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重新定義股權:上市公的股權激勵
定價:49.00元
作者:[中國]施琰博
齣版社:中國鐵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113226244
字數:134000
頁碼:216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重新定義股權:上市公的股權激勵多層次股權激勵創始人 施琰博老師深度揭秘你不知道的500強企業股權激勵運作方式帶你看懂當今巨頭企業背後的股權布局
目錄
章員工激勵大變局 /001
員工激勵的新方法 / 002
怎樣做股權激勵 / 009
像華為一樣做股權激勵 / 016
第二 章利益分配新思維 /021
利益分配思維應該變瞭 / 022
喬布斯怎樣用股權 / 028
濛牛“對賭”式股權激勵 / 034
第五 章不同的股權激勵工具 /079
虛擬股票 / 080
股票增值權 / 084
期股 / 088
股票期權 / 093
第三 章企業成長新方法 /041
金色降落傘計劃 / 042
第四 章公控製權 /063
股權與控製權的矛盾 / 064
集中股東投票權 / 069
董事會上做文章 / 074
第五 章不同的股權激勵工具 /079
虛擬股票 / 080
股票增值權 / 084
期股 / 088
股票期權 / 093
業績股票 / 098
限製性股票 / 2
優先股 / 6
員工持股計劃(ESOP) / 1
管理層收購(MBO) / 114
延期支付 / 116
乾股 / 118
第六 章股權激勵九問 / 121
一問公目標 / 122
二問激勵工具 / 127
三問時機 / 130
四問激勵對象 / 134
五問資金、股票來源 / 137
六問激勵規模 / 141
七問價格 / 144
八問條件 / 146
九問退齣機製 / 149
第七 章股權激勵五種環境 /153
初創期 / 154
發展期 / 162
擴張期 / 166
成熟期 / 175
企業再造期 / 180
第八 章管控股權激勵的風險 /187
考核錯位,維護公平 / 188
利欲熏心,加強監管 / 192
股權激勵的方法和難點 / 197
加強製度建設 / 201
步入快速成長軌道 / 049
與現代管理製度接軌 / 057
內容提要
重新定義股權:上市公的股權激勵 這是一本寫給上市公的書,通過以上市公為中心(括未上市之前的上市公和未上市公),為上市公提供一整套股權激勵的方案和知識。以前人們總是認為股權激勵是上市公的特權。事實上,上市公進行股權激勵的限製性更少,而上市公進行股權激勵的限製性更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上市公更有利於進行股權激勵計劃。這也是我認為人們對股權的傳統看法已經落伍的原因之一。
文摘
作者介紹
重新定義股權:上市公的股權激勵 施琰博,瑞銀寶城投資控股董事長、東方華智教育集團總裁、智盛首席股權架構師、中國企業傢、投資人,被業界譽為:股權資本人、股權激勵實戰導師、國內股權投融資專傢、上市輔導專傢。一位將興我中華、奉獻社會融於個人理想的企業傢,開創瞭適閤國內本土式“股權資本論”學術體係及“貨幣基因”理論體係,多層次股權激勵法,初次提齣打造“沒有血緣關係的傢族企業”大係統、國內多所知名大學總裁班特約資本導師,在國內股權資本領域倍受企業傢青睞。首席谘詢顧問。
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受是,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股權激勵的教科書,更像是一本指導實踐的“兵器譜”。作者似乎運用瞭一種非常清晰的邏輯框架,將復雜的股權概念層層剝開,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給讀者。我尤其贊賞書中可能涉及到的關於“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法律閤規性”和“股權激勵的稅務籌劃”等實用性內容。在實際操作中,這些往往是企業在推行股權激勵時容易忽視卻又至關重要的一環。書中有可能通過大量的圖錶、模型和詳細的操作步驟,幫助讀者規避潛在的陷阱,確保股權激勵計劃的順利實施,真正發揮其激勵和留存人纔的作用。
評分在閱讀過程中,我反復被書中對“重新定義股權”這一概念的深入挖掘所吸引。它似乎不僅僅是關於分配多少股份的問題,而是關於如何通過股權這一載體,重塑企業的組織結構、激勵機製以及企業文化。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股權激勵並非簡單的“分蛋糕”,而是“做大蛋糕”的過程,是通過賦予員工主人翁意識,激發其創造力,從而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對書中可能提及的關於股權激勵在企業並購、引入戰略投資等關鍵時刻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股權激勵來實現企業治理的現代化,都充滿瞭濃厚的興趣。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看到瞭股權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巨大潛能。
評分本書在“股權分配”這一章節的切入點非常獨特,它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各種分配比例和公式,而是著重強調瞭股權分配背後的戰略考量。作者似乎認為,股權的分配並非一成不變的數字遊戲,而是企業戰略發展目標、核心人纔引進與留存、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我非常欣賞這種將股權分配與企業長期發展戰略深度融閤的觀點。書中可能還會探討如何根據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來調整股權激勵的側重點和分配策略,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股權設計來規避潛在的法律風險和治理衝突。我對書中關於“如何平衡創始人、早期員工、核心高管以及新進人纔的股權利益”這一問題的探討尤為期待。
評分當我深入閱讀時,我發現這本書在探討“員工激勵法”的部分,采取瞭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敘事方式。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宏觀層麵,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生動地展示瞭不同類型企業在實施股權激勵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以及如何運用創新性的激勵機製來解決這些難題。例如,書中對華為股權分配法的提及,無疑是本書的一大亮點。作為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華為的股權激勵模式一直備受關注,能夠從中學習其成功的經驗和可能存在的藉鑒之處,對於國內其他非上市公司具有極大的啓發意義。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如何將股權激勵與員工的績效考核、職業發展通道相結閤,形成一個閉環的激勵體係,從而真正激發員工的內在動力和歸屬感,而非僅僅是物質上的奬勵。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醒目,字體選擇瞭穩重而又不失現代感的風格,書名“中國鐵道齣版社 重新定義股權 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 員工激勵法 股權分配 華為股權分配法”一目瞭然,直接點明瞭主題。作為一名對企業管理和人力資源發展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對這類探討企業核心競爭力構建的書籍總是充滿好奇。在翻閱過程中,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其理論體係的嚴謹性。作者似乎花費瞭大量篇幅去梳理股權激勵的起源、發展及其在不同經濟環境下的演變,並且深入剖析瞭非上市公司在股權設計時所麵臨的獨特挑戰。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對“重新定義股權”這一概念進行詳盡的闡述,究竟是如何在傳統框架下進行突破和創新,又有哪些新的視角和工具被引入,能夠幫助企業真正實現股權價值的最大化,並將其與員工的個人發展緊密結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