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指南:呼吸病分册(原著第5版)

治疗指南:呼吸病分册(原著第5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澳] 治疗指南有限公司 编
图书标签:
  • 呼吸系统疾病
  • 呼吸道疾病
  • 临床指南
  • 医学
  • 呼吸病学
  • 疾病治疗
  • 内科学
  • 医学教材
  • 第五版
  • 原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2755
版次:2
商品编码:1226064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8
字数:20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内容丰富详实,突出了新颖性和实用性,是呼吸科医师的理想参考书,也可供临床医师、全科医师、社区医师、实习进修医师等参阅。
1.《治疗指南》丛书由澳大利亚治疗指南有限公司组织编写,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翻译,共14个分册。
2.《呼吸病分册》原著第5版全新改版。
3.介绍了临床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不良因素导致的疾病的一般表现、基本诊断和治疗,并将儿童治疗方案与成人分开介绍。
4.内容丰富详尽,诊疗方法精要、指导性强。

内容简介

《呼吸病分册》第5版, 介绍了临床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不良因素导致的疾病的一般表现、基本诊断和治疗,如哮喘、鼻炎和鼻窦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咳嗽、急性支气管炎、喉气管支气管炎、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胸膜疾病、间质性肺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等,并将儿童治疗与成人分开介绍;对氧疗、无创通气、肺功能检查与胸部影像学检查、药物雾化装置等也做了详细介绍。本书可帮助临床医师选择适宜的药物并确定恰当的疗程,指导临床医师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并提出了对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或办法。可供临床医师、全科医师、社区医师、实习进修医师等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黄絮,中日友好医院,主治医师 , 黄絮,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学习工作经历:2000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获硕士学位。从事呼吸专业4年,危重病专业近8年。曾分别于2011年赴日本金泽,2012年赴美国格兰谷大学学习。2011年3月接受美国AHA心肺复苏培训并获得BLS和ACLS导师资格。2012年6月接受BLS主任导师培训并获得BLS主任导师资格。
专业特长:擅长危重病人的呼吸支持、抗感染治疗。对ICU常见病多发病的呼吸循环等高级生命支持均有较多的经验。成功救治过大量危重病人,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
参与卫生部课题及首发基金课题共3项。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编及参与翻译医学著作4部。

目录

第1章儿童呼吸系统症状1
1.1哮鸣1
1.2咳嗽1
1.3喘鸣2
第2章儿童哮喘3
2.1诊断3
2.2维持治疗6
2.3急性哮喘的治疗21
第3章成人和青少年哮喘34
3.1诊断35
3.2维持治疗40
3.3急性哮喘的治疗79
第4章鼻炎和鼻窦炎95
4.1鼻炎95
4.2鼻窦炎107
第5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2
5.1诊断和评估112
5.2维持治疗118
5.3急性加重的治疗140
第6章咳嗽147
6.1治疗原则151
6.2非药物措施152
6.3药物治疗153
第7章急性细支气管炎156
第8章喉气管支气管炎158
8.1评估158
8.2处理159
第9章囊性纤维化162
9.1呼吸道表现的处理163
9.2囊性纤维化的非呼吸系统方面172
9.3治疗依从性174
第10章支气管扩张症175
10.1病因175
10.2临床特点和诊断176
10.3处理177
10.4儿童支气管扩张症180
第11章胸膜疾病181
11.1胸膜疼痛181
11.2气胸181
11.3胸腔积液187
11.4恶性间皮瘤191
第12章间质性肺疾病192
12.1表现194
12.2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查195
12.3特殊类型的成人间质性肺疾病199
12.4儿童间质性肺疾病203
第13章睡眠呼吸障碍204
13.1成人睡眠呼吸障碍204
13.2儿童睡眠呼吸障碍213
第14章氧疗217
14.1急性期氧疗217
14.2家庭氧疗221
第15章无创通气228
15.1急性无创通气的指征228
15.2长期使用无创通气的指征229
15.3无创通气的禁忌证230
15.4实施无创通气230
15.5停止无创通气233
第16章呼吸系统疾病外科手术问题235
16.1风险235
16.2高危人群235
16.3评估237
16.4术后处理239
第17章呼吸系统疾病与飞行241
17.1客舱环境241
17.2飞行前评估242
17.3飞行途中氧疗244
17.4飞行途中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245
第18章呼吸系统疾病与潜水246
18.1影响水肺潜水的呼吸疾病247
18.2评估249
第19章肺功能检查与胸部影像学指南251
19.1肺功能检查251
19.2胸部影像学262
第20章药物雾化装置265
20.1基本原则265
20.2加压定量吸入器273
20.3储雾罐273
20.4呼吸驱动的加压定量吸入器275
20.5干粉吸入器275
20.6雾化器276
附录妊娠与哺乳277
索引283

