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ka入门与实践

Akka入门与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加] Jason,Goodwin(贾森·古德温) 著,诸豪文 译
图书标签:
  • Akka
  • Actor模型
  • 并发编程
  • 分布式系统
  • Scala
  • 消息传递
  • 容错性
  • 异步编程
  • 微服务
  • 高性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53549
版次:01
商品编码:12194510
品牌:异步图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页数:21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Akka是一个分布式计算工具集,支持开发者使用Java以及Scala便捷地构建正确的并发分布式应用程序。用户使用Akka构建的应用程序能够扩展至多台服务器,并能通过自恢复对失效情况做出响应。

《Akka入门与实践》旨在对Akka进行系统的介绍。对刚开始使用Akka构建并发分布式应用程序的读者来说,本书将带领大家学习所需的所有概念。本书首先从Actor的概念开始,然后逐步介绍Akka中的并发实现以及网络应用程序的构建。在教授如何使用Akka来解决疑难问题的同时,本书将介绍如何规避其中常见的陷阱。

从本书中学到的知识
·使用Akka来解决并发编程中遇到的挑战
·使用Akka来构建集群,并在多台机器上分配工作
·扩展应用程序,使之支持大量并发用户
·利用自恢复的应用程序为系统提供容错性
·使用事件驱动的方法构建低延迟应用程序
·通过高效利用系统资源来减少硬件开销
·通过扩展来有效提高网络效率

内容简介

《Akka入门与实践》主要面向使用Akka工具集来构建大规模分布式应用程序的Java和Scala开发者。Akka入门与实践 介绍了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使用Akka来构建容错性高、可横向扩展的分布式应用程序。
《Akka入门与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Akka工具集、Actor模型、响应式编程、Actor及Future的使用、Akka消息传递模式、Actor生命周期、监督机制、状态与错误处理、Akka并发编程、路由、阻塞IO的处理、Akka Cluster、CAP理论、Akka邮箱问题的处理、Akka Testkit、领域驱动设计等。
《Akka入门与实践》贯穿使用了分布式键值存储以及文章解析服务两个实例,将原理与实践结合,介绍了使用Akka设计并实现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方法。

作者简介

Jason Goodwin,自学成才的开发者,从15岁起就开始学习编程,并且一直对技术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他在mDialog公司初次接触到Akka项目,这家公司zui终被Google收购。他同时还是一名很有影响力的“技术控”,将Akka引入加拿大一家主要的电信公司,帮助该公司为客户提供容错性更高、响应更及时的软件。现在他主要从事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开发。在业余时间,他喜欢自己原创电子音乐。

译者简介
诸豪文,网名clasnake,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为全职软件开发工程师,常用的开发语言有Java、Scala、JavaScript和Python。其个人博客地址为http://clasnake.net。他也是开源项目Swagger的贡献者,并译有《Python网络编程》(第3版)一书。

目录

第1章 初识Actor 1
1.1 本章概述 1
1.2 什么是Akka 1
1.2.1 Actor模型的起源 1
1.2.2 什么是Actor 2
1.2.3 Actor和消息传递 2
1.3 本书示例系统 7
1.3.1 示例1:处理分布式状态 7
1.3.2 示例2:完成更多工作 8
1.4 配置环境 8
1.4.1 选择一门语言 9
1.4.2 安装Java——Oracle JDK8 9
1.4.3 确认Java环境配置 10
1.4.4 安装Scala 10
1.4.5 安装Typesafe Activator 10
1.4.6 新建项目 11
1.4.7 安装IDE 12
1.5 创建第一个Akka应用程序——设置SBT项目 15
1.5.1 将Akka添加至build.sbt 16
1.5.2 创建第一个Actor 17
1.5.3 使用单元测试验证代码 21
1.5.4 运行测试用例 24
1.6 课后作业 25
1.7 小结 26

