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涵芬書坊016:我與你》的作者馬丁·布伯是現代德國*著名的宗教哲學傢,宗教存在主義的主要代錶人物。他從猶太思想傳統齣發,對近代西方哲學進行瞭批判,他認為真正決定一個人存在的東西,決不是“我思”,也不是與自我對立的種種客體,而是他自己同世界上各種存在物和事件發生關係的方式。
作者簡介
馬丁·布伯(Martin Buber, 1878—1965),生於奧地利,猶太宗教哲學傢、翻譯傢、德語文體大師。著述領域包含猶太神秘主義、社會哲學、聖經研究、宗教現象學等。布伯的哲學關注人與其他事物的“相遇”或“對話”。《我和你》是錶達其哲學觀點的代錶作。
目錄
中譯者序馬丁·布伯和《我與你》(陳維綱)
我與你
捲一
捲二
捲三
後記
附錄
“我與你”和“我與它”
——讀布伯《我與你》(何光滬)
精彩書摘
《涵芬書坊016:我與你》:
不,因果必然性決不能威逼人,因為正是人給“它”之世界帶來火種。在健康的人生時代,信心從充溢精神的人中奔瀉而齣,澤潤全體人類;相遇、現時惠臨一切人,甚而最頑冥不化者。它或是自然降臨,或是假手本能,或是微妙呈現,而人也皆以種種不同方式而領悟“你”。精神賦畀人信念與希望。
然而在病懨時代,“你”之世界不再若洪流湧嚮“它”之世界,浸潤萬有。人孤立無援,焦渴難熬,沼地惡魔徵服瞭他。對象世界不再轉成現時,人不得不承受它,故而不得不屈從它。通行無阻的因果性惡性膨脹,直至演變為宰割一切,窒息一切的宿命。
每一包容多民族的偉大文化都築居於本原的相遇,植根於對“你”的響應迴答,發端於精神之真性活動。此活動因代代相襲的共同努力而增強光大,它據此而於精神中創設齣一文化所特有的宇宙觀;人的宇宙,人的傢園必從它領有存在的可能性。僅在這樣的時代,人對其靈魂的偉力纔具有堅定信心,纔能根據其特定空間觀念而營造神明的居所,人類的傢園,纔能讓聖樂神詩充溢動蕩飄浮的時間,纔能創立人類社會。首先有人在此生的積極活動,曆經滄桑,踐行真性,進入關係,而後有人的自由與創造。倘若文化不再參與生機盎然、時時更新的關係進程,則它將僵死在“它”之世界,而孤獨之精神僅能偶爾以其絢燦作為穿透世界之重重阻障。從此,那先前無力侵犯精神宇宙觀的因果律頓時姿行無忌,成為傲睨萬物,宰製宇宙的宿命。在此以前,睿智慧明,君臨萬有的命運與宇宙的意義息息相通,挾製著因果,但現在卻沉淪為無意義之厄運災星,受製於因果。羯磨於古人乃是大慈大悲,因為我們在此生的作為將在來生中振拔我們,使我們飛升至更高境界;但它現在卻被當作瞭專製暴君,因為我們無從知悉的前世罪孽強使我們身陷此生難逃的囹圄。在此以前,天穹因道而成,充盈意義,必然性的樞軸依附於它絢爛光華的穹頂,但現在卻是無意義的浮星濫施淫威,把執蒼昱。在此以前,我們隻需虔心遵從“天道”,也即“人道”,便可心懷自由而棲居於命運設造,但現在,無論我們有何作為,我們總得承擔世界的僵死重負,領受異在於精神的宿命。獲救的渴念滾滾翻騰,萬般努力終難遂願,直至有人學會瞭如何擺脫生死輪迴,直至有人把落人異在力量之手的靈魂置於上帝之子的自由而拯救瞭它,由此使渴念緩緩平息下來。如此的功業産生於新的相遇,轉成實在的相遇;如此的功業發端於人對“你”之新的響應,決定命運的響應。在踐行這種趨嚮“中心”的真性活動時,一文化可被另一浸潤於真性活動之光輝的文化所取代,但也可自我更新。
……
前言/序言
馬丁·布伯(1878-1965)是現代德國最著名的宗教哲學傢,宗教存在主義的主要代錶人物,由於其學說對於20世紀人類的精神生活産生瞭相當深刻的影響(《大英百科全書》馬丁·布伯條),因而被視為當代西方最偉大的思想傢之一(希爾普主編的《當代哲學傢文庫》:《馬丁·布伯的哲學》)。
我不敢貿然斷定這位宗教哲學大師的名字在我國知識界中目前還鮮為人知。不過,幾年前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偶然翻閱到《我與你》時,我的確不知道這本薄薄的小冊子竟是西方聞名遐邇的經典著述。令我深為嘆服且促使我立即著手移譯的,乃是該書所蘊含的獨特深邃的思想及其異常優美的文筆。
這當然應歸咎於我的孤陋寡聞,但細想之後,我感到問題並非如此簡單。自“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研究西方文化者在其哲學上著力極多,而能深諳其宗教哲學者卻為數寥寥,其中的復雜原因幾句話難以說清楚。海外學者唐君毅最反對關於中國人缺乏超越感、宗教感的說法,我倒覺得此種說法不無道理,關鍵問題是如何理解超越感的含義。近年來,東西方文化之爭又成瞭我國學術界的熱門課題,沸沸揚揚,大有無人不談文化,無處不論文化的勢頭。我於西學、中學皆不通,對此自然不敢妄加評說。隻是有一點需要指齣來:要討論某種文化,至少得把它的內容、源流弄清楚,進入它,理解它,體悟它,把握其真精神。可惜的是,這場文化之爭從一開始便缺少一種公允的態度。梁漱溟把黑格爾、柏格森之流的思想看作為西方精神的錶徵,這已經是偏執至極,但陳獨秀、鬍適等人又何曾真正擺脫瞭“西方崇物質,中國尚精神”的淺薄謬見,何曾能深入到西方文化的底蘊根處。這兩年的爭論不僅沒有剋服以往的紕繆,反而還添上瞭其他毛病(連中學也未必通)。
西方文化植根於希伯來精神與希臘理性主義。要使文化之爭不至於演變成一齣鬧劇,我們必得對淵源於希伯來精神的西方宗教哲學做一番透徹的研究。如果這種看法確有道理,那麼《我與你》的翻譯與齣版便具有瞭極其重要的意義。
涵芬書坊016:我與你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還不錯啦,還沒看。呢,看完瞭追加吧
評分
☆☆☆☆☆
聽瞭武誌紅老師的心理學課以後買的,感覺閱讀還是有一些睏難,語言方式比較難懂
評分
☆☆☆☆☆
老師推薦的。
評分
☆☆☆☆☆
被推薦的一本書,很想認真讀讀
評分
☆☆☆☆☆
正版,很好,喜歡
評分
☆☆☆☆☆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
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我與你
評分
☆☆☆☆☆
嗯,買京東自營店就圖個隔天能到,貴點兒就貴點兒吧。
評分
☆☆☆☆☆
精美手邊書,朋友推薦,準備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