表格、框和图
表格
表2-1儿童哮喘的诊断4
表2-2儿童的主要症状与可能的诊断5
表2-3儿童近期哮喘症状控制水平7
表2-4儿童哮喘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8
表2-5儿童哮喘小剂量和大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13
表2-6儿童急性哮喘严重程度的初始快速评估26
表2-75岁及以下儿童急性哮喘严重程度的再次评估27
表2-8儿童急性哮喘的药物剂量29
表3-1成人和青少年哮喘的诊断36
表3-2成人和青少年患者的主要症状与可能的诊断37
表3-3成人和青少年哮喘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43
表3-4成人和青少年哮喘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52
表3-5应用不同方法评估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哮喘控制疗效的反应时间53
表3-6成人和青少年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药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剂量55
表3-7针对哮喘发作触发因素的处理措施60
表3-8成人和青少年哮喘的初始严重程度快速评估82
表3-9成人、青少年和6岁及以上儿童急性哮喘严重程度的再次评估83
表3-10成人和青少年急性哮喘的药物剂量86
表4-1根据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对过敏性鼻炎的分类96
表4-2成人口服抗组胺药的剂量推荐99
表4-3儿童口服抗组胺药的剂量推荐99
表4-4成人鼻腔内糖皮质激素用量推荐101
表4-5儿童鼻腔内糖皮质激素用量推荐102
表5-1COPD的吸入性长效支气管扩张药的剂量127
表5-2COPD患者吸入性长效β2受体激动药+长效胆碱能拮抗药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剂量128
表5-3COPD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药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剂量129
表5-4初级医疗机构对COPD患者严重程度的常规评估139
表5-5COPD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评估的考量141
表6-1咳嗽常见和(或)重要病因总结148
表12-1部分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病程194
表12-2间质性肺疾病HRCT的典型影像学表现198
表13-1长期CPAP的常见问题209
表13-2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病因213
表14-1氧气瓶的尺寸和容量225
表19-1根据肺量仪通气功能异常进行的分类255
表19-2动脉血气分析的正常值258
表19-3动脉血气分析酸碱平衡状态解读指南259
表20-1哮喘和COPD患者吸入性药物的剂型266
表20-2吸入性装置和装置相关考量269
附表1-1妊娠和哺乳人群使用呼吸系统药物280

框2-1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后出院前的评估33
框3-1 哮喘行动计划原则70
框3-2成人和青少年潜在致死性哮喘的危险因素92
框3-3成人或青少年哮喘急性发作出院前需要确认的内容93
框4-1鼻喷雾剂患者使用指导101
框5-1推荐至专业呼吸治疗机构就诊的情况137
框5-2COPD急性加重的入院指征142
框6-1咳嗽的警示症状和临床表现150
框11-1气胸的置管抽气186
框12-1间质性肺疾病的大体分类193
框12-2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某些血液检查196
框13-1怀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病史采集205
框13-2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表现214
框15-1无创通气的设置和监测231

