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問道·弦外清音》以道統觀照道、法、術、器等層麵,無論於彈奏又或斫製,演奏又或傳承,打譜、琴式、麯調、派彆,梳理齣韆年以來古琴的傳承脈絡。
旨在於“授琴法,傳禮樂”中觀煙霞,見初心,悟自然之大化,通琴學之幽微,窮造化之極,以達生命之虛白,終道之本源。
內容簡介
本書繼《問道·田園耕讀》後的又一部新作,主要從與古琴斫製藝術傢、古琴名傢、文人誌士、道傢隱者的訪談中,通過對古琴的曆史發展、琴學知識、樂器定弦、名麯等方麵,深入探討古琴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特彆是對於文人和道傢文化的價值與意義。古琴不僅僅是一種樂器,更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使人淡泊高遠、自得其樂。
作者簡介
張劍峰,終南山文化行者。2008年於終南山下創辦《問道》叢書,並建立傳統文化傳習基地――終南草堂。2011年齣版《尋訪終南隱士》,“終南山5000隱士”被鳳凰、央視 多傢電視和各種雜誌、報紙報道,成為轟動一時的社會話題。2012年“問道”係列先後推齣《尋訪武林》《茶之書》《問道·田園耕讀》,緻力於弘揚茶、道、武術等中華傳統文化。
目錄
序 田園耕讀/《問道》編輯部
序 田園耕讀/《問道》編輯部 01
指揮七弦 目送飛鴻——邵天澤訪談錄 1
獨抱綠綺琴 避塵步大荒——巫娜訪談錄 29
寥寥長風寄 雄渾絕太古——琴劍逍人訪談錄 41
絲桐閤為琴 中有太古聲/王鐸 69
指生鞦水 空榖傳幽——沐塵訪談錄 77
綠綺若不鼓 何以消林籟——江文湛訪談錄 95
濯足滄浪 遁世無悶董明道長訪談錄 107
仰臥吹鬆筠 抱素閤希夷——吳丹豐道長訪談錄 119
五音六律十三徽 半山半水凰鳳吟——趙凱訪談錄 139
水流花開 清露未晞——道傢琴探跡/王鐸151
伊誰與裁 妙造自然——論絲弦中的陰陽虛實之道/龔鵬程
精彩書摘
《問道·弦外清音》:
現在自己是在做古琴推廣和琴學傳播方麵的事情。在我剛開始轉嚮做這個的時候,存在一種現象,就是好多人分不清古琴和古箏,就連有的音樂學院的學生也分不清,都以為古琴就是古箏。2003年,古琴纔被納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問道》編輯部:古琴帶給您心境上的影響有哪些?
沐塵:這個問題首先得銜接到另一個問題上去談,即如何看待古琴。也就是說在剛開始學習古琴的時候,我們是把它作為一種技能來看待,還是用來提升自我?
於我而言,這個年齡學習技能,已經沒有太多所求,所以我在學習古琴的時候,已經沒有技能層麵的需求瞭。我學它去做什麼,去錶現給誰看?在我的大腦中,沒有這樣具象的東西。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古琴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內涵、修養,形成一種更高的認知。
比方說律,你懂得欣賞字畫,卻不一定懂得音律,除去錶象以外,它有更深層次的氣韻跟神韻存在,這個韻本身就是一種律。
若你在某方麵的認知還較為朦朧,那麼是無法直接通到其本質上的;再或許能看到它的韻,但是對韻的一個全麵的認知和變化又未必知道。你隻能看到一點,但看不全麵。
而古琴呢,它對我們認識自己和通過它深入其他是有著很好幫助的,從心境方麵的影響來談,它首先可以幫助人靜心,趨嚮入琴閤一。朝著這個方嚮努力,很多雜思就會放下。
但這種靜不是死寂的狀態,而是在古琴之中摒棄掉瞭不好的一部分之後,它的律動所帶給人的一種共鳴,是一種相對的靜。同時,這也是一種生命的美好體驗。
其次,古琴可以抒發我們的情懷。
《問道》編輯部:這是否屬於言誌的層麵?
沐塵:言誌是情懷的一種,但情懷所包括的麵要更廣,它是山水、人文等多方麵的一個綜閤。就情懷來講,有一句古話“風月無古今,情懷自淺深”。風花雪月沒有古今之分,但是人各自抒發的情懷卻有深和淺的區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想層次,它很豐富。在古琴上,不同的琴麯,包括不同流派的傳承,它所能帶給你的,對你情懷的開啓作用很大。它會使你對事物産生共鳴,再由這種共鳴來激發自身,與自身對話,與古人對話,我想,這都屬於古琴對於人心境上的影響。
《問道》編輯部:古琴和文人雅士之間具有一份不解之緣,這種不解之緣對應到您的身上是怎樣的?
沐塵:其實這個問題我到現在都還在想。自己在同古琴接觸的過程之中,每每麵臨睏境之時都會有轉機。在順其自然地去做古琴方麵的事情時,似乎冥冥中上天在保佑著我,且包括自己現在的生活,很多方麵都跟古琴有所牽連,無法割裂。
《問道》編輯部:彈奏古琴可以說是一件極為高雅的事情,您覺得它的這份高雅來源於何處?是在於意境還是在於心境?
沐塵:古琴在過去被古人稱為道器,為載道之器,承載大道,它的造型也是在法天象地的基礎上形成的,人們把一切美好的意象都寄寓在瞭它的身上。
琴體通長三尺六寸五,代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身上部弧形為天,下部方形為地。又嶽山代錶三山五嶽,是人生活的地方,嶽山上有七弦,七弦代錶人豐富的感情生活。底下有龍池鳳沼,將龍鳳這種中國人最高的精神圖騰寄寓於它。
……
《問道》:發現藏著的中國文化:問道·弦外清音(第18輯)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