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华图教育·医疗卫生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用书:医学基础知识(卫生基础知识)

2018华图教育·医疗卫生系统公开招聘考试用书:医学基础知识(卫生基础知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华图教育 著
图书标签:
  • 医疗卫生
  • 公共卫生
  • 医学基础知识
  • 卫生基础知识
  • 华图教育
  • 招聘考试
  • 教材
  • 2018
  • 医学
  • 公共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ISBN:9787505144255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996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供2018年参加医疗卫生系统公考招聘考试的考生备考使用,全书依据考纲和真题进行修订,知识点详尽,重点、难点知识总结到位,考生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老师的串讲视频,重点考点配有对应的真题,以达到讲练结合、巩固记忆的目的。

作者简介

华图教育以打造公职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教研教学为核心,主要培训项目有中央和地方公务员招录考试、事业单位、政法干警等和政府部门区域规划、政府应急管理等项目培训,每年辅导各类学员数十万人次。

目录

一篇系统解剖学
一章运动系统1
一节骨学1
第二节关节学6
第三节骨骼肌8
第二章内脏学10
节消化系统10
第二节呼吸系统16
第三节泌尿系统19
第四节生殖系统21
第五节腹膜23
第三章脉管系统24
节心血管系统24
第二节淋巴系统28
第四章感觉器29
节视器29
第二节前庭蜗器31
第五章神经系统34
节中枢神经系统34
第二节周围神经系统38
第三节运动传导通路42
第六章内分泌系统43
真题过关演练45
第二篇生物化学
章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48
节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48
第二节核酸的结构与功能51
第三节酶54
第二章物质代谢及其调节58
节糖代谢58
第二节脂质代谢60
第三节生物氧化62
第四节氨基酸代谢63
第五节核苷酸代谢64
第三章遗传信息的传递65
节DNA的生物合成65
第二节RNA的生物合成(转录)67
第三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67
第四节基因表达调控69
真题过关演练70
第三篇生理学
章绪论73
节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73
第二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74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75
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75
第二节细胞的电活动77
第三节肌细胞的收缩78
第三章血液80
节血液生理学概述80
第二节血细胞生理81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82
第四节血型和输血原则83
第四章血液循环84
节心脏的电生理学及生理特性84
第二节心脏的泵血功能86
第三节血管生理88
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89
第五节冠脉循环91
第五章呼吸92
节肺通气92
第二节肺换气和组织换气94
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95
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96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97
节概述97
第二节胃内消化98
第三节小肠内消化99
第四节大肠的功能101
第五节吸收101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103
节能量代谢103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104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106
节概述106
第二节尿的生成107
第三节尿生成的调节109
第四节清除率和排尿反射109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111
节眼的视觉功能111
第二节位听觉器官112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114
节神经元114
第二节突触传递115
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116
第四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16
第五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17
第十一章内分泌与生殖119
节激素及其分类119
第二节下丘脑和垂体的内分泌120
第三节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内分泌121
第四节糖皮质激素123
第五节胰岛内分泌123
第六节性腺与生殖125
真题过关演练127
第四篇病理学
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30
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130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132
第三节损伤的修复135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37
节充血和淤血137
第二节血栓形成138
第三节栓塞139
第四节梗死140
第三章炎症141
节炎症概述141
第二节急性炎症143
第三节慢性炎症144
第四章肿瘤146
节肿瘤概述146
第二节肿瘤的命名和分类147
第三节肿瘤的生长和扩散148
第四节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149
第五节常见肿瘤149
第六节癌前疾病(或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150
第七节肿瘤的原因和发生机制150
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152
节动脉粥样硬化152
第二节高血压154
第三节风湿病155
