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必修),具有理論性與實踐性並重的特點。其先修課程為土木工程材料、材料力學等;後續課程包括抗震結構設計、高層結構設計、組閤結構設計原理、工程質量事故分析與處理等。本書根據國傢*新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 50010—2010)(2015版)、《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範》(JTG D60—2015)、《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範》(JTG D62—2012)的相關內容編寫而成,旨在讓學生學習一般鋼筋混凝土構件(拉、壓、彎、剪、扭、預應力)的破壞類型、設計原理及相應的構造措施,能夠運用基本概念分析構件受力特性,具備對基本構件進行設計的能力,為學習後續課程和畢業設計打下基礎。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教材,也可供有關設計、施工和科研人員使用。
本書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科基礎課教材,介紹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受力性能,房屋建築工程、公路及橋涵工程
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本書主要依據我國國傢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 50010—2010)(2015年版)編寫而成,主要內容包括: 緒論,材料的基本性能,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受壓構件、受拉構件、受扭構件性能分析、設計計算和構造措施,鋼筋混凝土構件裂縫及變形驗算,預應力混凝土軸心受拉構件、受彎構件的力學性能及設計方法。
本書對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性能及分析有充分的論述,概念清楚; 有明確的計算方法和詳細的設計步驟,以及相當數量的計算例題,有利於理解結構構件的受力性能和具體的設計計算方法。每章有內容提要、思考題或習題等內容; 文字通俗易懂,論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便於自學理解,鞏固深入。書中還編排瞭近年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真題的相關內容,便於讀者學習。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教材,也可供有關的設計、施工和科研人員使用。
李斌,男,博士,教授,工程力學學會包頭市理事,中國冶金建設委員會委員,土木工程學會會員, 內濛古自治區建築節能協會副理事長,結構委員會主任。內濛古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嚮包括:鋼與混凝土組閤結構、在役結構可靠性及剩餘壽命研究。
作為學科領導人和帶頭人,近年來主持完成或參與國傢*、省部級、地市級等縱嚮課題20多項,企業委托的橫嚮課題40多項,獲科技進步奬3項,創新奬1項,教學成果奬2項,發錶論文40餘篇,其中被EI收入論文20多篇。2001年獲寶鋼教育基金理事會優秀教師奬,2010年被評為內濛古自治區 “321”人纔二層次人纔。
目錄
第1章緒論
1.1混凝土結構的基本概念
1.2混凝土結構的應用與發展概況
1.2.1混凝土結構的發展概況
1.2.2混凝土結構的工程應用
1.2.3我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發展概況
1.3混凝土結構發展展望
1.3.1材料方麵
1.3.2結構方麵
1.3.3施工技術
1.3.4試驗技術
1.4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及特點
1.4.1主要內容
1.4.2課程特點及學習方法
第2章鋼筋和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2.1鋼筋的基本性能
2.1.1鋼筋的品種和級彆
2.1.2鋼筋的力學性能
2.1.3鋼筋應力�燦Ρ涔叵檔氖�學模型
2.1.4鋼筋的鬆弛和疲勞
2.1.5混凝土結構對鋼筋性能的要求
2.1.6鋼筋的選用
2.2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2.2.1單軸應力狀態下混凝土的強度
2.2.2復閤應力狀態下混凝土的強度
2.2.3混凝土短期加載下的變形性能
2.2.4混凝土的徐變
2.2.5混凝土的疲勞性能
2.2.6混凝土的收縮、膨脹和溫度變形
2.3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
2.3.1基本概念
2.3.2粘結力的組成及其影響因素
2.3.3保證可靠粘結的構造措施
2.4鋼筋混凝土的一般構造規定
2.4.1混凝土保護層
2.4.2鋼筋的錨固長度
2.4.3機械錨固
2.4.4鋼筋的連接
2.4.5並筋
2.5公路橋涵工程混凝土結構材料
2.5.1混凝土與鋼筋
2.5.2公路橋涵工程混凝土結構的一般構造
思考題
第3章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
3.1結構極限狀態設計方法
3.1.1結構的功能要求
3.1.2結構功能的極限狀態
3.1.3結構上的作用及結構抗力
3.2荷載和材料強度的取值
3.2.1荷載標準值的確定
3.2.2材料強度標準值的確定
3.2.3材料強度設計值
3.3結構可靠度、可靠指標和目標可靠指標
3.4極限狀態實用設計錶達式
3.4.1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錶達式
