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基于心理负荷的生产效率研究》以“生产效率的提升”为中心,以人的“心理负荷信息”为主线,运用国际前沿的“认知神经科学”测量手段,探索了心理负荷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和提升机制,并用实际案例阐述了如何引入员工的心理负荷信息以实现标准作业流程(SOP)的动态优化。
《基于心理负荷的生产效率研究》的主要特点:(1)从新的视角研究人的心理因素而非传统的生理因素在生产效率提升中的重要作用;(2)运用国际前沿工具ERP(event related potentials)探索生产效率人性化提升的认知神经科学机理;(3)在实践方面,阐述了动态SOP优化的方法,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解决了在静态soP优化过程中存在的员工心理疲劳度大幅度上升的问题。
作者简介
尚倩,山东菏泽人,博士,讲师。研究领域为神经管理学(即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管理学领域的经典问题),担任神经管理与神经工程研究会理事。2008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神经管理学提出者和研究专家——马庆国教授,2014年4月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工作。迄今为止,在本研究领域内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项目9项(含国家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并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参加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3篇(含SCI/SSCI期刊论文3篇,一级期刊论文3篇)。
内页插图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本书的现实背景
1.1.2 本书的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1 本书拟解决的问题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书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工业工程生产效率与心理负荷研究进展
2.1 工业工程相关研究
2.1.1 工业工程定义
2.1.2 工业工程理论发展阶段
2.1.3 新一代工业工程研究平台
2.2 生产效率相关研究
2.2.1 效率
2.2.2 生产效率定义
2.2.3 生产效率相关理论
2.3 行为反应研究中的相关神经和生理科学指标
2.3.1 EEG
2.3.2 ERP
2.3.3 EMG
2.4 行为反应研究中的情绪问题
2.4.1 情绪概念、分类与基本理论
2.4.2 情绪对行为反应的影响
2.5 效率相关的疲劳负荷问题
2.5.1 疲劳负荷定义和分类
2.5.2 疲劳负荷的评估技术与方法
2.5.3 员工疲劳负荷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2.6 效率相关的动作研究问题
2.6.1 动作研究的起源和概念
2.6.2 动作研究目的
2.6.3 动作研究方法
3 已有的研究局限及本书构思设计
3.1 已有研究局限
3.1.1 工业工程研究中的局限
3.1.2 生产效率研究中的局限
3.1.3 行为反应相关的神经和生理科学指标研究中的局限
3.1.4 行为反应研究中的情绪问题及研究局限
3.1.5 效率相关的疲劳负荷问题及研究局限
3.1.6 效率相关的动作研究及研究局限
3.2 本书的构思设计:四项子研究
3.2.1 研究一构思设计
3.2.2 研究二构思设计
3.2.3 研究三构思设计
3.2.4 研究四构思设计
3.3 本书的整体架构:四项子研究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一:情绪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2.1 性别与生产效率
4.2.2 情绪与生产效率
4.3 研究方法
4.3.1 问卷调查对象
4.3.2 问卷内容
4.4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4.4.1 信度和效度分析
4.4.2 相关分析
4.4.3 回归分析
4.5 结论与讨论
4.5.1 性别与生产效率
4.5.2 负性情绪与生产效率
4.6 本章小结
5 研究二:情绪对操作反应效率影响的神经科学机理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2.1 关于反应时的假设
5.2.2 脑电成分相关的假设
5.2.3 研究假设总结
5.3 研究实施——ERP实验
5.3.1 实验被试
5.3.2 实验材料
5.3.3 实验程序
5.3.4 实验数据记录
5.4 研究结果
5.4.1 行为学数据分析及结果
5.4.2 脑电数据分析及结果
5.5 结论与讨论
5.5.1 行为学结论与讨论
5.5.2 N2结论与讨论
5.5.3 P300结论与讨论
5.5.4 LRP结论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研究三:心理疲劳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的生理科学机理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假设
6.2.1 EEG负荷假设
6.2.2 EMG负荷假设
6.2.3 神经效率假设
6.3 研究实施——生理记录实验
6.3.1 实验对象
6.3.2 实验材料
6.3.3 实验程序
6.3.4 数据记录
6.3.5 数据分析
6.4 研究结果
6.4.1 生产效率有高低差异组分析结果
6.4.2 生产效率无差异组分析结果
6.5 结论与讨论
6.5.1 有高低效率差异组的心理疲劳对比讨论
6.5.2 高低效率无差异组的神经效率对比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研究四:基于心理负荷的SOP系统动态优化应用案例研究
7.1 案例研究目的
7.2 案例对象
7.3 案例数据采集
7.3.1 实时摄像采集SOP数据
7.3.2 实时测量记录EEG数据
7.4 案例分析及讨论
7.4.1 优化前SOP分析与讨论
7.4.2 SOP静态优化分析与讨论
7.4.3 SOP动态优化分析与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总结和未来展望
8.1 整体结论
8.1.1 情绪影响生产效率
8.1.2 生产效率的差异与性别有关
8.1.3 情绪诱发背景下,动作反应效率存在西蒙效应
8.1.4 情绪直接影响动作反应认知加工机制:由N2和P300反映
8.1.5 情绪间接影响动作反应认知加工机制——调节西蒙效应的认知强度:由P300和LRP反映
8.1.6 心理疲劳影响生产效率
8.1.7 基于心理负荷的神经效率指标用于人性化提升生产效率
