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防治20法-名医世纪传媒

痛风防治20法-名医世纪传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强虎 著,王强虎 编
图书标签:
  • 痛风
  • 嘌呤
  • 饮食
  • 健康
  • 医学
  • 养生
  • 名医
  • 防治
  • 关节
  • 慢性病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4988165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1126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0
字数:25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从认识痛风开始,简要介绍了痛风的定义、临床表现、病因、病理、基础检查、临床诊断等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痛风的防治方法,包括痛风基础知识、饮食调养、药酒疗法、针刺疗法、头针疗法、耳针疗法、刺血疗法、水针疗法、足针疗法、拔罐疗法、刮痧疗法、沐浴疗法、按压疗法、推拿疗法、足底疗法、敷贴疗法、穴位埋藏疗法及中药方剂治疗等20种治疗方法。本书内容科学实用,深入浅出,适合患者及大众阅读。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法 防治痛风必先认识痛风

1.嘌呤与尿酸的关系

2.血尿酸增高是多种疾病先兆

3.患了高尿酸血症怎么办

4.高尿酸血症往往无症状

5.高尿酸血症分为产生过剩和排泄不良

6.常用的血尿酸浓度参考值

7.测定血尿酸需要注意什么

8.什么是24小时尿液收集法

9.血尿酸增高不一定引发痛风

10.什么是痛风

11.痛风的临床表现特点有哪些

12.痛风为什么只发生在人类身上

13.痛风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

14.痛风病情发展的4个分期

15.临床上如何诊断急性痛风

16.什么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17.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时有哪些特点

18.痛风性关节炎好发于哪些关节

19.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因

20.为什么说痛风有遗传倾向

21.遗传性痛风应采取何种措施

22.痛风为什么“重男轻女”

23.女性患痛风有哪些特点

24.如何早期发现痛风

25.痛风往往看中肥胖的人

26.痛风可引起肾损害吗

27.如何应对痛风肾病

28.痛风患者为什么易患糖尿病

29.痛风是冠心病危险因素

30.痛风患者常伴高脂血症

31.痛风患者常伴高血压

32.痛风合并高血压时用药注意事项

33.痛风可引起腹泻吗

34.痛风患者死亡的四大原因

35.痛风误诊的四大原因

36.容易误诊为痛风的5种疾病

37.痛风应做哪些检查

38.痛风不一定必做X线检查

39.痛风确诊后如何应对

40.痛风与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

41.风湿与类风湿有哪些区别

42.什么是假性痛风

43.什么是痛风石

44.痛风的治疗原则与目的

45.痛风治疗有效的指标

第2法 科学饮食控制痛风的发作

1.科学饮食可降低痛风的发作

2.痛风患者的饮食原则是什么

3.食物嘌呤含量的高低划分

4.食物有寒热温凉之分吗

5.蔬菜类食物的碱性与寒热属性

6.药食两用类食物的碱性与寒热属性

7.水果类食物的碱性与寒热属性

8.饮料类食物的碱性与寒热属性

9.调味类食物的碱性与寒热属性

10.高尿酸血症的饮食原则

11.痛风首先是管好自己的嘴

12.痛风患者一日几餐好

13.慢性痛风要强调平衡膳食

14.痛风合并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15.食物的酸碱性不能用口味定

16.常见食物酸碱性强弱的划分

17.好吃的东西几乎都是酸性的

18.饮食控制痛风不宜太苛刻

19.果菜汁有利于痛风患者排酸

20.痛风病喜好侵袭酗酒人群

21.痛风患者要慎吃火锅

22.痛风患者不宜多吃拉面

23.痛风患者不宜喝豆浆可以吃豆腐

24.痛风患者吃海鲜要谨慎

25.痛风患者不要喝火锅汤

26.痛风患者宜少吃鸡精

27.痛风患者服用补品应谨慎

28.痛风患者合并肥胖症时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29.痛风患者合并糖尿病时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30.痛风患者合并高血压时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31.痛风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时饮食上要注意