第2章 Actor与并发 27
2.1 响应式系统设计 27
2.2 响应式四准则 28
2.2.1 灵敏性 28
2.2.2 伸缩性 28
2.2.3 容错性 28
2.2.4 事件驱动/消息驱动 28
2.2.5 响应式准则的相关性 29
2.3 剖析Actor 29
2.3.1 Java Actor API 29
2.3.2 Scala Actor API 32
2.4 Actor的创建 33
2.5 Promise、Future和事件驱动的编程模型 36
2.5.1 阻塞与事件驱动API 36
2.5.2 使用Future进行响应的Actor 40
2.5.3 理解Future和Promise 45
2.5.4 在失败情况下执行代码 49
2.5.5 从失败中恢复 49
2.5.6 异步地从失败中恢复 50
2.5.7 链式操作 51
2.5.8 组合Future 51
2.5.9 处理Future列表 52
2.5.10 Future速查表 53
2.5.11 准备数据库与消息 54
2.5.12 编写客户端 59
2.6 课后作业 62
2.6.1 基本知识 62
2.6.2 项目作业 62
2.7 小结 63

第3章 传递消息 64
3.1 示例问题 64
3.2 消息传递 65
3.2.1 消息是不可变的 66
3.2.2 Ask消息模式 69
3.2.3 Tell 78
3.3 课后作业 88
3.4 小结 88

第4章 Actor的生命周期——处理状态与错误 90
4.1 分布式计算的8个误区 90
4.1.1 网络是可靠的 90
4.1.2 没有延迟 91
4.1.3 带宽是无限的 91
4.1.4 网络是安全的 92
4.1.5 网络拓扑不会改变 92
4.1.6 只有一个管理员 92
4.1.7 网络传输没有开销 93
4.1.8 网络是同构的 93
4.2 错误 93
4.2.1 隔离错误 94
4.2.2 监督 95
4.3 状态 102
4.3.1 在线/离线状态 103
4.3.2 条件语句 104
4.3.3 热交换(Hotswap):Become/Unbecome 105
4.3.4 通过重启转移状态 113
4.4 课后作业 113
4.5 小结 114

第5章 纵向扩展 115
5.1 摩尔定律 115
5.2 多核架构的分布式问题 116
5.3 选择Future或Actor进行并发编程 117
5.4 并行编程 117
5.4.1 使用Future进行并行编程 118
5.4.2 使用Actor进行并行编程 119
5.5 使用Dispatcher 123
5.5.1 Dispatcher解析 123
5.5.2 Executor 124
5.5.3 创建Dispatcher 124
5.5.4 决定何时使用哪种Dispatcher 126
5.5.5 默认Dispatcher 128
5.5.6 使用Future的阻塞IO Dispatcher 130
5.5.7 用于解析文章的Dispatcher 132
5.5.8 并行最优化 135
5.6 课后作业 135
5.7 小结 136

第6章 横向扩展——集群化 137
6.1 Akka Cluster介绍 137
6.2 巨型单体应用vs微服务 137
6.3 集群的定义 138
6.3.1 失败检测 139
6.3.2 通过gossip协议达到最终一致性 139
6.4 CAP理论 140
6.4.1 C –一致性(Consistency) 140
6.4.2 A –可用性(Availability) 140
6.4.3 P –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 140
6.4.4 CAP理论中的妥协 141
6.5 使用Akka Cluster构建系统 143
6.5.1 创建集群 143
6.5.2 集群成员的状态 150
6.5.3 通过路由向集群发送消息 151
6.5.4 编写分布式文章解析服务 151
6.5.5 用于集群服务的集群客户端 153
6.5.6 集群设计 159
6.6 结合分区与冗余 164
6.7 远程Actor寻址 166
6.8 课后作业 167
6.9 小结 167

第7章 处理邮箱问题 169
7.1 搞垮最可能出问题的服务 169
7.1.1 响应时间变长 170
7.1.2 崩溃 171
7.2 恢复能力 171
7.3 在高负载情况下保持响应速度 175
7.4 课后作业 181
7.5 小结 182

