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具有如下特色:
1.扫码听微课程,学习经典真题。本书每部分都配备具有代表性的真题,除文字解析外,还配有中公专职师资视频讲解,通过扫描二维码可在线学习,中公老师一对一授课。
2.覆盖核心考点,精讲作答技巧。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由具有多年授课经验的中公老师对历年真题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每种题型的核心考点,以此为基础设定章节、体例和结构。
3.学习解题方法,突破分数瓶颈。本书除考点讲解外,还总结出各题型实用的解题技巧。力求为各位考生呈现每一道题目的快解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就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突破瓶颈,从而提升考生的竞争力。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
《中公版·2018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申论》公务员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应试者的备考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备考阶段,适用而精当的辅导资料是必不可少的。您此时翻开的这本2018中公版《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申论》就为您的科学备考之路指明了方向。本书章节紧凑,论证严谨,使读者既能学会解题的技巧,更能使自身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得到切实的提高,是一本实用有效的辅导教材。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
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细致分析了安徽公务员行测考试的命题变化趋势及具体考情,系统讲解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这五大专项的所有核心考点,并结合具有代表性的真题讲述了行测快解方法,同时对考生进行解题思维训练。
另外,本书为重难点题目配备了同步高清微视频,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视频学习,在中公老师的帮助下轻松学习作答技巧和相关知识。
《中公版·2018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申论》是由中公教育图书编研团队主持研发,在深入研究安徽历年考试真题的基础上,以能力为导向,系统详解安徽申论考试的各种题型,综合提升应试者对于方法的理解和认识水平。内容涵盖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解读,安徽申论常考的四大题型,其作答方法精湛,理论深刻实用。在题型后面,还附有全新的理论政策解读和热点知识,供考生复习备考。
目录
《中公版·2018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深度分析(1)
第一章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节逻辑填空(10)
一、把握对应关系(10)
二、辨析词语差异(12)
三、警惕成语设置陷阱(14)
四、掌握常考关联词(16)
第二节阅读理解(19)
一、主旨观点题(19)
二、细节判断题(25)
三、推断下文题(29)
四、词句理解题(32)
五、标题添加题(34)
第三节语句表达(37)
一、语句排序题(37)
二、语句填充题(42)
第二章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第一节数学运算核心知识(46)
一、算术基础(46)
二、代数工具(49)
三、实战技巧(53)
第二节数学运算基础必会(59)
一、几何问题(59)
二、工程问题(62)
三、行程问题(64)
四、浓度问题(71)
五、利润问题(72)
六、年龄推算(74)
七、日期问题(74)
第三节数学运算能力提升(76)
一、排列组合(76)
二、概率问题(80)
三、容斥问题(81)
四、抽屉原理(83)
五、和定最值(85)
六、资源整合(86)
七、推理分析(87)
第三章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第一节图形推理核心考点(90)
一、数量类考点(90)
二、结构类考点(97)
三、位置类考点(100)
四、叠加类考点(103)
五、空间类考点(104)
第二节图形推理题型精讲(107)
一、分组分类型图形推理(107)
二、类比型图形推理(108)
三、顺推型图形推理(109)
四、九宫格图形推理(109)
第三节图形推理实战技巧(110)
一、求同分析法(110)
二、特征图形定位法(112)
第四章判断推理——定义判断
第一节定义判断实战技巧(118)
一、分析定义要点(118)
二、归纳关键信息(121)
三、判断定义间关系(123)
四、对比选项内容(125)
第二节定义判断考查学科(126)
一、心理学(126)
二、经济学(127)
三、社会学(128)
四、法律法规(128)
五、行政管理(129)
六、语言文学(130)
第五章判断推理——类比推理
第一节类比推理题型精讲(132)
一、传统型(132)
二、对当型(132)
第二节类比推理核心考点(132)
一、逻辑关系(132)
二、言语关系(134)
三、常识关系(135)
第三节类比推理实战技巧(136)
一、代入排除法(136)
二、遣词造句法(137)
三、横纵对比法(137)