什么

32.痛风患者合并冠心病时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33.痛风患者宜吃食物排行榜

34.有益于痛风调理的菜肴

第3法 防治痛风药茶巧调理

1.中医对饮茶养生的认识

2.茶水是延年益寿的法宝

3.现代药茶的概念与作用

4.了解药茶养生疗疾发展史

5.现代药茶的种类和剂型

6.饮用防治痛风药茶注意事项

第4法 防治痛风药粥巧调理

1.药粥都有哪些作用

2.药粥重在健身疗疾

3.药粥是“全科医生”

4.药粥之妙在调理脾胃

5.熬制防治痛风药粥注意事项

6.防治痛风的药粥食疗经验方

7.防治痛风药粥食疗注意事项

第5法 防治痛风药酒巧调理

1.酒为何是古今人的最爱

2.少量饮酒有益于健康

3.历史上酒与药紧密相关

4.药酒的现代概念是什么

5.药酒都有哪些优点

6.有益于防治痛风的药酒经验方

7.痛风患者药酒疗法特别提醒

第6法 痛风与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关系

1.维生素与痛风的关系

2.维生素平衡对尿酸的影响

3.叶酸有什么生理功能

4.痛风患者要防叶酸缺乏

5.维生素E的作用有哪些

6.维生素E与痛风的关系

7.矿物质与痛风的作用

8.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9.痛风患者如何饮食补钾

10.饮食补钙有益防痛风

11.饮食补镁有益防痛风

12.什么是脂类物质

13.痛风忌吃高脂食物

14.糖类与痛风的关系

15.什么是蛋白质

16.蛋白质与痛风的关系

17.痛风患者应选用的蛋白质

18.痛风患者如何合理饮水

19.什么是碱性离子水

20.痛风患者宜喝碱性离子水

21.痛风患者不宜饮用纯净水

22.为什么主张痛风患者多饮水

23.患急性痛风时如何调整营养

第7法 防治痛风运动能助力

1.痛风患者运动调养的原则

2.运动对痛风患者有什么好处

3.痛风患者的运动禁忌证

4.适宜于痛风患者的有氧运动

5.痛风并发偏瘫的患者恢复期如何康复锻炼

6.痛风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如何运动

7.痛风性肩周炎患者如何锻炼

8.痛风患者锻炼要注意什么

第8法 防治痛风心理调适不可少

1.痛风对心理健康有何危害

2.痛风患者如何避免情志刺激

3.痛风患者如何远离不良环境疏导情绪

第9法 防治痛风起居调节要注意

1.痛风患者外出旅游如何防病发

2.痛风患者要劳逸结合

3.痛风患者不宜做哪些工作

4.痛风患者沐浴时要注意什么

5.痛风患者温泉疗养治疗法

第10法 防治痛风按摩有疗效

1.什么叫按摩

2.按摩的基本作用有哪些

3.按摩对手法有哪些要求

4.按摩对体位有哪些要求

5.痛风穴位按摩常用处方

6.痛风经络按摩常用处方

7.按摩治疗痛风要注意什么

8.痛风患者如何耳部按摩进行保健

9.痛风患者如何进行头部按摩保健

第11法 防治痛风日常做足疗

1.足部的养生保健作用

2.足部生物全息与健康

3.组织信息的足部分布

4.足部经络与人体健康

5.足部血液循环与健康

6.足部反射学说与健康

7.痛风患者如何足底按摩进行保健

8.痛风患者如何足疗治疗痛风

9.痛风患者足浴如何治疗痛风

10.痛风患者外洗治疗痛风常用处方

第12法 防治痛风针刺有妙法

1.什么是毫针刺法

2.针刺前的准备

3.毫针进针法

4.常用的运针方法

5.针刺的留针与退针

6.针刺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

7.针刺的注意事项

8.穴位到底是什么

9.针刺治疗痛风常用处方

第13法 防治痛风的艾灸治疗

