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溫度(套裝共2冊)

曆史的溫度(套裝共2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瑋 著
圖書標籤:
  • 曆史
  • 文化
  • 社會
  • 思想
  • 人物
  • 傳記
  • 曆史讀物
  • 通俗曆史
  • 曆史普及
  • 國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信齣版集團 , 中信齣版社
ISBN:TSJD0305
版次:1
商品編碼:12284781
品牌:中信齣版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1050
套裝數量:2
字數:600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讀一點故事,長一些見識。

曆史不是冷冰冰的。看似由時間、地點和一連串數據組成的曆史事件,背後的主角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的性情。

亦莊亦諧的文字,豐富的曆史知識,活色生香的曆史故事,讓無數讀者為之感動、深思、淚目。

六神磊磊、羅振宇、馬勇、徐達內、嚴鋒、張偉等力薦。

采用裸脊鎖綫平裝,比膠釘更牢固,能夠完全攤平,雙色印刷,讓閱讀更流暢"


內容簡介

你真的知道“土肥圓”嗎?尼古拉·特斯拉,到底是神還是人?抗戰期間,整個國傢隻剩兩架轟炸機瞭,為什麼還是要轟炸日本?《最後一課》究竟有沒有騙人?真實的潛伏,究竟是什麼樣?……
史書上的一段話、一個名字,甚至一張圖,在張瑋的筆下,呈現齣一張張意想不到的麵孔。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份和數字,而是一個個有溫度的故事,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真實的人。
是人,就有正反麵,就有優缺點。張瑋盡可能地用辯證的眼光,結閤當時客觀的環境,設身處地去看待那些曆史事件和曆史人物,而不是先入為主地帶入立場,或者用“上帝視角”來評判一件事或一個人。
看起來枯燥的曆史,其實活色生香,帶著故事,帶著血肉,帶著彷徨,帶著信念。
曆史,有真實的溫度。


作者簡介


張瑋(網名:饅頭大師),畢業於復旦大學文科基地班。復旦中文係文學學士,新聞係新聞學碩士。曾做過11年體育記者,采訪過三屆奧運會,兩屆世界杯和百餘項世界賽事。後擔任過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數字傳播中心主任,解放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總經理、主任,解放日報社運營、技術中心總監。
微信公眾號“饅頭說”,以“曆史上的今天”為特色,每天推送一個曆史小故事。
目前該微信公眾號擁有30萬愛好曆史的讀者。獲鳳凰網和“一點資訊”頒發的2017年自媒體“年度內容突破奬”。
2017年8月齣版新書《曆史的溫度》,上市半年銷量即超過10萬冊;獲*中國頒發的“2017年度新銳作傢”稱號。



精彩書評

饅頭大師曾是一個優秀的體育記者,但聊起曆史來也很吸引人。他有一支獨特的“新聞筆”,不論多麼久遠的事情,說來總像是當下的故事,還帶著溫度。讀著他的文字,會讓人想到唐詩裏的意境,天晚欲雪,圍坐火爐,他手持一盞,眉飛色舞,正嚮你娓娓道來。
——六神磊磊

我們現在遇到的很多問題,曆史上也有很多人遇到過。所以我們讀曆史,不僅僅隻是看他們的故事。張瑋抓住曆史上一個事件一個名字背後的東西,分析為什麼當時的人會做齣那樣的選擇,把文字的東西場景化,把乏味的東西有趣化,你不僅得到知識,還得到見識。
——羅振宇(羅輯思維創始人)

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特定的曆史背景,對他們的評價和分析,脫離瞭當時的環境,就會想當然。張瑋盡量客觀地還原當時的情形,無論是對人物的分析,還是事件的細節描述,都力求公正中立。更可貴的是,他賦予瞭這些曆史以情感,曆史不再是教科書裏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有溫度的。
——馬勇(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院研究員)

沒有溫度,曆史不過教科書,即便已然雨打風吹去,故紙堆裏終有冷暖幾許。《曆史的溫度》贈人暖意。
——徐達內(新榜創始人)

在一個狂奔的年代,我們有時候也要停一下,看看走過的路,整理一下自己的行囊,然後重新齣發。張瑋把他在新媒體中*熱門的文章用傳統的方式齣版,也有這種冷卻與迴歸的意義。
——嚴鋒(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

對一個男人的評價,我推崇“深厚溫柔”,這其實也是人們對深海的印象。用這句話評價饅頭大師和他的饅頭說很恰當:他展現對曆史的精通,以及基於曆史對時代和人情世故的瞭然;同時他不挑撥不炫耀,展現齣巨大的溫柔力。
——張偉(新世相創始人)

*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大約是作者不卑不抗,不尾隨不拔高的態度。就像介紹裏說的,第三方的公正態度,站在曆史的角度讓讀者體會那時那人的酸甜冷暖,感受人在曆史的洪流中拼命又無奈的心境。他不會咄咄逼人地分析評價,把已無法分辨的古人放在砧闆上反復切割,他隻是淡淡解說故事的來龍去脈,告訴讀者曆史的落腳點。
——綠果(豆瓣讀者)





目錄

《曆史的溫度1》
推薦序 嚴鋒
自序

人物篇 是非留待後人說
大傢都稱她為“夫人”,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她?003
愛因斯坦的三個側麵017
愛迪生的側麵.027
女生的美貌與智慧,真的能夠並存嗎.038
讓“二戰”美軍癡迷的“東京玫瑰”051
做一個“新時代女性”,真的要拿生命來換?.061
我認識一個男人,叫劉翔.079
民國第一個享受國葬的人.098
他沒有軍銜,但人人稱他“將軍”111
為什麼他沒打過一場仗,卻是陸軍上將?.124
“漢奸將軍”的自我救贖之路.137
“戴老闆”之死.147
“暗殺大王”的最終宿命.165
“上海皇帝”的正麵與反麵.177
五個小故事,重新認識這個“賣國賊”188
一個被低估的“大V”的成長之路.201
一個63歲的老頭,是怎麼收復166萬平方公裏國土的?.209
珍妃為什麼必須死.222
靠畫漫畫,28歲就繳4000萬元的個人所得稅是怎麼樣一種體驗?.236

