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导论明确了研究的内容,界定了相关概念;第一章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政治合法性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第二章从理论层面对极端个性与公共性的缺失进行了分析论证;第三章主要围绕“价值、绩效与惩戒”三个概念展开;第四章论述了强制与认同、绩效与强制之间的逻辑关系;结语部分对全书内容进行了总结。
作者简介
赵滕,2002年考入北京大学,此后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经济学双学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目前供职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专注于合法性、政治利益的政治哲学研究。在方法论上,主张定性与定量结合,认为以定性为主导的定量研究更为有效。
目录
摘 要
导 论
第一节 构建的认同——现当代的“洞穴之喻”
第二节 相关概念辨析
第三节 目前政治合法性研究中的不足
第四节 辩证与科学
第一章 思想史上政治合法性的“祛魅”
第一节 规范分析与经验分析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自然法、契约论与“祛魅”
第三节 权利与权力:先验论、经验论与功利论
第四节 权威的绩效:福利国家(经验)与自由主义(规范)
第五节 权威的来源:(政治系统)内源说与外源说
第六节 统治的艺术:工具论与道德论
第二章 果壳之王——极端个性与公共性缺失
第一节 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平衡
第二节 偏执的个体性——个体理性的胡闹
第三节 公共性的缺乏——公民对权威的“无意识”需要
第三章 必要而必然的构建——价值、绩效与惩戒
第一节 权威合法性的基础研究述评
第二节 “空壳”价值的说服
第三节 以正义为名的“绩效”牢笼
第四节 无处不在的隐蔽性惩戒
第四章 认同与控制的水乳交融
第一节 强制与认同的统一逻辑——构建的合法性
第二节 绩效与强制的融合
结 语 构建的认同——科学时代量产的合法性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构建的认同:政治合法性的“祛魅”分析》:
这种盟约是订约的人们将自身的权利置于一种共同体权利之下的契约,从此人们摆脱了蒙昧的个人兽欲,走向了正义的社会理性。因为人们既然将自己贡献给了社会。那么这个共同体就在贡献的意义上完成了平等价值的构建,因为“条件对于所有的人既都是同等的,便没有人想要使它成为别人的负担了”。不仅如此,在缔约者将自身贡献给这种共同体之后,共同体的统治权利与其个人的天赋权利完美地合为一体。“侵犯其中任何一个成员就不能不是在攻击整个的共同体;而侵犯共同体就更不能不使得它的成员同仇敌忾。”这样,统治权利就产生了一种先天基础上的正义价值。个人与共同体之间融为一体,对此孟德斯鸠回应道:“在慈爱的民法的怀抱里,每一个人都是整个国家。”在卢梭的论证中,建立在先天权利基础上的统治权利,正是这样一种个人与共同体的完美结合。在这种结合中,每一个共同体的缔约人对共同体的服从都是对其自身的服从,反过来,共同体也与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荣辱与共,唇齿相依。在共同体中,缔约人除了自己,不需要服从任何其他权威。这样,在天赋权利的缔约融合中,人们既实现了自身的权利,同时也通过缔约的方式将这种权利作用于自身,形成了一种天赋权利基础上的政治合法性。这是一种人民自我的统治、一种人民对自我的服从。所谓“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种“枷锁”,指的正是这种个人天赋权利融合而成的共同体的统治权利,反过来作用于个体的过程。从本质上说,这种过程是缔约者天赋人权的自我制约。“我服从,我服从的是自己。同时,我统治,我也统治着自己。”这就是卢梭契约论的精髓:天赋人权基础上的共同体的统治权利。多个个体通过契约将自身融合为一个共同体之后,这个共同体就拥有了自身对自身的统治权利。这种统治权利是一种自然天赋的个人权利的社会结合。在卢梭的眼中,这无疑是一幅完美和谐的图景。正是因为这种统治权利是建立在不可动摇的天赋人权的基础上的,所以,在之后的论证中,他便坚定地论证到这种共同体的主权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
……
前言/序言
序 言
政治合法性问题一直是政治学的研究热点。传统理论认为合法性是一种“应然”的规范概念,却忽视了合法性内涵中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的,换句话说,合法性的规范程度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网络、全球化等现代性因素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结构和生存方式。多样化的第三产业对传统产业结构的巨大冲击,使社会分工无限多样化,人们的集体化存在逐渐被解构了,以往阶级意义上的共同诉求已越来越难以达成。科学技术也进一步以锋利的话语解构了道德与传统,在现代化语境中将人性格式化为可以用产品排列组合出的“个性”。
虽然人的价值本质不会改变,“单向度的人”在现实中并没有诞生,但是能够规范评断的个体一旦脱离了集体性,就会变成没有依据的孤岛。脱离了集体生态、丧失了公共性的个体即使有规范评断的能力,也无法正常发挥这一能力。于是人们就在自己的空间成为“理性胡闹”的个体,在个体理性和集体无理性的漩涡中挣扎。每个人都是极其个性的,但整体看来则毫无生机。
在此种背景下,传统代议制民主无法对空前多样化的政治意见进行有效整合,社会层面产生了合法性的真空。西方国家为了弥补这种真空,不得不运用国家的能力对合法性进行构建。这种构建也极具科技时代的特征,那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控制。资本主义国家运用各种现代手段以非政治的面貌出现在每一个公民面前,将惩戒和绩效完美结合,越过人们正在丧失的集体性逐个收服个体的认同——这种认同只是选票数字的累加,并非共意的凝聚。
这就是构建认同的逻辑,是整体控制下极端个体性脑海中的规范乌托邦。
本书是笔者博士论文的主要部分。在初创阶段,来自各方的批评意见不绝于耳,故在博士论文中对这种逻辑并未做突出阐释。感谢恩师王浦劬先生,他的言传身教给了笔者勇气去把握了学术的真谛——那是一片布满了皲裂的暗夜画布,我摸索着它的纹理,在那薄弱处以笔锋用力砸去,无限星河的光明才映入眼帘。
赵 滕
2017年10月17日于畅春园
构建的认同:政治合法性的“祛魅”分析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