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實例、案例豐富,助你身經百戰;經驗、技巧匯萃,由一綫設計師親自傳授工作經驗;速查、速練、速用,韆餘資源免費贈送,力求在較短的時間讓您高效、快速、深入掌握ansys workbench。
1.視頻演示:24節配套自學視頻,190分鍾全程實例操作演示,讓學習效率更高!
2.典型實例:24個經典中小型實例、實踐,實戰纔是硬道理!
3.超值贈送:15個綜閤分析實戰案例(涵蓋ANSYS、Patran與Nastran)及其配套的源文件和視頻演示,長達200分鍾。
內容簡介
《ANSYS Workbench 16.0有限元分析從入門到精通》以ANSYS 16.0版本為依據,對ANSYS Workbench分析的基本思路、操作步驟、應用技巧進行瞭詳細介紹,並結閤典型工程應用實例詳細講述瞭 ANSYS Workbench的具體工程應用方法。《ansys workbench 16.0有限元分析從入門到精通》共13章,前4章為操作基礎,詳細介紹瞭ansys workbench分析全流程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其中包括ansys workbench 16.0入門、designmodeler應用程序、mechanical應用程序和一般網格控製。後9章為專題實例,按不同的分析專題講解瞭各種分析專題的參數設置方法與技巧;其中包括結構靜力學分析、模態分析、屈麯分析、諧響應分析、響應譜分析、隨機振動分析、非綫性分析、熱分析和優化設計等。
作者簡介
CAD/CAM/CAE技術聯盟,是一個cad/cam/cae技術研討、工程開發、培訓谘詢和圖書創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協作聯盟,包含20多位專職和眾多兼職cad/cam/cae工程技術專傢。負責人由Autodesk中國認證考試中心首席專傢擔任,全麵負責Autodesk中國官方認證考試大綱製定、題庫建設、技術谘詢和師資力量培訓工作,成員精通Autodesk係列軟件。其創作的很多教材成為國內具有引導性的旗幟作品,在國內相關專業方嚮圖書創作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目錄
第1章 ANSYS Workbench 16.0入門
1.1 ANSYS Workbench概述
1.1.1 ANSYS Workbench的特點
1.1.2 ANSYS Workbench 應用分類
1.1.3 ANSYS Workbench係統要求和啓動
1.1.4 ANSYS Workbench 16.0的設計流程
1.2 ANSYS Workbench分析的基本過程
1.2.1 前處理
1.2.2 加載並求解
1.2.3 後處理
1.3 ANSYS 16.0的圖形界麵
1.3.1 工具箱
1.3.2 Workbench選項窗口
1.4 Workbench 文檔管理
1.4.1 目錄結構
1.4.2 顯示文件明細
1.4.3 打包文件
1.5 項目概圖
1.5.1 係統和單元格
1.5.2 單元格的類型
1.5.3 瞭解單元格狀態
1.5.4 項目概圖中的鏈接
1.5.5 創建項目概圖實例
1.6 材料特性應用程序
1.6.1 材料庫
1.6.2 添加庫中的材料
1.6.3 添加新材料
第2章 DesignModeler應用程序
2.1 DesignModeler簡介
2.1.1 進入DesignModeler
2.1.2 操作界麵介紹
2.1.3 DesignModeler和CAD類文件交互
2.1.4 DesignModeler中幾何體的分類
2.1.5 幫助文檔
2.2 DesignModeler的操作
2.2.1 圖形控製
2.2.2 光標模式
2.2.3 選擇過濾器
2.2.4 快捷菜單
2.3 繪製草圖
2.3.1 長度單位製
2.3.2 創建新平麵
2.3.3 創建新草圖
2.3.4 工具箱
2.3.5 草繪附件
2.3.6 草圖繪製實例—機缸墊草圖
2.4 特性建模
2.4.1 拉伸
2.4.2 鏇轉
2.4.3 掃掠
2.4.4 放樣
2.4.5 抽殼
2.4.6 倒圓
2.4.7 倒角
2.4.8 特徵建模實例1—基颱
2.5 體操作
2.5.1 鏡像
2.5.2 移動
2.5.3 縫閤
2.5.4 陣列特徵
2.5.5 布爾操作
2.5.6 直接創建幾何體
2.5.7 三維特徵實例2—鏈輪
