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符號用法及規範詳解,正例、誤例並舉,清楚實用的標點符號使用手冊
1句號(。)
1.1句號的形式
句號的基本形式是小圓圈,是從我國古代的句讀號繼承下來的。它的輔助形式是小圓點,是從西方語文中藉來的,一般用在科技文獻中。因為在科技文獻中,有時用字母加下標的形式錶示量。如果句末恰巧遇到用數字0或者拉丁字母O作下標時,就容易和小圓圈的句號相混。如:在y=a1+a。中,就不知道這個小圓圈是下標0還是句號。所以在科技文獻中句號多用小圓點。例如:
(1)焦耳定律可以用下麵的公式來錶示:Q=I2RT.(初中課本《物理》)
書麵語中使用的小圓點並不都是句號,有些隻是和句號同形。非句號的小圓點,常見的有:
1. 小數點:3.1416 48.52%
2. 下腳點,錶示年月的省略:1993.10.1
3. 下腳點,用在作序號的阿拉伯數字的後邊:
1.2.3.4.……
最近一些年來,科技文獻中的句號使用小圓圈的有增多的趨勢,小圓點句號的存廢還要觀察一段時間再做決定。
1.2句號的主要用法
句號錶示陳述句末尾的停頓。從齣現的位置說,句號是句末點號,它隻能用在句子的末尾,而不能用在句子的內部。要學會使用句號,首先要分清什麼是句子。一個語言格式不論長短,隻要是能夠獨立地錶達相對完整的意思的,就是句子。“我在北大上學”是句子,因為它說明瞭“我”在做什麼。“我在北大上學的時候”不是句子,隻是句子的一部分,因為它沒有說明我在北大上學的時候發生瞭什麼事情。說話的時候,每個句子都帶有一定的語調,前後都有停頓。寫下來的時候,在末尾要用句末點號。
其次,還要知道句子有不同的類型。不同類型的句子帶有不同的語調,要用不同的句末點號。按照作用,句子可以分為四類,就是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陳述句是說明事實的,可以是單句,也可以是復句,末尾都要用句號。例如:
(2)發展循環經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綠色轉型的必由之路。(光明日報2016-12-16)
(3)記者從財政部瞭解到,為支持各地春耕備耕,調動廣大農民種糧積極性,減輕鼕春旱情可能對今年糧食生産的影響,穩定糧食生産,中央財政在強化支農惠農政策的同時,進一步加大瞭重大支農專項資金的預撥力度。(《光明日報》2009-04-19)
(4)病危通知單。(畢淑敏《預約死亡》)
(5)此後又有近處的本傢和遠處的親戚來訪問我。(魯迅《故鄉》)
(2)至(5)這四個陳述句都是單句。再細分,(2)(3)是主謂句,(4)(5)是非主謂句。這四個句子的句末都用瞭句號。
(6)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今天正在積極進行現代化建設。(周有光《中國語文的時代演進》)
(7)鼕日將盡,窗外終於飄起北京入鼕以來的第一場雪。(《人民日報》2009-04-02)
(8)我很想詳細地知道這故事,但阿長是不知道的,因為她畢竟不淵博。(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9)跟照相機隻是把外界景物的圖像映在照相軟片上不同,人眼並不是把投射到視網膜上的圖像一點不漏地傳給大腦,而是先對圖像進行信息加工,抽取綫段、角度、弧度、運動、色度和明暗對比等包含重要信息的簡單特徵,並把它們編製成神經密碼信號,再傳給大腦。(王榖岩《眼睛與仿生學》)
(6)至(9)這四個陳述句都是復句。再細分,(6)(7)是單重復句,(8)(9)是多重復句。它們的末尾也都用瞭句號。
在早期白話文中,文章末尾作者署名的後邊也可以用句號,這種形式現在已經不用。例如:
(10)……
茅盾 1932年12月。(茅盾《子夜·後記》)
1.3句號的誤用
1.3.1少用句號。把幾個句子閤為一個句子。例如:
[* 號錶示這個句子在標點使用上有不妥當的地方。下同。
]*(11)王瑛同誌生前擔任四川省南江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多年從事紀檢監察工作,曾獲“全國紀檢監察係統先進工作者標兵”等多項榮譽,罹患肺癌後,堅持與病魔做頑強鬥爭,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2008年11月27日因病情惡化,在送往醫院途中不幸去世,年僅47歲。
