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柑橘优新品种和繁殖技术问答》一书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介绍了世界柑橘主产国巴西、美国和我国柑橘主产省(直辖市、自治区)生产的概况、特色和经验;还介绍了柑橘繁殖技术对柑橘生产和品种培育的作用。第二章柑橘优新品种及关键栽培技术,介绍了67个优新品种的来历、特性、主要物候期和关键栽培技术。第三章柑橘繁殖的嫁接技术,重点介绍了砧木的准备,砧木与接穗的关系,砧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之策,枳、红橘、朱橘、三湖红橘、酸橘、土橘、香橙、资阳香橙、枳橙、枸头橙、酸柚、枳柚、甜橙、宜昌橙等15个柑橘主要砧木,温州蜜柑、脐橙、红江橙、新会橙、孚选蕉柑、贡柑、椪柑等适宜的砧木和脐橙、贡柑高接换种适宜的中间砧;嫁接苗中露地苗、营养袋苗、容器苗、营养槽苗等的嫁接技术和培育、柑橘苗木的检疫和消毒。柑橘良种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柑橘二重嫁接苗,柑橘工作台嫁接苗,微体繁殖——茎尖嫁接苗,台湾柑橘繁殖技术,美国和西班牙柑橘繁殖技术和经验以及柑橘快速繁殖的嫁接技术等内容。第四章柑橘苗木病虫害的防治,介绍了为害柑橘苗木的黄龙病、溃疡病、疮痂病、白粉病、炭疽病、苗期立枯病、苗疫病7种病害和红蜘蛛、蚜虫、木虱、粉虱、潜叶蛾、凤蝶、叶甲和蜗牛等8种虫害的防治。第五章柑橘的其他繁殖技术,介绍了柑橘的高接换种技术、压条繁殖技术、扦插繁殖技术、靠接技术和桥接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1-1 我国柑橘生产的现状如何?
1-2 我国主产柑橘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生产现状如何?
1-3 我国栽培的柑橘种类、品种有哪些?
1-4 我国主栽的柑橘品种有哪些?
1-5 我国有发展前景的优新品种有哪些?
1-6 我国柑橘生产发展前景、趋势如何?当前应狠抓哪些方面?
第二章 柑橘优新品种及其关键栽培技术
2-1 我国柑橘优新品种有多少种?应具备哪些条件?
2-2 岩溪晚芦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3 早蜜桠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4 明柳甜橘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5 沙糖橘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6 华晚无籽沙糖橘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7 粤农晚橘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8 马水橘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9 紫金春甜橘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10 东江本地早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11 本地早优系-阿香1号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12 南丰蜜橘和优系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13 由良特早熟温州蜜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14 大浦特早熟温州蜜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15 日南1号特早熟温州蜜柑特陛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16 晚熟温州蜜柑3号(晚蜜3号)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17 无籽贡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18 甘平杂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19 清见杂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20 不知火杂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21 默科特橘柚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22 少核默科特橘柚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23 红美人杂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24 大雅柑杂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25 媛小春杂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26 兴津58号杂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27 沃柑杂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28 建阳橘柚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29 晴姬杂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30 春香橘柚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31 蕉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32 无核蕉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33 迟熟蕉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34 优选蕉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35 粤丰蕉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36 白1号蕉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2-37 塔59蕉柑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何?