第六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第一节必然性推理(140)
一、直言命题(140)
二、概念和三段论(144)
三、复言命题(149)
四、模态命题(157)
五、智力推理(159)
第二节可能性推理(163)
一、削弱、加强型(163)
二、结论型(174)
三、评价型(176)
四、解释型(178)
五、选项分析(178)
第七章资料分析
第一节核心统计知识(182)
一、基期与现期(182)
二、量与率(182)
三、增长(183)
四、基础数据关系(184)
第二节核心考查体系(188)
一、比重(188)
二、倍数、翻番(193)
三、平均数(195)
四、隔年增长(198)
五、年均增长(199)
第三节实战快解技巧(200)
一、实战速算方法(200)
二、常考列式速解技巧(207)
第八章常识判断
第一节政治(21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14)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5)
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216)
第二节经济(220)
一、微观经济(220)
二、宏观经济(220)
三、国际经济(222)
第三节法律(224)
一、宪法(224)
二、民法与民事诉讼法(225)
三、刑法与刑事诉讼法(227)
四、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29)
第四节人文历史(232)
一、文学常识(232)
二、文化常识(232)
三、中国古代史(234)
四、中国近现代史(237)
第五节科技生活与地理(239)
一、高新技术(239)
二、生活常识(241)
三、自然地理(244)
第六节国情概况(248)
一、我国的彊域(248)
二、我国的地理分区(248)
三、我国的河流、湖泊(249)
四、我国的岛屿(249)
五、我国的地势和地形(249)
六、我国的资源(250)
七、我国的能源(250)
八、我国的自然灾害(251)
第七节行政管理(252)
一、行政管理基础知识(252)
二、公文基础知识(254)
安徽省公务员笔试课程辅导简章(258)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60)
第一篇考试综述
第一章申论考试常识(2)
第一节申论考试大纲(2)
一、申论考试大纲摘要(2)
二、大纲能力解读(3)
第二节申论试卷构成(5)
一、题本(5)
二、答题卡(6)
三、草稿纸(6)
第二章安徽考情分析(7)
第一节申论主题分析(7)
一、申论主题类型(7)
二、申论主题特点(8)
第二节安徽真题分析(8)
一、归纳概括题(9)
二、综合分析题(10)
三、应用文写作题(11)
四、文章论述题(13)
第二篇答题思维
第一章申论核心原则(18)
一、一个中心(18)
二、三大原则(19)
三、六个标准(22)
第二章申论作答流程(26)
第一节审清题意(26)
一、五大审题要素(26)
二、审题核心方法(27)
第二节阅读材料(29)
一、四大材料类型(29)
二、阅读材料的方法(30)
第三节分析要点(38)
一、提炼要点(38)
二、加工要点(42)
第三篇题型解析
第一章归纳概括题(50)
第一节题型概述(50)
一、题型分类(50)
二、作答基本要求(52)
第二节归纳概括基础题型(56)
一、作答方法(56)
二、经典真题(58)
第三节归纳概括创新题型(63)
一、拟制标题(63)
二、语句填充(65)
三、宣传标语(69)
第四节强化训练(71)
第二章综合分析题(73)
第一节题型概述(73)
一、题型分类(73)
二、作答基本要求(74)
第二节词句阐释(76)
一、词语阐释(76)
二、句子理解(79)
第三节关系分析(82)
一、作答方法(82)
二、经典真题(83)
第四节启示分析(85)
一、作答方法(85)
二、经典真题(88)
第五节评论分析(91)
一、作答方法(91)
二、经典真题(92)
第六节强化训练(94)
第三章应用文写作题(97)
第一节题型概述(97)
一、题型分类(97)
二、作答基本要求(98)
第二节通用结构型公文(99)
一、宣传演讲类(100)
二、方案总结类(106)
三、观点主张类(112)
第三节灵活写作型公文(117)
一、作答方法(117)
二、经典真题(119)
第四节强化训练(123)
第四章文章论述题(127)
第一节题型概述(127)
一、题型分类(127)
二、作答基本要求(129)
第二节文章写作六大要素(136)
一、立意(136)
二、标题(141)
三、开头(144)
四、布局(149)
五、论证(156)
六、结尾(166)
第三节妙用修辞(169)
一、比喻(169)
二、对偶(170)
三、排比(170)
四、对比(171)
五、拟人(172)
第四节强化训练(172)
第四篇知识积累
第一章理论政策解读(176)
第一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热点解读(176)
第二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热点解读(186)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热点解读(190)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热点解读(194)
第五节《2017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热点解读(203)
第二章热点主题解读(212)
热点主题一法治建设(212)
一、提出背景(212)
二、事例介绍(212)
三、考查角度(213)
四、写作素材(215)
热点主题二信息技术发展(216)
一、提出背景(216)
二、事例介绍(217)
三、考查角度(217)
四、写作素材(220)
热点主题三绿色发展(220)
一、提出背景(220)
二、事例介绍(221)