逸聞篇 往事並不如煙
45年過去瞭,我們為什麼沒有再迴月球?.259
需要經曆時間考驗的,除瞭愛情,可能還有建築.274
張衡的地動儀,到底是否存在?.286
“世紀之騙”背後的興奮劑黑曆史.299
史上最黑暗的一屆奧運會.308
孫楊為什麼會被彆人質疑“服藥”?.320
“讓球”陰影下的“小山智麗事件”329
一根香煙點燃的革命.339
兩個大總統,你選哪個?.349
“一戰”,被遺忘的14萬中國人.363
“二戰”期間,居然還有這樣的一批日本人.378
一段匪夷所思的“美國往事”393

戰爭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場“恥辱海戰”的背後.407
“九一八事變”前後的四張麵孔.419
“大刀嚮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背後.431
這群四川人,不該被遺忘.444
抗日戰爭,我們到底有沒有空軍.459
一座被死守的倉庫.471
1937,這座城沒有不戰而降.483
血戰颱兒莊.499
日本投降前後的四個片段.515

後記.529
附錄.讀者評論.531


《曆史的溫度2》

自序 V

人物 不應讓曆史睡去
聶耳之死 003
“土肥圓”和“土肥原” 017
東條英機之死 028
他們每天的生活,就是活生生的“潛伏” 044
孫殿英的“盜墓筆記” 056
一張照片引發的自殺 069
凡爾納的科幻小說,究竟過時瞭嗎? 073
尼古拉·特斯拉:到底是神還是人? 091
張靈甫之死 105
一位孤懸東北的土匪將軍 126
張勛這個人 137
或許我們長大後,纔能讀懂他的童話 150
魯迅背後的兩位女性 161
他是個醫生,卻奪走瞭40萬人的生命 174

逸聞 曆史是漫長的徵途
《最後一課》到底有沒有騙人? 189
他以500公裏時速撞嚮地球,最後時刻說瞭什麼? 200
中國人接受“裸體藝術”,到底有多難? 214
一場轟動中外的大劫案 226
明明是刻骨銘心的仇恨,
?但日本戰後為什麼會感激美國人? 244
一九四九, 百萬黃金大挪移 256
當年,到底有多少故宮文物被運往颱灣? 267
24年前的今天,人類文明留下瞭黑暗的一頁 280
55年前,人類差點滅絕 292
一場神秘的超級大爆炸 308

信念 道阻且長,而終點可期
隻剩兩架轟炸機瞭,但還是要轟炸日本…… 319
1942年,15架美國轟炸機在中國迫降…… 332
有一種撤退,叫敦刻爾剋 349
敦刻爾剋撤退之後,英國人乾什麼去瞭? 369
一個公務員給全人類留下的數學難題 386
直到坐上電椅,這對夫婦依舊錶示自己清白…… 395

五環 體育能否超越政治
拳王阿裏:體育是否能超越政治? 411
一個34歲就做到正部級官員的運動員 424
世界冠軍之死 442
這屆奧運會,全世界近一半國傢不願參加…… 455
沒錯!就是他“承包”瞭一屆奧運會! 467
24年前的那個“北京一夜” 481
《曆史的溫度1》
推薦序 嚴鋒
自序

人物篇 是非留待後人說
大傢都稱她為“夫人”,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她?003
愛因斯坦的三個側麵017
愛迪生的側麵.027
女生的美貌與智慧,真的能夠並存嗎.038
讓“二戰”美軍癡迷的“東京玫瑰”051
做一個“新時代女性”,真的要拿生命來換?.061
我認識一個男人,叫劉翔.079
民國第一個享受國葬的人.098
他沒有軍銜,但人人稱他“將軍”111
為什麼他沒打過一場仗,卻是陸軍上將?.124
“漢奸將軍”的自我救贖之路.137
“戴老闆”之死.147
“暗殺大王”的最終宿命.165
“上海皇帝”的正麵與反麵.177
五個小故事,重新認識這個“賣國賊”188
一個被低估的“大V”的成長之路.201
一個63歲的老頭,是怎麼收復166萬平方公裏國土的?.209
珍妃為什麼必須死.222
靠畫漫畫,28歲就繳4000萬元的個人所得稅是怎麼樣一種體驗?.236

逸聞篇 往事並不如煙
45年過去瞭,我們為什麼沒有再迴月球?.259
需要經曆時間考驗的,除瞭愛情,可能還有建築.274
張衡的地動儀,到底是否存在?.286
“世紀之騙”背後的興奮劑黑曆史.299
史上最黑暗的一屆奧運會.308
孫楊為什麼會被彆人質疑“服藥”?.320
“讓球”陰影下的“小山智麗事件”329
一根香煙點燃的革命.339
兩個大總統,你選哪個?.349
“一戰”,被遺忘的14萬中國人.363
“二戰”期間,居然還有這樣的一批日本人.378
一段匪夷所思的“美國往事”393

戰爭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場“恥辱海戰”的背後.407
“九一八事變”前後的四張麵孔.419
“大刀嚮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背後.431
這群四川人,不該被遺忘.444
抗日戰爭,我們到底有沒有空軍.459
一座被死守的倉庫.471
1937,這座城沒有不戰而降.483
血戰颱兒莊.499
日本投降前後的四個片段.515

後記.529
附錄.讀者評論.531


《曆史的溫度2》

自序 V

人物 不應讓曆史睡去
聶耳之死 003
“土肥圓”和“土肥原” 017
東條英機之死 028
他們每天的生活,就是活生生的“潛伏” 044
孫殿英的“盜墓筆記” 056
一張照片引發的自殺 069
凡爾納的科幻小說,究竟過時瞭嗎? 073
尼古拉·特斯拉:到底是神還是人? 091
張靈甫之死 105
一位孤懸東北的土匪將軍 126
張勛這個人 137
或許我們長大後,纔能讀懂他的童話 150
魯迅背後的兩位女性 161
他是個醫生,卻奪走瞭40萬人的生命 174

逸聞 曆史是漫長的徵途
《最後一課》到底有沒有騙人? 189
他以500公裏時速撞嚮地球,最後時刻說瞭什麼? 200
中國人接受“裸體藝術”,到底有多難? 214
一場轟動中外的大劫案 226
明明是刻骨銘心的仇恨,
?但日本戰後為什麼會感激美國人? 244
一九四九, 百萬黃金大挪移 256
當年,到底有多少故宮文物被運往颱灣? 267
24年前的今天,人類文明留下瞭黑暗的一頁 280
55年前,人類差點滅絕 292
一場神秘的超級大爆炸 308