*(12)鞭炮廠說炸傷範曦眼睛的禮花炮外包裝上雖然寫明是他們廠齣品的,但實際上是冒牌貨,他們根本就沒有生産過這種禮花炮,為瞭證明這一點,他們還給記者提供瞭一份全部産品的清單,上麵禮花炮的品種多達五六十種,其中確實沒有名為“金銀滿地”的禮花炮。
(11)說的是三個意思:王瑛同誌獲得的榮譽,患病後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2008年不幸去世。要改成三個句子,第三和第六兩個逗號要改為句號。(12)說的是四層意思:炸傷眼睛的是冒牌貨,他們沒有生産過這種産品,提供産品清單,清單上沒有這種産品。要改成四個句子,第二、第三和第五這三個逗號要改為句號。
*(13)幾天來,我嚮他的遺體告彆瞭,參加瞭他的追悼會,見到瞭他的夫人和子女,我多少次流下瞭眼淚,至今我每每想到他,便是止不住地悲從中來,老淚盈眶,孩子們不大能理解我,他們勸我不要過於哀痛,傷瞭身體。
*(14)8月2日下午5時左右,有一個被自行車撞成腦重傷的小男孩被送到朝陽醫院,這時,正巧副食店的楊經理來醫院探視病人,她走到正處於半昏迷狀態的小男孩身旁,把耳朵貼到男孩子嘴邊,詢問他的姓名、住址,憑著幾句含糊不清的話語,楊經理和好心的司機一起,在派齣所同誌的幫助下,終於找到瞭孩子的傢長,晚10時,孩子做瞭開顱手術,保住瞭性命。
這兩個句子都缺少句號,一逗到底。(13)要改成三個句子。第一句說幾天來參加的悼念活動,第二句說對死者的思念,第三句說孩子們的勸慰。第五和第八兩個逗號要改為句號。另外,“我每每想到他”要改為“我每當想到他”。(14)要改成五個句子。第一句說小男孩被送到醫院,第二句說楊經理見到此事,第三句說楊經理詢問孩子的姓名住址,第四句說找到瞭孩子的傢長,第五句說孩子做瞭手術。第二、第四、第七、第十一這四個逗號都要改為句號。
缺少句號的句子很常見,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誤用呢?一個語言片段,意思和結構都很完整,明明是句子,可有的人就是不願用句號,怕隔斷和下麵意思的聯係。其實這種顧慮是不必要的。一個句群內的幾個句子,彼此之間當然有聯係,沒有聯係怎麼能組織到一起呢?我們要注意的是,聯係有鬆有緊。在聯係較鬆的地方,就應該用句號斷開,這樣會使層次清楚,便於理解。
1.3.2多用句號。把一個句子拆成幾個句子。例如:
*(15)規則規定:五人製足球比賽場地長為38至42米,寬18至22米。球門寬3米、高2米。
*(16)我國地質科學工作者在天山西段發現的近二百個種屬的寒武紀三葉蟲化石和其他海洋生物化石。嚮人們證實,高聳的天山原是浩瀚的大海,距今五億年以前的西天山地區是一個狹長的海峽。
(15)是一個單句,由於多用瞭一個句號,結果成為結構和意義都不完整的兩個句子。第一個句號要改為逗號。“42米”後的逗號改為頓號。這種誤用本來不難發現,可是卻齣現在讀者的麵前。造成的原因可能是作者的粗心,也可能是排校不細。(16)和(15)類似,從開頭到“生物化石”是主語,“化石”的後麵不能用句號斷開。這個句子改正有點睏難。“化石”後麵如果不用逗號,讀起來吃力;如果用瞭逗號,和“證實”後麵的逗號又離得太近,把句子拆得太散。較好的辦法是把這個句子改為兩句:
(17)我國地質科學工作者在天山西段發現瞭近二百個種屬的寒武紀三葉蟲化石和其他海洋生物化石。這些化石嚮人們證實,高聳的天山原是浩瀚的大海,距今五億年以前的西天山地區是一個狹長的海峽。
在復句的分句間多用瞭句號,就會把分句當成瞭獨立的句子。例如:
*(18)産生經費緊張的原因,一個是實在缺得太多。另一個是在教育戰略目標、教育結構和教育經費使用效率上也存在一些問題。
*(19)兩年前,我當兵來到溺水河畔。從事的工作是種菜。
*(20)這項技術的關鍵是攻剋瞭氧氣不能接觸油類的禁區。降低瞭生産成本和氧氣耗量。優於國內任何新的金屬焊割氣。
*(21)盡管森林的破壞會給人類社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但這在一切文明國傢中又是不可避免的。
(18)(19)(20)(21)實際都是一個句子。(18)和(19)的第一個句號要改為逗號。(20)的前兩個句號都要改為逗號。(21)“盡管”和“但”搭配,“但”的前邊就隻能用逗號。如果“但”“但是”的前麵沒有“盡管”“雖然”等連詞搭配,它前邊也可以用句號。例如:
(22)一九一一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廢除瞭封建帝製,創立瞭中華民國。但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曆史任務還沒有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
有時在同一段文字中,誤用句號的兩種情況都存在著。例如:
*(23)兩年以後,這種情況又被他父親知道瞭,他父親認為達爾文“遊手好閑”“荒廢學業”。決定送他到劍橋大學學神學,希望他將來成為“尊貴的牧師”。
(23)第二個逗號要改為句號,第一個句號要改為逗號。
1.4句號的其他用法
1.4.1用在語氣舒緩的祈使句的末尾。祈使句是錶示要求的,要求聽話人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祈使句由於內容不同、對象不同,所帶的語氣也不相同,有的舒緩,有的強烈。語氣舒緩的祈使句,在末尾要用句號。例如:
(24)“把你的手伸到床右邊褥墊底下。”她不容置疑地指示我。(畢淑敏《預約死亡》)
(25)“蘭醫生,托您給我帶個話。”鬱容鞦突然扶著床沿睜開眼,聲音清朗得如同嬰兒的第一聲啼哭。(畢淑敏《女人之約》)
1.4.2用在語氣舒緩的反問句的末尾。反問句是特殊的疑問句,特點是明知故問,隻問不答。末尾通常用問號(參見2.2.2),語氣強烈的也可以用嘆號(參見3.2.2),語氣舒緩的就可以用句號。例如:
(26)小丁說:“沒錢的換有錢的,還能不同意。你也得注意。”(何申《年前年後》)
(27)我對曾祺、鬆卿說:“這個年過得真夠慘的瞭。”曾祺說:“有雞吃就行瞭,還要吃什麼。”(何孔敬《長相思——硃德熙其人》)
(26)“還能不同意”是反問句,意思是“不能不同意”“一定同意”。(27)“還要吃什麼”是反問句,意思是“不要吃什麼”。
我過去總覺得標點符號不過是些小小的、可有可無的點和綫,但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它們是中文書麵語的“骨架”和“呼吸”。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平易近人,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作者擅長用生活中的例子來解釋抽象的語法規則,比如,他們用對比兩條不同標點方式的新聞標題,立刻就能讓讀者明白標點符號如何影響信息傳遞的效率和準確性。這種“化繁為簡”的能力,是任何一本好的工具書都必須具備的特質。我甚至發現,通過關注標點,我開始有意識地注意自己日常郵件和信息中的錶達方式,這無疑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隱性學習”過程。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方,那一抹沉穩的墨綠色調讓人感到一種知識的厚重感,但同時又不失現代氣息。翻開內頁,紙張的質感相當不錯,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便是長時間盯著看也不會感到明顯的視覺疲勞。我尤其欣賞它排版的精妙之處,無論是字體的選擇還是行距的把握,都體現瞭編者在細節上的用心。這本書的裝幀也十分牢固,感覺可以經受住反復翻閱的考驗,很適閤那些喜歡把書帶在身邊、隨時隨地學習的讀者。從第一印象來看,這完全是一本值得收藏和細細品讀的工具書,它散發齣的那種“專業感”是很多同類書籍所不具備的。整體而言,對這本書的物理形態和初步的閱讀體驗給予滿分好評,這為接下來的深入學習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這本書的增訂部分做得尤為齣色,看得齣作者團隊在緊跟時代變化方麵付齣瞭巨大的努力。我特彆留意瞭關於網絡用語和新媒體寫作中齣現的新標點符號現象的討論,這部分內容的處理既保持瞭規範性,又兼顧瞭現實的靈活性。很多工具書更新緩慢,但這本書似乎總能走在前麵,及時收錄那些正在形成或已經固化的新習慣。這一點對於我這種需要處理大量現代文本的人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它提供的建議非常實用,不是空泛的理論,而是具體的、可操作的指導方針,讓我們在麵對快速變化的語言環境時,依然能保持清晰和準確的錶達,這纔是工具書的終極價值所在。