1.艾灸是治病和养生的有效方法

2.艾灸的六大作用

3.艾灸疗法是如何分类的

4.痛风患者艾炷直接灸的方法

5.痛风患者艾炷间接灸的方法

6.痛风患者艾条灸的方法

7.痛风患者温灸器灸的方法

8.痛风患者艾灸疗法

9.痛风患者针灸并用疗法

10.痛风患者温针灸疗法

第14法 防治痛风的特种针疗法

1.什么是火针疗法

2.火针疗法的操作方法

3.火针疗法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4.刺血疗法的基本原则

5.刺血疗法的优点

6.刺血疗法的主要作用

7.刺血疗法的取穴特点

8.刺血疗法的配穴方法

9.刺血疗法针具介绍

10.刺血疗法术前准备工作

11.刺血疗法适应证和禁忌证

12.刺血疗法的注意事项和意外处理

13.痛风患者刺血疗法常用处方

14.火针结合刺血法治疗痛风常用处方

15.痛风患者刺血加中药治疗法

16.痛风患者刺血合外敷疗法

17.痛风患者艾灸加刺血疗法

第15法 防治痛风耳针疗法

1.什么是耳针疗法

2.耳针疗法防治疾病原理

3.耳部穴位的探查方法

4.痛风病的耳穴诊断方法

5.痛风病的耳穴治疗

第16法 防治痛风的拔罐治疗法

1.拔罐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病法

2.中医拔罐为什么可治疗痛风

3.现代医学对中医拔罐作用机制的认识

4.防治痛风常用的拔罐工具

5.痛风拔罐需要配用的材料

6.拔罐常用的排气方法

7.常见拔罐的方法

8.痛风患者针罐结合法常用处方

9.痛风患者灌肠合针罐疗法

第17法 痛风穴位敷贴治疗法

1.穴位贴敷的理论依据

2.穴位贴敷的作用原理

3.穴位贴敷的配用穴

4.穴位敷贴疗法常用剂型

5.痛风患者敷贴治疗常用处方

6.痛风患者热敷常用处方

7.痛风患者敷搽治疗常用处方

8.痛风急性期冷敷与热敷皆不可取

第18法 防治痛风刮痧及其他疗法

1.刮痧疗法和“痧”的含义

2.传统医学对刮痧是如何认识的

3.现代医学对刮痧的认识

4.生物全息理论对刮痧的认识

5.痛风病刮具介绍

6.刮痧治疗痛风常用处方

7.什么是针刀疗法

8.痛风患者针刀治疗法

9.痛风患者穴位注射治疗法

10.痛风患者激光点灼治疗法

11.痛风患者激光电治疗法

12.痛风患者中药电导入治疗法

13.痛风患者针刺合激光治疗法

第19法 防治痛风的西医治疗

1.常用的抗痛风西药

2.痛风患者要慎用阿司匹林

3.痛风急性发作期如何用药

4.痛风患者宜防吲哚美辛的不良反应

5.痛风间隙期及慢性期如何用药

6.秋水仙碱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7.秋水仙碱有什么不良反应

8.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9.痛风急性发作期能否用降低尿酸的药物

10.使用降低尿酸药物要注意什么

11.使用促尿酸排泄药物要注意什么

12.痛风急性发作不能用膏药镇痛

13.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否用抗生素

14.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如何应用糖皮质激素

15.痛风患者如何碱化尿液

16.急性尿酸性肾病应如何治疗

17.慢性尿酸性肾病应如何治疗

18.痛风致尿酸性尿路结石应如何治疗

19.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20.如何治疗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