三、考查角度(221)
四、写作素材(224)
热点主题四结构性改革(224)
一、提出背景(224)
二、事例介绍(225)
三、考查角度(225)
四、写作素材(228)
热点主题五保障和改善民生(229)
一、提出背景(229)
二、事例介绍(229)
三、考查角度(230)
四、写作素材(232)
安徽省公务员笔试课程辅导简章(234)
中公教育?安徽省分部一览表(236)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37)
精彩书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深度分析
行测科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考试内容日趋稳定,已经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体系。试题涉及知识面广泛,考查的知识点繁多,包括政治、历史、科技、人文、法律、数学、逻辑等众多学科的内容。近年来,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逐渐加强,重点测查应试者的思维能力,不仅要求应试者对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深刻认识,还要能利用其中的原理和技巧,分析、解决各类问题。
下面我们将深入剖析近几年的真题特点,并列举具有代表性的真题,让大家了解考试的总体情况及各专项的命题趋势,明确备考方向。同时,点拨各专项的备考策略,以帮助大家有针对性地复习、科学备考。
2014—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题量统计表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考试中的常考题型,主要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逻辑填空考点稳定。逻辑填空的考点较为稳定,主要考查实词、成语,偶尔涉及关联词。
2.语句表达稳中有变。“稳”指的是语句表达主要考查语句填充和语句排序这两种题型,“变”指的是两种题型的题量每年会有略微变化。
3.阅读理解考点繁多。阅读理解以片段阅读为主要考查形式,涉及主旨观点、细节判断、推断下文、词句理解和标题添加等众多考点。
【最新真题】“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追溯实现植入B.顺应承载赋予
C.遵循明晰提出D.适应承接蕴蓄
解析:第一空,“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本末,常指对过去探索,修饰“潮流”不恰当,排除A。“遵循”通常与“规律”搭配,与“潮流”搭配不当,排除C。第二空,“承接”意为连接、交接,与“梦想”不搭配,排除D。“承载梦想”为常见搭配,“赋予新的内涵”也搭配恰当,故本题答案为B。
【最新真题】我国各地的雾霾,从总的方面来说是各种来源污染排放物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过程的产物,这里既有一次排放,还有二次化学转化和物理过程。从南到北情况十分复杂,当下的普遍情况既不同于当年伦敦的情况,也不同于洛杉矶的情况。曾有学者讲北京的情况属于“伦敦型”和“洛杉矶型”的复合型,实际上事情绝非是一个“复合型”可以概括。还让人担心的是:眼下从上到下、各省各地都认为燃煤是问题的根子,似乎实现城市燃气化以后,问题就可以大大解决了,其实我们的一次排放物或者说二次过程的产生物质决不只是一个二氧化硫,或者说再加上一个氮氧化合物那么简单。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雾霾形成的主要特点B.雾霾形成的原因复杂
C.雾霾类型具有多样性D.雾霾危害具有普遍性
解析:由“从南到北情况十分复杂”“绝非是一个‘复合型’可以概括”“决不只是一个二氧化硫,或者说再加上一个氮氧化合物那么简单”可知,文段主要论述的是我国雾霾形成原因的复杂性。故本题选B。
【最新真题】①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土著们在语言和文化上表现出超乎想象的统一性
②他们没有航海设备,只有原始的舟筏,却在占据了将近地球三分之一面积的大洋中,找到了一个个孤悬海上的小岛
③他们有着相似的风俗习惯,在相隔极远、完全陌生的岛上,竟然可以用同一种语言进行简单交流
④原始的南岛语族,创造了航海奇迹
⑤这使得许多世纪后,“地理大发现”浪潮中驶入太平洋的西方航海家们惊异地发现,几乎他们每找到一处新的岛屿,都已有了土著们居住过的痕迹
⑥然后定居其上,传承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⑤②①③⑥B.④②⑥⑤①③
C.②⑥⑤④③①D.③①②⑥④⑤
解析:②、③两句均以指代词“他们”开头,置于首句则指代不明,排除C、D。④句指出“原始的南岛语族,创造了航海奇迹”,②句的“没有航海设备,只有原始的舟筏,却……”是对“航海奇迹”的具体说明,故两句顺序为④②。⑥句的“然后定居其上”是对②句末尾“找到了一个个孤悬海上的小岛”的承接,故⑥应紧跟④②之后,故本题选B。
【最新真题】成语“刻舟求剑”,源自《吕氏春秋》,古人使用这个成语时,更多想到的是时间轴意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但它所讲述的故事,又提示了我们道理与知识是如何“分道扬镳”的。船在运动,河底静止,剑从船上掉落河中,是从运动状态进入静止状态,而船上客人与刻痕处于相对河底与剑而言的运动状态,刻痕如何保持得了与剑对应的位置?由是而知,,这才是“刻舟求剑”真正传递的“道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意识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反映B.要在动态中认识事物的本质
C.知识道理在时空里是相对的D.运动和静止是可相互转化的