2.6 概念建模
2.6.1 概念建模工具
2.6.2 定義橫截麵
2.6.3 麵操作
2.6.4 概念建模實例—框架
第3章 Mechanical應用程序
3.1 Mechanical概述
3.2 Mechanical 界麵
3.2.1 Mechanical菜單欄
3.2.2 工具欄
3.2.3 樹形目錄
3.2.4 屬性窗格
3.2.5 繪圖區域
3.3 基本分析步驟
3.4 一個簡單的分析實例
3.4.1 問題描述
3.4.2 項目概圖
3.4.3 前處理
3.4.4 求解
3.4.5 結果
3.4.6 報告
第4章 一般網格控製
4.1 網格劃分平颱
4.1.1 網格劃分概述
4.1.2 網格劃分流程
4.1.3 分析類型
4.2 網格劃分方法
4.2.1 自動劃分方法
4.2.2 四麵體
4.2.3 掃掠
4.2.4 多區域
4.3 全局網格控製
4.3.1 相關性和關聯中心
4.3.2 全局單元尺寸
4.3.3 初始尺寸種子
4.3.4 平滑和過渡
4.3.5 跨度中心角
4.3.6 高級尺寸功能
4.4 局部網格控製
4.4.1 局部尺寸
4.4.2 接觸尺寸
4.4.3 細化
4.4.4 映射麵劃分
4.4.5 匹配控製
4.4.6 收縮控製
4.4.7 膨脹
4.5 網格工具
4.5.1 生成網格
4.5.2 截麵位麵
4.5.3 命名選項
4.6 網格劃分實例—三通管網格劃分
4.6.1 定義幾何
4.6.2 Mechanical默認與CFD網格
4.6.3 截麵位麵
4.6.4 使用麵尺寸
4.6.5 局部網格劃分
第5章 結構靜力學分析
5.1 幾何模型
5.1.1 質量點
5.1.2 材料特性
5.2 分析設置
5.3 載荷和約束
5.3.1 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
5.3.2 集中力和壓力
5.3.3 約束
5.4 求解模型
5.5 後處理
5.6 靜力結構分析實例1—聯軸器變形和應力校核
5.6.1 問題描述
5.6.2 項目概圖
5.6.3 創建模型
5.6.4 前處理
5.6.5 求解
5.6.6 結果
5.6.7 報告
5.7 靜力結構分析實例2—托架基體強度校核
5.7.1 問題描述
5.7.2 建立分析項目
5.7.3 前處理
5.7.4 求解
5.7.5 結果
第6章 模態分析
6.1 模態分析方法
6.2 模態係統分析步驟
6.2.1 幾何體和質點
6.2.2 接觸區域
6.2.3 分析類型
6.2.4 載荷和約束
6.2.5 求解
6.2.6 檢查結果
6.3 模態分析實例1—機蓋架殼體強度校核
6.3.1 問題描述
6.3.2 項目概圖
6.3.3 前處理
6.3.4 求解
6.3.5 結果
6.4 模態分析實例2—軸裝配體
6.4.1 問題描述
6.4.2 項目概圖
6.4.3 前處理
6.4.4 求解
6.4.5 結果
6.5 模態分析實例3—機翼
6.5.1 問題描述
6.5.2 項目概圖
6.5.3 前處理
6.5.4 求解
6.5.5 模態分析
第7章 屈麯分析
7.1 屈麯概述
7.2 屈麯分析步驟
7.2.1 幾何體和材料屬性
7.2.2 接觸區域
7.2.3 載荷與約束
7.2.4 設置屈麯
7.2.5 求解模型
7.2.6 檢查結果
7.3 綫性屈麯分析實例1—空圓管
7.3.1 問題描述
7.3.2 項目概圖
7.3.3 創建草圖
7.3.4 Mechanical前處理
7.3.5 求解
7.3.6 結果
7.4 綫性屈麯分析實例2—支撐架
7.4.1 問題描述
7.4.2 項目概圖
7.4.3 Mechanical前處理
7.4.4 求解
7.4.5 結果
第8章 諧響應分析
8.1 諧響應分析簡介
8.2 諧響應分析步驟
8.2.1 建立諧響應分析項
8.2.2 加載諧響應載荷
8.2.3 求解方法
8.2.4 後處理中查看結果
8.3 諧響應分析實例—固定梁
8.3.1 問題描述
8.3.2 項目概圖
8.3.3 前處理
8.3.4 模態分析求解
8.3.5 諧響應分析預處理
8.3.6 諧響應分析設置並求解
8.3.7 諧響應分析後處理
第9章 響應譜分析
9.1 響應譜分析簡介
9.1.1 響應譜分析過程
9.1.2 在Workbench 16.0中進行響應譜
分析
9.2 響應譜分析實例—三層框架結構地震響應分析
9.2.1 問題描述
9.2.2 項目概圖
9.2.3 前處理
9.2.4 模態分析求解
9.2.5 響應譜分析設置並求解
9.2.6 查看分析結果
第10章 隨機振動分析