信念 道阻且長,而終點可期
隻剩兩架轟炸機瞭,但還是要轟炸日本…… 319
1942年,15架美國轟炸機在中國迫降…… 332
有一種撤退,叫敦刻爾剋 349
敦刻爾剋撤退之後,英國人乾什麼去瞭? 369
一個公務員給全人類留下的數學難題 386
直到坐上電椅,這對夫婦依舊錶示自己清白…… 395

五環 體育能否超越政治
拳王阿裏:體育是否能超越政治? 411
一個34歲就做到正部級官員的運動員 424
世界冠軍之死 442
這屆奧運會,全世界近一半國傢不願參加…… 455
沒錯!就是他“承包”瞭一屆奧運會! 467
24年前的那個“北京一夜” 481


精彩書摘

“土肥圓”和“土肥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土肥圓”“高富帥”“矮窮挫”這些“新三字經”,成瞭網絡流行詞。
“土肥圓”的含義,其實不用解釋,看字麵意思就知道瞭。
但後來在一次推送中,我偶然發現,原來不少人並不知道“土肥圓”的齣處,或者說,完全不知道,土肥圓原來真的是一個人的名字。

1
土肥圓的齣處,確實來自一個人的名字:土肥原賢二。
讓我想想,怎麼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人呢?這麼說吧:
這個人,是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處決的第一個日本甲級戰犯。

2
1883年,土肥原賢二齣生在日本岡山縣的一個軍人傢庭。
按照一個軍人的發展軌跡,他先後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1913年,30歲的土肥原也就是混到瞭一個日本陸軍上尉的軍銜而已,中規中矩。
但這年7月的一次調遣,徹底改變瞭土肥原的人生軌跡—他被派進瞭日本駐北京的“阪西公館”,擔任阪西利八郎的助理。
“阪西公館”是日本著名的特務機構,阪西利八郎是日本著名的第二代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後來被人稱為“日本第三代特務頭子”。
還是迴到1913年。
不太清楚土肥原賢二在北京拜瞭哪位師父,總之,他很快掌握瞭地道的北京話,甚至能說幾地的方言。這為他今後的特務工作打下瞭紮實的基礎。
從1913年到1927年,整整14年,除瞭短暫的調離外,土肥原賢二可以說是“深深紮進瞭中國這塊土地”,遊走於中國各派係軍閥和勢力,甚至普通民眾之間,建立瞭廣泛的人脈。
很多接觸過土肥原的人,說他待人和善,能說會道。所以有人說,很多情報是被自動送到土肥原這裏來的。
1927年,44歲的土肥原賢二晉升為大佐(相當於上校團長級彆)。日本陸軍大學的畢業生有一個“十年人事”的說法,就是說一般陸軍大學畢業生,10年就可以升到大佐軍銜。土肥原賢二比同輩多花瞭5年時間。但這5年時間,他花得並不冤—他在中國多積纍瞭5年人脈。
1928年,土肥原賢二第一個嶄露頭角的機會來瞭。

3
給土肥原賢二機會的,是奉係軍閥張作霖。
1928年3月,土肥原賢二應聘齣任“東北王”張作霖的顧問,負責指導奉軍以日軍的標準進行訓練,順帶大力搜集奉軍轄區內的所有情報。
土肥原確實在全力幫助張作霖。
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土肥原賢二拼盡自己所有的智慧和人脈,直接搞垮瞭直係軍閥的金融係統,讓他們發行的紙幣全部成為廢幣。吳佩孚敗走,直係崩潰,奉係進京掌權北京。
土肥原賢二幫張作霖的遠不止這些。奉係將領郭鬆齡趁奉軍主力在關內作戰,起兵叛變,在土肥原賢二的強烈建議下,駐朝鮮的日本軍隊齣兵,大敗郭鬆齡部隊,再一次幫助瞭張作霖。
投桃報李,土肥原賢二當然是有期待的。他期待的是,張作霖今後能完全接受日本人的指令 。
然而,土匪齣身的張作霖,可以做一萬件糊塗事,但有一件事絕不糊塗:不能做對不起列祖列宗的事!
當土肥原賢二發現張作霖得到自己那麼多幫助,卻開始對日本人的要求陽奉陰違的時候,他開始惱羞成怒瞭。
北伐戰爭開始,土肥原賢二建議張作霖退迴關外搞獨立,但張作霖不肯,結果節節敗退。眼看北伐軍將有可能威脅到日本的“滿洲權益”,一直以“慈眉善目”聞名的土肥原賢二,終於露齣瞭他完全不“萌萌噠”的真麵目—皇姑屯火車站一聲巨響,張作霖被炸成重傷,當日死去。
我們讀教科書時,看到張作霖被炸死,覺得也就是中國的一個軍閥被日本人炸死瞭。但當時,入主北京的張作霖,地位其實已經等同於中國的國傢元首。
用炸彈炸死一個大國的國傢元首,這事情就是土肥原賢二乾的。

4
炸死中國實際意義上的元首,這種行徑引起瞭日本內閣的強烈不滿。
而事實也證明,這實在稱不上是土肥原賢二下的一步好棋—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懷著“殺父之仇”,宣布“東北易幟”,率東北軍歸國民政府的蔣介石領導。
一次爆炸,日本人沒占到任何便宜。
所以,土肥原賢二被貶到一個步兵聯隊去做聯隊長。但是,土肥原賢二在這件事上錶現齣的魄力和冷酷,得到瞭日本軍部的賞識。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土肥原賢二得到瞭又一次翻身的機會。
在意外輕鬆地拿下中國東北後,日本又驚喜又惶恐:接下來該怎麼治理?
“九一八事變”的策動人之一闆垣徵四郎認為,日本直接建立一個軍事政府,像統治颱灣一樣,把東北變成自己的殖民地。
而老辣的土肥原賢二提齣瞭一個更陰險的計策:在東北建立一個“滿濛五族共和國”—說穿瞭,就是一個由日本控製的傀儡政府。
土肥原的這個提議最終獲得通過。那麼,找誰來做這個傀儡呢?
土肥原賢二早就物色好瞭人選—祖先就是從東北起傢,現在被排擠齣宮的“末代皇帝”溥儀。
現在迴過頭來看,當時確實沒有比溥儀更好的人選瞭。
而且,當溥儀如同喪傢之犬被趕齣皇宮的時候,正是土肥原賢二把他接到瞭天津的日本使館—這步棋,土肥原賢二早就布下瞭。
之後的過程就不展開瞭,總之,土肥原賢二找到瞭溥儀,嚮他明確三點:滿洲是你族龍興之地,你要對得起祖宗,就應該迴去從頭開始;滿洲3000萬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翹首期盼你迴去領導他們;這是你最後一次機會,錯過這個村,就沒下個店瞭!
三條理由條條擊中溥儀要害。
土肥原賢二後來召集瞭一些地痞流氓,耍瞭一些恐嚇的手段,將溥儀一路從天津“護送”到東北。
1932年3月1日,僞滿洲國正式建立,溥儀齣任執政。
炸死一個“國傢元首”不行,再扶植一個“國傢元首”。土肥原賢二乾得遊刃有餘。

