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 2017机械设计完全实例教程 第3版

SolidWorks 2017机械设计完全实例教程 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忠将 著
图书标签:
  • SolidWorks
  • 2017
  • 机械设计
  • 教程
  • 实例
  • 第三版
  • CAD
  • 工程
  • 设计
  • 软件
  • 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80737
版次:3
商品编码:12206719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CAD/CAM/CAE 工程应用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7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机械设计师;工科院校师生
★机工社畅销书作者出品改版书。
★书中所有案例均经过作者的精挑细选,让读者的学习事半功倍。
★配套资源丰富。附赠网盘资料包含720分钟视频讲解+36个综合案例+PPT电子教案。

内容简介

《SolidWorks 2017机械设计完全实例教程 第3版》紧密结合实际生产应用,以众多精彩的机械设计实例为引导,详细介绍了SolidWorks从模型创建到出工程图再到模型分析和仿真等的操作过程。本书实例包括典型机械零件、输送机械、制动机械、农用机械、紧固和夹具、传动机构和弹簧/控制装置等的设计,内容涵盖草图、建模、曲线/曲面、装配、钣金、焊件、工程图、仿真和应力分析等,都紧密结合实例和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SolidWorks 2017机械设计完全实例教程 第3版》的主要特点是更加贴近机械加工的实际操作,如在设计零件的过程中,读者不仅要懂得使用SolidWorks是如何将零件绘制出来的,还需要了解为什么要如此绘制零件,如此绘制和设计零件的好处是什么等(如令毛坯件利于加工等)。本书还附赠丰富的模型素材和操作视频资源,读者可自行下载。
《SolidWorks 2017机械设计完全实例教程 第3版》实例精彩丰富、条理清晰、内容实用,既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各种培训机构的CAD/CAE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广大机械设计人员、工程师和机械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学生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SolidWorks概览

SolidWorks的设计流程
文件操作
SolidWorks的工作界面
视图调整方法
对象操作和管理


第2章 典型机械零件设计(1)——草图技巧

实例1 轴类零件设计
实例2 法兰类零件设计
实例3 管接头类零件设计
实例4 轴承组件类零件设计
实例5 铸锻毛坯类零件设计
知识拓展


第3章 典型机械零件设计(2)——建模技巧

实例6 螺纹紧固件零件设计
实例7 操作件类零件设计
实例8 叉架类零件设计
实例9 箱体类零件设计
实例10 轮类零件设计
知识拓展


第4章 输送机械设计——曲线与曲面

实例11 螺旋输送机设计
实例12 双曲面搅拌机设计
实例13 桨状轮筛选机构设计
实例14 振动盘设计
实例15 选粉机设计
知识拓展


第5章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装置——模型装配

实例16 联轴器装配件设计
实例17 离合器装配件设计
实例18 减速器装配件设计
实例19 汽车制动器装配件设计
知识拓展


第6章 农用机械设计——钣金和焊件

实例20 播种机钣金件设计
实例21 插秧机钣金件设计
实例22 旋耕机钣金件设计
实例23 播种机焊件设计
实例24 联合收割机焊件设计
知识拓展


第7章 紧固和夹具等装置——工程图

实例25 夹钳设计
实例26 吊具设计
实例27 自定心卡盘设计
实例28 旋锁设计
实例29 平口钳设计
知识拓展


第8章 传动机构设计——运动仿真

实例30 冲孔机凸轮运动动画仿真
实例31 挖土机连杆机构运动仿真
实例32 汽车刮水器连杆机构Motion运动仿真与分析
实例33 自动闭门器Motion运动仿真与分析
知识拓展


