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历史系列:中国历史年表(套装上下册)

柏杨历史系列:中国历史年表(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柏杨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2190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3291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06
套装数量:2
字数:655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源于作者自己读史的“困扰”——年号、朝代号、国号、帝王之尊号多而且乱,皇后妃妾、亲王、公主也不胜枚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历史年表》(柏杨版)以表格形式,逐年记录,上自开天辟地,下至中华民国成立,数千年间的重要事件与人物,都一应网罗其中。虽是表格,读来却绝不枯燥,更有言简意赅之感。无论是叙述事件或臧否人物,都不动声色,而读者又自可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鲜明的爱憎褒贬之情。

精彩书评

  柏杨编著的《中国历史年表(上下)》按年纪事,脉络清晰,事件分明,并有司马迁《史记》之风,臧否人物于不动声色之中。通晓历史来龙去脉,探索中国前因后果。人类与其他动物大的不同是:人类发明了文字,能够把自己的生活记载下来,成为历史。后代的人可以凭借这些记载,寻觅自己的归属,作生存的依据。有了历史的记载,我们短短的人生一世,才不致是一场没有背景、没有剧本,不知前因后果的荒唐的独幕剧。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读柏杨著作的时候则“自然地要联想起鲁迅先生”,“鲁迅曾经有一个想法,他想选择历来极其特别而又极其能代表中国人性质的一种人物,做一部‘中国人史’”,“鲁迅先生最后没写成,柏杨先生写的历史系列图书《中国人史纲》等历史系列,某种程度上就是鲁迅想写的‘中国人史’。”柏杨先生和鲁迅先生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他们都坚持对中国国民弱点的批判,坚持对中国传统文化弱点的批判,也坚持自我反省,整个民族性的自我反省。

目录

目录

【纪元前】
神话时代
传说时代
半信史时代
信史时代
前9世纪(-周-)
前8世纪(-周·春秋时代始-)
前7世纪(-春秋时代-)
前6世纪(-春秋时代-)
前5世纪(-春秋时代终·战国时期始-)
前4世纪(-战国时代-)
前3世纪(-战国时代终·秦·西楚-西汉-)
前2世纪(-西汉-)
前1世纪(-西汉-)

【纪元后】
1 世纪(-西汉·新·玄汉·东汉-)
2 世纪(-东汉-)
3 世纪(-东汉·三国时代·西晋-)
4 世纪(-西晋·五胡乱华十九国-东晋-)
5 世纪(-东晋-五胡乱华十九国-南北朝-)
6 世纪(-南北朝·隋-)
7 世纪(-隋·唐·南周-)
8 世纪(-南周·唐-)
9 世纪(-唐-)
10 世纪(-唐·五代十一国·宋-辽-)
11 世纪(-宋-辽-西夏-)
12 世纪(-宋-辽·金-西夏-)
13 世纪(-宋-金-西夏·蒙古-)
14 世纪(-元·明-)
15 世纪(-明-)
16 世纪(-明-)
17 世纪(-明·清-)
18 世纪(-清-)
19 世纪(-清-)
20 世纪(-清·中华民国-)


精彩书摘

  古之文史各有其“表”,在文则“表以陈情”(《文心雕龙·章表》),在史则“史之有表,乃列传之叙目”(《文史通义·外篇:永清县志选举表序例》),柏杨为“中国历史”编“年表”,可见是后者,近人吕思勉说:“表之为用,至后世而愈广”,他们说的“表”,有表世系者,有表国者,此外,表官、表地、表人、表事,所谓“事之零碎无从叙又不可弃者,则以表驭之”(《史通评》),而柏杨之作“年表”,则不止一用,他既表国,又表官,甚至于人、事、物皆表。
  《中国历史年表(上下)》分上下两篇:公元前与公元后,前者从神话时代、传说时代、半信史时代以至于信史时代的前一世纪(起于前九世纪,即周代);后者从一世纪(起于西汉之末)以迄二十世纪初的中华民国建立。柏杨以“世纪”为单元叙述,将王朝号、国号、年号皆“置于次要的地位”,主要是为了“中国永远存在,不受任何王朝影响……唐亡,不是中国亡,只是唐王朝和唐政府的覆灭。清亡,也不是中国亡,也只是清王朝和清政府的覆灭。中国屹立如故”。
  《中国历史年表(上下)》在记事部分则区分成国内、国外二栏,前详后略,但二栏之内则颇多国际交涉事务之记载,为了体贴读者,行文之间并作古今地名之对照,极有参考价值,读之亦可通古今之变也。
  ……

用户评价

评分

包装精美,内容丰富多彩,值得一读推荐大家去看看

评分

很好很好,非常好,非常满意!

评分

柏杨先生历史文学系列经典作品,送货速度快

评分

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

评分

东西不错,价格合适。

评分

速度杠杠的快书也不错蹲坑拉粑之优选

评分

柏杨曰和通鉴配合一起看很不错。

评分

物流超级快,客服态度也很好,帮我解决了很多问题,东西收到了,质量非常好,下次还来京东买。

评分

文学家写的史肯定跟史学家写的不一样不太恰当的比喻可称为跨界歌王爱看正史的绕道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