21.如何治疗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22.痛风合并高血压病如何用药

23.痛风合并高脂血症如何用药

24.痛风合并冠心病如何用药

25.痛风合并糖尿病如何用药

26.痛风合并肥胖症患者如何用药

第20法 防治痛风的中医治疗

1.中医对痛风发病机制的认识

2.痛风的一般中医辨证分型

3.痛风的中医诊断标准是什么

4.中医如何进行痛风的分期论治

5.痛风定胶囊(片)如何使用

6.痛风舒片(胶囊)抗炎镇痛治痛风

7.安康信能不能治疗痛风

8.当归拈痛丸治痛风性关节炎确有效果

9.痛风的民间单方验方

附录A 痛风的检查方法与诊断标准

附录B 常用食物嘌呤含量(mg/100g)表


精彩书摘

第1法防治痛风必先认识痛风

1.嘌呤与尿酸的关系嘌呤是由核蛋白分解代谢过程产生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5H4N4,无色结晶,在人体内经过脱氨基与氧化过程,最终被分解代谢为尿酸。正常人从饮食中摄取的嘌呤量仅占体内总嘌呤量的20%,其余80%的嘌呤是在机体核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而且从食物中摄取的嘌呤也极少被机体利用,几乎全部转化为尿酸,所以从饮食中获取的嘌呤对尿酸水平的影响极大。

尿酸是人类嘌呤类代谢的最后产物:一部分来自人体内细胞核成分之一的嘌呤分解,约占体内总尿酸的80%;一部分则摄取自含嘌呤的食物,约占体内总尿酸的20%。尿酸一经生成后约有2/3经肾排泄,其余则由肠道细菌分解而排出体外。当尿酸在体内积存,或排出减少时,或两种情况均发生时,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就会不断增加。人体尿酸总量为0.9~1.6g,每日约更新60%,每天产生750mg,酸碱度为5.75。人体内尿酸每日生产量和排泄量大约相等。如果尿酸生成率和排泄速率相当,则血中尿酸浓度可维持于正常范围。

2.血尿酸增高是多种疾病先兆人到中老年,机体代谢常会有一些异常改变,其中血尿酸增高就是反映人体核酸代谢异常的一个常见的实验室征象。中老年人群应把血尿酸测定列入常规检查项目之一,以了解机体核酸代谢的变化。尤其此时很多人的肝肾功能开始走“下坡路”,表现为不同程度排泄功能减退,可使得尿酸排泄在一定程度上受阻,因此,其血尿酸水平往往较以前有所增高。虽然在血尿酸增高的人群中,多数并无明显疾病征兆,也无临床表现。但必须明确认识,血尿酸的增高非好兆头,它可潜在地对心血管构成危害,并且是尿酸代谢异常性疾病诸如痛风、尿酸结石的主要风险指标。因而,一旦检测发现血尿酸增高,无论有无疾病征兆或临床表现,都要提高警惕,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加以防范。当然血尿酸增高还可见于其他的疾病,如白血病、恶性肿瘤、红细胞增多症等可引起体内嘌呤类物质分解代谢加强,导致血中尿酸的水平升高;肾本身的疾病或高血压性心、肾疾病引起肾功能减退,可使尿酸排出受阻,也可导致血中尿酸的水平升高;某些遗传性疾病,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患者,糖异生作用受阻引发低血糖,导致酮体和乳酸生成增多,这些酸性物质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盐而引发高尿酸血症。

3.患了高尿酸血症怎么办高尿酸血症控制得较好,尿酸水平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尿酸在人体内是一种动态平衡,人们每天尿酸值可能不同,因此,对有疑问者应多次检测,判断是否真正血尿酸过高。如果只是偶尔升高,此时不要急于服用降尿酸药物,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也不要停药,而要再重复检查,以确定尿酸是否会持续维持过高水平,找出尿酸增高的诱因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没有痛风关节炎发作的尿酸升高患者,可以依照医生安排,按时定期追踪(至少每年1次)。有痛风发生的患者,应该长期接受药物的治疗及食物控制,持续的服药可避免关节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血尿酸检测方便易行,结果直观可靠,测定尿酸作为常规项目,应在不同时间,排除干扰因素检测,以期找出尿酸过高的原因。只要找到引起尿酸过高的原因,对症下药,调整饮食,就有可能把血尿酸水平控制得很好。具体而言,如果发现患有高尿酸血症应按以下原则处理(图1)。

