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

电力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单文培,廖宇仲,邱玉林 著
图书标签:
  • 电力设备
  • 异常运行
  • 事故处理
  • 电气工程
  • 电力系统
  • 故障诊断
  • 检修
  • 安全
  • 运行维护
  • 应急处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92380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220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12
字数:125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电力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根本国家行业新的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及当前电力设备实况,微机在电力系统应用,电工新材料的使用情况,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编写而成。囊括了大量的技术数据及实例,便于查阅和学习。
本书共二十四章,具体内容包括:常用电工工具及电工材料,电工基本操作,电工仪表使用及维护,安全用电,电气防火与防爆,同步电机,异步电动机,电力变压器,直流电动机,高压配电装置,低压电器,互感器与电容器,母线,电力电缆,绝缘子,套管,接地装置与防雷设备,室内配线与电气照明,低压配电装置安装和制作,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架空配电线路,直流设备运行及故障处理,二次回路公共设备,电厂、变电站仪表配置与中央信号系统,控制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等。
本书可供发电厂、变电站及泵站、工矿企业等从事电力设备安装、运行及检修的技术人员、电气技师使用,也可作为岗位培训教材,还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常用电工工具及电工材料1
第一节常用电工工具及其使用1
第二节常用电工材料及其选用13
第三节电工新材料36
第2章电工基本操作技能43
第一节导线的连接及绝缘恢复43
第二节手工焊接工艺及操作技能53
第3章电工仪表使用及维护64
第一节指示仪表的运行异常处理64
第二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故障处理64
第三节电能表的使用与维修69
第四节万用表77
第五节绝缘电阻表88
第六节直流电桥93
第七节钳形电流表95
第八节交流电桥97
第九节功率表99
第十节MC—07型接地电阻测量仪100
第十一节通用示波器101
第十二节其他常用测试仪器104
第4章安全用电107
第一节触电的形式与触电急救107
第二节电工安全常识110
第5章电气防火与防爆112
第一节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原因112
第二节危险环境114
第三节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电气线路115
第四节电气防爆技术120
第6章同步电机122
第一节同步电机概述122
第二节同步发电机特征125
第三节发电机频率、电压、有功负载、无功负载的调整127
第四节发电机故障处理128
第五节同步电动机132
第六节同步调相机133
第七节发电机的巡回检查133
第7章异步电动机135
第一节异步电动机概述135
第二节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的安装140
第三节中小型异步电动机的拆卸与组装145
第四节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故障检修148
第五节异步电动机转子的故障修理153
第六节交流异步电动机铁心的故障处理157
第七节电动机转轴修理160
第八节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重嵌164
第九节异步电动机的浸漆与烘干174
第十节异步电动机的操作175
第十一节电动机运行中的检修维护180
第十二节电动机空载启动时的故障处理182
第十三节电动机负载运行时的故障处理184
第十四节电动机运行中的事故停机处理187
第十五节电动机轴承故障处理188
第十六节单相异步电动机189
第8章电力变压器193
第一节电力变压器的安装193
第二节电力变压器安装中出现的缺陷及其排除199
第三节变压器的交接试验及试运行205
第四节变压器的运行原则212
第五节变压器的操作和并列运行218
