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灰犀牛 信贷审查的逻辑

发现灰犀牛 信贷审查的逻辑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董汉勇,华文龙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9

图书介绍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57325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166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2
字数:297000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究竟什么是“灰犀牛”?它到底有多大的破坏力?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灰犀牛”到底是什么?我们普通人该如何防范?
  相比较“黑天鹅”事件的难以预测和偶发性,“灰犀牛”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它是我们不以为然被忽视的风险,是在一系列警告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如果说“黑天鹅”挑战的是人类的想象力和预测力,而“灰犀牛”则挑战我们的应变力和行动力。
  本书是一本专为信贷新手打造的学习宝典,零经济学基础也能轻松读懂!它从基础的经济学(信贷)理论知识出发,结合理论与实践,根据一个个发生在中国企业身上的“灰犀牛”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将来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灰犀牛”式危机,教我们学会在面临危机到来时,保持头脑清醒,做出正确的应对决策。

作者简介

  董汉勇
  男,1972年4月出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目前在银行从事信贷审查工作。

  华文龙
  男,1989年7月出生,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目前在银行从事信贷审查工作。

目录

自序一 - 001

自序二 - 004

前言 信贷审查是一场与未来的对话 - 007

总 论 篇

第一章 信贷审查概论 - 002

第一节 本书的框架 - 002

第二节 信贷的本质 - 003

第三节 信贷审查的本质 - 003

第四节 信贷审查的重要性 - 005

第五节 信贷审查的原则 - 006

第六节 发现“灰犀牛” - 007

第七节 哪些人适合看这本书 - 007

第二章 信贷审查的逻辑 - 009

第一节 知识库 - 009

第二节 思想方法 - 010

第三节 归因能力 - 011

第三章 信贷思维的建立 - 012

第一节 立足银行实际 - 012

第二节 从现在预测短期将来 - 015

第三节 同业授信占比 - 016

第四节 如何决策 - 017

第五节 正确认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017

基 础 篇

第四章 信贷审查基础知识 - 020

第一节 信贷基础知识 - 020

第二节 法律基础知识 - 026

第三节 授信产品基础知识 - 037

第四节 财务报表基础知识 - 048

第五节 各种网站及APP查信息 - 061

第五章 信贷审查基础资料及审查要点 - 065

第一节 信贷审批流程要求的资料 - 065

第二节 企业基础资料 - 066


实 践 篇

第六章 信贷审查实务 - 078

第一节 信贷审查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 078

第二节 信贷审查的步骤和内容 - 079

第三节 基础审查 - 081

第四节 政策及外部环境 - 082

第五节 企业自身情况 - 091

第六节 项目贷款审核要点 - 134

第七节 授信方案 - 140

第七章 项目实地考察 - 158

第一节 项目实地考察的定义及必要性 - 158

第二节 实地考察项目的适用范围 - 159

第三节 实地考察项目注意要点 - 161

第四节 实地考察案例 - 165

逻 辑 篇

第八章 信贷审查的逻辑 - 170

第一节 小心求证,大胆决策 - 170

第二节 如何防范“灯下黑” - 176

第三节 续授信业务审查的逻辑 - 178

第四节 独立决策审批与集体决策审批的逻辑 - 183

第五节 重组贷款审查的逻辑 - 188

第六节 类信贷业务与传统信贷业务审查的逻辑 - 199

第七节 冷静对待新兴高利润行业 - 204

第八节 对其他渠道推荐的客户审查的逻辑 - 211

第九节 信贷审查的趋势 - 218

第九章 重新认识“黑天鹅”事件 - 223

第一节 “黑天鹅”事件的定义 - 223

第二节 “黑天鹅”事件的特点及研究的意义 - 223

第三节 历史上著名的“黑天鹅”事件案例 - 224

第四节 银行信贷方面被称为“黑天鹅”的事件 - 226

第五节 发生“黑天鹅”事件的原因 - 227

第六节 重新认识“黑天鹅”事件 - 228

