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是中公教育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的师资和图书研发人员依据教师招聘考试的要求编写而成,反应了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的考情。通过对近几年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特点进行的综合分析,本教材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一)有针对性
教育公共基础理论知识繁多,因此要抓住重点,记住核心知识。本书编者以考试大纲和近年的考试真题为依据,确定了本书内容。
(二)具实用性
本书通过对考试真题的统计与分析,归类总结,终确定了每一部分的核心考点。并在每一个知识板块内容前设置了知识概览,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章节结束都附有实战提升训练,真正让考生能够边学边练、查漏补缺。
购买本书还享有中公移动自习室服务。
《中公版·2018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有以下特色:
深度解析,细致讲解
本试卷所有题目和答案都经过图书研发人员的数次讨论、精心推敲而成,并辅之以详细的解题思路和作答技巧,让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灵活运用各知识点。
夯实基础,科学备考
本试卷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每套预测试卷的难度、题型、题量、考点分布均与真题契合,帮助考生把握考试脉搏,掌握解题技巧,夯实基础考点,提升应变能力。
超值服务,随时陪伴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配套全方位服务——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
《中公版·2018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详解》有以下特色:
精选真题
真题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本试卷包含近三年重庆教师招聘考试的真题,帮助考生把握重庆教师招聘考试的重点、命题特点,科学备考。
深度解析
本试卷所有题目和答案都经过图书研发人员的数次讨论、精心推敲而成,并辅之以详细的解题思路和作答技巧,让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灵活运用各知识点。
夯实基础
本试卷为考生量身打造,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考生在真题训练过程中,掌握考试脉搏,夯实基础考点,提高实战应变能力。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配套全方位服务——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是中公教育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相关教师根据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要求,依据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近几年真题的特点精心编写而成。本教材呈现以下特色:
1.内容充实完备直击考试重点
教材不仅全面覆盖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的全部考点,更符合考试的使用要求。
2.重点难点突出提高学习效率
本书对重要内容添加下划线,使主要内容更加清晰醒目。设置了知识拓展、考题再现板块。知识拓展对教材内容中的知识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便于考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点;考题再现,为考生精选了有代表性的真题、模拟题,便于考生及时了解真题设置情况,并达到即学即练的目的。本书在每章后还设置了联系题目,以通过适当的练习,查缺补漏,巩固所学知识。
3.知识概览精细备考实用高效
每章之前均设置有精细的知识概览,旨在帮助考生对全章知识有完整的理解和掌握。
本书定能帮助考生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以短的时间达到好的复习效果。
《中公版·2018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是中公教育重庆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图书研发人员在深入研究考试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历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命题特点对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的命题趋势进行预测,编辑了本套试卷。
本试卷包含10套全真模拟试卷,囊括了重庆教师招聘考试的所有题型,题量丰富,题目难易度与真题吻合,参考答案详细,让考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通过本试卷我们切实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从整体上认识教师招聘考试的特点,科学备战考试,提升学习效率。
《中公版·2018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详解》是中公教育重庆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图书研发人员在深入研究重庆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本书包括6套市属真题、3套特岗真题、25套各区县真题,每套真题均是精挑细选,具有代表性,参考答案经过反复推敲,解析务求详细明了,让考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通过本试卷我们切实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从整体上认识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的特点,科学备战考试,提升学习效率。
目录
《中公版·2018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第一节国家教育政策法规(2)
知识概览(2)
考点梳理(3)
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法(3)
二、国家教育政策法规(8)
牛刀小试(62)
第二节地方教育政策法规(65)
知识概览(65)
考点梳理(65)
一、《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65)
二、《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74)
牛刀小试(83)
第三节教育政策法规的实施(85)
知识概览(85)
考点梳理(85)
一、教育政策法规实施的概念(85)
二、教育政策法规实施现状(86)
三、教育政策法规实施措施(88)
四、教育政策法规实施评估(89)
牛刀小试(91)
第一节教育目的与教育规律(94)
知识概览(94)
考点梳理(94)
一、教育目的(94)
二、教育规律(101)
牛刀小试(103)
第二节教师与学生(107)
知识概览(107)
考点梳理(108)
一、教师(108)
二、学生(112)
三、师生关系(115)
牛刀小试(117)
第三节教育与发展(120)
知识概览(120)
考点梳理(120)
一、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120)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123)
牛刀小试(130)
第四节德育的实施(133)
知识概览(133)
考点梳理(134)
一、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134)
二、德育的基本原则(134)
三、德育的实施途径(139)
四、德育方法及运用(137)
五、德育方法的创新探索(139)
牛刀小试(140)
第五节课程与教学(143)
知识概览(143)
考点梳理(143)
一、课程(143)
二、教学(151)
牛刀小试(174)
第六节班主任工作(178)
知识概览(178)
考点梳理(178)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178)
二、班集体的培养(179)
三、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任务(181)
牛刀小试(183)
第七节课外校外教育活动(185)
知识概览(185)
考点梳理(185)
一、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重要性(185)
二、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187)
三、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实施途径(188)
牛刀小试(189)
第一节学生心理(192)
知识概览(192)
考点梳理(193)
一、学生的认知发展(193)
二、学生的情感发展(200)
三、学生的人格发展(201)
四、学生心理健康(209)
牛刀小试(211)
第二节教师心理(214)
知识概览(214)
考点梳理(215)
一、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的职业角色(215)
二、教师的专业成长(217)
三、教师心理素质(220)
牛刀小试(226)
第三节学习心理(228)
知识概览(228)
考点梳理(229)
一、学习理论(229)
二、学习动机(242)
三、学习策略(247)
四、分类学习(252)
牛刀小试(261)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66)
知识概览(266)
考点梳理(267)
一、教师职业道德(267)
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69)
牛刀小试(275)
第二节教师专业结构、标准与发展(278)
知识概览(278)
考点梳理(278)
一、教师的素养结构(278)
二、教师专业标准(281)
牛刀小试(286)
附录教育学、心理学其他常考知识点(289)
考点1教育的属性和起源(290)
考点2教育学思想(293)
考点3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299)
考点4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300)
考点5学校文化(302)
考点6学制(304)
考点7素质教育(309)
考点8教育的功能(311)
考点9德育内容和德育过程(312)
考点10班级管理(316)
考点11教育心理学的发展(317)
考点12注意(320)
考点13记忆规律的应用(324)
考点14情绪情感(326)
考点15意志(328)
考点16能力(330)
考点17品德(334)
考点18印象形成和群体(336)
考点19教师的期望(339)
考点20知识学习的类型(340)
考点21学习迁移的类型及理论(342)
