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探险家自述丛书:南极探险记(套装全2册)

极地探险家自述丛书:南极探险记(套装全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挪威] 罗阿尔·阿蒙森 著,赵玉敏 译
图书标签:
  • 探险
  • 南极
  • 自述
  • 极地
  • 历史
  • 纪实文学
  • 科考
  • 旅行
  • 传记
  • 冒险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5033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75404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极地探险家自述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69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1910年8月9日,阿蒙森和他的同伴们乘探险船“弗拉姆”号从挪威启航。他在途中获悉,英国海军军官斯科特组织的南极探险队,也是以南极点为目标,早在两个月前就出发了。这对阿蒙森来说,是一个不是挑战的挑战,他决心夺取首登南极点的桂冠。   
  
  经过4个多月的艰难航行,“弗拉姆”号穿过南极圈,进入浮冰区,于1911年1月4日到达攀登南极点的出发基地——鲸湾。阿蒙森在此进行了10个月的充分准备,于10月19日率领5名探险队员从基地出发,开始了远征南极点的艰苦行程。前半部分大约六七百千米的路程,他们乘狗拉雪橇和踏滑雪板前进。后半部分路程主要是爬坡越岭,尽管遇到许多高山、深谷、冰裂缝等险阻,但由于事先准备充分,加上天公作美,他们仍以每天30千米的速度前进。结果仅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于12月14日胜利抵达南极点。阿蒙森激动的心情简直难以言表。他们互相欢呼拥抱,庆贺胜利,并把一面挪威国旗插在南极点上。他们在南极点设立了一个名为“极点之家”的营地,进行了连续24小时的太阳观测,测算出南极点的精确位置,并在点上叠起一堆石头,插上雪橇作标记,还在南极点的边上搭起一顶帐篷。阿蒙森深信斯科特很快就能到达南极点,而自己的归途又是相当艰难的,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于是,他便在帐篷里留下了分别写给斯科特和挪威哈康国王的两封信。阿蒙森这样做的用意在于,万一自己在回归途中遇到不幸,斯科特就可以向挪威国王报告他们胜利到达南极点的喜讯。   
  
  阿蒙森在南极点上停留了3天。12月18日,他们带着两架雪橇和18只狗,踏上了返回鲸湾基地的旅途。1912年1月30日,他们再乘“弗拉姆”号离开南极洲,于3月初1911年12月14日,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历尽艰辛,闯过难关,终于成为人类第*个登上南极点的人。该书是阿蒙森南极探险的生动记录。
  


作者简介

  罗阿尔·阿蒙森(Amundsen,Roald 1872~1928),挪威极地探险家,第*个到达南极的人。
  

目录

上篇
第一次记录

第一章 南极历史
第二章 计划和准备
第三章 南行之路
第四章 从马德拉到罗斯冰障
第五章 在罗斯冰障上
第六章 补给站之行
第七章 过冬准备
第八章 “弗拉姆之家”的一天
第九章 告别冬季

下篇
第十章 进发南极
第十一章 翻越冰山
第十二章 到达南极点
第十三章 返回弗拉姆
第十四章 向北的旅行
第十五章 东部雪橇之旅
第十六章 弗拉姆号海上之旅
附录Ⅰ 弗拉姆号
附录Ⅱ “弗拉姆之家”气象观测记录
附录Ⅲ 地质学
附录Ⅳ 极地的天文观测
附录Ⅴ 海洋学
注释
人名对照表
地名对照表