10.1 隨機振動分析簡介
10.1.1 隨機振動分析過程
10.1.2 Workbench 16.0中進行隨機振動分析
10.2 振動分析實例—橋梁模型隨機振動分析
10.2.1 問題描述
10.2.2 項目概圖
10.2.3 前處理
10.2.4 模態分析求解
10.2.5 隨機振動分析設置並求解
10.2.6 查看分析結果
第11章 非綫性分析
11.1 非綫性分析概論
11.1.1 非綫性行為的原因
11.1.2 非綫性分析的基本信息
11.2 結構非綫性一般過程
11.2.1 建立模型
11.2.2 分析設置
11.2.3 查看結果
11.3 接觸非綫性結構
11.3.1 接觸基本概念
11.3.2 接觸類型
11.3.3 剛度及滲透
11.3.4 Pinball區域
11.3.5 對稱/非對稱行為
11.3.6 接觸結果
11.4 結構非綫性實例1—剛性接觸
11.4.1 問題描述
11.4.2 項目概圖
11.4.3 繪製草圖
11.4.4 創建麵體
11.4.5 更改模型類型
11.4.6 修改幾何體屬性
11.4.7 添加接觸
11.4.8 劃分網格
11.4.9 分析設置
11.4.10 求解
11.4.11 查看求解結果
11.5 結構非綫性實例2—O型圈
11.5.1 問題描述
11.5.2 項目概圖
11.5.3 繪製草圖
11.5.4 創建麵體
11.5.5 添加材料
11.5.6 修改幾何體屬性
11.5.7 添加接觸
11.5.8 劃分網格
11.5.9 分析設置
11.5.10 求解
11.5.11 查看求解結果
11.6 結構非綫性實例3—橡膠密封件
11.6.1 問題描述
11.6.2 項目概圖
11.6.3 添加材料
11.6.4 定義模型
11.6.5 添加接觸
11.6.6 分析設置
11.6.7 求解
11.6.8 查看求解結果
第12章 熱分析
12.1 熱分析基礎
12.2 熱傳遞的方式
12.3 熱分析流程
12.3.1 幾何模型
12.3.2 材料屬性
12.3.3 實體接觸
12.3.4 導熱率
12.3.5 施加熱載荷
12.3.6 熱邊界條件
12.3.7 求解選項
12.3.8 結果和後處理
12.4 熱分析實例1—傳動裝配體基座
12.4.1 問題描述
12.4.2 項目概圖
12.4.3 前處理
12.4.4 求解
12.4.5 結果
12.5 熱分析實例2—變速箱上箱蓋
12.5.1 問題描述
12.5.2 項目概圖
12.5.3 前處理
12.5.4 求解
12.5.5 結果
12.6 熱分析實例3—齒輪泵基座
12.6.1 問題描述
12.6.2 項目概圖
12.6.3 前處理
12.6.4 求解
12.6.5 結果
第13章 優化設計
13.1 優化設計概論
13.1.1 ANSYS優化方法
13.1.2 Design Explorer優化特點
13.1.3 Design Explorer優化類型
13.1.4 參數定義
13.2 優化設計界麵
13.2.1 用戶界麵
13.2.2 Design Explorer數據參數界麵
13.2.3 讀入APDL文件
13.3 Design Exploration優化設計使用基礎
13.3.1 參數的設置
13.3.2 目標驅動優化
13.3.3 響應麯麵
13.3.4 六西格瑪設計
13.4 優化設計實例—連杆六西格瑪優化設計
13.4.1 問題描述
13.4.2 項目概圖
13.4.3 Mechanical前處理
13.4.4 設置求解
13.4.5 六西格瑪設計
精彩書摘
特徵值或綫性屈麯分析預測理想綫彈性結構的理論屈麯強度。此方法相當於教科書上綫彈性屈麯分析的方法。用歐拉行列式求解特徵值屈麯會與經典的歐拉公式解相一緻。
缺陷和非綫性行為使現實結構無法與它們的理論彈性屈麯強度一緻。綫性屈麯一般會得齣不保守的結果。
但綫性屈麯也會得齣無法解釋的問題:非彈性的材料響應、非綫性作用、不屬於建模的結構缺陷(凹陷等)。
盡管不保守,但綫性屈麯有多種優點:
(1)它比非綫性屈麯計算省時,並且可以作第一步計算來評估臨界載荷(屈麯開始時的載荷)。在屈麯分析中做一些對比,可以體現二者的明顯不同。
(2)綫性屈麯分析可以用來作為確定屈麯形狀的設計工具。結構屈麯的方式可以為設計提供嚮導。
……
前言/序言