……
第三章 柑橘繁殖的嫁接技术
第四章 柑橘苗木病虫害的防治
第五章 柑橘其他嫁接技术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我国是世界柑橘的重要原产地,誉称“世界柑橘资源库”。目前,全球135个国家(地区)中不少国家的柑橘都由我国传入。柑橘栽培历史也十分悠久,长达4000多年。中国柑橘在世界柑橘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我国柑橘栽培面积和产量已多年双双位居世界之冠。2016年我国柑橘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255.67万公顷和3616.80万吨,分别占同期世界柑橘栽培面积880.89万公顷和产量13500万吨的29.02%和26.79%,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世人所瞩目。巨大的成就是我国劳动人民辛勤耕耘、汗水浇灌的结晶,是广大消费者对柑橘果品的青睐所致,也是柑橘科学技术,特别是柑橘新品种不断推出,繁殖技术日趋进步所作的重大贡献。
柑橘优新品种和繁殖技术,在以往的柑橘科技书中也能见到,但系统而又突出地介绍柑橘优新品种和繁殖技术的书,却鲜为人知。
应广大柑橘种植者、柑橘繁殖者的要求,中国农业出版社的厚爱,本人邀请同行专家和实践经验颇丰的科研人员,本着重在现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共同编著了《柑橘优新品种和繁殖技术问答》一书。本书既介绍了柑橘生产的现代先进技术,也介绍了先人开创而今又可用的传统技术;既介绍了国内优新品种、柑橘繁殖先进地区的技术、经验,也介绍了我国台湾柑橘的繁殖技术,以及美国、西班牙等世界柑橘主产国柑橘繁殖的先进技术。
《柑橘优新品种和繁殖技术问答》一书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介绍了世界柑橘主产国巴西、美国和我国柑橘主产省(直辖市、自治区)生产的概况、特色和经验;还介绍了柑橘繁殖技术对柑橘生产和品种培育的作用。第二章柑橘优新品种及关键栽培技术,介绍了67个优新品种的来历、特性、主要物候期和关键栽培技术。第三章柑橘繁殖的嫁接技术,重点介绍了砧木的准备,砧木与接穗的关系,砧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之策,枳、红橘、朱橘、三湖红橘、酸橘、土橘、香橙、资阳香橙、枳橙、枸头橙、酸柚、枳柚、甜橙、宜昌橙等15个柑橘主要砧木,温州蜜柑、脐橙、红江橙、新会橙、孚选蕉柑、贡柑、椪柑等适宜的砧木和脐橙、贡柑高接换种适宜的中间砧;嫁接苗中露地苗、营养袋苗、容器苗、营养槽苗等的嫁接技术和培育、柑橘苗木的检疫和消毒。柑橘良种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柑橘二重嫁接苗,柑橘工作台嫁接苗,微体繁殖——茎尖嫁接苗,台湾柑橘繁殖技术,美国和西班牙柑橘繁殖技术和经验以及柑橘快速繁殖的嫁接技术等内容。第四章柑橘苗木病虫害的防治,介绍了为害柑橘苗木的黄龙病、溃疡病、疮痂病、白粉病、炭疽病、苗期立枯病、苗疫病7种病害和红蜘蛛、蚜虫、木虱、粉虱、潜叶蛾、凤蝶、叶甲和蜗牛等8种虫害的防治。第五章柑橘的其他繁殖技术,介绍了柑橘的高接换种技术、压条繁殖技术、扦插繁殖技术、靠接技术和桥接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柑橘优新品种与繁殖技术问答》是一本旨在为柑橘种植者、科研人员、农技推广人员以及所有对柑橘产业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全面、实用信息的重要参考书籍。本书以问答形式呈现,力求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答在柑橘优新品种选育、特性鉴定、栽培管理以及先进繁殖技术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问。 本书内容聚焦于以下几个核心领域: 一、 柑橘优新品种的鉴别与应用 何为“优新品种”? 本书将深入浅出地解释优新品种的定义,以及其在遗传稳定性、产量、品质、抗病虫害能力、适应性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它将帮助读者理解,优新品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严谨的选育和鉴定过程。 当前主流的柑橘优新品种有哪些? 书中将详细介绍国内外近年来推出的各类柑橘优新品种,包括但不限于: 椪柑类: 如“翠冠”、“清见”、“春见”、“不知火”(デコポン)等,分析它们的成熟期、果实性状(大小、果皮、果肉、汁液、风味、糖度、酸度)、产量表现、栽培要点以及市场前景。 脐橙类: 如“纽荷尔”、“罗伯逊”、“香橙”等,重点阐述其无核性、易剥性、果肉细嫩度、贮藏性等特点。 甜橙类: 如“塔罗科血橙”、“红肉脐橙”等,介绍其独特的颜色、风味以及营养价值。 宽皮柑橘类(包括蜜桔、砂糖桔等): 如“宫川早生”、“南香”、“马家柚”等,突出其早熟、早丰产、果肉脆嫩、风味浓郁等优点。 杂柑类: 如“丑橘”(不知火)、“卡拉卡拉”、“砂糖桔”与“皇帝柑”杂交品种等,分析其集合了多种优良性状的可能性。 特种柑橘: 如金桔、柠檬、莱檬、香橼、佛手等,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或特定用途的品种,介绍其独特之处。 