图1 高尿酸血症处理原则

4.高尿酸血症往往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往往无症状,患者仅表现为高尿酸,并没有关节炎、痛风结石等症状。极少数人是因为先天就缺乏某些代谢酶,即先天性高尿酸体质;一般男性在青春期才容易出现高尿酸体质,女性则在月经停止后才会出现高尿酸体质。大部分人呈现高尿酸体质多不会被发现,因为不痛不痒,也没有不舒服感,且仅有5%~10%最终进展为痛风症才会出现症状,许多人高尿酸体质,一般常在20~30年后才由于外来因素而发病,在第一次发作前有10%~40%的人会有肾结石病情出现。

5.高尿酸血症分为产生过剩和排泄不良(1)产生过剩型:在一般饮食状况下24小时尿中尿酸含量超过800mg。若低嘌呤饮食5~7天之后测量,则是24小时尿液超过600mg。这类原发性痛风患者在痛风人群中不足10%,因此,高嘌呤饮食不是痛风的原发病因,却常常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因。

(2)排泄不良型:在一般饮食状况下24小时尿液中尿酸含量低于800mg。若低嘌呤饮食5~7天之后测量,则是24小时尿液<600mg。绝大多数发生痛风的原因,都是因尿酸盐排泄不足所致,约占90%。

24小时尿液的收集检验,可以作为使用哪一种药物的参考。在一般饮食情况下,以每天由小便排出800mg作为标准:如果>800mg,则称为生产过剩型;若<800mg,则称为排泄不良型。(如果采用低嘌呤饮食5~7天之后再检查,则以600mg为区分标准)

6.常用的血尿酸浓度参考值血尿酸正常值:210~420μmol/L,或<7mg/dl,或男性为0.38~0.42mmol/L(6.4~7mg/dl),女性为0.309mmol/L。

血尿酸超过正常值时称高尿酸血症。37℃,pH 7.4时血浆尿酸饱和度(尿酸盐最高溶解度)为0.38mmol/L。当超过0.38mmol/L则易形成结晶物而沉积在人体的组织中,导致痛风。痛风急性发作期血尿酸常超过420μmol/L(7mg/dl),缓解期可以正常。

在20年前,人类血液中尿酸的正常浓度约是4mg/100ml(237μmol/L)。而现在我们去做健康检查,尿酸浓度在7mg/100ml(420μmol/L)以下时,医生会判定为合格,其实近年来我们血液中尿酸含量已较20年前提高约1倍。此现象显示在生活中,由于工作的紧张状况,导致尿酸的形成与排出方面,已经出现很大的危机。

一般制订尿酸的正常参考值,是以一群人的血中尿酸平均值加上2个标准差为上限,大约有10%的人会尿酸偏高,但这只是一种生化上的异常,不能与痛风混为一谈。



 小贴士

专家提醒患者:虽说尿酸值越高者,患痛风的概率越大。不过有高达30%的病例,都是在尿酸值正常的情况下,仍有痛风的疾病。值得一提的是,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的前、中和后期,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可以没有什么

大幅度的变化,这是由于身体在症状出现以后,进行了自我调节,加速了尿酸的排出。例如痛风急性发作时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可促进尿酸排泄。进水、利尿和药物应用等因素均可影响血尿酸水平。所以千万不能仅以血尿酸的水平作为诊断痛风的唯一标准。


7.测定血尿酸需要注意什么血尿酸的检测关系到痛风的诊断问题,因此,应力求结果正确无误。为做到这一点,在测定血尿酸时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患者应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血送检。避免在吃饱后,尤其是在进食荤菜或高嘌呤食物后抽血,因此时的血尿酸值偏高。严格地说,患者在抽血的前1日即应避免吃高嘌呤饮食,并禁止饮酒。

(2)一些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在抽血前几日即应停用,例如降尿酸类药物阿司匹林、降血压药、利尿药、氯普噻吨等,应至少停药5日以上。

