丝便意外地踩扁了东方邪恶女巫,并因此获得了女巫的魔法银鞋(或红宝石鞋,取决于版本)。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到堪萨斯。善良的北方女巫告诉她,实现愿望的唯一希望,是去翡翠城拜访强大的“奥兹国的伟大的巫师”。 于是,桃乐丝踏上了这条著名的“黄色砖路”。这条路,既是物质上的旅程,更是她精神成长的阶梯。 在路上,她邂逅了三个同样渴望得到巫师帮助的伙伴: 稻草人(The Scarecrow): 他渴望拥有智慧和头脑。他深信自己是个笨蛋,无法思考,但在旅途中,他总是第一个想出应对困境的计策,展现出惊人的逻辑与洞察力。 锡皮人(The Tin Woodman): 他渴望一颗心,认为自己没有感情,无法去爱与感受。然而,在目睹同伴的痛苦时,他的悲悯与关怀却比任何人心都要柔软。 胆小的狮子(The Cowardly Lion): 他是森林之王,却极度缺乏自信,害怕一切,渴望获得勇气。然而,每当朋友面临危险,他总能爆发出超越自我的本能保护欲。 这四个看似“残缺”的组合,互相扶持,共同穿越了可怕的黑森林、躲避了邪恶的西方女巫的追杀,面对了各种光怪陆离的考验。他们发现,他们所寻求的东西——智慧、爱、勇气——并非只能由巫师赐予,而是在他们携手共度的每一个瞬间,在每一次相互扶持、自我牺牲的行为中,就已经内化成了他们自己的一部分。 当他们最终到达翡翠城,发现那位“伟大的巫师”竟然是一个普通的、略显滑稽的、来自奥马哈的气球魔术师时,桃乐丝经历了巨大的失望。然而,正是这位“骗子”巫师,用巧妙的方式让他们明白了:真正的力量,永远源自内心,而非外界的承认。 最终,桃乐丝能否找到回家的路?她会如何面对失去魔法银鞋(或红宝石鞋)的困境?这本经典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奇幻冒险的童话,更是对人性、友谊、勇气和自我认同的深刻探讨。它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的,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 本书特色: 1. 世界文学瑰宝: 本书是美国儿童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经典之一,被誉为“美国自己的民间故事”。它开创了现代奇幻文学的先河,其影响力跨越了时代与国界。 2. 深刻的主题探讨: 故事巧妙地将外在的冒险旅程与内在的心理成长相结合。它不是简单的善恶对抗,而是引导小读者思考“我是谁”“我需要什么”等哲学命题。 3. 丰富的想象力与画面感: L. 弗兰克·鲍姆构建了一个色彩斑斓、逻辑自洽的魔法世界。从闪耀的翡翠城到阴森的西方城堡,再到会说话的动物和奇特的居民,为小读者的想象力提供了最广阔的沃土。 4. 附赠珍藏版插画: 本版特别收录了W. W. 丹斯洛的经典原版插画(高分辨率复刻),力求还原初版书籍的艺术魅力,帮助小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奥兹国的风貌。 5. 语言的魅力: 语言流畅、富有韵律感,非常适合9岁以上青少年独立阅读,有助于提升英语文学理解能力和语感培养。 这是一本值得全家共享、反复阅读的成长经典。 --- 适读年龄: 9-14岁(也适合成人重温经典) 核心价值: 勇气、友谊、自我发现、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