第四节感染性心内膜炎155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157
节肺炎157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8
第三节肺硅沉着病159
第四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59
第五节肺癌160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162
节慢性胃炎162
第二节消化性溃疡162
第三节门脉性肝硬化163
第四节消化系统常见肿瘤163
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166
节肾小球肾炎166
第二节肾盂肾炎168
第三节肾和膀胱常见肿瘤169
第九章生殖系统与乳腺疾病170
节子宫颈癌及滋养层细胞肿瘤170
第二节乳腺癌171
第十章常见传染病与寄生虫病173
节结核病173
第二节病毒性肝炎174
第三节伤寒175
第四节细菌性痢疾176
第五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流行性乙型脑炎177
第六节阿米巴病178
第七节血吸虫病178
真题过关演练180
第五篇诊断学
章常见症状183
节发热183
第二节水肿185
第三节咳嗽与咳痰185
第四节咯血186
第五节呕血与便血187
第六节疼痛188
第七节发绀190
第八节呼吸困难190
第九节心悸191
第十节恶心与呕吐192
第十一节腹泻193
第十二节黄疸193
第十三节少尿、多尿与血尿194
第十四节意识障碍195
第二章体格检查197
节基本方法197
第二节一般检查199
第三节头颈部检查202
第四节胸部检查204
第五节腹部检查210
第六节脊柱与四肢检查213
第七节神经系统检查214
第三章实验诊断与辅助检查216
节血常规检测216
第二节排泄物检测218
第三节心电图检查220
第四节内镜检查222
真题过关演练224
第六篇药理学
章药理学总论227
节药物代谢动力学227
第二节药物效应动力学229
第二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物232
节胆碱受体激动药232
第二节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233
第三节M胆碱受体阻断药235
第四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237
第五节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239
第三章麻醉药242
节局部麻醉药242
第二节全身麻醉药243
第四章镇静催眠药245
节苯二氮类245
第二节巴比妥类245
第五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247
节抗癫痫药247
第二节抗惊厥药248
第六章抗帕金森病药249
节拟多巴胺类药249
第二节抗胆碱药250
第七章抗精神失常药251
节氯丙嗪251
第二节碳酸锂252
第八章镇痛药253
节吗啡253
第二节哌替啶255
第九章解热镇痛抗炎药256
节阿司匹林256
第二节对乙酰氨基酚257
第十章钙拮抗药258
节钙拮抗药的分类258
第二节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58
第十一章抗心律失常药260
节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260
第二节常用抗心律失常药260
第十二章利尿药263
节高效利尿药263
第二节中效利尿药264
第三节低效利尿药265
第十三章抗高血压药266
节抗高血压药物分类266
第二节常用抗高血压药266
第十四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268
节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268
第二节强心苷类269
第十五章抗心绞痛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271
节抗心绞痛药271
第二节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272
第十六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273
节抗凝血药及抗血小板药273
第二节纤维蛋白溶解药及凝血药274
第三节抗贫血药275
第四节血容量扩充药276
第十七章组胺受体阻断药277
第十八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279
节平喘药279
第二节镇咳药281
第十九章抗消化性溃疡药282
第二十章糖皮质激素类药284
第二十一章抗甲状腺药287
第二十二章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289
节胰岛素289
第二节口服降血糖药290
第二十三章抗微生物药292
节β�材邗0防嗫股�素292
第二节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294
第三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294
第四节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295
第五节人工合成的抗菌药296
第六节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297
第二十四章抗结核病药、抗疟药与
抗恶性肿瘤药298
节抗结核病药298
第二节抗疟药299
第三节抗恶性肿瘤药299
真题过关演练301
第七篇医学微生物学
章微生物概述305
节微生物的种类305
第二节消毒与灭菌306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308
节细菌学308
第二节细菌的生理311
第三章病毒的基本性状313
真题过关演练315
第八篇医学免疫学
章绪论319
第二章抗原321
第三章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323
节免疫器官323
第二节免疫细胞324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与补体系统327
节免疫球蛋白327
第二节补体系统329
真题过关演练331
第九篇医学伦理学
章医学伦理学概述335
节医学道德与医学伦理学335
第二节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与范畴337
第三节医学伦理道德的评价与监督339
第二章医学伦理学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341
节医患关系中的伦理道德341
第二节预防医学工作中的伦理道德342
第三节临床诊治工作中的伦理道德343
第四节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道德345
第五节卫生管理工作中的伦理道德345
第六节特殊人群诊治工作中的伦理道德346
第七节生育生殖与临终关怀的伦理道德348
真题过关演练351