第六节变压器运行中的维护与检查220
第七节变压器故障与事故处理221
第八节变压器油的运行229
第九节变压器不吊心检修235
第十节变压器吊心检修236
第十一节变压器其他部件检修241
第十二节变压器干燥处理245
第9章直流电机249
第一节直流电机249
第二节直流电机的使用与维护253
第三节直流电机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255
第四节直流电动机的拆装258
第10章高压配电装置260
第一节高压熔断器260
第二节隔离开关265
第三节油断路器275
第四节真空断路器292
第五节SF6断路器305
第六节断路器的操动机构323
第七节高压开关柜339
第八节倒闸操作基础知识345
第11章低压电器350
第一节刀开关350
第二节接触器、磁力启动器353
第三节自动空气断路器367
第四节低压熔断器381
第五节漏电保护装置385
第六节低压配电屏388
第七节继电器391
第12章互感器和电力电容器398
第一节互感器的安装398
第二节电压互感器的运行及事故处理400
第三节电流互感器的运行及事故处理403
第四节互感器的小修405
第五节电力电容器安装与检修408
第六节电容器的运行412
第七节电力电容器的故障处理416
第13章母线、电缆、绝缘子、套管421
第一节硬母线的安装与检修421
第二节软母线的安装与检修424
第三节绝缘子、套管427
第四节电缆的施工428
第五节电缆线路的运行与维护437
第六节电力电缆的修理443
第14章接地装置与防雷设备448
第一节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448
第二节接地装置的安装453
第三节接地装置的运行维护456
第四节接地装置的故障处理457
第五节防雷设备的安装458
第六节避雷器的检修460
第七节避雷器的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462
第15章室内配线和电气照明466
第一节室内配线466
第二节照明线路的安装和维修472
第三节LED照明484
第16章低压配电装置的安装和制作489
第一节总配电装置489
第二节动力配电箱491
第三节照明配电箱(盘)497
第四节电能表箱500
第17章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507
第一节概述507
第二节太阳电池508
第三节功率调节器511
第四节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512
第五节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与维护514
第18章架空配电线路516
第一节架空配电线路的结构516
第二节架空配电线路的安装522
第三节低压架空接户线的安装536
第四节进户线的安装541
第五节架空线路常见故障和预防措施542
第六节电气线路安全条件543
第七节线路巡视检查548
第19章直流设备运行及故障处理549
第一节铅酸蓄电池的运行维护549
第二节镉镍蓄电池的运行维护558
第三节直流系统的运行故障处理563
第20章二次回路573
第一节二次回路的基本知识573
第二节屏、柜的安装577
第三节控制电缆的安装581
第四节二次回路的试操作(传动)试验与试运行586
第五节二次回路的运行检查及维护591
第六节二次回路工作的安全规定594
第七节二次回路故障处理595
第21章发电厂、变电所(泵站)仪表及中央信号系统600
第一节发电厂、变电所(泵站)测量仪表配置600
第二节中央信号系统604
第22章控制线路608
第一节断路器的控制608
第二节交流电动机常用控制线路610
第三节直流电动机常用控制线路624
第23章继电保护装置627
第一节基本概念627
第二节发电机保护装置634
第三节电力变压器保护装置638
第四节电动机保护装置642
第五节微机继电保护装置644
第六节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669
第24章自动装置671
第一节自动调节励磁装置(AER)671
第二节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729
第三节自动重合闸装置734
第四节自动按频率减负载装置737
第五节自动装置的运行管理744
第六节数字式并列装置745
第七节自动并列装置的运行与调试753
第八节水轮发电机组的自动控制754
附录769
附录一控制屏(台)上模拟母线的颜色769
附录二控制屏上主要小母线的颜色769
附录三直流屏或所用屏小母线相序及涂色表769
附录四电气常用新旧图形符号对照表770
附录五电气常用新旧文字符号对照表780
附录六小母线新旧文字符号及其回路标号783
附录七二次直流回路新旧数字标号785
附录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786
附录九电工常用法定计量单位789
附录十常用电动机技术数据792