图2-112岁及以下儿童哮喘药物分级治疗10
图2-2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初始治疗24
图3-1以控制为基础的哮喘治疗环形图40
图3-2成人和青少年哮喘药物分级治疗49
图3-3影响哮喘症状控制、风险或治疗措施的情况64
图3-4成人和青少年哮喘急性发作的初始治疗91
图4-1过敏性鼻炎的治疗98
图5-1吸烟与FEV1随年龄下降的关系113
图5-2COPD稳定期的分级治疗117
图11-1自发性气胸的处理183
图19-1正常、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流量-容积环253
图19-2正常、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肺量图255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精要:基于循证医学的实践指南》 引言 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循证医学理念的深入人心,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为了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份权威、实用、更新及时的诊疗参考,《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精要:基于循证医学的实践指南》应运而生。本书并非对某一本特定著作的简单翻译或改编,而是集结了国内外呼吸病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基于最新的科学证据、临床实践经验和共识,系统性地梳理和阐述了呼吸系统各类常见和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及康复等关键环节。本书旨在提升临床医生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认识水平,规范诊疗行为,促进多学科协作,最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本书核心内容概述 本书内容覆盖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力求全面而深入。我们将呼吸系统疾病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别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理论与诊断方法 本部分为全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重点在于更新和深化读者对呼吸生理、病理以及各类诊断技术的理解。 呼吸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进展: 详细阐述肺通气、换气、肺循环等基本生理过程,并重点介绍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分子机制、细胞信号通路以及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学新进展。例如,将深入探讨气道高反应性、肺泡巨噬细胞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肺纤维化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的调控机制。 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全面回顾国内外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趋势,深入分析遗传、环境(如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生活方式(如吸烟、营养不良)等危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将重点关注新兴的呼吸系统疾病如电子烟相关的肺损伤,以及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免疫低下者)的易感性。 影像学诊断新进展: 重点介绍高分辨率CT(HRCT)、低剂量CT、气道造影、三维重建等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特别强调其在早期肺癌筛查、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定性诊断、肺栓塞的评估以及气道病变的精细刻画方面的价值。同时,也会介绍PET-CT、MRI等在特定情况下的辅助诊断作用。 肺功能检测的解读与应用: 详细阐述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比值、残气容积(RV)、功能残气容积(FRC)、总肺容积(TLC)等指标的测量原理、正常值范围以及在不同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典型改变。将重点讲解肺容量测定、弥散功能测定(DLCO)、气道阻力测定、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在高选择性诊断中的作用。 支气管镜检查及其介入性操作: 详细介绍硬质支气管镜和软质支气管镜的应用范围,包括诊断性活检(刷检、钳夹、肺泡灌洗)、气道内异物取出、支架置入、球囊扩张、氩气刀/激光治疗等。重点关注其在肺癌诊断、咯血原因查明、气道狭窄治疗中的作用,以及新兴的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活检(EBUS-TBNA)和内科胸腔镜等技术。 其他辅助诊断技术: 包括血气分析、血常规、炎症标志物(如CRP、PCT)、免疫学检查(如自身抗体)、病原学检查(如痰涂片、培养、PCR、抗原抗体检测)、基因检测(如EGFR、ALK、ROS1突变检测)等。将详细阐述这些检查在疾病诊断、病情评估、治疗选择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第二部分: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策略 本部分将针对临床上最常见、最具挑战性的呼吸系统疾病,提供循证、分层、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哮喘: 详细阐述哮喘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重点介绍基于GARD(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和GINA(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等国际指南的治疗策略,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抗胆碱能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生物制剂(如抗IgE、抗IL-5、抗IL-4/13单抗)等药物的选择和联合应用。特别强调对不同哮喘表型(如过敏性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肥胖相关哮喘、运动诱发性哮喘)的个体化治疗。同时,也会讨论难治性哮喘的管理和新兴治疗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深入解读COPD的定义、诊断、分型(GOLD分级和分组)。详细介绍基于GOLD指南的治疗原则,包括戒烟、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剂、ICS、PDE4抑制剂)、肺康复、氧疗、无创通气(NIV)以及外科治疗(肺减容术、肺移植)的选择。重点关注COPD急性加重的预防和管理,以及合并症(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的处理。 肺炎: 涵盖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非典型病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重点介绍病原学诊断的策略,以及根据病原体种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耐药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将详细阐述CAP的指南推荐、VAP的预防和管理,以及免疫缺陷患者肺炎的特点。 肺结核: 详细介绍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方法(包括实验室诊断、影像学诊断、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重点阐述国家和国际指南推荐的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包括一线和二线药物)、治疗周期、耐药性结核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同时,也会讨论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筛查和治疗。 支气管扩张症: 深入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重点介绍控制感染、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手术治疗的选择以及对慢性咳嗽、咯血、反复感染的管理。 