解析:文段首先讲述了成语“刻舟求剑”的来源,并指出古人使用这个成语时,更多考虑的是时间轴意义,而时间轴的意义就是动态变化。从知识层面上讲,“刻舟求剑”反映的是运动和静止之间的关系,可能具体到船行速度、河流速度、水流可能把剑带往下游多少距离等等。但是从道理层面上讲,“刻舟求剑”不考虑这些具体知识,主要是想强调人要认识到剑的静止和船、人的运动,人不要太死板地去想剑的位置,换句话说就是人要知道变通,要在动态中去认识事物。故本题选B。
二、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运算方法和策略的运用,一直把传统问题作为主要考点,包括以整除、比例性质为主的基础知识应用,以排列组合、资源整合为主的组合类问题,以及常见的行程、工程、利润等经典问题。
【最新真题】某件刺绣产品,需要效率相当的三名绣工8天才能完成,绣品完成50%时,一人有事提前离开,绣品由剩下的两人继续完成;绣品完成75%时,又有一人离开,绣品由最后剩下的那个人做完。请问,完成该件绣品一共用了:
A.10天B.11天
C.12天D.13天
解析:设每人工作效率为1,则总工作量为24。三人一起工作完成12(即50%)需要4天,再由其中两人工作完成6(即75%-50%=25%)需要3天,剩下6(即25%)一个人需要6天完成。一共用了4+3+6=13天,选择D。
【最新真题】某地举办铁人三项比赛,全程为51.5千米,游泳、自行车、长跑的路程之比为3∶80∶20,小陈在这三个项目花费的时间之比为3∶8∶4,比赛中他长跑的平均速度是15千米/小时,且两次换项共耗时4分钟,那么他完成比赛共耗时多少?
A.2小时14分B.2小时24分
C.2小时34分D.2小时44分
解析:长跑的路程为51.5×=10千米,则长跑所用时间为10÷15=小时,三项比赛(不含括换项)共用时×=2.5小时=2小时30分,加上换项耗时4分钟,完成比赛共耗时2小时34分,选择C。
三、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是行测考试中的另一个常考题型,主要包括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和逻辑判断。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图形推理善于变化。图形推理的题型每一年都会有所变化,但是考查的形式基本上脱离不了顺推型、类比型、分组分类型、九宫格、空间型这几种图形推理。其考点分布也较为全面,位置类、数量类和结构类等都可能会涉及。
2.类比推理考点全面。类比推理的考查形式涉及两词型、三词型和对当型,其考点主要有逻辑关系、言语关系、常识关系等。
3.定义判断涉及知识面广泛。定义判断的考查形式主要有单定义和多定义两种,定义所属学科繁多,包括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考生在备考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定义要把握相应的解题方法。
4.逻辑判断颇具难度。逻辑判断的考查包括可能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两部分内容,可能性推理以削弱、加强型题目为主要考查方向,必然性推理则重点考查复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和智力推理的解题技巧。这一题型对考生的综合分析、推理能力有较高要求,是考试的一个难点。
【最新真题】进士:状元
A.河水:海水B.银河:天文
C.学位:博士D.宪法:民法
解析:进士中最好的名次是状元,学位中最高的学位是博士。故答案选C。
2018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套装2册) 图书简介 本书是为2018年度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量身打造的专业教材,全面涵盖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大必考科目。本套教材采用科学、系统、实用的编写体例,旨在帮助广大考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考试核心知识点,提升应试能力,顺利通过国家公务员选拔。 一、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部分 本部分教材紧密围绕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大纲,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各个模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和训练。内容结构清晰,逻辑性强,确保考生能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1. 模块一:数量关系 核心解析: 本模块重点讲解数学基础知识在公务员考试中的应用,包括数与数制、整除与余数、分数与小数、百分比、比例、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浓度问题、统计问题等。教材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化繁为简,通过图表、公式、逻辑推理等多种形式呈现,力求让考生从根本上理解各类题型的出题规律和解题思路。 题型精析: 针对考试中常见的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题型,教材提供了详细的题型分析,剖析各类题目的考查点、干扰项设置、解题难点,并归纳总结出高效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在数字推理部分,将详细讲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分组数列、周期数列等常见数列规律的识别与应用;在数学运算部分,将系统讲解方程法、代入法、排除法、特殊值法、量变关系法等多种解题策略,并针对性地提供各类应用题的解题模型。 