精彩书摘

  《电力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
  三相晶闸管励磁装置在调试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下:三相励磁装置有三相交流电的相序问题、触发电路与主电路的同相位问题、三相调试平衡问题等,所以在主电路与控制电路接线正确,局部调试完毕后,应检查三相电源的相序。检查可用相序表或用电容灯泡法,或用示波器法,按照要求的相序,接通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还要检查主变压器与同步变压器的一、二次侧的极性,应对应一致;再检查三相触发电路的输出脉冲与所连接的主电路的晶闸管相位应一致;此后再调整三相触发电路中的电位器,使三相脉冲发出的时间对称,使输出的波形的波顶变化均匀一致。
  (1)要确定控制电路与主电路相位一致,触发电路输出脉冲与其所应该控制的晶闸管对上号,可以用示波器观看控制电路中稳压管两端的梯形波,应与被控制的晶闸管所承受正向电压的时间是一致的;也可以先把各个晶闸管控制极全断开,把触发电路输出脉冲逐个地加在各个晶闸管控制极上,看是否可以使该晶闸管的开放角从最大到最小变化,能够在全范围内调节,就是对上号了。
  ……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策略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城市规划在构建可持续发展未来中的核心作用,并系统梳理了其理论基石、多元策略及生动实践。在当前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科学、前瞻性的城市规划,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公平与生态健康的和谐统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书旨在为城市管理者、规划师、研究者以及所有关心城市命运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视角。 第一部分: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石与演进 本部分首先追溯了城市规划的历史脉络,从早期工业化时期为解决城市病而出现的简单规划,到现代城市规划日益强调的综合性、参与性和前瞻性。我们将详细阐述城市规划的学科内涵,包括其跨学科的特性,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重点介绍可持续发展理念如何渗透并重塑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体系,强调其不仅仅是空间布局的安排,更是对城市生命系统整体优化与长期演进的战略指导。我们将深入分析“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探讨如何在规划中真正将居民的需求、福祉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相结合。 第二部分: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多元策略 本部分将聚焦于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具体策略,并进行深入剖析。 绿色交通与低碳出行: 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推广公共交通、慢行系统(步行与自行车)以及新能源交通工具,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碳排放,提升城市空气质量。我们将介绍智慧交通系统的构建,以及鼓励绿色出行模式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 韧性城市与气候适应: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涝、干旱、高温等),城市需要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恢复力。本部分将阐述韧性城市的设计理念,包括基础设施的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生态缓冲带的建设、社区层面的应急响应机制等。 空间优化与紧凑型发展: 讨论如何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避免城市无序蔓延,鼓励紧凑型、混合功能的发展模式。我们将分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耕地和生态空间、促进城市内部更新与活化的策略,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作用。 可持续建筑与能源管理: 深入探讨绿色建筑标准、节能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如太阳能、地热能)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我们将介绍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如何助力城市能源结构的转型,以及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与资源高效利用: 分析如何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促进废弃物分类、回收与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我们将探讨水资源的管理与优化配置,以及城市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智慧城市与技术赋能: 探讨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如何赋能城市规划与管理,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我们将分析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社区等方面的应用,以及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 第三部分:可持续城市规划的实践与挑战 本部分将通过案例分析,展现可持续城市规划的生动实践,并探讨在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应对之道。 全球优秀案例研究: 精选多个国内外在可持续城市规划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的城市案例,从规划理念、具体措施、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这些案例将涵盖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借鉴。 利益相关者参与与治理: 强调城市规划并非仅是专业人员的工作,而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共同参与的过程。本部分将分析如何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促进多方协作,解决规划中的利益冲突。 政策法规与制度创新: 探讨支撑可持续城市规划实施的政策体系,包括土地政策、环境法规、财政激励措施等。我们将分析制度创新如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规划实施的挑战与创新: 识别在实际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资金投入、技术瓶颈、管理协调、文化接受度等,并提出相应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和经验。 面向未来的展望: 展望城市规划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如人口老龄化、数字化转型、全球供应链重塑等)中的新方向,以及如何进一步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更具活力、韧性和包容性的未来城市。 本书内容翔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深入的学习平台,共同探索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光明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种非专业读者来说,能够理解电力设备为何会“异常运行”并如何“处理事故”,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带着一种“专业壁垒”的意味,但同时又充满了吸引力。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将那些晦涩难懂的电气原理、复杂的保护逻辑,用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传递给我。我想要知道,当电力设备出现故障时,究竟是哪些“内在”的原因导致了它的失常?是材料的问题,还是设计上的缺陷,或者是长期运行带来的损耗?书中会不会详细剖析各种典型故障的发生机理,比如绝缘击穿、短路、接地、过载等等,并且提供相关的图示和数据来佐证?而“事故处理”的部分,则更像是“排忧解难”的指南。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系统的、分步的操作流程,告诉我们在不同类型的事故发生后,应该如何进行故障定位,如何采取应急措施,如何进行抢修和恢复。我设想书中会有大量的“怎么办”的答案,能够指导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如何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这种实用性的指导,对于任何一个关心电力安全的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听起来很技术性,但吸引我的是它背后所蕴含的“风险管理”和“安全保障”的理念。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运转的基石,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运行”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经济、社会甚至民生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设备本身的问题,更是在探讨如何预防这些“异常”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生,如何将损失和风险控制到最低。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分析导致设备异常运行的根本原因,这可能涉及到设计缺陷、制造工艺、安装施工、运行维护、甚至是人为因素等等。它应该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更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从源头上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而关于“事故处理”的部分,我设想它会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不仅仅是局限于技术层面的修复,更会包含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认定、经验反馈等一系列流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过去的事故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我们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更加宏观的视角,来审视电力设备的安全问题,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孤立的设备层面。