(3)抽血前应避免剧烈活动,如奔跑、快速登楼、负重或挑担等,因为剧烈运动可使血尿酸升高。

(4)由于血尿酸浓度有时呈波动性,故一次血尿酸测定正常不能否定高尿酸血症,应多测几次。

8.什么是24小时尿液收集法痛风患者建议尿液24小时收集时间是从早上8点(或7点)起到隔天早上8点(或7点)止,总共24小时整。要完全收集,否则会影响尿液总量计算的准确性。收集期间不要喝咖啡、茶及巧克力,也勿服维生素C及碳酸氢钠(小苏打)。收集瓶需加盖置于冰箱下层冷藏,但不可有结冰现象。收集第一天早上8点(或7点)无论您有无尿意,都要解光小便丢弃,这是不要的。从此以后24小时中任何时候解出的小便都要放入收集瓶中,不可遗漏,否则要重留。第二天早上的8点(或7点)无论您有无尿意,也要准时上厕所排尿,这次解出来的小便要放入收集瓶中,这是医院需要的。收集好24小时小便后,须观察测量尿液的总量并将它记录于检验单上,然后要先把尿液摇晃均匀,再立刻倒出一小部分装于检验试管内,送至医院检验科检查。

9.血尿酸增高不一定引发痛风血中尿酸的增高,虽然可以帮助痛风的诊断,但应注意到引起血尿酸增高的其他因素,如进食高热量、高嘌呤的饮食、饥饿及饮酒、噻嗪类利尿药、小量阿司匹林药物等,都能使血中尿酸增高,故不能因一次血尿酸值增高认为是痛风。其实,即使血中尿酸增高,也可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这种情况在痛风出现以前可以长期持续存在,而且有高尿酸血症者,不一定全都发展成为痛风,但痛风患者在其病程中的某一阶段必将有高尿酸血症的存在。据研究,高尿酸血症患者只有5%~12%最终发展为痛风,绝大多数患者终身不发作。所以,测出的血尿酸应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X线检查、关节滑液检查尿酸盐结晶等加以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是否患痛风的诊断。

10.什么是痛风痛风是由遗传性和(或)获得性因素引起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痛风的发生是因体内的嘌呤代谢异常,引起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受阻引起高尿酸血症,在其他多因素综合作用下最终导致尿酸钠盐沉积在关节腔、肌腱、软骨或肾组织等处,引起红、肿、热、痛表现,严重的会发展到关节变形等症状,具有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典型表现。痛风多见于超过30岁的男性,少见于绝经期后女性。

11.痛风的临床表现特点有哪些痛风患者常有一些比较典型的表现特点,常见的如下。

(1)年龄方面:多发于50岁以上、肥胖男性,少数见于绝经后女性,男女比例为20∶1。

(2)发病时间:常在夜间突然急性发作,经数日至1~2周症情缓解。

(3)发病部位:主要侵犯周围单一小关节。首次发作多为((足母))趾,此后可累及足背、踝、膝、手指、腕关节等,呈游走性。

(4)发病症状:病变关节红、肿、热、痛,关节活动受限,部分伴有发热。

(5)就医结果:如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常反复发作,发展为多个关节受累,关节可肥厚、畸形、僵硬。

(6)病理变化:在耳郭、关节附近骨骼中和腱鞘、软骨内可见皮下组织有大小不等的痛风石,破溃后溢出白色尿酸盐结晶。

(7)进展晚期:可侵犯肾,形成肾结石,甚至造成肾衰竭。

(8)X线检查:后期病变关节附近骨质中出现圆形缺损。

(9)代谢检查:血尿酸含量增高。

12.痛风为什么只发生在人类身上严格地讲,痛风不是只发生在人身上,在哺乳类动物中,痛风只发生在人和猿身上。我们正常人体内的细胞,随时都在进行着不断地新陈代谢,细胞生命都有时限,在衰老死亡以前都会产生新细胞来替代,这样才能维持组织器官的功能正常,衰老细胞要复制一个完全相同的新细胞时,需要完全依靠细胞核的遗传信息来复制,才能复制出功能完全相同的新细胞,细胞核中间这种遗传信息的物质叫核酸。