专项训练: 每个知识点配有精选的例题和配套练习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例题详细解析解题过程,点拨关键步骤;练习题则涵盖了历年真题和高频考点,帮助考生巩固所学知识,熟练运用解题技巧。 难点突破: 针对考生普遍感到困难的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等,教材会提供更加深入的解析和更具针对性的训练,帮助考生攻克难点,提升解题信心。 2. 模块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核心解析: 本模块重点在于提升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材将系统讲解词语理解、句子理解、语句排序、篇章阅读等核心题型。在词语理解方面,将深入分析实词、虚词的含义、用法及辨析方法,特别是近义词、反义词、多义词的辨析;在句子理解方面,将重点讲解句子成分的分析、句子逻辑关系的判断、病句的识别与修改;在语句排序方面,将强调句子之间的连贯性、逻辑性和整体性,教授衔接词、指示代词、复指等语篇标志的运用;在篇章阅读方面,将引导考生掌握快速抓取文段主旨、识别作者观点、理解隐含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等阅读技巧。 题型精析: 针对片段阅读、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题型,教材提供了细致的题型分析,剖析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并提炼出高效的解题策略。例如,片段阅读部分,将讲解“题眼法”、“首尾句法”、“关联词法”等多种阅读策略;逻辑填空部分,将强调语境分析、词语辨析、搭配关系、固定搭配等,并提供大量的词汇积累和辨析练习。 专项训练: 大量精选的练习题,涵盖了成语辨析、俗语理解、名言警句解析、语病判断、文段概括、主旨推断等各种形式。通过反复练习,考生可以有效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 难点突破: 针对一些理解难度较大的文段,教材将提供多角度的解析方法,引导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本,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3. 模块三:判断推理 核心解析: 本模块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逻辑性要求最高的板块,包含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四大题型。教材将系统讲解各类题型的基本原理、考查特点和解题方法。在图形推理方面,将详细讲解数量类、图形类、位置类、属性类、组合图形类、图形平移/旋转/对称等多种图形规律的识别;在定义判断方面,将强调抓住定义的核心要素、排除无关信息、准确套用定义进行判断;在类比推理方面,将重点分析词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对应关系、因果关系、组成关系、功能关系、必要条件关系等;在逻辑判断方面,将深入讲解命题、推理、论证的基本知识,包括真假话问题、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等。 题型精析: 针对每种题型,教材都进行了深入的题型分析,剖析了其出题规律、常见陷阱和解题技巧。例如,图形推理部分,将提供多达数十种的图形变化规律,并辅以大量实例;逻辑判断部分,将系统讲解假言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的性质,以及假言推理、联言推理、选言推理的规则。 专项训练: 提供了大量的配套练习题,难度适中,覆盖面广。考生可以通过大量练习,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识别规律、分析逻辑关系的能力。 难点突破: 针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图形推理和逻辑判断题目,教材将提供详细的解题步骤和思路引导,帮助考生理清思路,找到破题的关键。 4. 模块四:资料分析 核心解析: 本模块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表、数据等)的综合分析能力。教材将系统讲解数据查找、速算技巧、增长量、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核心概念的计算方法。特别强调了数据查找的技巧、排除干扰信息的方法、以及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题型精析: 针对文字资料、表格资料、图形资料(柱状图、折线图、饼图、雷达图等)的分析,教材提供了详细的解题步骤和技巧。例如,表格资料部分,将讲解如何快速定位数据、发现数据间的联系;图形资料部分,将侧重于图表信息的提取和解读,以及不同图表类型的比较分析。 专项训练: 配备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涵盖了不同类型和复杂程度的资料分析材料,帮助考生熟悉各类数据分析的考查方式。 难点突破: 针对一些计算量大、易出错的题目,教材将提供多种速算方法和估算技巧,帮助考生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二、 申论部分 本部分教材紧密结合安徽省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特点和要求,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地指导考生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申论文章。 