第9章 弹簧和控制装置——有限元分析

实例34 安全阀有限元分析
实例35 离心调速器受力分析
实例36 扭矩限制器分析
知识拓展

前言/序言

一、学机械设计,前途在哪里?
机械设计的本质就是利用机械原理设计和制造人类能够使用的工具或产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或减轻原本繁重的体力劳动。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机械行业又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据统计,2016年我国机械工业产销额已达24.55万亿元,占同年我国GDP(74.41万亿)的33%,且连续多年以超过10%的增速持续快速发展,比重大,且势头良好。
学习机械设计有一个好处,就是大多数企业都会用到。大到航母、飞机、桥梁,小到一个螺钉旋具、大头针的制造,都离不开此类人才。且机械专业存在通用性,例如学建筑机械的可以很快适应汽车机械的设计。总之,机械工业是国民生产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他许多行业都需要机械工业为其提供装备。只要社会经济正常发展,机械专业就有用武之地。
二、机械设计与软件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学机械设计,并不是说懂一两款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就是高手了。如果精通一两款软件,在应聘时确实会给您加分不少,但是要想真正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产品来,却是远远不够的。机械设计的成功与否,与很多因素相关,除了要考虑实现产品的基本性能外,更多的时候,您不得不考虑加工工艺,方不方便加工,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各种材料的属性、特点,甚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外部环境,以及风、雨、地震等因素的影响,都是需要考虑的。
而且任何机械软件都是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的,所以说,除非您只想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绘图员,否则必须在学习时期,或日后的工作中尽量奠定坚实的加工制造方面的专业基础。当然,对于新手,特别对于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会使用软件是万万不行的。因为您的起点不可能直接越到资深工程师。年龄较大的工程师有很多确实不懂软件,但他们对所有的机械构造都已经了然于心,也许他们用笔绘制图纸,比您用软件绘制还要迅速和精确。
三、学好SolidWorks能做什么?
从行业上来说,几乎所有的机械设计行业都可以使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设计,如精密仪器、风机、水泵、车辆、印刷机、农机、医疗器械、锁具、模具、工装、水冷却循环系统、灯具、测控等等。SolidWorks甚至可用于家具、家装设计等方面。
从软件功能上来说,使用SolidWorks最常做的工作有如下几项:
�N (1)建模:创建零件的三维模型。
�N (2)曲面:建模过程用于创建零件上较复杂的面。
�N (3)钣金:创建钣金类零件。
�N (4)焊件:创建焊接类零件。
�N (5)模具:设计和生产模具。
�N (6)装配:将零件组装在一起,查看零件间的配合。
�N (7)工程图:使用三维模型创建2D工程图。
�N (8)动画制作:模拟产品动画。
�N (9)有限元分析:分析设计的合理性,验证力作用下的受力状况、变形等。
�N (10)渲染:将绘制的模型渲染输出,以方便客户审阅。
�N (11)零件库:可直接使用系统提供的已有零件库,缩短设计时间。
�N (12)印制电路板:导入ECAD文档直接生成电路板的三维模型。
�N (13)管路设计:在装配体中创建电线、电缆、电力管道、管筒和管道线路等。
四、如何在工业设计领域找准就职方向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后通常都做什么呢?主要有如下几个方向:
�N (1)操作工:刚到工厂或实习时,很多人都先做这个工作,可熟悉生产工艺。
�N (2)制图员:通常在工程师带领下,根据工程或产品的设计方案、草图等,绘制详细的加工用技术图样(属于初级机械设计人员)。
�N (3)设计员(或设计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确定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形式,绘制零件图和工程图等,是机械专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N (4)编程员:根据图纸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在加工时,需要到数控机床前进行指导。
�N (5)机械维修(工程师):从事大型、复杂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护理等工作,需要长年的工作经验,也是机械专业的一个大的就职方向。
�N (6)教职人员:大中专院校、技校和培训机构等的任课老师,现在全国很多院校都开有机械设计专业,而原有的教师不一定懂软件,更不一定有实际的操作和设计经验,如果您有这方面的优势,加上好的口才,此职业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N (7)测试、检验工程师:从事设备、仪表等检验和测试工作,多数人员会在液压和汽车等行业,或在安检所工作等。