评分

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以一种极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剥开了电力设备运行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坑”。它并没有回避那些令人头疼的故障现象,反而将其作为研究的核心。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保护装置章节的论述,那些继电器、断路器,听起来似乎只是冰冷的金属和电路,但在书中,它们却被赋予了“生命”和“智慧”,仿佛是电力系统的“哨兵”,时刻警惕着潜在的危险。我迫切想了解的是,当异常信号出现时,这些“哨兵”是如何做出反应的?它们的动作逻辑是什么?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会“误报”,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却“失灵”?书中肯定会详细解释各种保护方案的原理,比如过流保护、差动保护、重合闸等等,以及它们各自适用的场景和局限性。更令我着迷的是,它还会探讨不同保护方案之间的配合问题,这就像是在玩一场精密的博弈,每一步棋都需要计算精确,否则就会因为协调不当而导致保护失效,甚至引发更大的事故。我想象着书中会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公式来展示这些复杂的计算过程,当然,作为一名读者,我可能会需要反复咀嚼,甚至查阅一些基础的电力理论书籍来辅助理解。但正是这种挑战性,才让这本书显得如此有价值,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训练。

评分

我对电力知识一直有着朦胧的好奇,特别是那些关于“故障”和“危机”的叙述,总能让我联想到电影里那些紧张的救援场景。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这种“求知欲”。我希望它能够以一种非常贴近实际操作的方式,来阐述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比如说,我想知道,当电力系统出现不稳定的迹象时,工程师们是通过哪些“信号”来判断问题的?这些信号又意味着什么?是设备老旧,还是设计上的漏洞,亦或是操作上的失误?书中会不会详细介绍各种监测和诊断技术?我非常期待看到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一次大规模停电事故是如何发生的,它的最初诱因是什么,中间经历了哪些环节,最终又是如何得到解决的。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让读者明白,在电力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异常”都可能被放大,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而“事故处理”部分,则是我最看重的,它应该能够展示出人类在面对突发危机时的智慧和勇气,以及科学的流程和严谨的态度是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的。

评分

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因为我一直对“幕后英雄”的故事充满好奇,而电力系统的工程师们,无疑就是维持我们日常生活运转的“幕后英雄”。他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日复一日的例行检查和维护,更是在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冷静分析、果断决策,将危险化解于无形。这本书的标题“电力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就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窥探他们工作状态的窗户。我想要了解,当那些庞大的发电机组、复杂的变电站、纵横交错的输电线路突然出现“不听话”的时候,工程师们是如何一步步抽丝剥茧,找出问题的根源的?书中会不会有详细描述那些“疑难杂症”,比如某个关键继电器为何会失灵?某条线路为何会反复跳闸?或者某个变压器为何会无端过热?我特别期待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一些经典的事故案例,来解析这些复杂的故障机理。同时,关于“事故处理”的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他们是如何在极端压力下,迅速制定并执行抢修方案的。那些争分夺秒的场景,那些集体的智慧和协作,一定充满了戏剧性和感人之处。这本书,或许能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电力”二字背后所承载的重任,以及那些为之奋斗的专业人士的辛勤付出。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本“解剖学”的教材,只不过它解剖的对象是电力设备在出现问题时的“病灶”。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个系统,就必须了解它的“病症”以及“治疗方法”。所以,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解析各种电力设备常见的“异常运行”现象。比如,为什么电网会出现电压跌落?为何会有频率波动?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电气原理?书中是否会通过大量的图示和数据,来帮助我理解这些复杂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关于“事故处理”的部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在实际的事故发生时,工程师们是如何迅速定位故障点?又会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来排除故障?我渴望看到书中能够通过真实的事故案例,来展示这些处理过程,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处理复杂电力事故的挑战性以及专业性。这本书,或许能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更懂得“门道”的理解者。