肺癌: 全面介绍肺癌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病理分型(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早期筛查、诊断(影像学、支气管镜、穿刺活检)、分期。重点阐述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以及联合治疗策略,并讨论小细胞肺癌(SCLC)的化疗和放疗方案。强调多学科协作(MDT)在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核心作用。 胸腔积液: 详细介绍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鉴别诊断(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诊断方法(超声、CT、胸腔穿刺引流)。重点阐述针对不同病因(如心力衰竭、肝硬化、肿瘤、感染、肺栓塞)的治疗原则,以及脓胸、血胸、乳糜胸的处理。 呼吸衰竭: 详细阐述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重点介绍不同类型的呼吸衰竭(I型和II型)的氧疗原则、无创通气(NIV)和有创机械通气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和管理,以及对呼吸衰竭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第三部分:少见及疑难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 本部分聚焦于临床上较少见但可能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统疾病,提供深入的诊断思路和治疗策略。 间质性肺疾病(ILD): 涵盖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结缔组织病相关ILD、超敏性肺炎、结节病等。重点介绍ILD的诊断流程,包括HRCT的典型影像学特征、肺功能改变、血清学标志物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阐述IPF的抗纤维化药物治疗,以及其他类型ILD的个体化治疗原则。 肺栓塞(PE): 详细阐述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D-二聚体、CTPA、V/Q扫描)、风险评估(WELLS评分、PESI评分)。重点介绍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直接口服抗凝药)、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肺血管疾病(除PE外): 包括肺动脉高压(PAH)的诊断、分型、药物治疗(如靶向药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肺移植。以及其他类型的肺血管疾病如Budd-Chiari综合征的呼吸系统表现。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 详细介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多导睡眠监测)。重点阐述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等治疗方法,以及对OSA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管理。 职业性肺疾病: 包括尘肺(如矽肺、煤工尘肺)、职业性哮喘、职业性慢性支气管炎等。详细阐述其病因、职业暴露史的采集、诊断方法、预防措施以及对症治疗。 呼吸道肿瘤(除肺癌外): 如气管、支气管、肺部转移瘤、胸膜肿瘤(胸膜间皮瘤)等的诊断和治疗。 胸膜疾病: 如胸膜炎、气胸、胸壁疾病等。 第四部分: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康复与姑息治疗 本部分将目光从疾病的治疗延伸至疾病的预防、患者的长期管理以及生命末期的关怀。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 强调戒烟、避免职业暴露、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等一级预防措施。 肺康复: 详细介绍肺康复的组成部分,包括运动训练(耐力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教育指导、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以及其在COPD、肺纤维化等疾病中的应用。 姑息治疗与临终关怀: 关注呼吸系统终末期患者的症状管理(如呼吸困难、疼痛、咳嗽、焦虑),以及生命质量的提升。介绍姑息治疗的原则、团队协作模式以及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本书的特色与优势 循证医学为核心: 本书所有内容均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引用大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系统评价和国际指南,确保了诊疗策略的科学性和前沿性。 专家团队倾力打造: 由国内外呼吸病学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的编委会和作者团队,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临床实践导向: 内容组织紧密围绕临床工作流程,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医生提供清晰的诊疗思路和决策依据。 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充分利用表格、流程图、典型影像图片等辅助材料,使复杂的内容更加直观易懂。 前瞻性与发展性: 关注呼吸病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技术突破,为读者提供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洞察。 结语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精要:基于循证医学的实践指南》是献给广大呼吸科医生、全科医生、相关专科医师以及医学研究者的宝贵资源。我们期望本书能够成为您在临床实践中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得力助手,帮助您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为改善人类的呼吸健康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书,我就被它厚重的分量所吸引,沉甸甸的书本仿佛承载着无数医学智慧。虽然我对书本的实际内容了解不多,但我能想象到,这一定是一本凝聚了无数心血的巨著。从书名“治疗指南”和“呼吸病分册”来看,它似乎是针对特定疾病领域的一份详尽的参考资料。作为一个对医学知识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期待它能用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复杂的呼吸系统疾病背后的机理、诊断方法以及各种治疗手段一一呈现。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包含大量图表和示意图,用以帮助理解那些抽象的生理病理过程。也许,书中还会穿插一些经典的病例分析,让读者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且,“原著第5版”这个标签,本身就代表了其医学界地位的稳固性和内容的不断更新与完善,这让我对它的权威性充满了信心。我猜想,它可能不是一本闲书,而是需要静下心来,仔细研读,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精髓的书籍。对于任何一位关心呼吸健康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本值得深入探索的宝藏。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给我的感觉是简洁而专业的,没有过多的花哨设计,传递出一种专注和可靠的氛围。作为一本“治疗指南”,我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作用。呼吸系统疾病种类繁多,从感冒、咳嗽这样的常见小毛病,到哮喘、慢阻肺、甚至更复杂的肺部感染和肿瘤,每一种都需要精准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这本书,我猜想,就是为应对这些挑战而存在的。它可能详细地阐述了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如何通过各种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来确诊。而最为核心的部分,应该就是关于治疗的论述。我好奇书中对于药物的选择、剂量、用法,以及非药物治疗方法,比如呼吸训练、氧疗等,会有多么详尽的指导。而且,“原著第5版”说明这本书经过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足以证明其内容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它一定凝聚了许多医学专家的心血和智慧。