考点22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347)
考点23教师资格条例(349)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课程体系(352)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54)
《中公版·2018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试题部分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1)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10)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19)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26)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33)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41)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七)(48)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八)(56)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九)(64)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70)
答案部分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77)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84)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90)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96)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102)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107)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112)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118)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九)参考答案及解析(123)
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参考答案及解析(128)
《中公版·2018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详解》
市属2017年9月2日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1)
2017年3月18日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8)
2016年9月10日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15)
2016年4月9日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22)
2015年9月13日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29)
2015年3月21日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36)
特岗2017年6月3日重庆市双特计划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43)
2016年5月28日重庆市双特计划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50)
2015年5月9日重庆市双特计划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57)
区县2017年6月17日重庆市合川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63)
2017年4月15日重庆市綦江区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公共基础知识(70)
2017年3月18日重庆市开州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77)
2017年3月11日重庆市铜梁区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学、教育心理学(84)
2017年1月7日重庆市北碚区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公共基础知识(87)
2016年12月25日重庆市黔江区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93)
2016年12月24日重庆市长寿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96)
2016年10月29日重庆市万州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104)
2016年7月28日重庆市开州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113)
2016年6月26日重庆市江津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121)
2016年5月28日重庆市万州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127)
2016年5月21日重庆市云阳县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精选)(133)
2016年4月23日重庆市忠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专业知识(138)
2016年4月16日重庆市綦江区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公共基础知识(145)
2016年3月26日重庆市合川区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学、心理学(152)
2016年3月19日重庆市璧山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159)
2016年3月12日重庆市北碚区教师招聘教育类·教育公共基础知识(163)
2016年2月27日重庆市铜梁区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学、心理学(168)
2015年7月4日重庆市开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类·教育公共基础知识(172)
2015年6月14日重庆市江津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精选)(181)
2015年6月13日重庆市北碚区事业单位招聘教育类·教育基础知识(精选)(189)
2015年5月23日重庆市云阳县事业单位招聘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194)
2015年5月9日重庆市江北区教育事业单位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精选)(201)
2015年4月18日重庆市綦江区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专业知识(204)
2015年4月11日重庆市合川区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学、心理学(精选)(212)
市属2017年9月2日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参考答案及解析(217)
2017年3月18日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参考答案及解析(224)
2016年9月10日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参考答案及解析(230)
2016年4月9日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参考答案及解析(237)
2015年9月13日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参考答案及解析(243)
2015年3月21日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参考答案及解析(249)
特岗2017年6月3日重庆市双特计划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参考答案及解析(255)
2016年5月28日重庆市双特计划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参考答案及解析(260)
2015年5月9日重庆市双特计划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参考答案及解析(265)
区县2017年6月17日重庆市合川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参考答案及解析(269)
2017年4月15日重庆市綦江区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275)
2017年3月18日重庆市开州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280)
2017年3月11日重庆市铜梁区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参考答案及解析(284)
2017年1月7日重庆市北碚区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287)
2016年12月25日重庆市黔江区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291)
2016年12月24日重庆市长寿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
参考答案及解析(294)
2016年10月29日重庆市万州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参考答案及解析(301)
2016年7月28日重庆市开州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307)
2016年6月26日重庆市江津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参考答案及解析(312)
2016年5月28日重庆市万州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参考答案及解析(317)
2016年5月21日重庆市云阳县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322)