第8章 测试与设计 183
8.1 示例问题 183
8.2 应用程序设计 184
8.3 设计、构建并测试领域模型 186
8.3.1 行为说明 186
8.3.2 设计领域模型 187
8.3.3 构建并测试领域模型 188
8.3.4 基于行为说明编写代码 190
8.4 测试Actor 192
8.4.1 测试Actor行为及状态 192
8.4.2 测试消息流 195
8.5 测试建议 198
8.6 课后作业 199
8.7 小结 200

第9章 尾声 201
9.1 其他Akka功能及模块 201
9.1.1 Akka中的日志 202
9.1.2 消息信道与EventBus 204
9.1.3 Agent 206
9.1.4 Akka Persistence 209
9.1.5 Akka I/O 210
9.1.6 Akka Streams与HTTP 210
9.2 部署工具 210
9.3 监控日志与事件 212
9.4 下一步 212
9.4.1 编写一些Actor代码 213
9.4.2 Coursera课程 213
9.5 小结 214
《并发编程的艺术:系统架构的演进之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软件系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更新,处理的数据量级也呈指数级增长。如何构建高效、稳定、可扩展的系统,成为每一位软件工程师必须面对的挑战。本书并非直接教授某一特定技术栈的使用方法,而是聚焦于并发编程这一核心议题,深度剖析其在现代软件架构演进中的关键作用,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设计理念和工程实践。 第一部分:并发的基石——理解与挑战 在深入探讨复杂的并发模型和框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建立对并发编程最基本、最深刻的理解。本部分将从计算机底层原理出发,回顾CPU的发展历程,解释多核处理器如何使得并发成为可能。我们将详细阐述线程、进程的概念,它们在内存模型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与操作系统调度机制的紧密联系。 CPU与并发的起源: 从单核时代的任务切换,到多核时代的并行计算,理解硬件层面的演进是理解并发的起点。本书将介绍CPU缓存、指令流水线、乱序执行等概念,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并发程序的性能和正确性。 进程与线程的差异与联系: 详细对比进程和线程的资源占用、通信方式、创建开销等,帮助读者理解它们各自的适用场景。我们将探讨线程的生命周期管理,以及线程安全的概念——这是并发编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内存模型与可见性、原子性、有序性: Java内存模型(JMM)是理解Java并发编程的基础,本书将对此进行深入讲解,并将其推广到更广泛的并发场景。我们将剖析“可见性”问题,即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的修改能否被其他线程及时感知;“原子性”问题,即操作是否能被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以及“有序性”问题,即指令的执行顺序是否与程序代码的顺序一致。理解这些底层机制,是编写正确并发代码的基石。 同步与互斥: 介绍各种同步机制,如互斥锁(Mutex)、信号量(Semaphore)、读写锁(Read-Write Lock)等,并分析它们在解决临界区资源访问冲突中的作用。本书将强调在不同场景下选择最合适的同步原语的重要性,避免死锁、活锁等常见并发问题的发生。 并发的陷阱与调试: 深入探讨数据竞争(Data Race)、死锁(Deadlock)、活锁(Livelock)、饥饿(Starvation)等经典并发问题,并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检测和预防策略。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各种工具(如线程转储分析、内存分析器)来定位并发bug,以及如何在开发过程中构建健壮的测试用例来覆盖并发场景。 第二部分:并发模式的演进——从简单到复杂 理解了并发的基石后,本部分将进一步探讨在实际工程中,如何通过设计模式来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并发任务。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并发模式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能够应对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模式。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这是最经典的并发模式之一,本书将深入分析其各种实现方式,包括基于阻塞队列、无界队列等,并探讨其在日志收集、数据流处理等场景下的应用。 读写锁模式: 讨论如何在读多写少的场景下,通过读写锁来提升并发读取的性能,同时保证写操作的正确性。 线程池模式: 深入剖析线程池的设计原理,包括其组成部分(核心线程、最大线程、工作队列、拒绝策略等),以及如何合理配置线程池参数以达到最佳性能和资源利用率。我们将分析不同场景下线程池的适用性,以及如何避免线程池相关的常见问题。 Actor模型及其哲学: 介绍Actor模型的核心概念,如Actor的独立性、消息传递的异步性、状态的封装性等。我们将探讨Actor模型如何通过避免共享状态和显式锁来简化并发编程,并提供一些Actor模型在不同语言和框架中的实现思路。 