如何根据区域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优新品种? 本书将提供一份详实的品种适应性对照表,帮助读者根据当地的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光照、降雨量、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其生产潜力的优新品种。例如,哪些品种更耐寒?哪些品种更适合高温高湿环境?哪些品种对土壤水分要求更严格? 优新品种的抗性表现如何? 针对柑橘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如黄龙病、溃疡病、炭疽病、疮痂病、红蜘蛛、蚜虫等,书中将逐一分析不同优新品种的抗病虫能力。这有助于种植者规避高风险品种,选择更稳健的种植方案。 如何进行优新品种的田间鉴定? 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通过观察植株生长形态、叶片特征、花朵结构、果实外观、果肉性状、成熟期等一系列指标,初步判断品种的真实性,并与潜在的假冒或劣质品种进行区分。 二、 柑橘繁殖技术的精进与创新 传统繁殖技术的优化: 嫁接技术: 砧木选择: 深入探讨不同砧木(如枳、酸橘、枳壳、粗皮柑、柠檬砧木等)对柑橘品种的亲和性、抗病性、促早熟、控大小、改善品质等方面的作用。详细介绍如何根据土壤条件、栽培目的、目标品种特性来选择最合适的砧木。 嫁接方法: 详细解析切接、芽接(包括T型芽接、方块芽接、舌形芽接)、劈接、腹接等常用嫁接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最佳时期、注意事项,并配以清晰的图示或照片。 嫁接后管理: 强调嫁接愈合期的管理,包括湿度、温度控制,以及嫁接成活后的苗木培育、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 播种繁殖: 介绍作为亲本选育或获得砧木材料的播种方法,包括种子处理、播种基质、播种深度、出苗管理等。 现代无性繁殖技术的突破: 组培快繁(组织培养): 无菌操作与培养基配方: 详细讲解如何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外植体(如顶芽、腋芽、叶片等)的灭菌、诱导、增殖、生根等过程。介绍不同阶段培养基的成分及作用,以及影响培养成功的关键因素。 试管苗的驯化: 重点阐述试管苗从实验室环境转移到自然环境过程中,如何逐步提高其抗逆性,减少死亡率,确保其健康生长。 组培技术在优新品种繁育中的优势: 强调其能够快速、大规模地繁殖优质种苗,缩短育种周期,并保证种苗的纯度和优良性状。 扦插繁殖: 插穗选择与处理: 介绍不同成熟度的枝条作为插穗的优劣,以及如何使用生根剂等促进生根。 生根环境控制: 详细阐述温度、湿度、光照、基质等对扦插生根的影响,以及如何搭建简易温室或扦插床。 不同柑橘类别的扦插难易度分析: 指出哪些品种更容易通过扦插繁殖,哪些品种需要特殊技巧。 压条繁殖: 介绍高压法、低压法等压条技术的原理、操作流程,以及其适用范围。 繁殖材料的质量控制: 健康种苗的识别: 如何从外观上辨别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苗,包括根系发育、茎干愈合、叶片健康等。 种苗检疫与溯源: 强调种苗来源的重要性,以及选择经过合法检疫、信誉良好的苗木生产单位。 繁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解答: 针对嫁接不亲和、生根率低、组培苗移栽死亡、病虫害侵染等常见问题,提供系统性的诊断和解决方案。 三、 柑橘产业发展趋势与新技术展望 市场对优新品种的需求: 分析消费者对柑橘品种的口味、外观、营养价值、食用方便性等方面的偏好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驱动新品种的选育。 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探讨如何通过选育抗性强、适应性广的优新品种,以及采用环境友好的繁殖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实现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技术在柑橘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简要介绍基因编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前沿技术在加速柑橘新品种培育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 本书的结构清晰,逻辑严谨,通过“问”与“答”的模式,将复杂的柑橘品种知识和繁殖技术要点,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并给出简洁明了、操作性强的答案。配以丰富的图例和表格,进一步增强了其指导性和可读性。无论您是初涉柑橘种植的爱好者,还是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都能从中找到所需的信息,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提升柑橘的产量和品质,为推动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