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打破了“两强相争”“国强必霸”的传统模式。中国是基于自己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通过改革开放,加深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的认识,清醒判断中国发展道路的外部国际环境,特别是21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和国际安全格局变化的认识,提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选择了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发展道路,并以实现国家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复兴作为发展目标,在全球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中产生重大影响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利益,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的正确道路,并通过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打破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
当代的中国是从历史中的中国走过来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历史选择与时代方向/中国道路·外交与国际战略卷》以理性现实主义的视角,从中国历史与现实,中国国内与国际环境四个维度,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演进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发展事实为依据,来阐释分析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来之不易,阐述当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及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倡议。全书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通过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国走到了国际关系的前台;通过中国建国以后的曲折发展历程和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比,肯定现在的和平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新认知和从中国维护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的战略考量,阐述21世纪中国面临的挑战与中国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守;最后阐述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内政外交的新发展,对当今对国内民生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全球国际治理的关切,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实践,提出全球治理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历史选择与时代方向/中国道路·外交与国际战略卷》以中国近代以来200多年的历史为主线,阐述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来龙去脉,并展望中国现在与未来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与引导力,充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
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外交学院科研处长,中国驻亚美尼亚使馆首席馆员、临时代办,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政治处主任。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亚友好协会理事,北京市委讲师团专家团成员,中国未来研究会会员。代表性著作:《近代国际关系史》《百年中俄关系》《外交学概论》《外交学》《国际政治百科》《近代国际关系史辞典》等。
目录
导论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与奋斗的必然结果
一 中国和平发展的前进之路
二 “和谐世界”理念与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
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深化
四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惠及世界
第一章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历史的选择
一 和平与发展是中国的百年梦想
二 中华民国的政治曲折之路
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艰苦卓绝的奋斗
四 中国抗日战争的启示
五 抗战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发展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和平外交方针与国际环境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
二 抗美援朝战争的决策与初战胜利
三 第二次战役后的外交斗争
四 越过三八线的军事斗争与外交谈判
五 朝鲜停战协定和附加议定书
第三章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
二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三 毛泽东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四 毛泽东改变中国外交的战略地位
五 中国国内的政治转折
第四章 中国改革开放之路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二 邓小平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的总结
三 “改革开放”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先声
四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问题
五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
第五章 外交为改革开放谋求和平的外部环境
一 中国外交政策
二 中国坚持的外交原则与对国际关系的基本判断
三 苏东剧变与中国的外交应对
四 中国在国际格局转变时期的外交方针
五 邓小平在世界格局转变关键时刻的应对思路
第六章 中国维护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一 准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二 对21世纪国际安全格局的认识
三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安全观
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应对
第七章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一 “和平崛起”的提出与“和平发展崛起”道路的要义
二 和平发展道路内涵的深化
三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白皮书
四 从“和平发展”到“和谐世界”
五 党的十八大之后对和平发展道路理论的深化
第八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国南海问题
一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二 南海岛礁争端问题始末
三 中国周边环境向好转变与中国外交政策
四 南海岛礁争端回到双轨外交谈判
第九章 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一 中国外交发展从周边外交开启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理论发展主要内涵
三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目标
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实践
第十章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外交实践
一 “一带一路”外交倡议提出的背景
二 “一带一路”外交倡议的延伸
三 “一带一路”从外交倡议到国家战略规划
四 “一带一路”的原则 价值取向与合作方式
五 “一带一路”凸显中国特色的外交
六 “一带一路”建设初见成果
七 建设“一带一路”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章 中国对全球治理的构想
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几代领导人追求的外交目标
二 世纪之交中俄关于国际格局与秩序的两个联合声明
三 为加强全球战略平衡的中俄联合声明
四 现行国际安全体系改革方向
第十二章 中国引领国际社会前行
一 当今国际体系存在的弊端
二 中美关系是关系全球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 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依存关系
四 G20杭州峰会的全球治理蓝图
五 “一带一路”倡议再谱华章
第十三章 中国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一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贡献者
二 中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三 中国的减贫事业与对国际的援助
四 中国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贡献
第十四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传统的国家利益观进行反思
