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9
本書是一位城市規劃學者的城市筆記,以敏銳之眼,觀城市之魂。書中關於城市問題、城市文化和城市遺産保護方麵的睿智思考,有助於讀者感知、認知城市及城市保護,對於城市規劃管理者而言有藉鑒意義。
《城市筆記》為同濟大學城市規劃係教授張鬆閱讀城市的文化隨筆,也是他對中國城市保護、城市規劃進行持續研究後的感悟。作者在參與大量保護規劃設計實踐的基礎上,以城市曆史文化遺産為核心,來闡述城市規劃設計和遺産保護利用的意義,這對於瞭解曆史城市的發展,認識城市規劃和城市保護的重要性很有幫助。書中有不少敏銳的思考,對於城市規劃設計、文化遺産保護等專業領域會産生積極的影響,可作為城市管理、城市規劃決策者的案頭參考。
張鬆,同濟大學城市規劃係教授、博導,日本東京大學博士,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規劃曆史與理論學委會副主委、中國建築學會工業建築遺産學委會副主委,《城市規劃學刊》《建築遺産》《上海城市規劃》等雜誌編委。編著有《曆史城市保護學導論》《為誰保護城市》、《曆史城市保護規劃與設計實踐》《當代中國曆史保護讀本》等書籍。
城市記憶 City Memories
作為集體記憶的街巷
棚戶,誰傢的住房?
吊詭的裏弄保護
都市鄉愁何處存留?
拯救城市的靈魂
復古動力學
城市遺産Urban Heritage
建築遺産保護關乎美麗中國
為什麼要保護城市遺産?
城市遺産保護要見人見物
工業遺産地區應整體復興
水鄉古鎮的遺産管理
作為鄉土建成遺産的福建土樓
雙輪驅動城市遺産保護
城市保護Urban Conservation
曆史名城保護三十五年
曆史城區的整體性保護
讓曆史街區“存活”在生活世界
遺産保護應發揮社區的作用
曆史文化名街的可持續保護
保護可持續的人居環境形式
保護,讓城市更美好!
城市更新Urban Regeneration
城市更新,如何讓生活更美好?
遺産保護,如何引領城市更新?
城市如何“雙修”?
“城市雙修”中的工業遺産再生
城市如何設計?
城市建築的呼喚
城市覺醒Cities in Awaking
世博會喚醒我們的城市
城市化中的“泡沫”
城鎮化規劃與市場
土地財政帶來“建設性破壞”
“宜居城市”考
美好人居是生活本底
尋找“自然”的城市
自 序
文/張鬆
城市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創造性成就的集中呈現,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間和集體記憶場所。據官方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城鎮人口的數量首次超過瞭農村人口,社會生活真正進入到城市時代,也就是說,今天我們大多數人都在城市環境中工作和生活,正如法國社會學傢亨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所言,“日常生活與城市,是不可分割聯係在一起的”。然而,對於“什麼是城市”,尤其是“什麼是好的城市”這樣的問題,人們恐怕難以明確迴答。而且,城市還是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助推器,麵對這樣的局勢,多數人在歡呼“城市的勝利”,贊頌“城市奇跡”。而無法迴避的情形是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城市也不可避免地齣現瞭一些問題。
城市形態,它們的實際功能,以及人們賦予形態的價值和思想,形成瞭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我國的城市化進程迅猛,可以說是一種超常規發展所建構起來的城鎮體係和空間格局,因受到全球化等因素的影響,與曆史上的城市相比,雖然是不同規模、不同職能的城市,但在環境特徵、空間特質和文化特色等方麵錶現齣高度趨同性。中央關於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文件中對城市特色缺失、文化傳承堪憂、盲目追求規模擴張、大拆大建等“城市病”現象錶現齣前所未有的關注,我們也可以從中看齣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和解決城市問題的緊迫感。
伴隨著城市規劃建設嚮追求環境品質和創新發展方嚮的轉變,需要人們更多地關心城市,認知城市,同時還應當積極參與到城市規劃管理實踐中。鑒於這樣的實際,作為一名城市規劃師,我願意把自己近年來關於城市問題、城市文化和城市遺産保護等方麵的點滴思考分享給大傢。由於專業方嚮和工作範圍的局限,文章中談論的一些觀念和看法自然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主觀片麵性,因此,也期待讀者朋友的批評和討論。
收集在本書中的文章,大多發錶在《中國文化報》《中國文物報》《文匯報》《東方早報》《南方都市報》《南都周刊》《T+城市》等文化和都市類報刊雜誌上,少數幾篇刊登於《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時政報紙,以及《城市規劃學刊》《時代建築》《社會科學報》等學術期刊,感謝這些報刊編輯的約稿和刊發,使得我能夠斷斷續續寫下這些文字。這些零散的思考,也是一名規劃師的城市筆記。
走路、觀看、思考都是人的生活方式,閱讀城市也正成為越來越受追捧的事情。英國旅行作傢喬納森·拉班(Jonathan Raban)指齣,“城市是一座知識倉庫,盡管沒有一個讀者或公民能夠掌握其中的全部知識,他之閱讀,他之生活,都必須是有選擇,也必定是排他的”。他還調侃道:“既然個人的理智和愛情未能造就城市,就隻好求助於一種傢常辦法,把科學、社會學和官僚管理一鍋燉瞭。這被叫作城市規劃,其實也無傷大雅。它力圖通過信仰,不是對人類本身,而是對人類的結構,重新喚醒一個理想之城的夢想。”
2010年上海世博會精彩演繹和錶達瞭“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共同願望。“城市病”的齣現,自然令人沮喪。人們在期待“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同時,首先需要思考如何規劃和塑造美好城市。錶麵上看,這似乎隻是一個涉及物質空間環境的城市規劃建設問題,然而,城市空間和建成環境作為曆史文脈關係、市民集體記憶和美好人居形式,從來就是文化的大熔爐;人們生動而微妙的人際交往場所,總是會産生新的群體、文化與社會形態。人類社區並非如許多英雄主義者所設想的那樣純然隻是人工構成物,也不是可以隨意規劃、任性改造的。
著名城市規劃理論傢凱文·林奇(Kevin Lynch)認為:“城市是一個‘聖地’、一個精神解脫處,是一個新的世界,也是一種新的壓迫。”在經曆大規模舊城改造之後,不少城市的建成環境失去瞭人性尺度,這種尺度曾是城市文明所不可欠缺的品質,而不是一種過時的奢侈品。在城市有機更新過程中,需要逐步扭轉城市環境衰退和空間無序的現象,恢復城市的宜居性和多樣性,實現城市文化的復興和社區魅力的創生。
城市筆記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城市筆記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開始看
評分為張老師捧場。。。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還沒看,是推薦的書,先囤著
評分全是一種科普吧,慢慢看的。
評分還不錯!!!!!!!!
評分非常不錯!值得收藏!
評分非常不錯!值得收藏!
評分開始看
城市筆記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