评分

对于我这种长期在电力设备维护一线摸爬滚打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及时雨。我们平时的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在“救火”,突发状况接踵而至,处理起来往往是靠经验,但经验有时候也会有局限性。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可以弥补我们在这方面的不足。它肯定会对各种设备,比如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电容器组、电抗器等,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系统性的梳理。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详细分析这些设备常见的故障模式,比如断路器的灭弧室失效、隔离开关的接触不良、互感器的绝缘击穿、电容器组的短路等等,并且给出明确的判断依据和处理流程。我想象着书中会有大量的现场照片、诊断曲线图,甚至是事故现场的模拟分析,这样我们就能更直观地理解问题所在。而且,关于“事故处理”,我更关心的是它提供的“应急预案”和“抢修措施”。在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时,时间就是一切,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供电,同时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套科学、高效、可操作性强的应急处理指南,那将是我们工作的“定心丸”。我希望它能包含故障隔离、故障点定位、临时接地、倒闸操作、带电作业风险评估等等方面的详细指导,甚至是如何组织抢修队伍,协调各方资源,这些都是实际工作中非常宝贵的经验。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电力系统的一本“急救手册”,我拿到它的时候,心里就想着,赶紧把它啃下来,毕竟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读物,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照明、生产的正常运转,甚至更广泛的社会稳定。翻开第一页,那厚实的纸张和严谨的排版就给人一种专业的感觉,虽然我不是电力行业的专家,但接触过一些相关的知识,知道电力设备一旦出问题,那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本书的标题——“电力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直接点明了它的核心价值,它不是那种讲理论讲得很虚的公司培训材料,也不是那种科普性的、泛泛而谈的读物,而是实实在在聚焦在“异常”和“事故”这两个关键环节上。我特别关注的是它如何去解析那些“异常”,比如电压波动、频率偏差、设备过热、接地故障等等,这些都是我听过但并不完全理解的概念。我期待它能用一种我能懂的方式,把这些看似复杂的现象背后隐藏的物理原理、电气特性以及可能诱发的连锁反应给讲清楚。更重要的是,它如何引导我们去“处理”这些事故,这就涉及到故障诊断、隔离、修复、恢复等等一系列步骤,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准的判断和果断的操作,稍有差池就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我设想书中会有大量的案例分析,从最基础的变压器、断路器、发电机等设备,到更复杂的输电线路、配电网,甚至是新能源接入系统的常见故障,都应该有详尽的描述和分析。我想知道,在真实发生的事故中,技术人员是如何一步步侦测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最终将损失降到最低的。这种实操性的指导,对于我这样希望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建立联系的读者来说,是无价的。

评分

我一直对电力系统如何保证稳定运行感到好奇,特别是那些在关键时刻出现的“意外”,以及专业人员是如何应对的。这本书的标题“电力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非常精准地抓住了这个痛点。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为我剖析电力设备在“生病”时的各种症状。它是否会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电力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高压开关等)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分析这些“病症”的成因,是设计缺陷、制造问题、安装不当,还是运行维护不力?同时,对于“事故处理”这个部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套科学、系统、且具有实操性的“治疗方案”。在突发事故面前,如何才能快速、准确地诊断问题,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抢修措施,并将损失降到最低?我设想书中会包含大量的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事故场景,展示出专业人员是如何在压力下进行决策和操作的,以及他们所使用的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这本书,或许能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以及保障电力安全的重要性。

评分

我一直对电力系统充满敬畏,它就像是现代社会的“血管”,默默地支撑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电力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这个话题,更是触及到了这个庞大系统中最脆弱也最关键的环节。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那些隐藏在“异常”背后的复杂原因。它是否会详细介绍各种电力设备,例如变压器、发电机、输电线路、开关设备等,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我希望能看到对这些故障的成因分析,比如电气应力、热应力、机械应力等是如何导致设备损坏的。此外,关于“事故处理”,我更关心的是书中提供的“应对策略”。在事故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线,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并迅速组织抢修,将损失降到最低,这是我非常想了解的内容。书中是否会提供不同事故场景下的应急预案,以及具体的抢修技术和步骤?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更全面的电力设备安全管理意识,理解预防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在危机发生时,掌握基本的处理方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