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热门的旅游胜地——岘港,有充满乡愁与纷乱的小路的河内老城区,有种类繁多的美食,有优雅的越南袄代,有充满魅惑的甜品……
《走遍全球 越南》是“走遍全球”系列的重要品种之一,该书由12个特辑、南部、中部、北部、旅行的准备与技巧、越南百科以及专栏等构成。全方位地展现了越南的不同面貌,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同时本书也保持了走遍全球系列一贯的翔实全面的特色,是兼具文化性的精品指南宝典。
南部39
胡志明市 40
芽庄 102
归仁 108
藩朗 108
邦美蜀 124
大叻 130
藩切 140
美奈 142
古芝 148
西宁 150
头顿 151
美荻 158
槟知 161
永隆 164
茶荣 166
芹苴 168
朔庄 174
龙川 176
朱笃 179
金瓯 181
迪石 181
河仙 184
富国岛 187
昆岛 191
中部193
顺化 194
岘港 214
会安 229
北部247
河内 248
钵场 274
万福 275
东湖 275
唐霖 276
东奇木工村 276
橘洞刺绣村 / 胜利村 276
枚州 276
宁平 308
下龙湾 312
海防 321
涂山 323
沙巴 325
北河 329
老街 336
奠边府 338
谅山 342
同登 342
高平 344
旅行的准备和技巧 347
旅行信息的收集 348
护照办理方法 349
签证办理方法 349
旅行线路 350
旅行预算 352
越南的气候 354
旅行的工具和服装 356
入境手续 358
出境手续 360
机场指南 363
国内交通 366
酒店事宜 372
货币和兑换 375
邮政和电话 377
旅行的健康管理 379
越南百科383
地形和自然 384
越南人的身份认同 385
多民族国家越南 387
少数民族多美女 388
越南的文化 390
越南歌曲 396
越南人的信仰 398
专栏
拥有各种表情的胡志明市街道 53
滨城市场附近的夜市 61
在人气连锁咖啡馆里品尝越南咖啡 76
胡志明市潮流发源地“3A Station” 82
在烹饪教室体验越南美食文化 87
芽庄艺术之旅——黑白照片画廊鉴赏107
当地特产酒类——来大叻的话,一定要尝一尝139
精灵溪流“仙泉”143
水上集市快乐游171
湄公河三角洲野生鸟类栖息地186
观看海龟产卵 192
一定要尝一尝!会安三大名吃236
会安不可思议的水 246
老城区河内三十六行街(卷头特辑→ p.12)256
从河内出发的自选行程 281
下龙湾 1 晚 2 天的游船之旅318
探访少数民族的故乡 徒步之旅 333
在人气连锁咖啡馆里品尝越南咖啡 335
增值税退税制度362
农历新年的越南 362
越南村落的构成 387
关于越南的世界遗产393
占婆王国和占婆遗迹 394
占婆建筑小知识395
融合在一起的多元化宗教信仰399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异域风情的大门,虽然我手上拿的不是那本大家都在谈论的“走遍全球 越南”,但光是封面上那抹热烈到让人心跳加速的红色,就已经勾起了我对东南亚那片神秘土地无尽的遐想。我最近沉浸在另一本关于“亚马逊雨林生存指南”的厚重著作中,那本书的笔触极其细腻,每一页都仿佛带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和未知的野兽低吼。作者用近乎科学家的严谨,详尽地描述了如何辨识有毒植物,如何搭建简易庇护所,甚至配有大量手绘的动物足迹图谱。最让我震撼的是其中关于河流生态系统的章节,那种对自然界宏大叙事的敬畏感,让人类自身的渺小暴露无遗。它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旅游手册,而是一本让你真正理解如何与极端环境共存的生存哲学读本。我甚至开始在后院尝试辨认几种本地的蕨类植物,尽管我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但精神上已经随着书中的文字深入到了那片绿色的心脏地带。这本书的插图质量堪称艺术品,那种手绘的铅笔线条和水彩晕染,比任何高清照片都更能捕捉到热带雨林那种难以言喻的生命力和压抑感。