3.4.2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錶達式
3.5既有結構和防連續倒塌的設計原則
3.5.1既有結構設計原則
3.5.2防連續倒塌設計原則
3.6公路橋涵工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
3.6.1主要區彆及造成兩者區彆的主要原因
3.6.2極限狀態設計錶達式
思考題
第4章受彎構件的正截麵受彎承載力
4.1概述
4.2受彎構件正截麵的受力性能
4.2.1梁的一般構造
4.2.2闆的一般構造
4.2.3適筋梁正截麵受彎的三個受力階段
4.2.4受彎構件沿正截麵的破壞形態
4.3受彎構件正截麵承載力計算方法
4.3.1基本假定
4.3.2等效矩形應力圖形
4.3.3適筋破壞和超筋破壞的界限條件
4.3.4適筋破壞與少筋破壞的界限條件
4.4單筋矩形截麵受彎構件正截麵承載力計算
4.4.1基本計算公式及適用條件
4.4.2受彎構件正截麵承載力計算的兩類問題
4.4.3計算係數及其使用
4.5雙筋矩形截麵受彎構件正截麵承載力計算
4.5.1概述
4.5.2受壓鋼筋的應力
4.5.3計算公式和適用條件
4.5.4基本公式的應用
4.6T形截麵受彎構件正截麵受彎承載力計算
4.6.1概述
4.6.2計算公式及適用條件
4.7公路橋涵工程受彎構件的正截麵設計
4.7.1基本假定
4.7.2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
4.7.3雙筋矩形截麵的正截麵抗彎承載力計算
4.7.4T形與I形截麵的正截麵抗彎承載力計算
思考題
習題
第5章受彎構件斜截麵承載力計算
5.1概述
5.2受彎構件斜截麵受力特點與破壞機理
5.2.1斜截麵開裂前後受力分析
5.2.2無腹筋梁斜截麵的受力特點和破壞形態
5.2.3有腹筋梁斜截麵的受力特點和破壞形態
5.3受彎構件斜截麵受剪承載力計算
5.3.1影響梁斜截麵受剪承載力的主要因素
5.3.2受彎構件斜截麵受剪承載力計算公式
5.4受彎構件斜截麵受剪承載力的設計計算
5.4.1截麵設計
5.4.2截麵復核
5.5保證斜截麵受彎承載力的構造措施
5.5.1材料抵抗彎矩圖
5.5.2縱筋的彎起
5.5.3縱筋的截斷
5.5.4縱筋的錨固
5.5.5箍筋的構造要求
5.6公路橋涵工程受彎構件的斜截麵設計
5.6.1斜截麵抗剪承載力的計算位置
5.6.2斜截麵抗剪承載力的計算公式及其適用條件
5.6.3斜截麵抗剪承載力的配筋設計方法
5.6.4斜截麵抗彎承載力
思考題
習題
第6章受壓構件截麵承載力計算
6.1概述
6.2受壓構件的一般構造要求
6.2.1材料強度等級
6.2.2截麵形式和尺寸
6.2.3縱嚮鋼筋
6.2.4箍筋
6.3軸心受壓構件正截麵承載力計算
6.3.1軸心受壓普通箍筋柱的正截麵承載力計算
6.3.2軸心受壓螺鏇箍筋柱的正截麵承載力計算
6.4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麵承載力計算原理
6.4.1偏心受壓短柱的破壞形態
6.4.2偏心受壓長柱的破壞形態
6.4.3偏心受壓長柱考慮二階效應的設計彎矩計算
6.4.4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麵承載力計算的基本假定
6.4.5附加偏心距
6.4.6小偏心受壓構件中遠離縱嚮偏心力一側的鋼筋應力
6.5矩形截麵不對稱配筋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麵承載力計算
6.5.1區分大、小偏心受壓破壞形態的界限
6.5.2矩形截麵大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麵承載力計算
6.5.3矩形截麵小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麵承載力計算
6.5.4截麵設計
6.5.5截麵承載力復核
6.6矩形截麵對稱配筋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麵承載力計算
6.6.1基本公式及適用條件
6.6.2截麵設計
6.6.3截麵復核
6.7I形截麵對稱配筋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麵承載力計算
6.7.1基本公式及適用條件
6.7.2截麵設計
6.8偏心受壓構件N�睲相關麯綫
6.9雙嚮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麵承載力計算
6.10偏心受壓構件斜截麵受剪承載力計算
6.11公路橋涵工程受壓構件的設計
6.11.1軸心受壓構件
6.11.2矩形截麵偏心受壓構件
6.11.3T形和I形截麵偏心受壓構件
思考題
習題
第7章受拉構件的正截麵承載力計算
7.1軸心受拉構件的截麵承載力計算
7.2矩形截麵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麵受拉承載力計算
7.2.1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麵的破壞形態
7.2.2矩形截麵大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麵的承載力計算
7.2.3矩形截麵小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麵的承載力計算
7.3偏心受拉構件斜截麵受剪承載力計算
7.4公路橋涵工程受拉構件的設計
7.4.1軸心受拉構件正截麵承載力計算
7.4.2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麵承載力計算
思考題
習題
第8章受扭構件的扭麯截麵承載力
8.1概述
8.2受扭構件的破壞特徵
8.3截麵開裂扭矩
8.4純扭構件變角度空間桁架模型計算理論
8.5受扭構件配筋計算方法
8.5.1純扭構件的配筋計算方法
8.5.2彎剪扭構件的配筋計算方法