2016年4月23日重庆市忠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专业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326)
2016年4月16日重庆市綦江区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331)
2016年3月26日重庆市合川区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学、心理学参考答案及解析(337)
2016年3月19日重庆市璧山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343)
2016年3月12日重庆市北碚区教师招聘教育类·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347)
2016年2月27日重庆市铜梁区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学、心理学参考答案及解析(353)
2015年7月4日重庆市开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类·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356)
2015年6月14日重庆市江津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精选)
参考答案及解析(362)
2015年6月13日重庆市北碚区事业单位招聘教育类·教育基础知识(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368)
2015年5月23日重庆市云阳县事业单位招聘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372)
2015年5月9日重庆市江北区教育事业单位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精选)
参考答案及解析(377)
2015年4月18日重庆市綦江区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专业知识参考答案及解析(379)
2015年4月11日重庆市合川区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学、心理学(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385)
精彩书摘
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法
(一)教育政策的含义
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在有关教育学及教育政策学的教科书中,我们也可以见到有教育政策的不同定义。例如:“教育政策乃实现教育目的的公共方针之体系。”“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从以下几方面加深对教育政策的理解:①教育政策的主体。②教育政策的目的性。③教育政策是教育主体为服务于特定的教育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④教育政策是一种关于教育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二)教育法的含义
一般意义上的法,是指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其意志的内容最终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权威性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教育法是体现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在教育活动中应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教育法规的基本形式:
(1)教育法律:国家立法机构依据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或认可的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法律,着重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有关教育的成文法。
(2)教育条例:国家权力机关及行政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3)教育规章: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权力机关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法律,根据国家或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法定权限内制定的有关教育的专门的规范性文件。
(三)教育政策与教育法的关系
1.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联系
(1)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都决定于上层建筑,具有共同的目的。二者的制定都体现了国家在教育工作上的意志,都是为了帮助国家实现教育管理职能以及维护社会公众的教育基本利益。
(2)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规的依据,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教育法规在教育政策基础上,对个体在教育工作中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可以或不可以做什么,以及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后果进行了详细规定。
(3)教育政策决定教育法规的性质,教育法规的内容体现教育政策。
(4)教育政策是实施教育法规的指导,教育法规是实现教育政策的保证,制定并正式颁布的教育法规能保障教育政策的实施,并给新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法律依据。
2.教育政策与教育法的区别
(1)制定机关和程序不同。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和普遍的约束力。而教育政策则是由国家行政机关或政党制定,其本身并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和普遍约束力,亦不具有法的效力。要想使党的教育政策具有普遍约束力,必须按照法定的立法程序,把它提升为国家意志,转化为法。
(2)表现形式不同。教育法制定以后,以条文形式出现,其规范有着特殊的形式。通常对适用该法的行为模式和后果模式都有明确表述,具有高度的明确性、具体性、公开性和严密的逻辑结构。从词语看,法律条文使用的都是说明式的陈述句,且一般是主语明确的完全句。使人们一看就知道谁必须做什么,谁不得做什么,谁可以做什么。从法律文件的内部结构看,相互协调、门类完备、层次分明,具有系统性。而党的政策的表现形式则多样,如党的决议、决定、通知等,它们大多数比较原则,富于指导性和号召性,一般来说不具有法的严格条文的形式,有些党的政策则不向也不宜向社会公开,甚至有些在党内也不公开。
(3)规范和稳定的程度不同。教育法和教育政策虽然都是一种行为准则,但教育政策的规定一般比较原则、概括,在制定和实施中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变动性。教育法的规定则是具体、明确,它不仅对人们的行为提出具体要求,而且还指出违反了它将会给行为者带来什么后果。一般来说,法是在总结贯彻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集中群众的智慧和意见而确定下来的,因而比政策更为成熟、更为稳定,同时法律的变动要遵循相应的法定程序。
(4)实施方式不同。教育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它不是可做可不做的行为,而是必须做的行为,不为者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党的政策的贯彻执行,主要是靠党员的忠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靠宣传教育、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靠党内纪律和党政组织的作用,它不具有法的强制性。
(四)教育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也称“法源”或“法律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教育法的渊源,就是指国家根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教育条例和规定。
1.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法律的总章程,是我国一切立法的依据,是我国教育法的基本法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最高层次的法律渊源。其他形式的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制定,并为贯彻宪法服务,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归于无效。
宪法作为教育法的法源,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二是直接规定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
《宪法》“序言”中第1条、第2条、第3条、第4条、第5条、第27条等,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
《宪法》第19条规定了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基本原则和任务:“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宪法》第46条规定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2.教育法律
这里的教育法律是指狭义上的作为一种教育法渊源的教育法律,是由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构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构有权制定法律。
依据法律制定机关和调整对象的不同,法律又可分为基本法律和教育单行法律两种。
基本法律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发布的,通常规定和调整某一方面带有根本性、普遍性的法律。《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1995年3月1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就是我国的教育基本法。
教育单行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的,规定和调整国家教育事业某一方面具体法律关系的法律。通常规定和调整的对象较窄、内容较具体。《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的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