核酸是协助构成核酸蛋白质的一种辅酶,是细胞生化反应中一种重要物质,蛋白质分解过程中,核酸是代谢的最终产物。在复杂的人体内部生化反应里,体内酶对新陈代谢的影响作用很重要。酶缺乏或酶活性不足都能影响尿酸的生成;人体细胞在衰亡代谢过程中核蛋白不断分解,体内分解过程最终产物也是尿酸;外来食物中,动物性蛋白质(各种肉类)和植物性蛋白质(如豆类)食物食用时都会摄取到蛋白质、嘌呤类物质,代谢后也产生尿酸。一般哺乳类动物中,体内尿酸成分都可分解成尿素,经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一些低等动物,都可将体内尿酸分解成氨与二氧化碳完全排出体外。在生物进化的漫长过程中,哺乳类动物中只有人与猿猴丧失了将全部尿酸溶解排泄的能力,因此,可以说痛风是人和猿类动物的共患疾病。

13.痛风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痛风按照高尿酸血症的形成原因可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类。

(1)原发性痛风:是由于先天性的嘌呤代谢障碍而造成,除少数由于遗传原因导致体内某些酶缺陷外,大都病因未明,患者常伴有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以成年男性居多,女性只占3%~7%,且都发生在停经以后。临床诊疗工作中习惯把“原发性”省略,即通常所说的“痛风”一般都指原发性痛风而言。

(2)继发性痛风:指因核酸的破坏增加或尿酸的排泄减少而造成血清尿酸值上升的情形,多继发于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某些先天性代谢紊乱性疾病等,占痛风的5%~10%。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药物,如呋塞米、乙胺丁醇、水杨酸类(阿司匹林、对氨水杨酸)及烟酸等可引起继发性痛风,酗酒、铅中毒、铍中毒及乳酸中毒等也可引起继发性痛风。

14.痛风病情发展的4个分期痛风是终身性疾病,其病情发展全过程如下。

(1)高尿酸血症期:又称痛风前期,在这一期患者可没有痛风的临床症状,仅表现为血中尿酸数值过高,不曾发生过痛风关节炎。

(2)痛风早期:即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此期由高尿酸血症发展而来,突出的症状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身体某一个或数个关节突然红、肿、热、痛,甚至无法走路,通常在数天内会自行痊愈,如果服用消炎止痛药物,可以迅速解除疼痛及不适,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消失后关节可完全恢复正常,亦不遗留功能损害,但可以反复发作,此期一般无皮下痛风石的形成,亦无明显的肾病变,如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的形成,肾功能正常。

(3)痛风中期:此期由于没有疼痛,因此患者容易失去戒心,痛风性关节炎由于反复急性发作造成的损伤,使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破坏与功能障碍,形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可出现皮下痛风石,也可有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的形成,肾功能可正常或轻度减退。

(4)痛风晚期:出现明显的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皮下痛风石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可以破溃出白色尿盐结晶,尿酸性肾病及肾结石有所发展,肾功能明显减退,可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15.临床上如何诊断急性痛风经常有人以为关节酸痛,就怀疑是痛风,要求医师开检验单,看看血液中的尿酸浓度是否过高。其实痛风的诊断,并不是关节痛加上血液中尿酸值高就符合。根据1980年美国风湿医学会制订的诊断要件,急性痛风的条件如下。