精彩书摘

  第一次纪录
  1911年2月10日,我们动身前往南极建立补给站(depot),这整个过程一直持续到4月11日。我们建立了三个补给站,在其中存储了3吨必需品,包括22英担海豹肉。由于没有任何标志物,我们必须用旗子来标明补给站的位置,我们分别在补给站往东和往西4英里的地方驻扎了旗子。第一道冰障比较好走,适合狗拉雪橇。这样,2月15日我们乘雪橇走了62英里。每个雪橇重660磅,由六只狗来拉。向上的冰障(冰障表面)光滑平坦。时而不时会有几处裂缝,但是仅有一两处比较危险。冰障起伏平缓。天气条件非常有利,几乎没有风或只是微风。补给站的最低温度是华氏零下49°,为3月4日所测。 2月5日我们第一次探险回到冬季营地(winter quartets)时,发现弗拉姆号(Fram,挪威语,“前进”之意)已经离开。我们听留下来的人说,我们英勇的船长已经成功地驾着她继续往南航行了,而且超越了之前所有探险船所能到达的地方,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欣喜。因为,我们的弗拉姆号带着挪威国旗已经到了最北和最南的地方了。最南端到达的纬度是78°41’。在冬季来临之前,我们已经在冬季营地储备了60吨海豹肉;这足够我们和那110只狗食用的了。我们建了8所狗舍,一些过渡帐篷(connecting tents)和雪屋。在为狗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我们开始为自己做打算。我们住的屋子几乎完全被雪所覆盖,直到4月中旬我们才决定在屋子里采用人工照明。我们用了足足200多个蜡烛来照明,效果相当不错,整个冬天室内温度达到了华氏68°。室内通风效果也不错,有足够的新鲜空气。雪屋直接与我们的工作室相连,这所房子里除了一个卫生间和瞭暸望台之外,还有食品室、储藏间和酒窖。这样在室内我们就什么都有了,而且获取便利,以防遇到暴风雪和严寒天气而无法出门。从4月22日起我们就没见过出太阳,这样一直持续了四个月。整个冬天我们都在调整装备,因为在补给站之间来往时我们就发现要在光滑的冰障上行走我们的装备太笨重了。同时,条件容许时我们还做一些科考工作,比如观察到一些奇特的气象情况;尽管附近有水域,但是却很少下雪。我们原以为冬天温度不会这么低,但是温度计指示始终很低。在五个月当中,温度始终盘旋在华氏零下58°和零下74°之间。最低温度(华氏零下74°)出现在8月13日;当天却未见异常天气。8月1日是华氏零下72°,风力时速13英里。当年平均温度是华氏零下15°。我们原以为会有一场接一场的暴风雪,但是仅有两次温和的降雪。另外,在极地多处我们都观测到了南极光。整个冬天我们的健康状态也保持良好。8月24日再次见到太阳时,队员们都身心健康,随时准备开始探险任务。
  ……


