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被後人稱為“廣大教化主”,詩品、人品皆偉岸,具有巨大影響和當代價值。他前期主張為政治為人生的文學觀,是平民知識分子的代錶;後期樂天知命,對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加以實踐、發揮和改造,成為後代知識分子重要的思想財富,其人格範式滋養瞭中國後世文人的精神傢園。宋人早有“李白為天纔絕,白居易為人纔絕”的說法。他上承陶淵明,下啓蘇東坡,是中國文人三大人格範式中的重要一環。白居易不僅對中國文學有深遠影響,其聲譽更遠播海外。白居易所獨具的詩性智慧富於啓迪,令人深思;其人其詩所含蘊的知足保和的人生觀念、閑靜適世的誌趣選擇、和光同塵的哲學思想,對當代人也有很大參考價值。本書作者於白居易研究浸淫多年,獨有心得,其解析宏觀、微觀結閤,細緻妥帖,本書可謂瞭解白居易其人其詩的入門讀物。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寫下這詩句的唐朝詩人白居易,是一位婦孺皆知的偉大作傢。他對後代影響也很大,不僅對中國文學有突齣貢獻,在世界文壇上也享有很高聲譽。在唐代文學史上,白居易是一位高産作傢。他各體兼善,取材廣泛,加之精勵刻苦,文學活動持續的時間長,所以作品數量之多,在唐代首屈一指。他的詩歌具有風格通俗平易的藝術價值,和影響廣遠的社會價值。”白詩今存2830首。本書選錄其代錶作19首,包括膾炙人口的長篇傑作《長恨歌》《琵琶行》,諷喻詩名篇《買花》《賣岩翁》,以及《問劉十九》《錢塘湖春行》等,盡量反映其各方麵的創作成就。本書包括詩人小傳與作品賞析兩部分。每首作品,都配以與詩詞意境相呼應的優秀傳統中國畫。
陳纔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2000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博士學位。發錶《〈主客圖〉與元白詩派的成立》《張祜與元白詩派的離閤》等論文。專著《元白詩派研究》2007年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齣版,2012年獲第六屆“鬍繩青年學術奬”。
白居易簡介
賦得古原草送彆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六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邯鄲鼕至夜思傢
長恨歌
觀刈麥
買花
上陽白發人
新豐摺臂翁
賣炭翁
望驛颱
宿紫閣山北村
琵琶行
暮江吟
夜雪
問劉十九
大林寺桃花
花非花
錢塘湖春行
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
望驛颱
靖安宅裏當窗柳,
望驛颱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
居人思客客思傢。
題解
這是白居易應和好朋友元稹的詩。二人在貞元十九年(803)同登製科,俱授秘書省校書郎,始相識並訂交,“誼同金石,愛等弟兄”。
元和四年(809)三月七日,元稹以監察禦史身份齣使東川按獄,往來鞍馬間,寫下一組總題為《使東川》的絕句。稍後,正在長安任左拾遺和翰林學士的白居易寫瞭總題為《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的和詩,並題詞說:“十二篇皆因新境追憶舊事,不能一一麯敘,但隨而和之,惟予與元知之耳。”《望驛颱》是其中的第十一首。原詩題下注“三月三十日”。
元稹《望驛颱》雲:“可憐三月三旬足,悵望江邊望驛颱。料得孟光今日語,不曾春盡不歸來!”“孟光”,指詩人的妻子韋叢。這是元稹在三月的最後一天,為思念妻子而作。結句“不曾春盡不歸來”,是詩人的懸揣之辭。料想妻子以春盡為期,待他重聚,而現在竟無法實現,悵惘之情,宛然在目。
“望驛颱”,唐嘉陵縣曾有望喜驛,在今四川廣元。
句解
靖安宅裏當窗柳,望驛颱前撲地花
靖安宅裏,天天麵對著窗前碧柳,凝眸念遠;望驛颱前,春意闌珊,花兒紛紛飄落地麵。首句點齣地點和時間。元稹宅在長安靖安裏,他的夫人韋叢此時就住在那裏,寫其宅自見其人。“當窗柳”意即懷人。唐人風俗,摺柳以贈行人,因柳而思遊子。大概是取柳絲柔長不斷,以寓彼此情愫不絕之意。次句鏡頭一換,轉到四川的望驛颱,那裏元稹一人獨處驛邸,見落花而念如花之妻。這一句巧用比喻,富於聯想,也饒有詩情。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傢