�N (8)机械销售代表:有很多机械设计人员,后来都转行做了这个,因为您只有懂了设计,才会将问题讲得头头是道。而且也是一个较为赚钱的职位,因为毕竟您是属于直接给公司抓钱的人员。
�N (9)管理:当您已对产品的设计足够了解,可以轻易看出产品在材料、结构或功能上的不足时,也许您就可以尝试带领一个团队了。当然有资金的话,自己创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对于真正搞机械的人员来说,到工厂后最好先到车间工作几年,熟悉一下产品的生产工艺,把车间设备都摸熟摸透,这样会为以后的产品设计打下良好的实践经验基础。否则,您设计出来的产品,可能根本就无法制造。总之,要多交流、多看、多学习,要脚踏实地才行。
五、本书的特点和结构安排
《SolidWorks 2017机械设计完全实例教程 第
《SolidWorks 2017机械设计完全实例教程 第3版》—— 开启三维机械设计的无限可能 在日新月异的工业设计与制造业领域,一款高效、直观且功能强大的三维CAD软件是每个机械工程师、设计师以及相关从业者的必备利器。SolidWorks,作为业界领先的三维机械设计软件,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易用性,赢得了全球用户的广泛赞誉。而《SolidWorks 2017机械设计完全实例教程 第3版》,正是您系统学习和精通SolidWorks 2017的理想指南。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极具实践性的学习路径,让您从零基础到熟练掌握SolidWorks的各项核心功能,并能独立完成复杂的机械设计项目。 本书紧密围绕SolidWorks 2017这一经典版本,精心挑选了大量贴近实际工业生产需求的案例,并通过详细的步骤分解和图文并茂的讲解,将复杂的设计流程化繁为简。我们深知,理论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能够将其融会贯通,并应用于实际的设计场景。因此,本书的编写理念始终贯穿“学以致用”的核心思想,力求让每一位读者在完成学习后,都能具备独立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独特之处与核心亮点: 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构建: 本书并非零散的功能罗列,而是以构建完整的机械设计知识体系为目标。从基础的零件建模、草图绘制,到装配体设计、工程图生成,再到高级的曲面设计、钣金设计、焊接设计,乃至有限元分析等,本书都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每一个章节都承接上一章的内容,循序渐进,确保读者能够逐步建立起对SolidWorks的全面认知。 丰富的实战案例: 本书精选了涵盖机械设计各个领域的典型案例,例如: 经典机械零件的设计: 从简单的螺栓、螺母、轴,到复杂的齿轮、凸轮、曲轴等,通过对这些零件的设计,读者将深刻理解尺寸驱动、特征驱动等参数化建模的核心理念。 复杂装配体的构建: 涵盖了从简单的五金件组合,到复杂的机械设备(如减速机、泵、夹具、机床部件等)的装配。读者将学习到如何有效地管理装配关系、进行干涉检查、优化装配结构,以及如何利用零部件配置等高级功能。 工业产品设计实例: 模拟真实的工业产品设计流程,例如某款工业机器人的手臂、精密仪器的外壳、自动化生产线的某个工位等。这些案例将引导读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设计挑战。 特定领域的应用: 专门为读者展示SolidWorks在钣金设计(如金属箱体、支架)、焊接设计(如框架结构、龙门架)、模具设计(如简单注塑模具零件)等领域的应用,帮助读者拓展设计视野。 精细化的步骤讲解: 每一个案例都经过细致的步骤分解,配以大量的截图和清晰的标注。无论是新建文件、选择视图、绘制草图、添加尺寸、选择特征,还是修改参数、创建阵列、镜像复制、编辑引用,本书都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跟随步骤完成操作,减少学习过程中的迷茫和挫败感。 深入理解设计原理: 在介绍操作步骤的同时,本书还注重对背后设计原理的阐释。例如,在讲解草图绘制时,会强调约束的正确使用;在讲解特征创建时,会解释不同特征(如拉伸、旋转、扫描、放样)的适用场景和设计思路;在讲解装配时,会介绍装配约束的逻辑关系。这种深入的讲解有助于读者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细节与技巧: 除了基础功能,本书还融入了大量SolidWorks的高级技巧和实用技巧。例如,如何高效地进行模型修改,如何利用设计库和自定义工具来提高效率,如何进行文件管理和版本控制,如何创建自定义属性和参数化关系,以及如何生成清晰、规范的工程图等。这些细节和技巧将极大地提升读者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强调工程图的规范性: 机械设计离不开工程图的输出。本书将工程图的绘制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来创建标准的工程图,包括视图的添加、尺寸的标注、公差的注明、表面粗糙度的表示、形位公差的标注、材料明细表的生成等。通过学习,读者将能够绘制出符合生产要求的专业工程图纸。 面向广泛的用户群体: 初学者: 完全没有接触过SolidWorks或三维CAD软件的读者,可以从本书的基础章节开始,循序渐进地掌握软件的操作和核心设计理念。 在校学生: 机械设计、工业设计、制造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将本书作为课程学习的辅助教材,快速提升实操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企业工程师与设计师: 已经掌握一定CAD基础,希望学习SolidWorks 2017或提升SolidWorks设计技能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可以通过本书的案例和技巧,快速提升工作效率和设计水平。 