管道(Pipeline)与流水线(Pipelining)模式: 探讨如何将复杂的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可独立执行的阶段,并通过数据流动的方式来并发处理,从而提升整体吞吐量。 Fork/Join模式: 介绍如何利用分而治之的思想,将大规模任务分解为小规模子任务,并发执行后再合并结果。我们将讨论其在并行计算、算法优化等方面的应用。 事件驱动与响应式编程: 探讨事件驱动架构如何实现高并发处理,以及响应式编程范式如何以非阻塞、异步的方式处理数据流。我们将分析它们在构建高吞吐量、低延迟系统的优势。 第三部分:系统架构的演进——从单体到分布式并发 并发编程的需求并不仅限于单机应用,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分布式环境下的并发处理成为了新的挑战。本部分将探讨并发理念如何在分布式系统中落地,以及支撑这些架构的底层技术。 分布式一致性问题: 深入分析CAP定理,以及强一致性、最终一致性等不同的数据一致性模型。我们将探讨Paxos、Raft等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如何用于构建可靠的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事务: 讨论分布式事务的复杂性,以及两阶段提交(2PC)、三阶段提交(3PC)等经典解决方案的优缺点。我们将介绍TCC(Try-Confirm-Cancel)等补偿性事务模型。 消息队列在并发系统中的作用: 讲解消息队列如何作为异步通信的桥梁,解耦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削峰填谷,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可用性。我们将分析不同消息队列的特性和应用场景。 微服务架构下的并发挑战: 探讨微服务拆分后,服务间的通信、数据一致性、分布式事务等并发问题如何更加突出,以及如何通过服务治理、熔断降级等机制来应对。 云计算时代的并发: 分析弹性计算、容器化技术(如Docker、Kubernetes)如何为并发应用程序提供灵活的部署和管理能力,以及Serverless架构如何进一步抽象并发的复杂性。 性能监控与调优: 在复杂的并发系统中,性能监控至关重要。本书将介绍各种性能指标的收集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链路追踪、火焰图等工具来定位性能瓶颈。 第四部分:工程实践与未来展望 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和模式后,本书将回归工程实践,分享在实际项目中构建高并发系统的经验和最佳实践。 并发场景下的代码重构: 如何在现有代码中引入并发,以及如何安全地将串行代码改造为并发代码。 测试驱动并发开发: 强调编写有效的并发测试的重要性,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压力测试等,以及如何利用并发测试框架。 优雅处理错误与异常: 在并发环境中,错误的传播和处理更加复杂。本书将讨论如何设计健壮的错误处理机制,以及如何利用补偿、重试等策略。 面向未来的并发技术: 简要介绍量子计算、类脑计算等新兴技术对并发编程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函数式编程、声明式并发等新的编程范式。 本书的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对构建高性能、可扩展、高可用软件系统感兴趣的开发者、架构师和技术领导者。无论您是初学者,希望系统地了解并发编程的原理和模式,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希望深入理解现代并发架构的演进和挑战,本书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见解和实用的指导。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更自信地设计、开发和维护复杂的并发系统,并在技术浪潮中保持领先。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非常稳重且专业的印象,字体和颜色搭配都很和谐,一看就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快餐式读物。拿到手中,纸张的质感也很好,翻阅起来很舒服,不会有那种廉价感。我特别喜欢它排版上的留白,读起来眼睛不容易疲劳,而且关键知识点旁边留出的空间,方便我随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一开始读的时候,我被它的深度和广度所震撼。作者并没有停留在 Akka 基础 API 的简单介绍,而是深入到 Akka 的核心设计理念,比如 Actor 模型背后的哲学思想,以及它如何解决分布式系统中的并发和容错问题。每一章都像是在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 Akka 在实际项目开发中是如何发挥其强大能力的。那些分布式数据一致性、消息传递的可靠性、以及故障转移的优雅处理方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之前在工作中也遇到过类似的挑战,虽然当时解决得磕磕绊绊,但读完相关的章节后,我感觉茅塞顿开,很多思路一下子就清晰了。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这对于我这样的实践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评分