第十章  发现“灰犀牛” - 229

第一节 “灰犀牛”事件的定义 - 229

第二节 “灰犀牛”事件的特点及研究的意义 - 229

第三节 “灰犀牛”事件案例 - 230

第四节 为什么我们对“灰犀牛”视而不见 - 233

第五节 “灰犀牛”的五个阶段 - 234

第六节 信贷审查工作中的“灰犀牛”事件 - 235

第七节 信贷审查中如何发现“灰犀牛” - 251

第八节 预防“灰犀牛”的意义 - 254

第十一章 发现“灰犀牛”密度大的区域性金融风险 - 256

第一节 背景 - 256

第二节 定义及影响因素 - 257

第三节 要密切关注区域金融风险 - 258

第四节 区域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 259

第五节 区域性金融风险案例 - 261

第六节 从信贷审查角度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 - 266

第十二章 识得套路,见招拆招 - 269

第一节 主观上重视 - 269

第二节 避免企业耍赖 - 271

第三节 小心高利贷在紧盯银行这个“大金主” - 272

第四节 当心企业把银行当作“软柿子”捏 - 273

第五节 当心企业用各种设计好的“套路”忽悠银行 - 273

第十三章 信贷审查人员的管理 - 279

第一节 信贷审查人员的自身要求 - 279

第二节 对信贷审查人员的管理 - 281

第三节 时代对信贷审查人员的要求 - 286

后 记 - 290

参考书籍 - 291


精彩书摘

  第一节 小心求证,大胆决策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著名思想家胡适先生的名言,说的是做学问之道。而信贷审查工作需要做到风险与业务发展之间的平衡,是实践操作。信贷审查与做学问有相通之处。如果将胡适先生做学问的方法用到信贷审查工作中,需将原话倒过来,那就是“小心求证,大胆决策”。对于信贷审批而言,大胆决策是建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之上。
  一、小心求证
  1.为什么要小心求证
  “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小心求证在信贷审查工作中至关重要。
  (1)信贷审查对银行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如果审批过于严格死板,那么审批往往就不通过,进而就无法发放贷款,而如果没有放贷、银行就没有利润,进而无法发展,而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如果审批过于放松,就会导致风险较大的项目容易审批通过,甚至会出现违规审批的情况,引发授信风险或合规风险。同时,信贷无小事,银行很多授信往往是以亿元为计量单位,一旦出现不良,对经营部门、审查人员以及本行,都会造成较大影响。
  (2)信贷审批对实体经济有影响
  信贷审批工作直接影响着一家企业的项目能不能顺利完成,企业日常经营发展需要的流动资金能不能按计划到位。如果信贷审查中不了解实际情况,就会做出扶劣限优的情况,影响企业甚至实体经济的发展。
  (3)审查结论必须严谨
  信贷审查工作是银行经营部门发展与信贷风险控制的集中矛盾点。经营部门由于业绩压力和利润考核需要做项目,但信贷审查人员需要严格把关风险。由于经营部门与信贷审查人员思考问题站的角度不同,导致如果信贷审查人员想退回一个项目,必须拿出有依有据、逻辑完善的项目予以退回的理由(简称退卷理由);如果信贷审查人员想审批一个项目,更要把握项目的风险。即信贷审查人员的审查结论,必须严谨。
  鉴于以上几个因素,信贷审查人员在信贷审查工作中一定要小心求证。只有小心求证,信贷审查人员才能做到对经营部门上报的项目少误伤、少误判,做到风险可控的项目快速处理,风险不可控的项目要手起刀落、快速退回,不浪费银行有限的审批资源。
  2.如何小心求证
  小心求证就是要求信贷审查人员要像福尔摩斯般拿着放大镜观察,沉心静气,仔细研读材料,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不放过一个细节。
  (1)要仔细核对所有的材料是否齐全、完整、准确,这是基础工作。
  信贷审查人员看资料要看到风险要点。比如看一家企业的基础资料,不能只看营业执照登记的企业性质、注册资本、营业期限等要素,更要看实际的经营范围是不是超出其应有的范围经营?各种证件是不是按时年检?验资报告、章程是否连续?企业在银行的融资行为是不是符合章程约定的融资程序?这些都需要审查人员仔细察看。
  (2)要深挖调查报告背后的信息。
  调查报告中的信息是客户经理提供的,但是报告中的风险点要靠信贷审查人员自己去挖掘。审查人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深挖调查报告中的一些细节,发现问题予以反馈:如果能够得到令人信服的答复,则可以说明企业数据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如果数据推导出明显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就需要慎重对待。比如,一家企业前两个年度的营业收入是2.5亿元和2.8亿元,但是营业成本是1亿与1.5亿,可以看到企业的业务成本大幅上升50%,营业收入仅增长12%,因此营业成本的增长率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存在异常。经审查发现,是因为企业的几大类产品毛利润率差别很大,其中A产品的毛利润较低,而B产品的毛利润较高,A产品与B产品都是企业的主要产品。但是,今年企业的A产品销量增长较快,而B产品的销量有所下滑,最终导致企业的营业成本大幅增加。