CAD爱好者: 对机械设计和三维建模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本书也能提供一个系统且实用的学习途径。 本书内容导航: 本书按照逻辑清晰的结构进行编排,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SolidWorks 2017基础入门 SolidWorks 2017界面与操作环境: 详细介绍SolidWorks的用户界面、菜单栏、工具栏、命令管理器、状态栏等,以及如何进行个性化设置。 基础零件建模: 学习如何创建二维草图,包括绘制直线、圆、弧、矩形、多边形等基本图形,以及如何添加尺寸和约束,确保草图的完全定义。 常用特征命令: 掌握拉伸、旋转、扫描、放样、圆角、倒角、抽壳、筋、阵列、镜像等基本特征的创建与应用,理解特征之间的父子关系。 高级零件建模技巧: 学习如何利用组合特征、工程图曲线、扫描轮廓等来创建更复杂的模型,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模型修改和尺寸驱动。 第二部分:装配体设计与管理 装配体基础: 学习如何创建装配体文件,插入零部件,以及如何使用基本的装配约束(如配合、重合、相切、距离、角度等)来定义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高级装配技巧: 学习如何创建子装配体,利用零部件配置,进行零部件的移动、旋转、复制、镜像,以及如何进行装配体剪裁和显示控制。 装配体干涉检查与优化: 掌握如何进行干涉检查,定位并解决碰撞问题,以及如何优化装配体结构以提高性能。 运动仿真基础: 介绍SolidWorks Motion Study的基础知识,如何对装配体进行简单的运动仿真,观察运动过程。 第三部分:工程图与技术文档 工程图基础: 学习如何创建工程图文件,插入基本视图(如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剖视图、局部视图等)。 尺寸标注与公差: 掌握如何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来标注尺寸,以及如何添加表面粗糙度符号、形位公差等。 明细表与符号: 学习如何生成材料明细表(BOM),添加各种技术符号,并输出规范的工程图纸。 第四部分:SolidWorks 2017高级应用 曲面设计: 学习使用扫掠、放样、边界曲面、填充曲面等工具创建复杂的自由曲面,以及曲面之间的修剪、合并操作。 钣金设计: 掌握创建折弯、边线法兰、下拉槽、圆角等钣金特征,并进行展平,生成二维展开图。 焊接设计: 学习创建焊接特征,如角焊缝、坡口焊缝、角撑等,以及如何生成焊接件的爆炸图。 有限元分析(FEA)基础: 介绍SolidWorks Simulation的基本流程,包括模型准备、网格划分、载荷施加、结果分析等,让读者对结构分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其他实用工具: 介绍SolidWorks PDM(产品数据管理)的基础概念,以及文件管理和版本控制的重要性。 总结 《SolidWorks 2017机械设计完全实例教程 第3版》不仅仅是一本软件操作手册,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您构建扎实机械设计能力、提升工作效率、激发创新灵感的实用工具书。我们深信,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自信地运用SolidWorks 2017完成从概念到实际的机械设计项目,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现在就开始您的SolidWorks学习之旅吧!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热爱DIY的机械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地指导我完成一些小项目制作的SolidWorks教程。《SolidWorks 2017机械设计完全实例教程 第3版》中的“零件特征与细节处理”章节,可以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本书并没有将重点放在那些过于复杂、遥不可及的工业级零件上,而是选择了一些贴近生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DIY项目作为案例,比如一个可以调节角度的手机支架,或者是一个可折叠的自行车货架。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倒圆角”、“倒角”、“抽壳”等细节特征的处理讲解。这些看似基础的命令,在实际应用中却能极大地影响零件的强度、外观以及后续的加工工艺。书中通过生动的图示和详尽的步骤,教会我如何根据零件的受力情况合理地选择倒圆角和倒角的大小和类型,以及如何使用“抽壳”命令来减轻零件的重量,同时保持其足够的结构强度。例如,在制作一个需要承受一定载荷的连接件时,我学会了如何先进行受力分析(虽然书中没有直接讲仿真,但提到了受力点的概念),然后有针对性地在受力最大的区域添加更大的倒圆角,以分散应力,防止断裂。书中还介绍了如何利用“阵列”和“镜像”等功能来快速复制和对称创建特征,这对于节省大量的建模时间非常有帮助。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处理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对机械零件的设计思维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仅仅是“画出形状”,而是开始考虑“如何让它更好用、更牢固、更美观”。