兩處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盡;此時,傢中人思念著宦遊在外的人,宦遊人同樣也思念著傢中的人。“盡”字如利刀割水,效果強烈,含有春光已盡、人在天涯的感傷情緒。“春光”,不單指春天,而兼有美好的時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盡,是說預期的歡聚落空瞭,自然導齣“居人思客客思傢”。本來,思念決不限此一日,但這一日既是春盡日,這種思念之情便更加重瞭。一種相思,兩處離愁,感情的暗綫,把韆裏之外的兩顆心緊緊聯係瞭起來。
評解
白居易的和詩與原作一樣,采用平起仄收式,但又與原詩不同,下筆便用對句,且對仗工穩。不僅具有形式整飭之美,而且加強瞭錶達力量。因為在內容上,這兩句是賅舉雙方,用瞭對句,則見雙方感情同等深摯,相思同樣纏綿;形式與內容和諧一緻,相得益彰。又由於對起散收,章法於嚴謹中有變化,也就增加瞭詩的聲情之美。
詩的中心是一個“思”字。全詩緊扣“思”字,層層展開。首句“當窗柳”,傳齣閨中綺思;次用“撲地花”,寫齣驛旅苦思。這兩句都通過形象以傳情,不言思而思字灼然可見。三句推進一層,寫齣瞭三月三十日這個特定時日,由希望轉入失望的刻骨相思。但仍不直遂,隻以“春光盡”三字齣之,頗富含蓄之妙。四句更推進一層,含蓄變成瞭爆發,直點“思”字,而且疊用兩個思字,將前三句都綰閤起來,點明詩旨,收束得很有力量。
編者的話
中國在曆史上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古典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珍寶。早在三韆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作齣瞭以“詩三百”為代錶的優秀詩篇。此後每個曆史年代,詩歌創作都結齣豐碩的成果,其中不少名篇名句,膾炙人口,傳誦至今。這套“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書係,選取瞭曆史上最具代錶性的詩人、詞人的優秀作品,並加以詳盡通俗的譯注、評解,試圖由此將古代中國人創造的最可珍貴的文化瑰寶介紹給當代海內外讀者。
以“國風”為代錶的《詩經》和以《離騷》為代錶的楚辭,無論是在思想內容上還是在藝術手法上,都對中國後世詩壇産生瞭深遠影響。中國詩歌至唐代而達到高峰,呈現齣後人所稱譽的“盛唐氣象”和“少年精神”,而從李白、杜甫等詩人身上,從他們留下的詩歌中,不難看齣“風”“騷”以來優秀傳統的迴響。他們都有強烈的現實關懷,關注國傢、社會、民生等問題;而這種主題,往往是詩人通過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心靈曆程去感悟,通過描繪自然界山川萬物、人間世事民情來體現的。在唐詩的輝煌之後發展起來的宋代詩歌,成就也相當高,但最能錶現此年代文學特殊成就的是詞。宋代優秀的詞傢把這種長短句詩體運用到齣神入化的地步,那或慷慨激昂、或委婉淒清的詞作,今天讀來仍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可以說,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有神采的篇章。本書係介紹的詩人、詞人,如東晉的陶淵明,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李商隱,五代南唐的李煜,宋代的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都是中國詩歌史上耀眼的星座。
中國古代詩歌注重抒情、寫景,善於錶現友情、親情、愛情、鄉情,以及其他復雜細微的個人情感。這形成中國詩歌又一個強大的傳統。在儒傢思想影響下,中國詩歌幾乎從一開始就具有“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特點,情感的錶達比較剋製、內斂、含蓄,有彆於西方的詩歌風格。與此同時,中國詩人們又強調“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善於通過各種藝術手法傳達言外之意,給讀者以無窮的迴味、想象空間。古代詩詞中的優秀之作往往寫得深情宛轉,富於形象性和音樂性,誦讀這些詩詞,可以受到多層次的藝術感染和美的熏陶。古典詩詞還善於錶現自然之美及人與自然的融閤。古人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本書係中的每首作品,都配以與詩詞意境相呼應的優秀傳統中國畫。由此,本書係的每一本書不僅引導讀者欣賞、涵泳中國古典詩歌佳作,同時也帶著讀者一起領略中國傳統繪畫的魅力。通過欣賞這些詩、畫,可以更深刻地領悟到中國古代藝術作品中的詩情畫意,品味其藝術之美。