5
作為一個特務頭子,在“誘降”這一方麵,土肥原賢二確實堪稱一把好手。
僞滿洲國建立後,當時東北最有名的抗日英雄、全國抗日旗幟黑龍江省主席馬占山,被土肥原賢二誘降瞭(後來馬占山又重新宣布抗日,但實力大損)。
1933年,麵對山西的閻锡山、北平的宋哲元、山東的韓復榘、保定的商震,土肥原賢二可謂使盡瞭渾身解數,上躥下跳,居然真的搞齣瞭一個“華北五省自治”,讓華北繼中國的東北之後,實際上脫離瞭中央政府的控製。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土肥原賢二的使命應該說是結束瞭—國傢之間一旦正式開戰,颱麵上的間諜特務活動,就要讓齣聚光燈下的位置瞭。
但土肥原賢二脫下西裝,立刻就能穿起軍裝。就在1937年3月,土肥原賢二成瞭侵華日軍第十四師團的師團長(中將軍銜),從幕後走到瞭颱前。
特務頭子做瞭師團長,是不是一個花架子?
1937年8月20日,土肥原賢二率第十四師團在塘沽登陸,沿平漢鐵路一綫進犯,一路連戰連剋,直抵黃河渡口。因為第十四師團的效率奇高,土肥原賢二被日本報紙稱為“華北戰場上的一顆明星”。
1938年5月,土肥原賢二的第十四師團被名將薛嶽調集12個師圍剿,土肥原賢二確實展現瞭他的軍事天賦,最終全身而退。因為這一戰,蔣介石最終把黃埔一期畢業的中將師長龍慕韓,判作戰不力而軍法處決—這是抗戰爆發後蔣介石處決的第一個嫡係將領。
同年5月,國民黨軍隊掘開瞭黃河花園口的堤岸,這就是慘烈的“花園口決堤”。數十萬中國老百姓被淹死,1200餘萬人流離失所。
而國民黨軍隊之所以要決堤黃河,為的就是阻止土肥原賢二的第十四師團前進。

6
黃河決堤事件之後,土肥原賢二被調迴日本參謀本部,繼續從事他最拿手的業務—特務。
在被傳聞暗殺瞭不肯投降的中國軍閥另一位著名人物吳佩孚之後,土肥原賢二在自己的策反功勛簿上添加瞭一個最具分量的“勛章”—在他的策劃和利誘下,當時的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宣布投日,成立汪僞政府。
但土肥原賢二再怎麼努力,依舊無法挽救日本帝國的敗亡。
在誘降汪精衛之後,土肥原賢二就漸漸消失瞭行蹤。直到有一天,他再次齣現在人們的視綫中—日本第一軍總司令杉山元自殺,土肥原賢二宣布接任(當時他的軍銜已是大將)。
但那一天,是1945年8月12日,離日本無條件投降,還有3天。

7
就在土肥原賢二接任總司令職位的第二天,西南太平洋地區盟軍總司令麥剋阿瑟就下令逮捕土肥原賢二。
沒有人會放過土肥原賢二。
據說,土肥原賢二被列入第一批甲級戰犯,是蔣介石的授意。蔣介石一直對土肥原賢二恨之入骨,私下裏,稱他為“土匪原”。
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熟知英美法律的土肥原賢二一言不發,這樣就會造成“證據不足”的情況。全程他隻說過四個字:“主張無罪。”
所以,對土肥原賢二的審判持續瞭兩年多。直到最後,在中國的強烈要求並齣示證據的情況下,土肥原被判處絞刑。
1948年12月23日,通過抽簽的方式,土肥原賢二在所有甲級戰犯中,第一個走嚮絞刑架。
從被點名,到走上絞刑架,到被絞死,土肥原賢二始終沒說一句話。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沒人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饅頭說
不妨聽聽當時那些人對土肥原賢二的描述。
溥儀說:“當時48歲的他給我感覺非常謙卑,而且另一個強烈的感覺是,他非常靠得住!”
宋哲元說:“土肥原說話算話。”
馬占山說:“土肥原從不騙人!”
鈴木貞一(同為甲級戰犯):“土肥原為人大方,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對事漫不經心,總是大概差不多,很適閤同中國人打交道。”
據說,他就任瀋陽市長的時候,拿齣自己的薪水作為安定老百姓的資金。
據說,他擔任師團長的時候,嚴禁手下士兵燒殺搶掠。
據說,盟軍去逮捕他的時候,以為會在他傢發現很多中國文物,但事實上,他傢隻有租住的兩間小屋子,非常破敗。
怎麼樣?如果單憑這些描述,土肥原賢二還真像現在“土肥圓”的本意:質樸,肥頭肥腦,圓潤。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他策劃的暗殺和恐嚇事件不計其數,他殺死的中國軍民不計其數,他給中國帶來的分裂的惡果難以估量。他對人說話算話,是因為他對人有所求。他下令不劫掠老百姓,不是因為他真的愛中國老百姓,而是希望自己的部隊能盡量少積纍仇恨,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而已。
可以說,他是一個閤格甚至齣色的特務乃至將領,但載著他和他同僚瘋狂前行的那艘大船,方嚮是根本錯誤的。
他的信仰,是靠侵略彆的國傢支撐的,他的所謂“英名”,是建立在彆國人民的痛苦上的。
所以,關於他最後和那艘大船一起傾覆,他的遺言是:主張無罪。
而我們的評價是:罪有應得。
“土肥圓”和“土肥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土肥圓”“高富帥”“矮窮挫”這些“新三字經”,成瞭網絡流行詞。
“土肥圓”的含義,其實不用解釋,看字麵意思就知道瞭。
但後來在一次推送中,我偶然發現,原來不少人並不知道“土肥圓”的齣處,或者說,完全不知道,土肥圓原來真的是一個人的名字。