8.6壓、彎、剪、扭矩共同作用下鋼筋混凝土矩形截麵框架柱剪扭承載力計算
8.7構造要求
8.8公路橋涵工程受扭構件的設計
8.8.1矩形和箱形截麵純扭構件承載力計算
8.8.2矩形和箱形截麵剪扭構件承載力計算
8.8.3T形、I形和帶翼緣箱形截麵剪扭構件承載力計算
8.8.4矩形、T形、I形和箱形截麵彎剪扭構件承載力計算
8.8.5受扭構件承載力計算公式的適用條件與鋼筋的構造規定
思考題
習題
第9章鋼筋混凝土構件的變形、裂縫及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
9.1概述
9.2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撓度驗算
9.2.1截麵彎麯剛度
9.2.2縱嚮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係數
9.2.3截麵彎麯剛度的計算公式
9.2.4影響截麵受彎剛度的主要因素
9.2.5最小剛度原則與撓度驗算
9.3鋼筋混凝土構件裂縫寬度驗算
9.3.1裂縫的齣現、分布與開展
9.3.2平均裂縫間距
9.3.3平均裂縫寬度
9.3.4最大裂縫寬度及其驗算
9.4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截麵延性
9.4.1延性的概念
9.4.2受彎構件的截麵麯率延性係數
9.4.3偏心受壓構件截麵麯率延性的分析
9.5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
9.5.1耐久性的概念與結構耐久性劣化現象
9.5.2耐久性設計
9.6公路橋涵工程混凝土構件的裂縫寬度、變形驗算
9.6.1公路橋涵工程裂縫寬度驗算
9.6.2公路橋涵工程受彎構件變形驗算
思考題
習題
第10章預應力混凝土構件
10.1概述
10.1.1預應力混凝土的概念
10.1.2預應力結構在國內外的發展簡史
10.1.3預應力混凝土的分類
10.1.4張拉預應力鋼筋的方法
10.1.5錨具與孔道成型材料
10.1.6預應力混凝土材料
10.2張拉控製應力與預應力損失
10.2.1張拉控製應力σcon
10.2.2預應力損失的分類
10.2.3預應力損失值的組閤
10.3預應力鋼筋的傳遞長度和構件端部錨固區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
10.3.1預應力鋼筋的傳遞長度ltr
10.3.2後張法構件端部錨固區的局部承壓承載力計算
10.4預應力混凝土軸心受拉構件的計算
10.4.1軸心受拉構件各階段的應力分析
10.4.2預應力混凝土軸心受拉構件的計算和驗算
10.5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的計算
10.5.1各階段應力分析
10.5.2受彎構件正截麵破壞形態及基本假定
10.5.3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麵承載力計算
10.5.4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斜截麵承載力計算
10.5.5受彎構件使用階段正截麵抗裂度驗算
10.5.6受彎構件使用階段斜截麵抗裂度驗算
10.5.7受彎構件使用階段變形驗算
10.5.8受彎構件施工階段的驗算
10.6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構造要求
10.7公路橋涵工程中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設計
10.7.1張拉控製應力和預應力損失
10.7.2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10.7.3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應力計算和應力控製
10.7.4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抗裂驗算
10.7.5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撓度驗算
10.7.6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端部錨固區計算
思考題
習題
附錄A材料力學指標
附錄B鋼筋的計算截麵麵積及公稱質量
附錄C基本規定
附錄D術語
參考文獻
第3章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
本章介紹混凝土結構設計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作用在結構上的荷載大小如何確定; 所用結構材料強度如何取值; 結構應具有的功能; 結構安全可靠的標準; 概率極限狀態實用設計錶達式等。
3.1結構極限狀態設計方法
3.1.1結構的功能要求
1. 結構的安全等級
建築物的重要程度是根據其用途決定的。例如,設計一個大型體育館和設計一個普通倉庫是有差異的,因為大型體育館一旦發生破壞,造成的生命財産損失要比普通倉庫大得多,所以對它們安全度的要求應該不同,進行建築結構設計時應按不同的安全等級進行設計。建築結構設計時,應根據結構破壞可能産生的後果,如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經濟損失、産生社會影響等的嚴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級。建築結構安全等級的劃分應符閤錶3��1的要求。對人員比較集中、使用頻繁的影劇院、體育館等,安全等級宜按一級設計。對特殊的建築物,其設計安全等級可視具體情況確定。還有,建築物中梁、柱等各類構件的安全等級一般應與整個建築物的安全等級相同,對部分特殊構件可根據其重要程度作適當調整。
錶3��1建築結構的安全等級
安 全 等 級
破壞後果
建築物類型
一級
很嚴重
重要的建築物
二級
嚴重
一般的建築物
三級
不嚴重
次要的建築物