除瞭“詩情畫意”的特色外,本書係以各位詩人、詞人單獨成冊,以更清楚地展示其不同的個性和藝術風格;各分冊包括詩人小傳與作品賞析兩部分。對每篇作品的賞析,又分為題解、句解、評解三個章節:題解交代創作背景;句解用現代語文對詩詞進行逐句意譯,對某些難懂的字詞作注釋;評解部分則提要鈎玄,對作品特色進行點評。我們的本意,首先是幫助讀者減少閱讀中的文字障礙,繼而是理解詩詞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和寫作技巧。
中國古代經典詩篇把漢語升華到至美至純的境界,足以使每個中國人感到自豪。這些作品是聯接所有炎黃子孫思想、情感的文化紐帶,無論身在國內,還是身在海外,優秀的詩歌對讀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一個喜愛祖國傳統文化的人,可能會不斷地接觸和學習祖先的這些遺産。久而久之,這些優秀文化中的一部分會積澱下來,構成每個人頭腦中一道美麗的藝術長廊,不斷給人以教益、激勵和藝術享受。我們期望,本書係所介紹的詩詞名篇能夠成為這道藝術長廊的組成部分。
本書係所介紹的詩人、詞人,都各有很多傳世名篇,限於篇幅,書中每人隻選取瞭二三十首代錶作品。限於編輯水平,書中會有種種不盡如人意之處,敬請讀者朋友提齣寶貴意見。
一直以來,我都對古典詩詞情有獨鍾,尤其是唐宋時期的作品。最近剛看完一本《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叢書-白居易》,真是讓我收獲頗豐。這本書的選篇非常精當,涵蓋瞭白居易各個時期、各種風格的代錶作,從他早期的《賦得古原草送彆》那種少年意氣,到晚年的《長恨歌》和《琵琶行》那種飽含深情的敘事詩,再到那些針砭時弊的諷喻詩,幾乎無一遺漏。 尤其是書中對詩詞的賞析部分,簡直是點睛之筆。作者並非簡單地解釋字詞,而是深入挖掘瞭詩詞背後的曆史背景、社會狀況,以及詩人創作時的心境。比如在解讀《賣炭翁》時,作者不僅闡述瞭當時官府對百姓的壓榨,還通過對“可憐身上衣正單”等句的細緻分析,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瞭底層人民的疾苦和無奈。這種賞析方式,讓我不再是將這些詩詞僅僅當作優美的文字來看,而是能與之産生深刻的情感共鳴。 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穿越迴瞭那個繁華而又充滿矛盾的大唐盛世,與白居易一同感受著時代的脈搏。他的詩,有時如潺潺流水,溫婉細膩;有時又如磅礴江河,激蕩人心。他的語言樸實無華,卻又意蘊深遠,即便是普通人,也能輕易地理解和欣賞。這種“老嫗能解”的詩風,正是他偉大之處的體現。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收錄瞭一些關於白居易的生平軼事和他的詩歌思想的探討。瞭解到他並非隻是一個簡單的詩人,而是一個有著遠大抱負、關心民生疾苦的官員,他的詩歌創作也因此更加充滿瞭人文關懷。這些背景知識的補充,使得我對他的作品有瞭更全麵的認識,也更加敬佩他的纔華和情懷。 總而言之,《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叢書-白居易》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詩詞讀物。它不僅是品讀白居易詩歌的絕佳入門,更是深入理解中國古典詩詞魅力的一扇窗口。無論你是資深詩詞愛好者,還是初次接觸古典詩詞的新手,這本書都能帶給你不一樣的驚喜和感悟。
評分這次有幸拜讀瞭《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叢書-白居易》,我隻能說,這絕對是我近期閱讀中最具啓發性的一本書籍之一。作為一名對古文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覺得白居易的詩歌就像鄰傢老奶奶講故事,樸實親切,卻又蘊含著人生百味。這本書更是將這種感覺發揮到瞭極緻,讓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書中的選篇非常考究,涵蓋瞭白居易各個時期、各種題材的代錶作,從《賦得古原草送彆》的青春萌動,到《長恨歌》的哀婉動人,再到《賣炭翁》的民生疾苦,仿佛是一部白居易的個人史詩,又是一幅大唐盛世的風情畫捲。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每一首詩的解讀都極具深度,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背景,而是通過對詩人生活經曆、時代背景的深入挖掘,去闡釋詩歌的創作動機和思想內涵。 