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一:雙媒體情景閱讀親臨太空
特色是視聽,有二維碼視頻和多個AR增強現實頁麵。本書的頁麵中,設計瞭30多個二維碼圖形標誌。讀者可以通過手機或平闆電腦上,掃描二維碼後,精彩的太空視頻就會馬上呈現齣來。配設的視頻還有《宇宙大爆炸》《河外星係》《太空殺手》《私人飛機社區》等。
AR增強現實用手機或平闆電腦安裝APP掃描二維紙質頁麵,在手機或電腦上呈現立體3D動態影像。
亮點二:小讀者提問百科名傢
為瞭更好地滿足小讀者的興趣,特在熱愛天文、航天的青少年中徵集他們特彆感興趣的問題,鼓勵孩子們獨立思考、勇於探索。同時整理其中特彆有代錶性的問題,邀請國內一流天文航天專傢作答,特意選齣精彩的問答編入這部孩子們自己的太空百科中來!
《中國兒童視聽百科·飛嚮太空》是一部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領銜眾多天文學傢和科普專傢,聯閤編撰的多媒體版兒童太空百科全書。全書分為“浩瀚的宇宙”“奇妙的星空”“太陽係掠影”“太陽、地球和月球”“眺望宇宙的眼睛”“飛嚮太空”“中國航天”七個部分,介紹瞭宇宙、星座、太陽係、地球和月球、空間望遠鏡、天文颱、天文館、人類探索太空的曆史和中國航天等知識內容,還特彆展現瞭中國航空航天史及發展曆程。
本書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的“視聽”性,全書植入瞭30段珍稀天文紀錄片視頻和6個3D增強現實畫麵。用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後,宇宙的種種奇觀與樁樁趣事,將通過精彩視頻一一展現,無限遙遠的太空即刻呈現在小讀者麵前;書中還藏有6幅“增強現實”畫麵,讀者對著頁麵上的圖片掃一掃,即會自動鏈接。觸摸、拖拽畫麵中的航天員等形象,還可以對它們進行鏇轉、縮放等操作,使小讀者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和立體互動閱讀的神奇體驗。
《中國兒童視聽百科 飛嚮太空》(第一版)榮獲“2016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奬,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全麵進行瞭知識更新和圖片更換,內容更加精進,形式也更為精美。
《飛嚮太空》編委會人員主要有:
李 元 著名天文學傢 中國天文館事業開創者
李 競 國傢天文颱博導 國際天文學聯閤會會員
硃 進 北京天文館館長 副理事長
王俊傑 國傢天文颱項目首席科學傢
石 磊 中國航天報總編
何香濤 北京師範大學天文係教授
潘厚任 東方紅一號衛星設計組副組長
焦維新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
這是一部啓濛和激發
青少年對豐富多彩的天體、
天象和引人入勝的宇宙,
産生好奇、關注和興趣的上佳讀物。
——國傢天文颱博士生導師 國際天文學聯閤會會員 李競
百科全書是
沒有圍牆的大學,
太空是沒有邊際的世界。
今天閱讀百科,明天飛嚮太空。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月球科學應用首席科學傢
歐陽自遠
“視聽百科”
令人耳目一新、怦然心動,
它將新科技手段與傳統齣版物
完美結閤,創造瞭紙質書中看影片、
玩3D遊戲的立體閱讀神話,
真是本獨樹一幟的好書。
——著名天文科普活動傢 中國天文館事業的開創者 李元
《飛嚮太空》
匯聚諸多想象、
知識和智慧,精彩呈現瞭
一個飽含詩意、神奇無比的“天”,
還有人類邁嚮浩瀚宇宙的
不凡曆程。
——《科普時報》總編輯 中國科普作傢協會常務副秘書長 尹傳紅
今天我們在
太空探索道路上邁齣瞭一小步,
希望明天孩子們
能在新徵途上邁齣一大步。
讓我們一起努力奔跑,飛嚮更遙遠的太空!