评分说来惭愧,我最近正在啃一本非常晦涩难懂的“北欧神话中的创世与诸神黄昏的符号学解读”。这本书完全脱离了大众流行的、英雄史诗般叙事的层面,而是像解剖学一样,把每一个神祇的形象、每一件神器的传说都拆解成最基础的文化符号进行分析。作者大量引用了古冰岛语的原始文本,论证过程极其繁复,需要不断的对照注释。比如,他会花上好几页纸来解释“梣树伊格德拉修”的宇宙结构与古日耳曼萨满教中树木崇拜之间的隐秘联系。阅读它需要的不是体力,而是智力的耐力和对深层文化内核的探求欲。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旅行,不如说是一场深入人类集体潜意识的考古挖掘。它教会我,即便是最古老的故事,也可以被用全新的、近乎科学的方式去重新审视和理解,那种抽丝剥茧的智力快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最近迷上了一本老旧的、装帧有些粗糙的关于“中古欧洲城堡建筑史”的译本。这本书的重点完全不在于旅游观光或者当地美食,而是深入到石头和灰浆的层面,探讨不同时期防御工事的演变。它用非常学术化的语言,详细剖析了诺曼式拱顶到哥特式飞扶壁的结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权力结构和军事需求。每当读到关于挖掘护城河、设置瓮中之鳖陷阱的章节时,我都能想象出那个冷酷而充满算计的年代。书中的图解极其专业,那些复杂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如果不仔细对照文字解释,简直像看天书。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教会我如何“阅读”一座建筑,如何从冰冷的墙体中解读出历史的温度和人物的命运。它需要极大的专注力,因为它充满了年代考证和术语解释,但一旦你进入那个节奏,世界就变得异常清晰和有条理。这种对深度和细节的极致追求,是任何快速浏览式的游记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我手头正在读的这本,主题极其小众,叫《全球顶级奶酪制作工艺与风土人情速览》。这本书完全是为那些对发酵和微生物有着病态迷恋的人准备的。它不像一般的烹饪书那样简单给出配方,而是像田野调查报告一样,记录了从比利牛斯山脉深处的一个小村庄,到意大利撒丁岛某个隐秘农场的传统制作流程。书中详细描述了不同地区特有的霉菌菌株如何影响奶酪的最终口感,以及当地放牧的牛羊吃的特定草料如何赋予了奶酪独一无二的“风土味”(Terroir)。大量的专业术语,比如“淋洗”、“结块”、“熟成室的湿度控制”,让人感觉像在学习一门古老的炼金术。最有趣的是,每一章节都会穿插当地牧民关于奶酪的民间传说和节日习俗,这种硬核的技术知识与淳朴的生活片段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化学反应。它让我意识到,即便是最简单的食物,背后也蕴含着跨越千年的智慧和对土地的深刻理解。
评分我最近一头扎进了这本关于“二十世纪初上海月份牌画风流变”的精装画册里。这本书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充满了香艳与摩登交织的张力。它不是单纯展示那些穿着旗袍的月份牌女郎,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商业广告插画如何融合了西方艺术思潮,比如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风格,同时又根植于本土的审美趣味。书中的排版设计本身就极具风格,大量的艺术品高清复制,色彩的饱和度和细腻程度令人惊叹。文字部分则充满了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视角,探讨了这些图像如何塑造了当时城市中产阶级的想象和消费欲望。看着那些海报上女子精致的妆容和若隐若现的丝绸,我仿佛能闻到旧上海的脂粉气和黄浦江上的汽笛声。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商业宣传品,也能成为研究一个时代社会心理的珍贵材料。它的叙事是流动的、充满美感的,和那种侧重地理和路线的指南书完全是两个世界。
评分已经成为我的收藏书了,但是用纸一直是个诟病。
评分不错
评分已经成为我的收藏书了,但是用纸一直是个诟病。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已经成为我的收藏书了,但是用纸一直是个诟病。
评分不错
评分已经成为我的收藏书了,但是用纸一直是个诟病。
评分已经成为我的收藏书了,但是用纸一直是个诟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