注: (1) 對特殊的建築物,其安全等級應根據具體情況另行確定;
(2) 地基基礎設計安全等級及按抗震要求設計時建築結構的安全等級,尚應符閤國傢現行有關規範的規定。
2. 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與設計基準期
計算結構可靠度所依據的年限稱為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是指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其預定目的使用的時期。設計使用年限按《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 50068—2001)確定,就總體而言,橋梁應比房屋的設計使用年限長,大壩的設計使用年限更長。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應按錶3��2采用。
錶3��2設計使用年限分類
類彆設計使用年限/年示例
15臨時性結構
225易於替換的結構構件
350普通房屋和構築物
4100紀念性建築和特彆重要的建築物
設計基準期是為確定可變作用代錶值與時間有關的材料性能而選用的時間參數。
設計使用年限與設計基準期既有聯係又有不同。設計基準期可根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的要求適當選定。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雖與其使用壽命有聯係,但不等同。超過設計使用年限的結構並不是不能使用,而是指它的可靠度降低瞭。
3. 建築結構的功能
根據《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 50068—2001),結構在規定的設計使用年限內應滿足下列功能要求:
(1)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時,能承受可能齣現的各種作用;
(2) 在正常使用時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3) 在正常維護下有足夠的耐久性能;
(4) 在設計規定的偶然事件發生時及發生後,仍能保持必需的整體穩定性。
上述(1)、(4)兩項屬於結構的安全性,結構應能承受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時可能齣現的各種荷載和變形,在偶然事件(如地震、爆炸等)發生時和發生後保持必需的整體穩定性,不緻發生倒塌。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大廈遭恐怖分子劫持飛機撞擊,産生爆炸、燃燒而最終導緻整體倒塌,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偶然事例。第(2)項關係到結構的適用性,如不産生影響使用的過大變形或振幅,不發生足以讓使用者不安的過寬裂縫等。第(3)項為結構的耐久性,如結構在正常維護條件下在設計規定的年限內混凝土不發生嚴重風化、腐蝕、脫落,鋼筋不發生銹蝕等。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總稱為結構的可靠性。
3.1.2結構功能的極限狀態
整個結構或結構的一部分超過某一特定狀態就不能滿足設計指定的某一功能要求,這個特定狀態稱為該功能的極限狀態,如構件即將開裂、傾覆、滑移、壓屈、失穩等。也就是說,能完成預定的各項功能時,結構處於有效狀態,反之,則處於失效狀態。有效狀態和失效狀態的分界,稱為極限狀態,是結構開始失效的標誌。極限狀態可分為兩類。
1.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最大承載能力或不適於繼續承載的變形及裂縫寬度,稱為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例如,當結構或構件由於材料強度不夠而破壞,或因疲勞而破壞,或因漂浮而破壞,或産生過度的變形而不能繼續承載,結構或結構構件喪失穩定(如壓屈),或結構在偶然作用下連續倒塌或大範圍破壞等; 結構轉變為機動體係時,結構或構件就超過瞭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超過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後,結構或構件就不能滿足安全性的要求。
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正常使用的某項限值或産生影響耐久性能的局部損壞,這種狀態稱為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例如,當結構或結構構件齣現影響正常使用或外觀的變形、過寬裂縫、局部損壞和振動時,可認為結構或構件超過瞭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超過瞭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結構或構件就不能保證適用性和耐久性的功能要求。
結構或構件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進行計算後,還應該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進行驗算。
為瞭提高使用質量,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中對跨度較大的樓闆及業主有要求時,增加瞭舒適度要求,需控製樓蓋竪嚮自振頻率達到舒適度設計要求。
結構的極限狀態可以用極限狀態函數來錶達。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函數可錶示為
Z=R-S(3��1)
……
前言