——北京天文館館長 北京UFO研究會副理事長 硃進
目錄
1浩瀚的宇宙
古人的宇宙觀 10
仰望星空 12
恒星的一生 14
多星係統 16
恒星的誕生 18
恒星的演化 20
恒星的歸宿 22
神秘的黑洞 24
類星體 26
星係 28
銀河係 30
更大尺度的宇宙 32
看不見的成分 34
宇宙的誕生 36
宇宙的膨脹 38
引力波 40
尋找另一個地球 42
2奇妙的星空
星空與星座 46
中國的星空體係 48
認識星空 50
北鬥七星和北極星 52
春夜星空 54
夏夜星空 56
璀璨夏夜 58
王族星座 60
鞦夜星空 62
獵戶座和天狼星 64
鼕夜星空 66
南半球星空 68
星圖 70
3太陽係掠影
太陽係 74
水星 76
金星 78
地球 80
火星 82
火星錶麵 84
木星 86
木星的衛星 88
土星 90
土星的衛星 92
天王星 94
海王星 96
冥王星及外太陽係 98
小行星 100
彗星 102
流星 104
隕石 106
4太陽、地球和月球
從裏到外看太陽 110
太陽大氣 112
太陽活動 114
太陽黑子 116
我們的地球 118
地球大氣 120
地球的四季 122
火山和地震 124
地球生命 126
極光 128
月球 130
日食 132
月食 134
5眺望宇宙的眼睛
神奇的光 138
古人觀天 140
光學天文望遠鏡 142
多波段天文望遠鏡 144
當代天文望遠鏡 146
空間望遠鏡 148
未來天文望遠鏡 150
中國天文望遠鏡 152
天文颱 154
中國的天文颱 156
天文館 158
北京天文館 160
天文攝影 162
6飛嚮太空
運載火箭 166
航天器 168
人造地球衛星 170
衛星導航係統 172
有效載荷 174
航天飛機 176
載人飛船 178
“阿波羅”登月 180
深空探測 182
火星新發現 184
空間站 186
太空行走 188
太空生活 190
太空環境 192
空間環境科學 194
太空植物 196
太空動物 198
太空移民 200
7中國航天
“長徵”運載火箭 204
中國航天發射場 206
“東方紅一號”衛星 208
中國遙感衛星 210
中國通信衛星 212
中國導航衛星 214
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 ?216
中國航天員的“坐騎” 218
“神舟”飛船 220
“神舟”牽手“天宮” 222
“天宮一號” 224
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 226
百裏挑一的精英 228
中國探月工程 230
“嫦娥”繞月 232
“嫦娥三號”軟著陸月麵 234
“小飛”返迴 236
“月宮一號” 238
緻小讀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 歐陽自遠
每當夜幕籠罩瞭地球
星星就闖進瞭你我的視綫
似乎近在眼前
卻又遠在天邊
不知那搗藥的玉兔是否依然在忙碌
不知那外星的生命是否徘徊在月邊
那看似空空蕩蕩的天宇
充滿瞭誘人的謎團
從餘音裊裊的宇宙大爆炸
到不期而遇的小行星撞擊地平綫
從遠古的飛天幻想
到現代的登月夢圓
那看似風平浪靜的蒼穹
一直有神話故事在上演
浩渺太空
施展著神秘的自然法力
偉大人類
抒寫著壯美的探索詩篇
今天翻開這部“天書”
踏進那觸手可及的深邃世界
明天的你也許將飛往外星
與那裏的居民進行一場友好談判
這次閱讀《中國兒童視聽百科·飛嚮太空(第二版)》的經曆,可謂是一場視覺與知識的雙重盛宴。我一直認為,對於太空這樣的宏大主題,如果沒有精美的圖片和生動的講解,是很難引起讀者興趣的,而這本書在這兩方麵都做得極其齣色。從一開始,就被其封麵吸引,色彩鮮艷,畫麵充滿動感,仿佛預示著一場精彩絕倫的宇宙之旅。翻開書頁,更是驚喜不斷。書中大量的、高質量的圖片,將那些遙遠而神秘的星球、星雲、星係,以及人類建造的精巧的航天器,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眼前。特彆是那些關於宇宙深處景象的圖片,如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深空圖像,真是令人嘆為觀止,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宇宙的宏偉與壯麗。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並沒有僅僅停留在視覺的衝擊,它在講解太空知識時,運用瞭大量的類比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那些復雜的科學原理變得易於理解。例如,在解釋引力時,書中用瞭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將時空比作一張彈性布,質量大的物體會使布發生凹陷,從而吸引其他物體。這種方式,不僅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能夠輕鬆理解,也讓兒童讀者更容易接受。本書對太空探索的進程也做瞭詳盡的梳理,從太空競賽的年代,到國際空間站的建立,再到如今各國積極推進的載人登月和火星探測計劃,都進行瞭清晰的介紹。這種曆史的脈絡感,讓我對人類在太空探索方麵的不斷努力和偉大成就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的“第二版”更新,也讓我確信它所包含的信息是最新、最權威的,能夠為讀者提供最前沿的太空知識。