精彩书摘

  节骨学
  一、总论
  (一)骨的分类
  成人有 206块骨,依据其存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按形态,骨可分为4类:
  长骨
  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分为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有空腔称髓腔,容纳骨髓。两端膨大称骺
  短骨
  形似立方体,多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较灵活的部位,如腕骨和跗骨
  扁骨
  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如颅骨和肋骨
  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如椎骨。有些不规则骨内有腔洞,称含气骨,如上颌骨
  (二)骨的构造
  长骨的构造
  (单选)在长骨损伤后对其恢复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A. 骨骺B. 骨质
  C. 骨膜D. 骨髓
  【答案】 C
  1.骨质由骨组织构成,分密质和松质。
  2.骨膜除关节面的部分外,新鲜骨的表面都覆有骨膜。骨膜可分为内、外两层。骨膜具有产生新骨质、破坏原骨质和重塑骨的功能。发生骨折,骨膜成骨功能重新促进骨折的修复愈合。
  3.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内含发育阶段不同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血细胞,呈红色,称红骨髓,有造血功能。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二、躯干骨
  躯干骨包括 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骨。它们分别参与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构成。
  (一)椎骨
  幼年时为32或33块,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3~4块。成年后5块骶椎融合成骶骨,3~4块尾椎融合成尾骨。
  1.椎骨的一般形态椎骨由前方短圆柱形的椎体和后方板状的椎弓组成。
  椎体
  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椎体后面微凹陷,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各椎孔贯通,构成容纳脊髓的椎管
  椎弓
  弓形骨板,紧连椎体的缩窄部分,称椎弓根。根的上、下缘各有一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两侧椎弓根向后内扩展变宽,称椎弓板。由椎弓发出7个突起:1个棘突、1对横突、2对关节突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颈椎:椎体小,横突根部有横突孔。第2~6颈椎的棘突短,末端分叉。第1颈椎又名寰椎,呈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及侧块组成。第2颈椎又名枢椎,特点是椎体向上伸出齿突。第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别长,末端不分叉,活体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颈椎(寰椎)上面
  第二颈椎(枢椎)上面
  第七颈椎(隆椎)上面
  (2)胸椎: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胸椎
  (3)腰椎:椎体粗壮,椎孔呈卵圆形或三角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各棘突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可在此处作腰椎穿刺术。
  (4)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略弯曲。
  (5)尾骨:由3~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
  ……

前言/序言

  为优化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员队伍结构,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单位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全国各地医疗卫生单位根据原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的要求,公开招聘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了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开招聘考试。应试者必须具备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以及综合分析能力、逻辑判断推理能力、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等。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涉及领域广、内容多,不仅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又称综合基础知识、综合知识,含公共卫生知识),也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应试者要想在短期内快速掌握所考知识,难度较大,而且考试对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考技巧要求较高。因此,广大应试者在掌握考试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科学、规范、专业的考前训练,以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解题思路和技巧,有针对性地提高和强化应试能力。
  鉴于这一形势,华图教育在深入分析、研究全国各地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和考情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要求,编写了一套适合广大应试者复习备考使用的辅导书。本套辅导书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卫生基础知识)》、《护理学专业知识》、《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汇编+全真模考试卷》、《护理学专业知识历年真题汇编+全真模考试卷》、《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历年真题汇编+全真模考试卷》、《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汇编+全真模考试卷》,共8本。
  本套辅导书具有以下特点:
  ,密切结合各地考情,符合不同地区考生需求。本套辅导书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各地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信息和考试真题的基础上,综合众多专家的命题思路和命题实践,创造性地将考试的理论知识点和命题实践相结合,在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及预测的基础上突出展现了各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从而有利于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符合考生需求。
  第二,基础知识阐述全面,试题精讲翔实。本套辅导书依据各地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考公告的要求,对考试中涉及的各类知识点均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讲解,利于考生考前复习和巩固知识。同时,试题的设置完全以各地历年考试真题为依托,从不同角度以不同题型考核相应的知识点,使考生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试题类型并得到相应的练习。
  第三,知识总结列表,加深记忆效果。本套辅导书在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及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应试者的备考需求,把繁琐的知识点以列表的形式呈现,书中的表格凝聚着华图名师多年教研成果,让考生一目了然,能够加深记忆,同时也能让考生在比较记忆的同时全面的理解考试内容,加深印象,帮助考生获得佳成绩。
  第四,真题全面解析,模拟命题精准。历年真题汇编由华图名师精心解析,对考点全面解释,以便应试者能深刻领会命题人的命题思路,真正理解各知识点。全真模考试卷紧扣大纲和教材,命题精准,解析精辟。编者在对大纲和教材以及真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真题的难度和形式精心命题,并由专家进行了答案精析,举一反三。应试者在答题时可以全面巩固考纲中的知识点,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总之,本套辅导书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对考生快速提高考试成绩具有极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纰漏和瑕疵,敬请广大应试者、读者来电来函,予以批评和指正。