評分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可操作性”與“全麵性”達到瞭近乎完美的平衡。我試著挑瞭一些平時寫東西時最容易齣錯的幾類問題去書中查找驗證,無論是逗號的省略規則,還是分號與冒號的精確區分,每一個疑問都得到瞭詳盡且帶有例證的解答。更棒的是,它不是隻告訴你“該用什麼”,還會解釋“為什麼該用這個”,這種追本溯源的講解方式,幫助我從根本上理解瞭標點符號背後的邏輯。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中文寫作的信心得到瞭極大的提升,不再是機械地套用規則,而是帶著一種理解和欣賞的心態去使用每一個符號。這是一本真正能夠提升個人書麵錶達質量的寶典,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文字有要求的人。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組織邏輯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我花瞭整整一下午的時間來研究它的目錄結構,發現編者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知識點,而是構建瞭一個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知識體係。從基礎概念的界定開始,然後是復雜場景下的應用案例分析,最後甚至還探討瞭某些標點符號在特定文學流派中的“非標準”用法,這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它不像那種乾巴巴的規則手冊,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在你迷茫時適時地給予引導,在你睏惑時提供清晰的路徑。特彆是書中關於“語氣助詞”與“句末標點”配閤使用的那幾個章節,分析得入木三分,讓我對中文錶達的微妙之處有瞭全新的認識,這種深度和廣度讓人印象深刻。
評分果然是一本好書,引人入勝。
評分不錯的工具書,學術上很嚴謹
評分不錯的工具書,學術上很嚴謹
評分哈哈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評分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東西,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我為什麼每個商品的評價都一樣,因為在京東買的東西太多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我統一用段話作為評價內容。京東購物這麼久,有買到很好的産品,也有買到比較坑的産品,如果我用這段話來評價,說明這款産品沒問題,至少85分以上,而比較差的産品,我絕對不會偷懶到復製粘貼評價,我絕對會用心的差評,這樣其他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會作為參考,會影響該商品銷量,而商傢也會因此改進商品質量。
評分不錯的工具書,學術上很嚴謹
評分果然是一本好書,引人入勝。
評分一直沒有係統學過標點符號,希望有用
評分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東西,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我為什麼每個商品的評價都一樣,因為在京東買的東西太多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我統一用段話作為評價內容。京東購物這麼久,有買到很好的産品,也有買到比較坑的産品,如果我用這段話來評價,說明這款産品沒問題,至少85分以上,而比較差的産品,我絕對不會偷懶到復製粘貼評價,我絕對會用心的差評,這樣其他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會作為參考,會影響該商品銷量,而商傢也會因此改進商品質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