比如,在賞析《琵琶行》時,作者沒有僅僅停留於對琵琶女命運的同情,而是將其與白居易自身的仕途坎坷、人生失意相結閤,揭示齣詩歌中蘊含的更為普遍的人生況味,那是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深刻共鳴。這種解讀方式,讓我跳齣瞭單純的文本分析,能夠站在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詩歌的價值。 另外,作者在解釋詩句時,也常常會引用一些與之相關的曆史典故或文化習俗,這極大地豐富瞭我的知識儲備,也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充滿瞭驚喜。感覺就像是有一位博學的朋友,耐心細緻地為你講解那些你曾經隻是看個大概卻未能深入理解的詩句,讓你豁然開朗。 這本書最讓我欣慰的是,它並沒有將詩歌“神化”,而是以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引導讀者去體會詩歌中的情感,去感受詩人的內心世界。它讓我明白,那些看似高雅的古典詩詞,其實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它們所錶達的情感,我們每個人都能體會。所以,對於想要深入瞭解白居易詩歌,乃至中國古典詩詞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寶藏。
評分最近收到這本《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叢書-白居易》,真是讓我眼前一亮!作為一位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鍾的人,我一直都很喜歡白居易的詩,覺得他的詩歌既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又貼近生活,充滿人情味。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很古樸典雅,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質感,一看就是精心製作。 打開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熟悉的詩篇,但經過作者的精心編排和賞析,我感覺它們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那些在課本上讀過的詩,如今在作者的解讀下,似乎有瞭更深邃的意境。比如,對於《長恨歌》的解讀,作者不僅僅是分析瞭故事梗概,更是深入剖析瞭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那段纏綿悱惻的愛情,以及這段愛情背後所摺射齣的政治鬥爭和人性的復雜。這種解讀方式,讓我對這首詩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更加體會到瞭白居易在刻畫人物情感時的細膩與深刻。 書中對於詩歌的賞析,語言流暢優美,充滿瞭文學色彩,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作者似乎是一位非常資深的白居易研究者,他對白居易詩歌的理解非常透徹,見解獨到。他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同一首詩,發掘齣其中隱藏的深層含義。比如,在解讀《琵琶行》時,作者不僅從琵琶女的悲慘遭遇入手,更是將其上升到對社會底層人士命運的關懷,這種高度的立意,讓我由衷地贊嘆。 這本書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它在賞析的同時,並沒有忽略掉詩歌本身的美感。作者在分析詩句時,常常會引用一些優美的詞語,或者對詩句的音韻美進行細緻的講解,讓我在學習詩歌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詩歌的語言魅力。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我覺得學習古典詩詞不再是件苦差事,反而變成瞭一種享受。 總而言之,這本《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叢書-白居易》是一本集學術性、文學性和欣賞性於一體的優秀讀物。它不僅能夠幫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白居易的詩歌,更能讓讀者在品讀中體驗到中國古典詩詞的博大精深。我非常推薦給所有喜歡古典詩詞的朋友們!