读完《Akka入门与实践》,我的感觉就像是获得了一把开启 Akka 世界的万能钥匙。在这本书之前,我总觉得 Akka 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秘技术,难以接近。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 Akka 的核心概念娓娓道来,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 Actor 模型的设计理念的解读,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 Akka 能够如此有效地处理并发和分布式问题。书中关于消息传递的讲解也非常到位,让我对如何安全、可靠地进行跨 Actor 通信有了清晰的认识。而且,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理论讲解,而是提供了大量实用性的代码示例,并且这些示例都非常容易理解和修改。我尝试着将书中一些代码片段应用到我自己的小项目中,发现效果非常好,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学习 Akka 的信心。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地引导着我一步步深入 Akka 的世界,让我感觉学习过程既高效又充满乐趣。

评分

作为一名在分布式系统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开发者,我一直对 Akka 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一本能够系统性、深入性地讲解其精髓的入门书籍。直到我遇到了《Akka入门与实践》,我的这种困扰才得以彻底解决。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 Akka 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他不仅讲解了 Akka 的基本用法,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了 Akka 背后的设计哲学和核心优势。 书中对 Actor 模型、消息传递、并发控制、容错机制等关键概念的阐述,都做到了既准确又不失通俗易懂。我尤其赞赏作者在讲解 Akka Streams 和 Akka Persistence 时,所展现出的高超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他能够将复杂的函数式编程概念和流式处理模型,以一种清晰、逻辑严谨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让我能够快速掌握这些强大的工具。书中的案例研究也十分贴近实际开发场景,通过这些案例,我不仅学习了 Akka 的技术细节,更重要的是,学习了如何在真实的业务场景中应用 Akka 来解决问题。这本书为我打开了 Akka 的世界,让我看到了它在构建高并发、高可用、高伸缩性的分布式系统方面的巨大潜力。

评分

这本《Akka入门与实践》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关于 Akka 的零散资料,但总感觉不成体系,理解起来断断续续的。这本书就不同了,它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 Actor 模型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 Akka Streams、Akka Persistence 等高级特性。我特别欣赏作者的讲解方式,不是那种干巴巴的代码堆砌,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图示和生动的比喻,让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尤其是在介绍 Actor 的生命周期和消息处理机制时,作者画的那些流程图,简直是我的救星,让我瞬间就抓住了核心脉络。 我还注意到,这本书不仅仅关注 Akka 本身,还巧妙地融入了许多与分布式系统设计相关的最佳实践。比如,在讨论如何构建高可用性系统时,作者会引导读者思考如何设计幂等操作、如何进行状态管理、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监控和告警。这些内容对于我理解 Akka 在实际企业级应用中的价值至关重要。我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 Akka 的技术书籍,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构建健壮、可伸缩的分布式系统的实战指南。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 Akka 的理解提升了一个层次,信心也大增,迫不及待想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非常流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享受。作者的文字功底相当了得,行文流畅自然,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即使是对于 Akka 领域的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讲解一些复杂概念时,会穿插一些小故事或者类比,让原本抽象的原理瞬间变得生动有趣,仿佛我就置身于一个充满活力的技术课堂。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提供的代码示例都非常精炼且具有代表性。它们不像有些书籍那样,把代码写得过于冗长,而是直击核心,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关键点。而且,这些示例代码都经过了作者的精心打磨,可以直接在实际环境中运行,这对于我这种喜欢边学边练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我尝试运行了几个示例,发现它们运行得非常稳定,并且能够很好地展示 Akka 的特性。我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扩展,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本书的实践指导性非常强,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更是在动手实践,这种学习方式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评分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噢噢噢9

评分

不错,好书,内容经典

评分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噢噢噢9

评分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噢噢噢9

评分

书本有点薄吧,还可以了

评分

书不错,就是有点薄,介绍的内容还没看

评分

书很不错,一直在京东上买,很满意

评分

浅显易懂,我刚看完第一章。

评分

好书,值得买了回来,看一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