《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学》 本书旨在系统性地梳理与深化临床医学知识体系,聚焦于常见疾病的诊断思路、方法及鉴别诊断策略。内容涵盖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肾脏内科、血液内科、感染科、肿瘤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急诊医学以及全科医学等多个专科领域。本书以患者为中心,强调临床思维的培养,引导读者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入手,逐步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并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最终做出准确的诊断。 第一部分:诊断学总论 本部分将详细阐述临床诊断学的基本概念、诊断方法学以及诊断思维模式。 第一章 临床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介绍诊断学的定义、目的、发展历程,以及诊断过程中的伦理原则和循证医学的应用。强调诊断是医疗过程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后续治疗的成败。 第二章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详细讲解如何进行系统、全面的病史采集,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月经史、婚育史等。深入剖析体格检查的每一个环节,从望、闻、问、切到专科体检,强调细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中发现重要的临床线索。 第三章 辅助检查的合理应用与解读: 系统介绍各类常用辅助检查技术,包括影像学检查(X线、CT、MRI、超声)、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粪便、分泌物)、病理学检查(活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心电图、脑电图、神经电生理检查等。重点讲解各项检查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如何准确解读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第四章 临床思维与诊断思路: 探讨构建临床思维框架的重要性,包括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多种思维模式。分析常见疾病的典型症状、体征,以及非典型表现,指导读者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临床信息中提取关键要素,形成初步的诊断假设。 第二部分:各专科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部分将分章节详细阐述各个临床专科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难点。 一、内科系统 第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肺炎、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肺癌、气胸、胸腔积液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重点分析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的鉴别要点,以及胸部影像学、肺功能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 第六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肠道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感染性腹泻)、肝脏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癌)、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疾病(胰腺炎)等。重点分析腹痛、腹泻、便秘、黄疸、呕血、黑便等症状的鉴别诊断,以及胃镜、肠镜、腹部影像学检查的应用。 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重点分析胸痛、心悸、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的鉴别要点,以及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中的价值。 第八章 肾脏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肾结石、肾脏囊肿、肾功能衰竭(急、慢性)等。重点分析血尿、蛋白尿、水肿、少尿、尿毒症症状的鉴别,以及尿液分析、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肾活检的必要性。 第九章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糖尿病(1型、2型)、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肾上腺疾病(库欣综合征、艾迪生病)、垂体疾病、甲状旁腺疾病、痛风、电解质紊乱等。重点分析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水肿等症状的鉴别,以及激素水平测定、糖耐量试验等检查的应用。 第十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碍等。重点分析贫血、出血、感染、发热等症状的鉴别,以及血常规、骨髓穿刺、淋巴结活检的重要性。 第十一章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全身性感染、局部感染、发热性疾病的诊断思路,以及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的常见疾病。重点关注病原学检查、血培养、影像学检查以及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疗效的评估。 第十二章 变态反应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血管炎等。重点分析关节疼痛、皮疹、发热、脏器损害等症状的鉴别,以及血沉、C反应蛋白、自身抗体等免疫学检查的应用。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癫痫、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周围神经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重点分析头痛、头晕、意识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等症状的鉴别,以及神经影像学、脑电图、脑脊液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的重要性。 二、外科系统 第十四章 外科总论与急腹症的诊断: 介绍外科疾病的诊断特点,重点讲解急腹症的常见原因(如阑尾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胰腺炎、胆囊炎、异位妊娠破裂等),以及如何通过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快速做出诊断。 第十五章 腹部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胃肠道肿瘤、疝、腹壁疾病、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症、胆道结石与肿瘤、胰腺疾病的外科治疗适应症等。 第十六章 普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重点关注乳腺疾病(良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结节、肿瘤)、疝(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周围血管疾病(下肢静脉曲张、动脉闭塞)等。 第十七章 骨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骨折与脱位、骨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症、骨肿瘤、骨质疏松症等。重点分析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的鉴别,以及X线、CT、MRI在诊断中的作用。 第十八章 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肿瘤、尿失禁等。 第十九章 胸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肺部肿瘤、气胸、纵隔肿瘤、食管疾病(良恶性肿瘤、贲门失弛缓症)等。 三、妇产科学 第二十章 妇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月经失调、妇科炎症(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卵巢癌等。重点分析异常阴道出血、下腹痛、白带异常等症状的鉴别,以及妇科超声、宫腔镜、腹腔镜、TCT、HPV检查的应用。 第二十一章 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早孕诊断、异位妊娠、先兆流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过少、过期妊娠等。重点分析产前检查、超声检查、胎心监护在监测胎儿健康中的作用。 四、儿科学 第二十二章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儿童呼吸道感染(感冒、肺炎)、消化道感染(腹泻)、川崎病、儿童期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猩红热、水痘、麻疹等。重点关注儿童特有的疾病特点,以及生长发育异常的评估。 五、其他专科 第二十三章 皮肤性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玫瑰糠疹、带状疱疹、梅毒、淋病、艾滋病等。 第二十四章 眼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屈光不正等。 第二十五章 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鼻炎、鼻窦炎、中耳炎、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眩晕症等。 第二十六章 口腔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涵盖龋齿、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变、颌骨囊肿、口腔肿瘤等。 第二十七章 急诊医学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重点强调危急重症的快速评估与诊断,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腹膜炎、急性中毒、创伤等。 第三部分:临床实践与能力提升 第二十八章 疑难病例分析与讨论: 提供典型的疑难病例,引导读者进行分析和讨论,锻炼其诊断思路的灵活性和逻辑性。 第二十九章 临床技能训练与反馈: 强调临床实践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并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提升诊断能力。 本书语言力求简洁明了,图文并茂,并结合了丰富的临床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知识。本书适用于医学院校学生、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以及准备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医务人员。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显著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章节间的逻辑衔接性非常弱,读起来感觉像是一篇篇独立的知识点小册子的拼凑。比如,学完基础的解剖学知识后,紧接着就跳到了药理学的某个分支,中间缺少了生理学或病理学的过渡和铺垫,这让我的大脑很难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网络。学习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理解知识是如何环环相扣的,而这套书似乎完全忽略了这一点。每次翻到新的章节,都像是要重新开始适应一种新的叙事风格和知识体系,这极大地阻碍了知识的内化和记忆。我试着自己去构建逻辑框架,但毕竟是应试用书,其自身的组织结构理应提供主要的学习主线,这点做得实在不尽如人意,让人感到学习过程非常破碎和低效。