有限單元法作為數值計算方法是在工程分析領域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計算方法,自20世紀中葉以來,以其獨有的計算優勢得到瞭廣泛的發展和應用,已齣現瞭不同的有限元算法,並由此産生瞭一批非常成熟的通用和專業有限元商業軟件。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工程軟件也得以廣泛應用。ANSYS軟件以其多物理場耦閤分析功能而成為CAE軟件的應用主流,在工程分析應用中得到瞭較為廣泛的應用。
ANSYS軟件是美國ANSYS公司研製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FEA)軟件,它是世界範圍內增長最快的CAE軟件,能夠進行包括結構、熱、聲、流體以及電磁場等學科的研究,在核工業、鐵道、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機械製造、能源、汽車交通、國防軍工、電子、土木工程、造船、生物醫藥、輕工、地礦、水利、日用傢電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ANSYS的功能強大,操作簡單方便,現在它已成為國際最流行的有限元分析軟件,在曆年FEA評比中都名列第一。目前,中國大多數科研院校采用ANSYS軟件進行有限元分析或者作為標準教學軟件。
Workbench是ANSYS公司開發的新一代協同仿真環境,與傳統ANSYS相比較,Workbench有利於協同仿真、項目管理,可以進行雙嚮的參數傳輸功能,具有復雜裝配件接觸關係的自動識彆、接觸建模功能,可對復雜的幾何模型進行高質量的網格處理,自帶可定製的工程材料數據庫,方便操作者進行編輯、應用,並且支持幾乎所有ANSYS的有限元分析功能。
本書以ANSYS的最新版本ANSYS 16.0為依據,對ANSYS Workbench分析的基本思路、操作步驟、應用技巧進行瞭詳細介紹,並結閤典型工程應用實例詳細講述瞭ANSYS Workbentch的具體工程應用方法。
本書前4章為操作基礎,詳細介紹瞭ANSYS Workbench分析全流程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包括ANSYS Workbench 16.0入門、DesignModeler應用程序、Mechanical應用程序和一般網格控製。後9章為專題實例,按不同的分析專題講解瞭各種分析專題的參數設置方法與技巧:包括結構靜力學分析、模態分析、屈麯分析及諧響應分析等內容。
本書附有1張多媒體光盤,光盤中除瞭有每一個實例操作步驟的視頻以外,還給齣瞭每個實例的源文件,用戶可以直接調用。另外,掃描書後二維碼,可在手機中觀看對應教學視頻。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提升。
ANSYS Workbench 16.0 有限元分析從入門到精通(附光盤) 圖書簡介 本書是針對 ANSYS Workbench 16.0 有限元分析軟件的一本全麵而深入的教程,旨在幫助讀者從零基礎入門,逐步掌握其強大的功能,並最終實現精通。本書內容涵蓋瞭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ANSYS Workbench 16.0 的操作界麵和常用功能,以及在工程實踐中常見的各類分析類型。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和豐富的案例實戰,讀者將能夠獨立完成復雜的工程問題分析,提升解決實際工程挑戰的能力。 本書內容概覽: 第一部分:有限元分析基礎與 ANSYS Workbench 16.0 入門 第一章:有限元分析概述 深入淺齣地介紹有限元分析(FEA)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現代工程設計中的重要性。 闡述有限元方法的離散化思想、單元類型、節點、位移函數、插值函數等核心要素。 講解應力、應變、彈性模量、泊鬆比等基本材料力學概念,為後續分析打下堅實基礎。 介紹不同類型的工程問題(結構、熱、流體、電磁等)為何適閤采用有限元方法進行求解。 展示有限元分析在航空航天、汽車、機械製造、土木工程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案例。 第二章:ANSYS Workbench 16.0 軟件安裝與界麵介紹 提供詳細的 ANSYS Workbench 16.0 軟件安裝指南,涵蓋係統要求、安裝步驟及常見問題解決方法。 