(1)急性关节炎发作超过1次。

(2)发作时,发炎反应在1天内达到最剧烈的程度。

(3)发作时,只侵犯单一关节。

(4)受侵犯的关节发红。

(5)大((足母))趾与足掌间的关节疼痛或肿胀。

(6)发作时,只侵犯一侧大((足母))趾与足掌间的关节。

(7)发作时,只侵犯一侧的足掌关节。

(8)关节出现痛风石。

(9)高尿酸血症,就是血中尿酸过高。

(10)X线摄影时,发现受侵犯关节不对称肿胀。

(11)X线摄影时,发现骨质下的囊肿没有受侵蚀。

(12)发作时,抽出关节液在显微镜下发现尿酸结晶。

(13)发作时,抽出关节液做细菌培养没有发现微生物。

如果急性关节炎发作的情形符合上面的项目越多,诊断为痛风的可能性就越大。

16.什么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当尿酸盐进入关节腔内后,多形核白细胞随即向尿酸盐之处游动进行吞噬作用,而诱发炎症反应,特别是在血尿酸浓度大幅度上下变动时更容易造成急性痛风关节炎。此种情形不来则已,一来就是突然而且猛烈的。通常是在某一关节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包括红、肿、热、痛的现象,并有压痛感。当关节炎之急性期过后,关节表面的皮肤会有局部脱屑的情形且会有痒痒的感觉。头一次发作,50%的患者发生在大足趾关节上,偶尔会同时侵犯2个关节,但很少有对称性的现象。一般而言发现开始有高尿酸血症到第一次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的时间平均在30年左右,而痛风的发作也可能因情绪紧张、各种压力、手术、感染、使用利尿药、饮酒或暴饮暴食等因素而诱发。痛风第一次发作以后如不加以治疗可能要经过好几天甚至数周才能痊愈,第二次发作距离第一次发作的时间一般在6个月到2年之间,可能侵犯到同一关节也可能是别的关节如足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等。以后往往形成间歇性发作,而在两次发作之间患者什么症状也没有,也算是一种的无症状期。到了后来痛风发作的次数愈来愈频,发作的时间也愈长,程度也愈厉害;甚至好几个关节同时发作,并合并发热。

17.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时有哪些特点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常常是急性和突然的。患者多在夜间突然因关节疼痛而惊醒。疼痛可剧烈似刀割,稍微活动疼痛加剧,因而关节活动大受限制。关节局部明显肿胀、充血、皮肤呈桃红色,压之可褪色,并有压痛。有的患者尚出现局部皮肤的感觉异常,如发麻、针刺感、灼热感、跳动感等。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触之发热感,所以大多数患者病变的关节局部怕热,不能盖被或热敷,而喜冷敷。



 小贴士

痛风性关节炎是否造成关节的破坏、畸形和功能障碍,与关节炎的发病次数、频度及每次发病的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如发作的时间很长,频率较高,而且每次发作症状都比较严重,又未及时地治疗,以致发作的时间拖延很长,那么经过多次反复发作之后,必然会造成关节的破坏与畸形。


前言/序言

前言

痛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组代谢性疾病,由于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组织而引起的炎症反应。“风”字则形容其发作和缓解来去匆匆,有发作时惊涛骇浪、缓解时风平浪静之势,所以有“痛风来去如风”之说。

医学界提醒人们:在21世纪,痛风将成为继糖尿病之后人类第二大代谢性疾病,是当今世界逐渐流行的代谢性疾病,也是疼痛疾病的代表病之一。目前,全球痛风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目前痛风发病率为0.51%,其中男性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为1.1%。

痛风对健康的损害、对工作与生活的影响不可低估,痛风最终会把患者的生命慢慢推向终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痛风患者平均寿命比正常人要少20~30年。痛风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上,男性约占95%。痛风初起表现为特征性的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最后可导致关节畸形与功能障碍、皮下痛风结节、肾结石及尿酸性肾病。此外,痛风患者常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冠心病。由于痛风为非根治性疾病,所以该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其危害性极大。

诱发痛风的主要原因与多食美味佳肴,致使身体营养过剩有关。因此,预防和治疗痛风,首先需从调整饮食入手,其次综合调理,方能取得满意疗效。本书从读者实际需求出发,依次论述了痛风的基础知识,以及预防、饮食、运动、心理、起居等痛风防治方法。本书内容新颖、通俗易懂,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知识性,是一本理想的科普通俗读物,适合广大群众了解和预防痛风知识的普及,更适合痛风患者及其家庭阅读参考。


王强虎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