评分

这套书的排版实在让人头疼,印刷质量也只能说是马马虎虎,很多插图模糊不清,看着费劲。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复杂的生理结构图示,细节完全看不出来,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我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网上搜集更清晰的参考资料来辅助学习,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我的备考压力和时间成本。感觉出版社在制作这套教材时,对读者的实际使用体验考虑得太少了,更像是在应付了事。翻开书本,那种油墨味还挺冲的,让人在长时间阅读时容易产生不适感。如果能使用更优质的纸张,清晰的黑白或彩色印刷,哪怕是增加一点点成本,相信学习体验都会提升好几个档次。对于这种旨在帮助考生通过考试的关键性用书,细节的打磨实在是不够用心,让人在关键时刻找不到信赖感。

评分

从整体的权威性和时效性来看,这本书也显得有些陈旧和保守。医学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新的指南和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我在对比其他最新出版的资料时发现,书中引用的某些数据和临床路径似乎已经过时了。对于医疗卫生系统的公开招聘考试来说,紧跟最新的行业标准至关重要,但这本书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它更像是对前几年考试大纲的“复刻”,而非“前瞻”。这让我不得不担心,如果考试内容恰好考察了那些已经被新指南取代的知识点,我是否会因为依赖这本“老旧”的参考书而吃亏。作为一套面向未来职场人的考试用书,缺乏对前沿信息的及时跟进,是其不可原谅的硬伤之一。

评分

我对书中对于某些核心概念的阐述深度表示非常失望。很多重要的医学原理,比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或者免疫应答机制,讲解得过于笼统和表面化,仅仅是罗列了知识点,缺乏深入的逻辑推导和临床意义的阐释。感觉编写者像是简单地将历年考纲上的知识点进行了堆砌,而没有真正站在一个教学者的角度去组织和优化内容结构。比如,在讲解病理生理学时,对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转折点描述不清,导致我理解起来总是抓不住重点,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的讲解方式,对于需要进行系统性学习和深入理解的考生来说,远远不够。想要真正吃透这些知识,我还是得去寻找更权威、更详尽的大学教材来补课,这让这本书的价值大打折扣。

评分

试题部分的设置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选择题的干扰项设置得过于牵强和刻意,有时候两个选项在某种程度上都勉强可以算对,但偏偏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种“唯我独尊”的出题风格,让人怀疑编写者是否真正理解了学科内的多维度认知。更要命的是,很多例题的解析部分非常简略,通常只给出一个字母选项,最多加一句解释,完全没有对错误选项进行深入剖析,也没有提供相关的知识点回顾。要知道,错题分析才是提升最快的地方,如果解析如此敷衍,那么做再多的题也只是在机械地记忆答案,而不是在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套书在配套练习和反馈机制上,明显缺乏精细化的设计和打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