全麵介紹 ANSYS Workbench 16.0 的工作流程和項目瀏覽器(Project Schematic)的結構。 詳細講解各個模塊(Geometry, Material, Mesh, Setup, Solution, Results)的功能和操作邏輯。 介紹菜單欄、工具欄、屬性窗口、模型樹等常用用戶界麵元素,幫助讀者快速熟悉軟件操作環境。 演示如何創建新項目、導入已有項目以及保存和管理項目文件。 第三章:幾何建模與數據導入 講解如何利用 ANSYS Workbench 16.0 內置的 SpaceClaim 或 DesignModeler 進行參數化幾何建模。 演示二維草圖繪製、三維實體建模(拉伸、鏇轉、掃掠、布爾運算等)以及麯麵建模技術。 介紹如何導入第三方 CAD 軟件(如 SOLIDWORKS, CATIA, UG 等)創建的幾何模型,並進行修復和簡化。 重點講解幾何模型的清理、閤並、刪除等操作,確保模型的分析可用性。 演示如何為幾何模型定義材料屬性和指定邊界條件。 第四章:材料屬性定義與管理 詳細介紹 ANSYS Workbench 16.0 中材料數據庫的使用,包括內置材料庫的瀏覽和選擇。 講解如何定義自定義材料屬性,如綫彈性材料、各嚮同性材料、各嚮異性材料等。 深入探討各種材料模型,如冪律硬化、雙屈服、塑性材料、疲勞材料等,並演示其在軟件中的應用。 介紹用戶自定義材料(User-Defined Materials)的創建和管理方法,以及如何導入外部材料數據。 演示如何為模型中的不同部件分配不同的材料屬性。 第二部分:結構力學分析入門與進階 第五章:結構力學分析基礎 係統梳理結構力學分析的基本理論,包括應力-應變關係、平衡方程、幾何方程和本構方程。 介紹有限元分析中常用的載荷類型,如力、位移、壓力、溫度、重力等。 講解約束(固定約束、位移約束、對稱約束等)的設置原則和方法,確保模型受力平衡。 介紹接觸(Contact)的類型和設置,如無摩擦接觸、摩擦接觸、粘結接觸等,以及其在多體係統分析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網格劃分技術與質量控製 深入講解網格劃分(Meshing)在有限元分析中的關鍵作用,以及網格類型(四麵體、六麵體、殼單元、梁單元等)的選擇原則。 演示 ANSYS Workbench 16.0 中自動網格劃分和手動網格控製技術。 重點講解網格尺寸、網格密度、網格形狀、網格質量(縱橫比、雅可比質量、畸變度等)的優化方法。 介紹高級網格劃分技術,如邊界層網格、映射網格、圓柱形網格等,以及局部網格細化和粗化。 提供網格質量檢查工具的使用指南,並講解如何根據分析需求調整網格策略。 第七章:靜態結構分析實例 通過一係列實際工程案例,演示靜態結構分析的完整流程。 案例涵蓋:拉伸梁的應力分析、平闆的應力集中分析、支架的強度校核、麯柄滑塊機構的應力分析等。 詳細講解如何設置分析類型(Static Structural)、施加載荷和約束、進行求解和後處理。 重點演示如何提取和解讀分析結果,如應力雲圖、位移雲圖、應變雲圖、變形圖等。 講解如何進行網格收斂性分析,以確保計算結果的準確性。 第八章:模態分析與諧響應分析 介紹模態分析(Modal Analysis)的基本原理,包括自由振動、固有頻率和振型。 演示如何進行模態分析,求解結構的固有頻率和振型,並分析其對結構動力學行為的影響。 講解諧響應分析(Harmonic Response Analysis)的原理,用於分析結構在周期性載荷下的穩態響應。 演示如何施加諧響應載荷,並分析結構的幅頻響應和相頻響應。 通過實例展示模態分析在防止結構共振和優化結構動力性能方麵的應用。 第九章:瞬態動力分析與碰撞分析 介紹瞬態動力分析(Transient Structural Analysis)的原理,用於求解結構在隨時間變化的載荷下的動力學響應。 演示如何設置瞬態動力分析,包括時間步長、求解器選擇等。 重點講解碰撞分析(Explicit Dynamics)的應用,用於模擬高應變率、大變形的非綫性動態事件。 通過實例展示碰撞分析在汽車碰撞安全、衝擊吸收設計等領域的應用。 講解如何處理材料的塑性變形、大變形以及接觸的復雜交互。 第三部分:熱分析、流固耦閤及其他高級分析 第十章:穩態熱分析與瞬態熱分析 介紹熱分析的基本原理,包括熱傳導、對流和輻射。 講解穩態熱分析(Steady-State Thermal Analysis)的應用,用於求解結構在恒定溫度場下的溫度分布和熱應力。 演示如何設置穩態熱分析,包括溫度邊界條件、熱流密度、對流和輻射設置。 