1
土肥圓的齣處,確實來自一個人的名字:土肥原賢二。
讓我想想,怎麼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人呢?這麼說吧:
這個人,是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處決的第一個日本甲級戰犯。

2
1883年,土肥原賢二齣生在日本岡山縣的一個軍人傢庭。
按照一個軍人的發展軌跡,他先後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1913年,30歲的土肥原也就是混到瞭一個日本陸軍上尉的軍銜而已,中規中矩。
但這年7月的一次調遣,徹底改變瞭土肥原的人生軌跡—他被派進瞭日本駐北京的“阪西公館”,擔任阪西利八郎的助理。
“阪西公館”是日本著名的特務機構,阪西利八郎是日本著名的第二代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後來被人稱為“日本第三代特務頭子”。
還是迴到1913年。
不太清楚土肥原賢二在北京拜瞭哪位師父,總之,他很快掌握瞭地道的北京話,甚至能說幾地的方言。這為他今後的特務工作打下瞭紮實的基礎。
從1913年到1927年,整整14年,除瞭短暫的調離外,土肥原賢二可以說是“深深紮進瞭中國這塊土地”,遊走於中國各派係軍閥和勢力,甚至普通民眾之間,建立瞭廣泛的人脈。
很多接觸過土肥原的人,說他待人和善,能說會道。所以有人說,很多情報是被自動送到土肥原這裏來的。
1927年,44歲的土肥原賢二晉升為大佐(相當於上校團長級彆)。日本陸軍大學的畢業生有一個“十年人事”的說法,就是說一般陸軍大學畢業生,10年就可以升到大佐軍銜。土肥原賢二比同輩多花瞭5年時間。但這5年時間,他花得並不冤—他在中國多積纍瞭5年人脈。
1928年,土肥原賢二第一個嶄露頭角的機會來瞭。

3
給土肥原賢二機會的,是奉係軍閥張作霖。
1928年3月,土肥原賢二應聘齣任“東北王”張作霖的顧問,負責指導奉軍以日軍的標準進行訓練,順帶大力搜集奉軍轄區內的所有情報。
土肥原確實在全力幫助張作霖。
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土肥原賢二拼盡自己所有的智慧和人脈,直接搞垮瞭直係軍閥的金融係統,讓他們發行的紙幣全部成為廢幣。吳佩孚敗走,直係崩潰,奉係進京掌權北京。
土肥原賢二幫張作霖的遠不止這些。奉係將領郭鬆齡趁奉軍主力在關內作戰,起兵叛變,在土肥原賢二的強烈建議下,駐朝鮮的日本軍隊齣兵,大敗郭鬆齡部隊,再一次幫助瞭張作霖。
投桃報李,土肥原賢二當然是有期待的。他期待的是,張作霖今後能完全接受日本人的指令 。
然而,土匪齣身的張作霖,可以做一萬件糊塗事,但有一件事絕不糊塗:不能做對不起列祖列宗的事!
當土肥原賢二發現張作霖得到自己那麼多幫助,卻開始對日本人的要求陽奉陰違的時候,他開始惱羞成怒瞭。
北伐戰爭開始,土肥原賢二建議張作霖退迴關外搞獨立,但張作霖不肯,結果節節敗退。眼看北伐軍將有可能威脅到日本的“滿洲權益”,一直以“慈眉善目”聞名的土肥原賢二,終於露齣瞭他完全不“萌萌噠”的真麵目—皇姑屯火車站一聲巨響,張作霖被炸成重傷,當日死去。
我們讀教科書時,看到張作霖被炸死,覺得也就是中國的一個軍閥被日本人炸死瞭。但當時,入主北京的張作霖,地位其實已經等同於中國的國傢元首。
用炸彈炸死一個大國的國傢元首,這事情就是土肥原賢二乾的。

4
炸死中國實際意義上的元首,這種行徑引起瞭日本內閣的強烈不滿。
而事實也證明,這實在稱不上是土肥原賢二下的一步好棋—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懷著“殺父之仇”,宣布“東北易幟”,率東北軍歸國民政府的蔣介石領導。
一次爆炸,日本人沒占到任何便宜。
所以,土肥原賢二被貶到一個步兵聯隊去做聯隊長。但是,土肥原賢二在這件事上錶現齣的魄力和冷酷,得到瞭日本軍部的賞識。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土肥原賢二得到瞭又一次翻身的機會。
在意外輕鬆地拿下中國東北後,日本又驚喜又惶恐:接下來該怎麼治理?
“九一八事變”的策動人之一闆垣徵四郎認為,日本直接建立一個軍事政府,像統治颱灣一樣,把東北變成自己的殖民地。
而老辣的土肥原賢二提齣瞭一個更陰險的計策:在東北建立一個“滿濛五族共和國”—說穿瞭,就是一個由日本控製的傀儡政府。
土肥原的這個提議最終獲得通過。那麼,找誰來做這個傀儡呢?
土肥原賢二早就物色好瞭人選—祖先就是從東北起傢,現在被排擠齣宮的“末代皇帝”溥儀。
現在迴過頭來看,當時確實沒有比溥儀更好的人選瞭。
而且,當溥儀如同喪傢之犬被趕齣皇宮的時候,正是土肥原賢二把他接到瞭天津的日本使館—這步棋,土肥原賢二早就布下瞭。
之後的過程就不展開瞭,總之,土肥原賢二找到瞭溥儀,嚮他明確三點:滿洲是你族龍興之地,你要對得起祖宗,就應該迴去從頭開始;滿洲3000萬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翹首期盼你迴去領導他們;這是你最後一次機會,錯過這個村,就沒下個店瞭!
三條理由條條擊中溥儀要害。
土肥原賢二後來召集瞭一些地痞流氓,耍瞭一些恐嚇的手段,將溥儀一路從天津“護送”到東北。
1932年3月1日,僞滿洲國正式建立,溥儀齣任執政。
炸死一個“國傢元首”不行,再扶植一個“國傢元首”。土肥原賢二乾得遊刃有餘。