  再比如,甲公司是一个年销售收入10亿元的贸易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3000万元,其中一个客户为造纸公司,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为500万元。调查报告显示双方年交易额大约在5000万元,为同一种产品,而该原材料占造纸成本较低,只有2%,那么我们可以算出乙造纸公司的年销售额应该不低于5000万元/0.02=25亿元。产值25亿元的造纸厂应该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但是核查当地网站,没有该企业的信息,说明客户经理取得的基础资料很有可能是假的。审查员要求客户经理提供发票,企业始终提供不出双方的交易发票,最后项目予以否决。多年后,方得验证企业一直造假,圈进了一批银行。上述两个都是通过小心求证甄别出风险的案例。
  (3)对一件事要多角度验证,才保证逻辑的正确性。
  风险往往不是突然迸发的,在此之前会有很多蛛丝马迹反映出来。因此,对于信贷审查人员提出的疑惑,首先要多方面核实一下,通过逻辑分析,说明其是否具有合理性。假设企业造假,也很难将各个要点造得非常完美。比如一个企业,2015年将其某全资子公司出售,而这个信息会在财务报表中有多处反映:在2014年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里面,明细中有这个子公司,金额1000万元;2015年6月将子公司股权100%出售给其他企业,并取得股权转让款1500万元;那么企业2015年的12月的财务数据中,长期股权投资中就没有这家子公司了。而损益表中,企业会有投资收益500万元(1500万元-1000万元)。现金流量表中,“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1500万元。审查人员要学会让数据说话,通过多角度去验证这一事件的真伪。
  (4)要多渠道搜集所审查项目的资料。
  项目审查环节往往时间紧,同时调查报告中难以将所有问题给予反映,造成信贷审查人员对企业的真实情况难以深入了解,因此对审查环节造成巨大压力。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肯下功夫,对企业被隐藏的信息,信贷审查人员就能找到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例如,信贷审查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核实企业的情况,尤其是网络、上市公司公告、APP、行业内人员的建议、内部知情人士等。笔者曾遇到一个项目:一家民企与上市公司合作项目,该项目到本行申请贷款,且该项目之前已经在其他金融机构申请了部分贷款,但项目还有部分资金缺口。项目整体情况一般,审查要求上市公司担保,但是上市公司不愿意提供保证担保,审查因此陷入僵局。调查报告中没有写到上市公司对于该项目的态度,但是信贷审查人员从上市公司公告中查到部分信息,所谓的合作,是上市公司采取“明股实债”的方式给项目公司贷款,并每年收取高额利息,而这部分“明股实债”的资金已经到期,上市公司还因此制定了宽限期,过了宽限期要收取高额罚息。因此可见,民企与上市公司的合作其实只是表面的合作,上市公司不愿提供担保,之前“明股实债”的资金已经到期无法偿还,这也是重大预警信号,最后项目予以否决。这就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取信息的力量。
  二、大胆决策
  1.为什么要大胆决策
  大胆决策,似乎不是信贷审查人员的行事风格,但大家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项目,只要贷款放出去,就存在风险,尤其是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行业风险。可以说,风险时刻存在。因此,信贷分析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所有列举的风险点也难以通过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彻底的隔绝。信贷审查人员必须明白:达到审查决策条件即当决策。如果信贷审查中做到了小心求证,那么在实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下结论时应该大胆决策;如果在拍板下结论时再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必然会首鼠两端,无法顺利开展工作。
  2.大胆决策的原则
  大胆决策要坚持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分析判断项目存不存在实质性风险。所谓实质性风险,就是说到期后,本行贷款是否发生损失。我们将这个问题拆分为三个小问题:第一,本行贷款期间,企业会不会破产?第二,如果企业没有破产的话,本行资金能不能顺利退出?第三,如果本行资金难以退出,本行会不会发生较大损失?
  判断的逻辑:
  第一个问题,如果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很大,那么银行就不应对其发放贷款,只有破产概率较小的企业才能进入第二个问题考虑的范围。要判断企业会不会破产,就要看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进而应该去分析企业的市场地位,核心竞争力,所处行业的周期,以及市场的波动情况。
  第二个问题,如果该企业不存在破产或者经营困难,银行资金可以顺利退出,那么就可以审批通过。要判断本行资金能不能顺利退出,就要看企业的盈利能力或者项目的回款能力,以及企业的再融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可以保证本行资金顺利退出。特别要关注的是,如果大型国有企业依靠自身经营能力难以确保本行资金退出,但由于其融资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发债、其他银行融资等渠道来归还到期的银行贷款,也是认为本行贷款有一定的退出能力,但也要避免本行成为“接盘侠”。关于这种情况下的大国企,需要灵活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个问题,如果企业没有破产,但到期归还贷款存在一定的压力,这就要看担保是不是足够强。也就是说,在第一还款来源以及外部融资都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就要看项目的担保方式能不能起到缓释风险的作用。如果担保方式较好,也是可以考虑的。
  整体的逻辑思路是这样的:
  3.案例分析
  案例1:某铁路投资公司
  某省级铁路投资公司的一个项目公司要修一条城际铁路,项目总投资较大,项目现金流覆盖情况较弱,第一还款来源存在不足,但是该项目有省级的大平台担保。我们按照上面的思路进行分析:第一个问题,该公司会不会破产?通过分析,该项目公司及集团承担的是关于国计民生的铁路工程,集团未发生大幅亏损的情况,且政府每年都有一定金额的补贴资金到位,因此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小。第二个问题,本行资金能否顺利退出?先看第一还款来源。很抱歉,项目自身收益较差,甚至付息压力都很大。再看第二还款来源,担保方为省级的大平台,由于该平台承担着该省的大部分铁路项目,每年能够从政府那里获得补贴,并且担保企业可以通过外部发债或者银行融资来获取资金,可以说,第二还款来源有一定的保证。通过以上分析可判断,该项目的实质问题就是省级大型平台的信用,能够有效缓释银行授信风险。并且,由于项目需求资金较大,银行可以拼盘融资,或者走银团贷款,进一步分散项目的风险。但要注意,本行敞口金额不宜过大,授信期限不宜过长,担保方式不弱于他行。
  这里我们看重第二还款来源,是因为担保人是省级铁路投资公司,资产规模2000亿元以上,净资产400亿元以上,其发债资金高达300多亿元,外部筹资情况良好,抗风险能力较强。这种情况下第二还款来源的重要性,已经比第一还款来源还要强了。
  案例2:某大型钢铁企业
  通过某大型钢铁企业的案例,看能不能回答我们的三个问题。第一,企业会不会破产?所在行业不是国计民生的垄断性行业,投入较大,关键是人员多,一旦行业处于衰退期,几万张嘴就让企业吃不消。并且由于企业的杠杆率较高,一旦银行压缩贷款就会导致流动性紧张甚至枯竭。另外,该行业是市场化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非国计民生行业,企业出现问题政府难以兜底。先看第一还款来源,企业每年净利润较低,难以通过经营收入来偿还银行贷款。因此,企业存在一定的破产风险。如果审查人员还是不敢下决策,我们假设企业不会破产,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本行信贷资金能否顺利退出?再看第二还款来源,从企业融资情况来看,2014年银行收回贷款资金高达20亿左右,企业外部筹资难度越来越大,第二还款来源较弱。因此,如果本行给予授信,未来本行贷款将难以退出,甚至会出现重大损失。
  ……


发现灰犀牛 信贷审查的逻辑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发现灰犀牛 信贷审查的逻辑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发现灰犀牛 信贷审查的逻辑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发现灰犀牛 信贷审查的逻辑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的书籍

评分

京东有的都在这买了,一如既往地支持!

评分

好书,不错,实战经验足。

评分

不错哦,值得一看。

评分

还好吧,还没看,想学下金融知识

评分

不错哦,值得一看。

评分

一般情况,深度和系统性一般,学到的东西不多

评分

还好吧,还没看,想学下金融知识

评分

风险案例大多数上市公司大国企,对于我们这些连大型民营企业都营销不来的,还是不用看了,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才翻了几页就看到就常识性错误。唉,每次买书都从希望到放弃。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发现灰犀牛 信贷审查的逻辑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