二 从“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四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对国际热点的立场
五 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与安全
第十五章 中国是世界的和平力量,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引领者
一 中国是现有国际体系的参与者 建设者和改革者
二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历史的继承与发展
三 中国维护世界和平 安全与稳定的决心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历史选择与时代方向/中国道路·外交与国际战略卷》:
邓小平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之路,是没有先例的。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走过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反思结果,也是邓小平本人深刻地总结了“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全面破坏的反思、探寻新的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也是一大批党的干部摸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的理论升华。改革开放最初就是为了解决中国人的穿衣吃饭问题,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商品短缺困境。中国在毛泽东时代提出“鞍钢宪法”“工业学大庆”“农村学大寨”,提振了中国劳动者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但也隐藏着在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下的个人劳动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的效率低下的结果。大寨的改天换地,艰苦奋斗精神是值得学习的。但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走上形式主义的轨道。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以按手印的方式,立下的生死文书,秘密地搞土地承包制度,结果是庄稼长势喜人,粮食产量惊人,除了交给国家的,留下自用的和来年生产的,还有盈余可以出售。同样的土地,同样的农民,只是生产目标和积极性不一样了,就焕发出强大的农业发展的潜力。安徽农民“三自一包”的生产方式的转变,粮食产量大大提高。这一经验推广的结果,使中国广大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说明了实行联产计酬制度的农村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农民的创造得到中国共产党内主张实事求是工作作风的绝大多数同志的赞同。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是来之不易的,既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对“文化大革命”反思的结果,也是中国百姓寻求小康生活的合理选择,更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都是逐步深化对真理的认知。“穷则思变”,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近30年,还没有根本解决好老百姓的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需求的民生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有些农村的农民还不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
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改革开放之路具有邓小平领导的强烈特点。邓小平所说“摸着石头过河”,最能形象地说明其探索发展的曲折。从理论上说,这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中找不到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的总的方针指引下,中国在政治领域进行了“拨乱反正”,清算“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路线对中国各个领域的破坏,坚决而有步骤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科技、教育和国防等各个领域进行拨乱反正。特别是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概括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清算了“四人帮”鼓吹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流毒。在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人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与经济生活发生改变。这种改变,首先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所推行的政策的改变,也是与1957年反右派运动到“文化大革命”“左”倾路线决裂的改变。中国农村经营模式在所有制改革,从联产承包、到大包干,再到分田到户,最后取消人民公社制度,恢复到县、乡、村的政治体制,都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农村的变化,中国市场的变化,老百姓是感受最深的,也带来了民心变化。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证明了原来的以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农村基层政治制度,不能适应农民的觉悟水平,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历史探源
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总结出来的,政治上由共产党集中领导,经济上搞国家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计划经济,生产与消费都是按计划进行的。
……
前言/序言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领导人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道路决定命运。中国道路是发展中国、富强中国之路,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人间正道、康庄大道。要增强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中国道路》丛书,就是以此为主旨,对中国道路的实践、成就和经验,以及历史、现实与未来,分卷分册作出全景式展示。
丛书按主题分作十卷百册。十卷的主题分别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与军队建设、外交与国际战略、党的领导和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世界对中国道路评价。每卷按分卷主题的具体内容分为若干册,各册对实践探索、改革历程、发展成效、经验总结、理论创新等方面问题作出阐释。在阐释中,以改革开放近40年伟大实践为主要内容,结合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发展历程以及悠久文明传承进行总结,既有强烈的时代感,又有深刻的历史感召力和面向未来的震撼力。
丛书整体策划,分卷作业。在写作风格上注重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结合,注重对中国道路的实践与经验、过程与理论作出求实、求真、求新的阐释,注重对中国道路作出富有特色的、令人信服的国际表达,注重对中国道路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和为解决人类问题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阐释。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并处在新的历史起点。在这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经济科学出版社精心策划、组织编写《中国道路》丛书有着更为显著的、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道路》丛书2015年策划启动,首批于2017年推出,其余各册将于2018年、2019年陆续推出。丛书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和“90种迎接党的十九大精品出版选题”。
《中国道路》丛书编委会
2017年9月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历史选择与时代方向/中国道路·外交与国际战略卷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Road: the Choice of History, The The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历史选择与时代方向/中国道路·外交与国际战略卷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Road: the Choice of History, The The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历史选择与时代方向/中国道路·外交与国际战略卷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Road: the Choice of History, The The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历史选择与时代方向/中国道路·外交与国际战略卷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Road: the Choice of History, The The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