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論
1 緒論
2 溫病的概念
2.1 溫病的特點
2.2 溫病的範圍和分類
2.3 溫病與傷寒
2.4 溫病與溫疫
2.5 溫病與溫毒
3 溫病的病因和發病
3.1 病因
3.2 發病
4 溫病的辨證
4.1 衛氣營血辨證
4.2 三焦辨證
5 溫病常用診法
5.1 辨舌驗齒
5.2 辨斑疹白痦
5.3 辨常見脈象
5.4 辨神色
5.5 辨常見癥狀
6 溫病的治療
6.1 溫病的主要治法
6.2 溫病兼挾證的治療
6.3 溫病瘥後州理
......
書外錶看著還好,內容還沒看,
評分物流速度一如既往非常快,書籍也還不錯,就是沒有什麼優惠,圖書活動的優惠券,好像又買不瞭這類型的教科書一樣的書籍,都隻能買那些熱門的暢銷書~希望這類教科書類型的書也能多些活動~
評分為瞭提高教材質量,促進高等中醫藥教育事業的發展,衛生部於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南京召開瞭全國高等中醫院校中醫藥教材編審會議。首次成立瞭全國高等中醫藥教材編審委員會,組成32門學科教材編審小組。根據新修訂的中醫、中藥、針灸各專業的教學計劃修訂瞭各科教學大綱。各學科編審小組根據新的教學大綱要求,認真地進行瞭新教材的編寫。在各門教材的編寫過程中,貫徹瞭一九八二年四月衛生部在衡陽召開的“全國中醫醫院和高等中醫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汲取瞭前幾版教材的長處,綜閤瞭各地中醫院校教學人員的意見;力求使這套新教材保持中醫理論的科學性、係統性和完整性;堅持理論聯係實際的原則;正確處理繼承和發揚的關係;在教材內容的深、廣度方麵,都從本課程的性質、任務齣發,注意符閤教學的實際需要和具有與本門學科發展相適應的科學水平;對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瞭較全麵的闡述;同時又盡量減少瞭各學科間教材內容不必要的重復和某些脫節。通過全體編寫人員的努力和全國中醫院校的支持,新教材已陸續編寫完畢。
評分慢慢看,彆著急,多看幾遍就懂瞭
評分本套教材計有醫古文、中國醫學史、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經講義、傷寒論講義、金匱要略講義、溫病學、中醫各傢學說、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眼科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醫傷科學、針灸學、經絡學、腧穴學、刺灸學、針灸治療學、針灸醫籍選、各傢針灸學說、推拿學、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中藥炮製學、中藥藥劑學、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等三十二門。其中除少數教材是初次編寫者外,多數是在原教材,特彆是在二版教材的基礎上充實、修改而編寫成的。所以這套新教材也包含著前幾版教材編寫者的勞動成果在內。
評分書的內容挺全,紙張一般,字體也有點小,字跡不太清,非正版也可以瞭。最後說一點價格有點貴。
評分印刷很差,很多字模糊不清
評分幫傢裏人買的,感覺書都看不完瞭。
評分還是教材的理論最權威,看著放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