評分最近讀完《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叢書-白居易》,我的內心可以說是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本讓人“讀得懂,有感觸,有啓發”的書。作為一名對古典文學有著好奇心的普通讀者,我一直覺得白居易的詩歌就像一股清流,雖然語言樸實,但情感真摯,貼近生活。這本書更是將這種特質發揮到瞭極緻,讓我收獲頗豐。 本書的選篇之精,令人驚嘆。它不僅僅收錄瞭白居易那些耳熟能詳的篇章,更挖掘瞭一些鮮為人知卻同樣精彩的作品,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白居易詩歌圖景。從描寫自然風光到針砭時弊的諷刺詩,再到抒發個人情感的抒情詩,幾乎涵蓋瞭他創作生涯的各個方麵。 而最讓我贊不絕口的是,書中對每一首詩的賞析。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又不失力量,他能將復雜的曆史背景、社會現實與詩人的創作心境巧妙地融為一體。比如,在解讀《賣炭翁》時,作者不僅僅是在講一個關於剝削的故事,更是藉此分析瞭當時社會製度的弊端,以及詩人對底層人民的深切同情。這種深入淺齣的分析,讓我在閱讀中不僅學到瞭詩歌,更學到瞭曆史,學到瞭人文關懷。 讓我特彆驚喜的是,書中對詩歌語言的解讀。作者並沒有停留在字麵意思的解釋,而是深入剖析瞭詩句的用詞、句式結構以及音韻美,讓我對白居易詩歌的藝術魅力有瞭更深的認識。比如,對於“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兩句,作者從“淪落”一詞的深層含義,到“相逢”與“曾相識”的對比,都進行瞭精彩的闡釋,讓我明白瞭為何這兩句詩能夠流傳韆古,成為經典的“共情”之句。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穿越時空,與白居易這位偉大的詩人進行瞭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他的詩,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更是人類情感的永恒錶達。這本書,無疑是我通往白居易詩歌世界的一扇絕佳窗口,它讓我真正領略到瞭“質樸中的深刻,通俗裏的哲理”。
評分這本《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叢書-白居易》,簡直是近期閱讀中的一抹亮色,讓我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瞭一片寜靜且充滿智慧的天地。我一直都覺得,古典詩詞的美,在於其含蓄蘊藉,在於其意境深遠,而白居易的詩,恰恰是這其中的佼佼者,既有高雅的格調,又不失人間的煙火氣。這本書,更是讓我對他的作品有瞭前所未有的深度體會。 本書在選篇上可謂是煞費苦心,既有傢喻戶曉的《長恨歌》、《琵琶行》,也有許多平日裏不太容易接觸到的佳作。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而是將這些詩歌按照一定的邏輯綫索串聯起來,仿佛在為讀者勾勒齣一幅完整而立體的白居易詩歌畫捲。這種編排方式,讓我能夠更清晰地感受到詩人創作心境的變化,以及他詩歌風格的演進。 最令人稱道的是,書中對每一首詩的賞析部分。作者的解讀,並非流於錶麵,而是深入到瞭詩歌的骨髓。他能夠敏銳地捕捉到詩句中那些細微的情感起伏,並結閤當時的曆史背景和社會環境,為讀者層層剝開詩歌的內涵。例如,在賞析《賦得古原草送彆》時,作者不僅解釋瞭“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的自然景象,更將其與離彆時的傷感、人生的無常聯係起來,讓我感受到瞭詩人少年時期的敏感與哲思。 此外,本書在語言運用上,也極大地滿足瞭我作為一個普通讀者的閱讀體驗。作者的文字通俗易懂,卻又不失文學的韻味,他用一種平和而富有感染力的筆觸,引導讀者去品味詩歌的意境,去感受詩人的情感。我尤其喜歡他對於詩歌中一些意象的解讀,比如將“春風”解讀為希望與生機,將“鞦月”解讀為孤寂與思念,這些解讀都恰到好處,讓我茅塞頓開。 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它不僅僅教會我如何去欣賞白居易的詩歌,更讓我體會到瞭中國古典詩詞獨特的魅力,以及其中蘊含的東方智慧。它讓我明白,好的詩歌,是可以跨越時空,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所以,對於任何一位熱愛古典文學,希望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白居易詩歌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錯過的珍品。
評分每一句詩都有講解,內容還是比較豐富的,點評也很到位
評分這套書今年齣版瞭十本,已買瞭六本
評分每一句詩都有講解,內容還是比較豐富的,點評也很到位
評分每一句詩都有講解,內容還是比較豐富的,點評也很到位
評分這套書今年齣版瞭十本,已買瞭六本
評分這套書今年齣版瞭十本,已買瞭六本
評分這套書今年齣版瞭十本,已買瞭六本
評分這套書今年齣版瞭十本,已買瞭六本
評分這套書今年齣版瞭十本,已買瞭六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