评分

我是一名对模具设计充满好奇的在校学生,虽然我的专业课还没有深入到模具设计领域,但我一直想通过自学来了解这个行业。《SolidWorks 2017机械设计完全实例教程 第3版》中“鈑金设计”的那部分内容,对于我理解模具的构成原理和生产工艺,有着非常大的启发。这本书在讲解鈑金设计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零件的创建上,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了如何将一个三维实体模型“展平”成二维的展开图,并且详细解释了展开过程中产生的“折弯线”、“切口”以及“圆角”等特征在实际冲压和折弯过程中的意义。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折弯系数”和“折弯补偿”的讲解,作者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展示了不同厚度的金属板在折弯时,内侧会产生压缩,外侧会产生拉伸,从而导致展开长度与折弯前模型长度不一致的现象,并给出了计算这些参数的具体方法。书中以一个汽车门板或者一个机箱外壳作为案例,详细演示了如何从一个完整的实体模型出发,通过“折弯”命令将其拆分成多个面,再通过“展开”命令得到最终的二维展开图。这个过程让我对产品的生产流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些产品在设计时需要预留一些特殊的工艺特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操作软件,更是让你理解软件背后的设计逻辑和制造原理,这对于我这样想要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

评分

作为一名在制造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对3D建模软件的依赖程度不言而喻。SolidWorks 2017,尤其是这本《SolidWorks 2017机械设计完全实例教程 第3版》,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总能在关键时刻给我灵感和帮助。这次我决定深入剖析其中一个我尤其感兴趣的章节,关于复杂曲面造型的那部分。这本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基础的拉伸、旋转这些简单操作上,而是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讲解了如何利用混合曲面、扫掠曲面、和放样曲面来创建那些在实际机械零件中屡见不鲜的异形结构。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跟着教程一步一步地构建了一个看起来很复杂的阀体模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每一步时,都会提前预设好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创建混合曲面时,我一开始经常会遇到曲面无法“缝合”成实体的情况,书中就详细解释了这是因为曲面之间的“切向连续性”或“曲率连续性”不足造成的,并且提供了调整控制点、添加导向曲线等多种方法来优化曲面质量,直到最终成功生成一个光滑无暇的曲面。而且,书中的案例选择也相当有代表性,像是一些高性能散热器的翅片设计,或者一些精密仪器外壳的流线型造型,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设计挑战。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反复练习,我感觉自己的曲面造型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在处理一些需要兼顾美观和空气动力学性能的设计时,思路更加开阔了。

评分

作为一名曾经的产品设计师,如今转型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我需要不断学习新的软件和技能来适应市场的变化。《SolidWorks 2017机械设计完全实例教程 第3版》中关于“工程图”的那部分内容,虽然可能不是最吸引眼球的部分,但对我而言,却是极其关键的“收官之作”。我深知,一个优秀的设计,最终都需要通过清晰、准确的工程图纸来传达给制造部门。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系统和实用的指导。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基本视图”、“投影视图”、“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的讲解。作者通过一个精心设计的零件模型,演示了如何将复杂的3D模型分解成多个二维视图,并准确地标注出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关键信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讲解了如何通过“符号”来表示特殊的工艺要求,例如焊接符号、热处理符号等,并且详细解释了这些符号在实际图纸中的含义。此外,我还学习到了如何有效地组织工程图中的“明细栏”,如何添加“标题栏”,以及如何进行“尺寸标注”的优化,使其更加清晰易懂。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公差分析”的入门介绍,虽然不深入,但足以让我理解到,在工程图纸中准确标注公差的重要性,这直接关系到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的可靠性。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工程图纸不仅仅是“纸面上的图”,而是连接设计与制造之间的桥梁,它承载着设计师的意图和产品的生命。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积极准备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的学生,虽然我的主要学习方向是结构力学和建筑规范,但对于工程项目中的可视化和施工图的辅助理解,我一直觉得3D建模软件是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在我接触过的众多SolidWorks教程中,《SolidWorks 2017机械设计完全实例教程 第3版》的“装配体设计”部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大型装配体管理和性能优化的那一节。在实际的项目中,我常常会遇到包含数百甚至上千个零件的大型装配体,这对电脑的硬件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极大地影响了建模和编辑的效率。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比如如何有效地利用“简化显示”功能,只加载用户当前操作的零件,从而显著提升大型装配体的响应速度;书中还详细讲解了“零部件替代”和“零部件压缩”的应用场景,这些技巧对于缩短模型的加载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开销非常有帮助。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用一个典型的汽车底盘装配体作为案例,演示了如何从顶层组件开始,逐步创建各个子装配体,并讲解了不同类型的“配合”关系,例如“标准配合”和“高级配合”,以及如何通过“干涉检查”来发现潜在的碰撞问题。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快速、高效地搭建复杂的装配模型,更重要的是,我开始理解到,良好的装配结构设计,不仅能保证零件之间的正确连接,还能为后续的仿真分析和生产制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物流给力很快的,书也可以就是视频资源要自己从网上下,里面图纸有点小呀,再大点更好

评分

送货速度快,纸张质量可行,

评分

很好,比书店便宜

评分

很好,比书店便宜

评分

属实不错,就是没有光盘,看视频更容易学习。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不错的宝贝

评分

不错的宝贝

评分

正在学习,物流很快,纸质一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