评分

拿到这本《治疗指南:呼吸病分册(原著第5版)》,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在明亮的灯光下,一位医生正伏案疾书,手中翻阅着这本书,眉头微蹙,时而又舒展开来,仿佛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思考。书名本身就暗示了其强大的指导性和实用性。我猜测,这本书的内容一定非常丰富,涵盖了呼吸系统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详细治疗方案。或许,它会从最基础的病理解剖学开始,逐步深入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再到各种药物、手术以及物理疗法的具体应用。我想象着,书中可能还有许多对照性的表格,方便读者快速查找信息;也可能包含一些权威的临床指南和共识,为临床实践提供坚实的依据。第五版的标签,更是强调了它的时效性和不断更新的生命力,这意味着书中的内容一定是紧跟医学发展的最前沿。虽然我不是医学专业人士,但从这本书的名称和版本信息,我能感受到它背后蕴含的巨大知识量和严谨的学术态度,这让我对它充满了敬意。

评分

《治疗指南:呼吸病分册(原著第5版)》,光是这个名字就透着一股子专业和厚重感。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种在书店里,一本一本仔细挑选医学书籍的场景。这本书,绝对属于那种需要细细品读,反复研摩的类型。我猜测,它里面肯定充满了各种医学术语和复杂的理论,不是那种可以随意翻翻的轻松读物。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显得格外珍贵。想象一下,呼吸系统疾病的复杂性,从微小的病毒细菌感染,到慢性的肺部疾病,再到一些比较少见的疑难杂症,每一种都需要深入的了解和精准的治疗。这本书,我猜想,就是为这些而生的。它可能不仅仅是罗列一些治疗方法,更是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以及治疗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第五版的出版,更说明了它的生命力和被医学界认可的程度,它一定在不断地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新自己的内容。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我或许无法完全理解书中的所有细节,但我能感受到,这本书所承载的,是关于如何守护我们呼吸健康的知识和希望。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严谨,甚至带着一丝庄重。书名中的“治疗指南”几个字,就足够让我感受到它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虽然我具体不清楚它涵盖了哪些章节,但我能想象到,它必定是集结了业内顶尖的专家学者,将他们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提炼出来,最终汇编成册。我想象着,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堆砌,更可能是一套系统的、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从疾病的分类、病因的分析,到各种诊断技术的介绍,再到具体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每一个环节都可能经过反复的推敲和论证。对于非医学专业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本挑战性很强的读物,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消化吸收。但同时,我也觉得,正是这种深度和广度,才使得这本书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价值。它或许会成为许多医学生和临床医生案头的必备工具书,在他们面对疑难杂症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我非常好奇,这本书在细节的处理上,究竟能做到何种程度的详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