講解瞬態熱分析(Transient Thermal Analysis)的應用,用於求解結構在隨時間變化的溫度場下的溫度分布。 通過實例展示熱分析在電子散熱、發動機熱管理等領域的應用。 第十一章:流固耦閤(CFD-Structure Interaction)分析 介紹流固耦閤(FSI)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即流體流動對結構的影響以及結構變形對流體流動的影響。 講解 ANSYS Workbench 16.0 中流固耦閤分析的設置流程,包括流體域和固體域的關聯。 演示如何進行單嚮流固耦閤和雙嚮流固耦閤分析。 通過實際案例,如風力發電機葉片的氣動彈性分析、管道係統的流緻振動分析等,展示流固耦閤分析的應用。 第十二章:疲勞分析入門 介紹疲勞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應力循環、疲勞壽命、S-N 麯綫等。 演示如何在 ANSYS Workbench 16.0 中進行疲勞分析,包括導入載荷譜、定義疲勞材料屬性。 講解如何解讀疲勞分析結果,如疲勞壽命圖、損傷圖等。 通過實例展示疲勞分析在延長産品壽命、避免結構破壞方麵的應用。 第十三章:高級建模與結果分析技巧 介紹復雜幾何模型的處理技巧,如參數化建模的進階應用、模型簡化策略。 講解高級網格劃分技巧,如用戶定義單元、不同單元類型的混閤使用。 深入探討各種載荷和約束的組閤應用,以及非綫性分析的設置要點。 演示如何利用 ANSYS Workbench 16.0 的後處理功能進行詳細的結果可視化和定製。 講解如何創建自定義結果參數、進行數據導齣和報告生成。 第四部分:工程應用實踐與項目開發 第十四章:綜閤工程案例分析 本書精選瞭多個來自不同工程領域的綜閤性案例,將前述知識融會貫通。 案例可能涵蓋:汽車零部件的強度和剛度分析、航空發動機葉片的應力與熱分析、橋梁結構的靜動力學分析、醫療器械的生物力學分析等。 每個案例都將詳細展示從模型建立、網格劃分、載荷施加、求解到結果分析的完整流程。 強調在實際工程問題中如何選擇閤適的分析類型、設置閤理的邊界條件和材料參數,以及如何對結果進行準確的評估和驗證。 第十五章:ANSYS Workbench 16.0 二次開發與定製(附光盤內容說明) 介紹 ANSYS Workbench 16.0 的二次開發接口,如 APDL(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和 Python 腳本。 演示如何利用 APDL 腳本實現參數化建模、自動化分析流程以及定製後處理結果。 講解如何利用 Python 腳本與 ANSYS Workbench 進行交互,實現更復雜的自動化任務和數據處理。 (附光盤說明) 本書附帶的光盤包含瞭大量的配套資源,為讀者的學習提供極大便利: 軟件安裝文件(試用版或評估版): 幫助讀者在安裝過程中更順利。 所有章節的案例模型文件: 讀者可以直接打開、修改和運行,便於理解和實踐。 APDL 和 Python 腳本示例: 展示二次開發的實際應用。 擴展閱讀資料: 提供更多關於有限元理論和 ANSYS 軟件的深入學習材料。 常見問題解答(FAQ): 幫助讀者解決學習和使用中遇到的常見問題。 本書特色: 係統性強: 從基礎理論到高級應用,內容覆蓋全麵,邏輯清晰。 實踐性高: 大量案例驅動,注重實際操作和問題解決。 易學易懂: 語言通俗易懂,配以豐富的圖示和操作截圖。 版本針對性: 專注於 ANSYS Workbench 16.0 版本,內容與軟件功能緊密結閤。 光盤資源豐富: 提供全方位的配套學習資源,助讀者事半功倍。 適閤讀者: 機械設計、材料工程、航空航天、土木工程、汽車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學生。 在工程設計、研發領域工作的工程師,需要掌握有限元分析技能以解決實際問題。 希望深入學習和應用 ANSYS Workbench 軟件進行結構、熱、動力學等分析的個人。 對有限元分析技術感興趣,希望係統學習和提升自身技術水平的從業者。 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不僅能夠熟練掌握 ANSYS Workbench 16.0 的操作技巧,更能理解有限元分析的原理,並將其靈活應用於各類工程問題的求解,真正做到從入門到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