极地探险家自述丛书:冰封世界的绝唱 第一册:启程——在那遥远冰封之地 这是一部关于勇气、探索与生命极限的史诗。当世界沉浸在舒适与安逸之中,总有一些灵魂渴望触摸那些人类文明的边界,去感受最原始、最纯粹的自然力量。这套“极地探险家自述丛书”便是这些勇者们用血与汗、用坚韧与智慧书写的内心独白,而《南极探险记》作为这套丛书的开篇,将带你踏上一段史无前例的南极冰原征程。 本书并非一篇空洞的叙事,而是饱含着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探险家,将自己置身于地球最南端那片被冰雪覆盖的神秘大陆的真实记录。作者,一位毕生致力于挑战未知、丈量地球的故事的资深极地探险者,以其饱经风霜的笔触,细腻地勾勒出他与南极从初遇到深入的每一个瞬间。 故事的开端,并非壮丽的出发,而是从一个深埋心底的渴望开始。是什么驱使着一个人,放弃安稳的生活,将目光投向那片被冰雪笼罩、生存环境极为严酷的土地?作者在这册书中,将毫不保留地剖析自己内心深处的召唤,那股源自对地球未解之谜的好奇,对人类体能与精神极限的探寻,以及对纯净、原始自然景色的无限向往。他详述了出发前的周密准备,从体能训练的严苛,到物资装备的精挑细选,再到团队组建的考量,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对未知旅程的敬畏与责任。读者将跟随作者的视角,一同体验制定航线、学习冰雪生存技能、应对潜在风险的紧张与兴奋。 当第一缕南极的寒风拂过脸颊,当第一眼望见那连绵无尽的冰山与冰川,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便席卷而来。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极地貌的奇诡与壮美。巨大的冰裂缝如同大地撕裂的伤口,深邃而危险;形态各异的冰山在阳光下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宛如神匠雕刻的艺术品;广袤无垠的雪原在远处与天空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极致的纯净与空灵。这些景象,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令人敬畏的自然之美,作者用文字将它们跃然纸上,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寒冷与孤独,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生命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的深刻体悟。 除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南极的野生动物也是探险旅程中不可或缺的精彩篇章。企鹅憨态可掬的摇摆,海豹慵懒地享受着阳光,巨大的鲸鱼在冰冷的海水中嬉戏……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生物学知识,记录了这些极地生物的习性与生存之道。他笔下的动物,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对象,更是与严酷环境抗争的生命奇迹,是南极这片独特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分享了与它们近距离接触的珍贵时刻,那些瞬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野性的魅力,也让读者深刻理解到保护这片纯净之地的紧迫性。 当然,南极探险并非只有诗意的描绘。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冰原之下,潜藏着无尽的挑战与危险。暴风雪的突袭,冰层裂缝的陷阱,极低的温度对身体的侵蚀,以及长久的孤独感对精神的考验……作者毫不回避地记录了探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他讲述了如何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依靠团队的协作与个人的毅力,克服重重阻碍;他描绘了在饥寒交迫、身心俱疲的时刻,如何依靠对目标的执着与对生命的眷恋,坚持下去。这些真实的经历,是人类在面对自然力量时,所展现出的最顽强的生命力与最动人的勇气。 《启程——在那遥远冰封之地》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远征,更是一次心灵的涤荡。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读者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审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伟大,去感受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纯粹的自由。这本书,是献给所有渴望挑战自我、探索未知、热爱自然的灵魂的邀请函。它将开启你对南极世界的无限遐想,为你揭开这片冰封之地神秘面纱的一角,为你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 第二册:征服——冰封之心的回响 如果说第一册《启程》是对南极的初探与感知,那么第二册《征服》则是对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理解,以及对探险家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它并非宣告对南极的物理占领,而是指向一种精神上的胜利,一种对自我极限的突破,以及在极端环境中对生命本质的深刻领悟。 在本册中,探险的进程更加深入,挑战也更为严峻。作者不再满足于边缘地带的描绘,而是毅然决然地向南极的心脏地带进发。他详细记录了深入南极高原的艰辛过程。海拔的升高带来了更稀薄的空气,更刺骨的寒冷,以及更复杂的地形。每一次前进,都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殊死的搏斗。作者用精准的语言描述了高反带来的头痛、眩晕,以及身体在极寒环境下的无力感。他详细阐述了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通过科学的监测、合理的休息、以及意志力的支撑,来一步步逼近既定的目标。 本书的亮点之一,在于作者对于科学考察细节的详尽记录。探险家并非仅仅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冒险家,更是严谨的科学家。作者在行程中,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对南极的气候、冰川、地质、甚至微生物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他记录了测量冰层厚度的过程,钻探冰芯以研究古气候变化,以及收集各类样本以探究南极特有的生命形式。这些科学探索的细节,让读者不仅看到了探险的惊险刺激,更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与重要性。它揭示了南极对于理解地球历史、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以及寻找地外生命存在的潜在线索,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在漫长而艰苦的旅程中,孤独感成为了探险家最主要的敌人之一。远离尘嚣,与世隔绝,每一天都可能重复着相似的劳作与跋涉。作者在这册书中,深刻地描绘了这种精神上的煎熬。他坦诚地分享了在极夜中,面对无尽黑暗与寂静时,内心的挣扎与彷徨。那些思念家人的情绪,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对自身决定的怀疑,都如潮水般涌来。然而,正是这些真实的脆弱,让他的“征服”显得尤为珍贵。他讲述了如何通过回忆美好的过往、专注于当下的任务、以及与队友之间的相互鼓励,来战胜内心的黑暗,保持精神的坚韧。这种内心的“征服”,比任何外在的成就都更具力量。 《征服——冰封之心的回响》中,作者也记录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奇观。例如,在晴朗的夜晚,极光如同五彩斑斓的绸缎在夜空中飘动,那一刻的震撼,足以洗涤一切疲惫与忧伤。他还描述了在穿越巨大冰架时,那种身处一座漂浮的白色大陆上的奇幻感受。这些绝美的瞬间,是南极赋予探险家的最丰厚的回报,也是对他们所有付出与牺牲的最好慰藉。 更重要的是,在这册书中,作者开始深入反思探险的意义。他不再仅仅是出于个人的好奇或挑战,而是带着一种对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思考。他观察到南极冰川的消融,感受到气候变化的真实威胁,并开始将自己的探险经历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起来。他通过自己的文字,向读者传递着一个信息:这片纯净而脆弱的土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而每一个热爱地球的人,都有责任去了解它、保护它。 《征服——冰封之心的回响》最终并非以抵达某个地理坐标为终点,而是以探险家内心的升华作为告别。他从南极带回的,不仅仅是科学数据与珍贵的影像,更是对生命、对自然、对人类自身的一份深刻理解。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征服,并非是对自然的改造,而是对自我的超越,是对世界更深沉的爱与责任。这册书,是极地探险家在冰封世界留下的最动人的回响,它将激励着无数人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并以一颗更加敬畏与感恩的心,去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在读《极地探险家自述丛书:南极探险记》之前,我对南极的了解仅限于教科书上的只言片语,以及一些纪录片中的零星片段。这套书则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我得以窥见南极探险的真实面貌。作者的文字风格非常朴实,但其蕴含的情感却非常丰富。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探险队员之间的深厚情谊,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互相扶持,互相鼓励,成为了彼此最坚实的依靠。读到他们因为一个小小的成功而欢呼雀跃,或者因为同伴的受伤而忧心忡忡,我都感同身受。书中关于南极政治格局的探讨也让我耳目一新,原来这个看似荒芜的冰雪世界,背后隐藏着如此复杂的国际博弈。作者以一个亲历者的视角,解读了南极条约的重要性,以及各国在南极的科研活动所肩负的责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部探险史,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勇气、智慧与合作的赞歌,让我对这片神奇的土地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引发了我对人类未来探索的无限遐想。