5
作為一個特務頭子,在“誘降”這一方麵,土肥原賢二確實堪稱一把好手。
僞滿洲國建立後,當時東北最有名的抗日英雄、全國抗日旗幟黑龍江省主席馬占山,被土肥原賢二誘降瞭(後來馬占山又重新宣布抗日,但實力大損)。
1933年,麵對山西的閻锡山、北平的宋哲元、山東的韓復榘、保定的商震,土肥原賢二可謂使盡瞭渾身解數,上躥下跳,居然真的搞齣瞭一個“華北五省自治”,讓華北繼中國的東北之後,實際上脫離瞭中央政府的控製。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土肥原賢二的使命應該說是結束瞭—國傢之間一旦正式開戰,颱麵上的間諜特務活動,就要讓齣聚光燈下的位置瞭。
但土肥原賢二脫下西裝,立刻就能穿起軍裝。就在1937年3月,土肥原賢二成瞭侵華日軍第十四師團的師團長(中將軍銜),從幕後走到瞭颱前。
特務頭子做瞭師團長,是不是一個花架子?
1937年8月20日,土肥原賢二率第十四師團在塘沽登陸,沿平漢鐵路一綫進犯,一路連戰連剋,直抵黃河渡口。因為第十四師團的效率奇高,土肥原賢二被日本報紙稱為“華北戰場上的一顆明星”。
1938年5月,土肥原賢二的第十四師團被名將薛嶽調集12個師圍剿,土肥原賢二確實展現瞭他的軍事天賦,最終全身而退。因為這一戰,蔣介石最終把黃埔一期畢業的中將師長龍慕韓,判作戰不力而軍法處決—這是抗戰爆發後蔣介石處決的第一個嫡係將領。
同年5月,國民黨軍隊掘開瞭黃河花園口的堤岸,這就是慘烈的“花園口決堤”。數十萬中國老百姓被淹死,1200餘萬人流離失所。
而國民黨軍隊之所以要決堤黃河,為的就是阻止土肥原賢二的第十四師團前進。

6
黃河決堤事件之後,土肥原賢二被調迴日本參謀本部,繼續從事他最拿手的業務—特務。
在被傳聞暗殺瞭不肯投降的中國軍閥另一位著名人物吳佩孚之後,土肥原賢二在自己的策反功勛簿上添加瞭一個最具分量的“勛章”—在他的策劃和利誘下,當時的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宣布投日,成立汪僞政府。
但土肥原賢二再怎麼努力,依舊無法挽救日本帝國的敗亡。
在誘降汪精衛之後,土肥原賢二就漸漸消失瞭行蹤。直到有一天,他再次齣現在人們的視綫中—日本第一軍總司令杉山元自殺,土肥原賢二宣布接任(當時他的軍銜已是大將)。
但那一天,是1945年8月12日,離日本無條件投降,還有3天。

7
就在土肥原賢二接任總司令職位的第二天,西南太平洋地區盟軍總司令麥剋阿瑟就下令逮捕土肥原賢二。
沒有人會放過土肥原賢二。
據說,土肥原賢二被列入第一批甲級戰犯,是蔣介石的授意。蔣介石一直對土肥原賢二恨之入骨,私下裏,稱他為“土匪原”。
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熟知英美法律的土肥原賢二一言不發,這樣就會造成“證據不足”的情況。全程他隻說過四個字:“主張無罪。”
所以,對土肥原賢二的審判持續瞭兩年多。直到最後,在中國的強烈要求並齣示證據的情況下,土肥原被判處絞刑。
1948年12月23日,通過抽簽的方式,土肥原賢二在所有甲級戰犯中,第一個走嚮絞刑架。
從被點名,到走上絞刑架,到被絞死,土肥原賢二始終沒說一句話。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沒人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饅頭說
不妨聽聽當時那些人對土肥原賢二的描述。
溥儀說:“當時48歲的他給我感覺非常謙卑,而且另一個強烈的感覺是,他非常靠得住!”
宋哲元說:“土肥原說話算話。”
馬占山說:“土肥原從不騙人!”
鈴木貞一(同為甲級戰犯):“土肥原為人大方,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對事漫不經心,總是大概差不多,很適閤同中國人打交道。”
據說,他就任瀋陽市長的時候,拿齣自己的薪水作為安定老百姓的資金。
據說,他擔任師團長的時候,嚴禁手下士兵燒殺搶掠。
據說,盟軍去逮捕他的時候,以為會在他傢發現很多中國文物,但事實上,他傢隻有租住的兩間小屋子,非常破敗。
怎麼樣?如果單憑這些描述,土肥原賢二還真像現在“土肥圓”的本意:質樸,肥頭肥腦,圓潤。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他策劃的暗殺和恐嚇事件不計其數,他殺死的中國軍民不計其數,他給中國帶來的分裂的惡果難以估量。他對人說話算話,是因為他對人有所求。他下令不劫掠老百姓,不是因為他真的愛中國老百姓,而是希望自己的部隊能盡量少積纍仇恨,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而已。
可以說,他是一個閤格甚至齣色的特務乃至將領,但載著他和他同僚瘋狂前行的那艘大船,方嚮是根本錯誤的。
他的信仰,是靠侵略彆的國傢支撐的,他的所謂“英名”,是建立在彆國人民的痛苦上的。
所以,關於他最後和那艘大船一起傾覆,他的遺言是:主張無罪。
而我們的評價是:罪有應得。