2014年8月以來,國傢相繼修訂瞭一些規範,包括《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10)(2015年版)、《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範》(JTGD60—2015)、《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範》(JTGD62—2012)等。為此,需要對第1版進行修訂,主要包括瞭以下內容:
(1)根據新近頒布的兩個路橋方麵的設計規範,在第2~10章,每章增加一節,講述路橋混凝土的設計內容。
(2)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10)(2015年版)局部修訂有關“取消HRBF335,限製使用HRB335和HPB300鋼筋”的規定,對本書的相關內容進行瞭修訂。
(3)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10)(2015年版)局部修訂有關“HRB500鋼筋抗壓強度設計值由原來的410MPa調整為435MPa”的規定,對本書的相關內容進行瞭修訂。
(4)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10)(2015年版)局部修訂有關“對軸心受壓構件,當鋼筋的抗壓強度設計值大於400MPa時應取400MPa”,以及“預應力螺紋鋼筋的抗壓強度設計值由原來的410MPa調整為400MPa”的規定,對本書相關內容進行瞭修訂。
本書第2版由第1版的各位作者分彆修訂原編寫內容,新增的路橋混凝土的設計內容由薛剛執筆。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瞭國內外大量參考文獻,引用瞭一些學者的研究成果,在此錶示感謝。本教材的齣版得到內濛古科技大學的專項資助。
鑒於作者水平有限,本書第2版難免有錯誤及不妥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2017年4月
第1版前言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是土木工程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適用於土木工程領域內所有混凝土結構的設計,如房屋建築工程、交通土建工程、礦井建設、水利工程、港口工程等。其內容是土木工程專業本科學生應當具備的基礎知識,為學生學習專業課和畢業後在本專業的其他領域繼續深造提供堅實的基礎。
混凝土結構由一些基本構件組成,如受彎構件、受壓構件、受拉構件、受扭構件、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等。本書主要講述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受力性能和設計計算方法,包括鋼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以及鋼筋混凝土結構基本構件的性能分析、設計計算和構造措施等。鑒於目前我國土木工程各領域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尚未統一,本書主要介紹房屋建築工程的有關規範內容。讀者在掌握瞭基本構件的受力性能和建築工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原理之後,通過自學不難掌握其他工程的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如下:首先使學生從原理和問題的本質上去認識混凝土結構的受力和變形性能,正確理解鋼筋混凝土的基本性能,然後引導學生掌握現行設計實踐所用的主要方法,特彆是現行設計規範所推薦的方法。
本書按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受力性能和特點劃分章節,各章相對獨立,以便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對內容進行取捨。在敘述方法上,注意到學生從數學、力學等基礎課到學習學科基礎課的認識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力求對基本概念論述清楚,使讀者能較容易地掌握結構構件的力學性能及理論分析方法;有明確的計算方法和實用設計步驟,力求做到能具體應用。書中有相當數量的計算例題,有利於理解和掌握設計原理。為瞭便於自學,每章結尾設置瞭思考題或習題。
為讓讀者瞭解全國注冊結構工程師的考試題型和解題思路,本書在主要章節增設全國注冊結構工程師考題。該專題中都是近年注冊結構師的考試真題及詳解,題目和解題過程均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10)編寫,書中提到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均指最新版規範。
本書主編為李斌、薛剛、牛建剛,副主編為郝潤霞、高春彥、李雲雲。具體編寫分工如下:第1章由李斌執筆,第2、3、9章由郝潤霞執筆,第4、5章由李雲雲執筆,第6、7章由高春彥執筆,9.5.2節、第10章由牛建剛執筆;第8章、各章的注冊結構工程師考題及教材附錄由薛剛執筆;全書由李斌、薛剛、牛建剛修改定稿。本教材的齣版得到內濛古科技大學的專項資助。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瞭國內外大量參考文獻,引用瞭一些學者的資料,均在本書末的參考文獻中予以列齣。
希望本書能為讀者的學習和工作提供幫助。鑒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錯誤及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2014年5月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