1. 申论写作理论与方法 核心解析: 本部分将系统介绍申论考试的性质、目的、基本要求,以及申论文章的结构、语言、风格等。重点讲解如何审题立意,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组织材料,构成文章。 题型精析: 针对归纳概括题、提出对策题、综合分析题、贯彻执行题、文章写作题等各类题型,教材将进行深入的题型分析,剖析每种题型的考查要点、答题要求和评分标准。例如,归纳概括题,将讲解如何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如何进行条理化、逻辑化的概括;提出对策题,将强调问题分析的深度,对策建议的可行性和针对性;文章写作题,将重点讲解如何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如何运用有力的论据支撑论点,如何构建逻辑严谨的论证结构。 专项训练: 提供大量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包含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材料,帮助考生熟悉申论考试的命题趋势。 2. 材料分析与观点提炼 核心解析: 申论考试的核心在于对给定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教材将教授考生如何高效阅读材料,快速抓住材料的主旨、重点和隐含信息。重点讲解如何从看似繁杂的材料中提炼出鲜明、深刻、有价值的观点。 方法指导: 提供多种材料阅读和分析的方法,如“划、标、注”阅读法,关键词、核心句定位法,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方法,以及观点提炼的技巧,如“问题-原因-对策”模型,“现象-本质”模型等。 3. 文章结构与逻辑构建 核心解析: 一篇优秀的申论文章,其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是关键。教材将指导考生如何搭建文章的“骨架”,包括如何写好开头、中间段落和结尾。重点讲解不同文体(议论文、应用文)的结构特点。 方法指导: 教授多种段落组织方法,如总分总结构,并列结构,递进结构,对比结构等。强调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过渡,确保文章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4. 语言表达与文采提升 核心解析: 申论写作不仅要求内容准确、逻辑清晰,更要求语言生动、表达准确。教材将指导考生如何运用规范、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思想。 方法指导: 强调使用规范的书面语,避免口语化和错别字。教授如何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引用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同时,也会提供一些名言警句、政策术语等素材,帮助考生丰富文章内容。 5. 考场模拟与应试策略 核心解析: 结合考场实际情况,教材将为考生提供实用的应试策略,包括时间分配、答题顺序、心态调整等方面。 模拟训练: 安排完整的模拟考试,让考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战演练,熟悉考试流程,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本套教材的特点: 紧扣大纲,针对性强: 内容完全按照2018年度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进行编写,紧贴考试要求,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体系科学,结构清晰: 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大科目,以及各科目下的具体模块和题型,层层递进,结构清晰,便于考生系统学习。 内容全面,解析透彻: 对各类考点、题型、解题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力求让考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例题丰富,训练充分: 配备大量高质量的例题和练习题,覆盖历年真题和高频考点,帮助考生巩固所学,熟练掌握解题技巧。 语言精练,通俗易懂: 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考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实操性强,提升显著: 注重解题技巧的传授和实操训练,帮助考生切实提高应试能力。 适用人群: 所有参加2018年度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生。 使用建议: 建议考生先通读教材,对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逐个模块进行深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务必认真理解知识点,吃透例题,并独立完成配套练习题。对于申论部分,要多加练习写作,并注意积累素材。最后,通过模拟考试来检验学习成果,并根据模拟考试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 祝愿各位考生在2018年度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