前言/序言

自序
2016年7月15日,我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推送瞭一篇文章,叫《曆史上的今天:奧特曼齣生,楊貴妃自縊》。
“饅頭說”這個微信公眾號,其實我很早就注冊瞭,當初注冊的目的,是用來發一些隨筆和感想,一直有一搭沒一搭地更新著,直到有一天,我想:要不拿一個微信公眾號的“原創”標簽?
按照微信的規定,要拿“原創”標簽,就要持續更新一段時間。於是我想,寫什麼東西能讓我有動力持續更新下去呢?想來想去,想到瞭“曆史上的今天”這樣一個題材。
選擇這個題材,一是因為我從小就對曆史很有興趣,本科的專業也算與曆史有關(是一個提前招生、文史哲都要學的班級),二是選擇“曆史上的今天”其實有點投機取巧,因為網上有很多“曆史上的今天”的資料,每天在曆史上都發生那麼多事情,我隻需要挑幾件感興趣的評說一下就行,完全不會有作為公眾號運營者最大的煩惱:每天找選題。
第13天,寫完第13篇推送的時候,我在後颱得到瞭微信的通知:我獲得瞭“原創”標簽。
但原來打算拿到“原創”標簽就休息的我,卻發現我停不下來瞭——我有瞭一批每天會在固定時刻等我更新的讀者。
我自己本來就是搞媒體的,對“讀者”的概念並不陌生,但作為傳統紙媒的寫作者,其實我離所謂的“讀者”挺遠的——十幾年的記者生涯,我除瞭收到過幾十封寄到報社的讀者來信之外,並不知道看我文章的讀者有多少,他們都是誰,他們對我的文章到底有什麼想法。
但我通過“饅頭說”,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讀者通過後颱消息和留言評論給我的反饋,他們說,喜歡看我寫的曆史故事,因為客觀,同時又有溫度。
關於“客觀”,我隻能說,作為“業餘選手”的我一直努力在嘗試。在“饅頭說”的一個個曆史故事中,我都盡量用一種第三方、不帶感情色彩的口吻還原當時的曆史事件,而在每篇末尾,我都會寫篇“饅頭說”的短文,或短或長,抒發自己的感受。我一直想錶達我自己的一個觀點:很多曆史事件或者曆史人物,都有兩麵性。我們不能跳齣當時的曆史環境,在現在用“上帝視角”去評價當時的人和事,這對當時的人來說,不公平。
關於“有溫度”的評價,效果有一點齣乎我預料。直到現在,依舊都會有讀者給我留言,說不敢在公共場閤看“饅頭說”,因為會哭。有的說,“在地鐵上直接就哭瞭”;有的說,在“公交車上哭得稀裏嘩啦”;還有一位告訴我,“在辦公室看哭瞭,領導過來問我,是不是被人欺負瞭”。
其實我對“有溫度”的理解是,曆史不是冷冰冰的,我們看似由時間、地點和一連串數據組成的曆史事件,背後的主角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人構成瞭我們的曆史。而既然是人,就一定有人性,一定有故事,一定有溫度。
因為希望能做到“客觀”和“有溫度”這兩點,我的“饅頭說”開始越寫越長。原來我的初衷,是每天花半個小時,把我覺得有興趣的“曆史上的今天”幾個故事串一串,簡單點評一下。但越來越多的讀者在後颱留言說“不過癮”“不解渴”,於是,慢慢演變為每天隻寫一個曆史故事,盡量寫透。
因為我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所以“饅頭說”的寫作隻能放到睡前。由於讀者越來越多,責任也越來越重,大量細節的考證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寫作時間從最初的半小時,變為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直到現在每天睡前的三個小時(有時甚至需要更多),甚至要寫到淩晨。
曾有其他媒體采訪我時問:讓你堅持把“饅頭說”寫下去的動力是什麼?
我想瞭想,沒有其他原因,隻有一個:讀者的期待和支持。
在後颱,曾經的國民革命軍將軍的長孫媳婦,留言說謝謝我寫瞭她傢長輩誓死抗日的故事;有航天工程師的傢屬,留言說謝謝我讓大傢知道航天人的不易和艱辛;我的很多讀者,在參觀我寫過的曆史人物的博物館、故居或經過以他名字命名的路牌時,都會拍照片發給我一起分享;我的一些女性讀者,說自己原來對曆史不感興趣,但現在可以和男友或老公一起探討一個曆史或國際政治問題,甚至對方還要嚮她請教。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去颱灣大學交流的大陸女生在後颱留言,說上曆史課,教授提問誰知道“四行倉庫”的故事,全班40多個颱灣學生沒人知道,而她站起來侃侃而談——她說,因為是看瞭“饅頭說”那篇《一座被死守的倉庫》。
正是每天後颱成百上韆讀者的留言和鼓勵,讓我有瞭堅持下去的動力。
到瞭後來,每天開始有一群不同的讀者發來同樣的留言:“齣書吧!”
麵對讀者的留言,我其實是誠惶誠恐的。因為這畢竟是一篇篇發在自己微信公眾號上類似隨筆一樣的文章,盡管盡量力求客觀,但肯定還是帶著個人的情感烙印;盡管盡量考證,但因為業餘時間倉促,肯定有不少謬誤——這些東西如果結集齣版,隻能當作一個業餘曆史愛好者個人的一些隨筆,是絕不能當作曆史書籍來看的。
但內心畢竟還是有一些小憧憬的,希望自己堅持瞭一年的寫作,能有一個小小的交代。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的想法得到瞭中信齣版社的支持。在黃維益編輯的鼓勵下,我真的開始把以前寫的推送開始篩選,校對,結集——我從沒想過,自己的微信推送,最終真的能成成為一本書。
在篩選文章時,確實有一點痛苦:截至2017年4月底,“饅頭說”已經推送瞭136篇正式的文章,字數達到瞭68萬字——這肯定是一本書所容納不瞭的。經過反復的選擇,最終將其中一些文章重新整理和刪改,收錄到瞭這本書裏。而因為隻能收錄部分文章,所以不可能以“曆史上的今天”這樣的時間綫作為索引,於是分為“人物篇”、“逸聞篇”和“戰爭篇”三個部分。

而書名,經過讀者的投票,最終就叫《曆史的溫度》瞭。
(對不起當初選《曆史的真性情》的讀者們瞭。不過編輯和我說,以後可能會齣第二本,第三本,以“饅頭說曆史”為係列名,書名還可以繼續變化)
最後,還是想再次報告的是:這是一本收錄一個業餘曆史愛好者感想的隨筆集,還望大傢對其中的謬誤多寬容,多諒解,多批評指正。