8.1.8 基于心理疲劳负荷的动态SOP优化用于人性化提升生产效率
8.2 理论贡献
8.2.1 发现了负性情绪对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8.2.2 探索了负性情绪影响生产效率的神经科学机理
8.2.3 发现了心理疲劳对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8.2.4 探索了心理疲劳影响生产效率的生理科学机理
8.2.5 发现了性别对生产效率有影响
8.3 实践指导意义
8.3.1 重视情绪管理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
8.3.2 重视心理疲劳对生产效率的重要影响
8.3.3 在生产管理中重视性别因素对生产效率的重要影响
8.4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索引
前言/序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逐步转向自动化与电子化。在对生产系统进行科学配置以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中,工业工程师们认识到“人本位‘’逐步成为制约生产管理进一步优化的瓶颈。生产管理的优化需要综合考虑人体状态和生产状态信息,如果我们过于关注生产设备的设计,而忽略人本身在生产过程中情感或疲劳等心理负荷状态的变化,其结果必会影响员工的外在行为表现,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管理的优化,进而极大地影响工业工程的系统化进程。这也更加违背了工业工程中生产管理最初的设计理念:想”让机器服务于人“,成了”让人服务于机器“。因此,生产效率提升过程中员工的心理负荷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结合已有研究,为进一步推进生产效率相关研究进展,本书重点关注和解决以下三方面研究问题:(1)人的心理负荷(情绪、心理疲劳等)对生产效率是否有影响;(2)人的心理负荷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背后的神经科学和生理科学机理是什么;(3)人的心理负荷如何应用到生产管理实践中以人性化提升生产效率。
本书共由八个章节构成:
第一章为引言,主要包括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书框架。
第二章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本章主要对工业工程定义及理论发展阶段、生产效率定义及相关理论、行为反应相关的生理和心理指标、行为反应中的情绪问题、效率相关的疲劳负荷问题、动作研究等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
第三章对以往研究做了总结,并提出了研究的构思设计。依据以往研究现状,总结其中的研究局限,并进行本书的整体设计,形成四项子研究。
第四章(研究一)研究了基于问卷方式的情绪状态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本章节探索心理负荷因素(情绪)是否对生产线上员工的生产效率有影响,并筛选出能够影响生产效率的情绪维度。
第五章(研究二)研究了基于ERP实验的情绪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本章节内容使得人们对心理负荷影响生产效率机制的认识由生产效率的宏观层面深入到操作反应效率的微观层面,从行为科学层面深入到神经科学层面。本书研究基于ERP实验取得N2、P300和LRP三种脑电成分的活动特征,并将其与外在行为表现相结合,从而使人们深入和综合地掌握心理负荷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机理,也为后人对生产效率相关问题认知层面的研究提供了探索性的铺垫。
第六章(研究三)研究了基于physiograph的心理疲劳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本章节内容从心理负荷量的积累角度切入,采用生理测量方法获得了EEG和EMG的活动特征,从生理科学的角度考察了心理疲劳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及影响背后的生理科学机理。同时,结合价值工程思想与模型,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心理疲劳负荷的人性化衡量生产效率的测度指标——神经效率,以衡量基于心理负荷的生产效率。
第七章(研究四)研究了基于案例分析的心理负荷在标准作业流程(SOP)动态优化中的应用。本章节内容将动素分析技术和生理测量技术相结合,在充分考虑心理负荷因素的前提下,提出了生产管理中SOP动态优化的方法。SOP动态优化时,综合考虑与动作实时对应的心理负荷状态变化,在保证适度心理负荷的基础上进行动作调整,从而从动作分析微观角度探索人性化提升生产效率的方法,即探寻效率提升和心理疲劳缓解的有效平衡点。
第八章得出了研究总体结论并提出了未来展望。本章节主要包括整体结论、理论贡献、实践建议和未来展望。
本书是在作者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本书能顺利出版,特别感谢恩师马庆国教授的指导。由于作者时间、精力以及本身水平方面的限制,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和遗漏之处,恳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我将在未来的研究中重点关注与解决。另外,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广泛吸取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参考和引用了大量文献资料;这些均为本研究的起点,谨向有关专家学者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基于心理负荷的生产效率研究 [Research on Production Efficiency Based on Mental Load]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基于心理负荷的生产效率研究 [Research on Production Efficiency Based on Mental Load]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基于心理负荷的生产效率研究 [Research on Production Efficiency Based on Mental Load]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基于心理负荷的生产效率研究 [Research on Production Efficiency Based on Mental Load]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