评分

这次阅读《极地探险家自述丛书:南极探险记》,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宁静。在阅读第一册时,我仿佛被作者带入了那个白茫茫的世界,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只有自己与广袤的自然。书中关于在漫长极夜中度过的时光的描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那种极致的孤寂感。作者用平静的语气描述了在黑暗中度过的日子,没有星辰,没有月光,只有内心的挣扎和对黎明的期盼。这种极端的环境,反而让人更容易审视内心,反思人生。在这样的叙述下,我仿佛也进入了一种冥想的状态,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第二册则更多地展现了探险队在抵达目的地后的种种发现,以及他们如何小心翼翼地揭开南极的面纱。作者对于每一次科研发现的记录,都充满了激动与喜悦,那种探索未知的纯粹快乐,通过文字传递给了我。这本书让我领略到,即使在最严酷的环境下,人类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并且从中获得深刻的平静。

评分

这套《极地探险家自述丛书:南极探险记》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完全颠覆了我对南极的固有印象,原来那里不仅仅是冰天雪地,还有着如此丰富的生命和复杂的地理地貌。作者在书中对各种极地生物的描绘,尤其是那些我从未听过的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都充满了趣味性。他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那些远在天边的生物鲜活地呈现在我的眼前,仿佛它们就生活在我身边一样。我尤其喜欢关于企鹅的部分,看着它们笨拙地行走,却又能在冰冷的海水中矫健地捕食,让我忍俊不禁,又由衷赞叹。此外,书中对于南极独特地质构造的介绍也让我印象深刻,那些古老的冰川、火山,以及深藏在地下的秘密,都让我对地球的演变有了新的认识。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具有感染力,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一边带领我在南极的冰原上行走,一边为我讲解沿途的风景和背后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也完成了一次深入的南极科考,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也更加热爱这个充满奇迹的星球。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故事非常着迷,所以当看到《极地探险家自述丛书:南极探险记》时,我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多方面的。首先,作者的叙述非常真实,没有丝毫的夸张成分,这让读者能够更清晰地感受到探险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他详细记录了探险队伍在后勤保障、装备维护、以及团队协作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是如何一一克服的。读到那些生死一线间的时刻,我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困境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科学探索的执着追求,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次探险,更是为了推动人类对南极的认知。书中对于探险过程中所收集的科学数据、样本的详细记录,也让我看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与不易。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伟大的成就背后,往往是无数次的失败、无数的汗水与坚持。它激励着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也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勇敢地去尝试,去突破。

评分

读完这套《极地探险家自述丛书:南极探险记》,感觉像是亲身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南极之旅。翻开第一本,就被作者那朴实而充满力量的文字所吸引。他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直接、最真挚的语言,描绘了南极的壮美与残酷。我仿佛能看到那无垠的冰雪世界,听到呼啸的寒风,感受到刺骨的严寒。书中对探险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描绘得十分生动,比如如何搭建营地、如何应对极端天气、如何寻找食物,这些看似平常的行动,在南极的极端环境下都变得困难重重。更让我动容的是,作者在文字中透露出的那种对未知的好奇、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在艰难险阻面前永不放弃的决心。他不仅仅是在记录一次探险,更是在分享一种精神,一种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精神。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时会停下来,想象自己身处那种孤寂却又壮阔的环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这本书让我对南极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那些勇敢的探险家们充满了敬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教会我如何面对困难,如何珍惜生命。

评分

还行,装祯设计还不错,问题是这纸用的,太白太耀眼了。商务竟然也用这么差得纸,无话可说。

评分

还行,装祯设计还不错,问题是这纸用的,太白太耀眼了。商务竟然也用这么差得纸,无话可说。

评分

不错,很好看,了解了很多阿蒙森探险的知识

评分

还行,装祯设计还不错,问题是这纸用的,太白太耀眼了。商务竟然也用这么差得纸,无话可说。

评分

618活动入手,书好,京东快递也好!大赞!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不错,很好看,了解了很多阿蒙森探险的知识

评分

不错,很好看,了解了很多阿蒙森探险的知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