謝謝大傢!
2017年4月27日
寫於重慶飛往上海的航班上
自序
2016年7月15日,我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推送瞭一篇文章,叫《曆史上的今天:奧特曼齣生,楊貴妃自縊》。
“饅頭說”這個微信公眾號,其實我很早就注冊瞭,當初注冊的目的,是用來發一些隨筆和感想,一直有一搭沒一搭地更新著,直到有一天,我想:要不拿一個微信公眾號的“原創”標簽?
按照微信的規定,要拿“原創”標簽,就要持續更新一段時間。於是我想,寫什麼東西能讓我有動力持續更新下去呢?想來想去,想到瞭“曆史上的今天”這樣一個題材。
選擇這個題材,一是因為我從小就對曆史很有興趣,本科的專業也算與曆史有關(是一個提前招生、文史哲都要學的班級),二是選擇“曆史上的今天”其實有點投機取巧,因為網上有很多“曆史上的今天”的資料,每天在曆史上都發生那麼多事情,我隻需要挑幾件感興趣的評說一下就行,完全不會有作為公眾號運營者最大的煩惱:每天找選題。
第13天,寫完第13篇推送的時候,我在後颱得到瞭微信的通知:我獲得瞭“原創”標簽。
但原來打算拿到“原創”標簽就休息的我,卻發現我停不下來瞭——我有瞭一批每天會在固定時刻等我更新的讀者。
我自己本來就是搞媒體的,對“讀者”的概念並不陌生,但作為傳統紙媒的寫作者,其實我離所謂的“讀者”挺遠的——十幾年的記者生涯,我除瞭收到過幾十封寄到報社的讀者來信之外,並不知道看我文章的讀者有多少,他們都是誰,他們對我的文章到底有什麼想法。
但我通過“饅頭說”,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讀者通過後颱消息和留言評論給我的反饋,他們說,喜歡看我寫的曆史故事,因為客觀,同時又有溫度。
關於“客觀”,我隻能說,作為“業餘選手”的我一直努力在嘗試。在“饅頭說”的一個個曆史故事中,我都盡量用一種第三方、不帶感情色彩的口吻還原當時的曆史事件,而在每篇末尾,我都會寫篇“饅頭說”的短文,或短或長,抒發自己的感受。我一直想錶達我自己的一個觀點:很多曆史事件或者曆史人物,都有兩麵性。我們不能跳齣當時的曆史環境,在現在用“上帝視角”去評價當時的人和事,這對當時的人來說,不公平。
關於“有溫度”的評價,效果有一點齣乎我預料。直到現在,依舊都會有讀者給我留言,說不敢在公共場閤看“饅頭說”,因為會哭。有的說,“在地鐵上直接就哭瞭”;有的說,在“公交車上哭得稀裏嘩啦”;還有一位告訴我,“在辦公室看哭瞭,領導過來問我,是不是被人欺負瞭”。
其實我對“有溫度”的理解是,曆史不是冷冰冰的,我們看似由時間、地點和一連串數據組成的曆史事件,背後的主角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人構成瞭我們的曆史。而既然是人,就一定有人性,一定有故事,一定有溫度。
因為希望能做到“客觀”和“有溫度”這兩點,我的“饅頭說”開始越寫越長。原來我的初衷,是每天花半個小時,把我覺得有興趣的“曆史上的今天”幾個故事串一串,簡單點評一下。但越來越多的讀者在後颱留言說“不過癮”“不解渴”,於是,慢慢演變為每天隻寫一個曆史故事,盡量寫透。
因為我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所以“饅頭說”的寫作隻能放到睡前。由於讀者越來越多,責任也越來越重,大量細節的考證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寫作時間從最初的半小時,變為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直到現在每天睡前的三個小時(有時甚至需要更多),甚至要寫到淩晨。
曾有其他媒體采訪我時問:讓你堅持把“饅頭說”寫下去的動力是什麼?
我想瞭想,沒有其他原因,隻有一個:讀者的期待和支持。
在後颱,曾經的國民革命軍將軍的長孫媳婦,留言說謝謝我寫瞭她傢長輩誓死抗日的故事;有航天工程師的傢屬,留言說謝謝我讓大傢知道航天人的不易和艱辛;我的很多讀者,在參觀我寫過的曆史人物的博物館、故居或經過以他名字命名的路牌時,都會拍照片發給我一起分享;我的一些女性讀者,說自己原來對曆史不感興趣,但現在可以和男友或老公一起探討一個曆史或國際政治問題,甚至對方還要嚮她請教。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去颱灣大學交流的大陸女生在後颱留言,說上曆史課,教授提問誰知道“四行倉庫”的故事,全班40多個颱灣學生沒人知道,而她站起來侃侃而談——她說,因為是看瞭“饅頭說”那篇《一座被死守的倉庫》。
正是每天後颱成百上韆讀者的留言和鼓勵,讓我有瞭堅持下去的動力。
到瞭後來,每天開始有一群不同的讀者發來同樣的留言:“齣書吧!”
麵對讀者的留言,我其實是誠惶誠恐的。因為這畢竟是一篇篇發在自己微信公眾號上類似隨筆一樣的文章,盡管盡量力求客觀,但肯定還是帶著個人的情感烙印;盡管盡量考證,但因為業餘時間倉促,肯定有不少謬誤——這些東西如果結集齣版,隻能當作一個業餘曆史愛好者個人的一些隨筆,是絕不能當作曆史書籍來看的。
但內心畢竟還是有一些小憧憬的,希望自己堅持瞭一年的寫作,能有一個小小的交代。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的想法得到瞭中信齣版社的支持。在黃維益編輯的鼓勵下,我真的開始把以前寫的推送開始篩選,校對,結集——我從沒想過,自己的微信推送,最終真的能成成為一本書。
在篩選文章時,確實有一點痛苦:截至2017年4月底,“饅頭說”已經推送瞭136篇正式的文章,字數達到瞭68萬字——這肯定是一本書所容納不瞭的。經過反復的選擇,最終將其中一些文章重新整理和刪改,收錄到瞭這本書裏。而因為隻能收錄部分文章,所以不可能以“曆史上的今天”這樣的時間綫作為索引,於是分為“人物篇”、“逸聞篇”和“戰爭篇”三個部分。

而書名,經過讀者的投票,最終就叫《曆史的溫度》瞭。
(對不起當初選《曆史的真性情》的讀者們瞭。不過編輯和我說,以後可能會齣第二本,第三本,以“饅頭說曆史”為係列名,書名還可以繼續變化)
最後,還是想再次報告的是:這是一本收錄一個業餘曆史愛好者感想的隨筆集,還望大傢對其中的謬誤多寬容,多諒解,多批評指正。

謝謝大傢!
2017年4月27日
寫於重慶飛往上海的航班上



用戶評價

評分

書已經收到瞭,質量都還不錯。

評分

不錯的質地,也不知什麼時候會拆封

評分

**************************************************************山西臨澧的溫度。

評分

幫外甥買的,發貨快,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

評分

書是正版的,內容是好吧,作者隨筆

評分

書籍裝幀不錯,值得推薦購買。郵遞速度及時,非常神速,一如既往的好。

評分

非常滿意,主要是非常喜歡京東的物流,快遞小哥們每次都很客氣,都送到傢門口,這對於傢裏有老人小孩,而且住的地方還沒有電梯的傢庭來說,是首要選項。況且,京東的東西都比較有保障=(^.^)=

評分

曆史作品 大傢小書 精品印刷 618節慶優惠 民國的 故事 史 傑齣偉大!!

評分

幫外甥買的,發貨快,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