評分自從我開始翻閱《中國兒童視聽百科·飛嚮太空(第二版)》以來,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感和對宇宙的敬畏之情便油然而生。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知識灌輸,更是一場關於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盛宴。它以其極具吸引力的內容和精美的視覺呈現,成功地將浩瀚的宇宙濃縮在一頁頁的紙張之間,讓每一個讀者,無論年齡大小,都能感受到宇宙的宏偉與神秘。我尤其被書中對於宇宙大尺度的描繪所震撼。當讀到關於星係、星係團乃至宇宙結構的介紹時,我仿佛看到瞭無數個太陽係在其中閃耀,每一個點都代錶著一個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這種數量級的想象本身就足以讓人屏息。書中對於黑洞的描述更是精彩絕倫,它沒有停留在科學定義上,而是通過生動的比喻和震撼的視覺效果,讓我們體會到其強大的引力以及對周圍時空的影響,仿佛真的能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力量在吞噬一切。此外,本書對人類太空探索的記錄更是充滿瞭激情與鼓舞。從第一枚火箭升空的轟鳴,到宇航員在太空中的每一次勇敢嘗試,再到建立太空站、探索其他行星的宏偉目標,都展現瞭人類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和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我注意到書中關於“第二版”的標注,這讓我意識到,這本書的內容是與時俱進的,能夠反映最新的科學發現和航天技術進展,這一點對於一本科普讀物來說至關重要,它保證瞭知識的權威性和前沿性。這本書不僅為我打開瞭認識宇宙的一扇窗,更點燃瞭我內心深處對未知的好奇與嚮往,讓我更加渴望去瞭解這個我們賴以生存卻又充滿未知的藍色星球之外的世界。
評分我必須說,《中國兒童視聽百科·飛嚮太空(第二版)》給瞭我一個相當不錯的閱讀體驗。作為一名對天文學和航天工程略知一二的普通讀者,我通常會擔心這類兒童讀物在科學嚴謹性上有所欠缺,但這本書讓我感到意外。它在保持趣味性的同時,並沒有犧牲科學的準確性。例如,在解釋恒星的形成和演變時,它使用瞭非常直觀的圖示和比喻,比如將恒星比作“宇宙的熔爐”,形象地說明瞭元素是如何在恒星內部産生的。這種方式讓我覺得,即便是相對復雜的物理過程,也能被清晰地傳遞給讀者。我特彆欣賞它對不同類型天體的區分,從我們的太陽係行星到遙遠的星係,再到神秘的黑洞和脈衝星,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介紹,並配有高質量的圖片,有些圖片甚至是我第一次見到。書中對太空探索曆史的梳理也做得相當不錯,從加加林的第一次太空飛行到如今的國際空間站,再到未來的火星探測計劃,都進行瞭清晰的時間綫展示,這讓我對人類航天事業的發展脈絡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它在介紹技術細節時,比如火箭發動機的工作原理、衛星的軌道力學等,也盡可能地簡化瞭復雜的數學公式,而是側重於其背後的物理原理和應用,這對於兒童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個人認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能夠滿足孩子們對太空的好奇心,更能為他們播下科學的種子,引導他們去思考、去探索。它所傳達的知識,是關於我們所居住的宇宙,關於人類的創造力,以及關於不斷挑戰未知的精神,這些都是寶貴的財富。
評分《中國兒童視聽百科·飛嚮太空(第二版)》這本書,對我來說,真是一次與宇宙近距離接觸的奇妙體驗。我一直對星空著迷,但總是覺得那些深奧的科學知識難以接近,而這本書,卻用一種極其友好且引人入勝的方式,將宇宙的奧秘展現在我眼前。書中對於太空的描繪,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充滿瞭畫麵感。那些關於行星、恒星、星係以及宇宙大爆炸的描述,都伴隨著精美絕倫的插圖和照片,讓我仿佛置身於廣袤的宇宙之中,感受著星辰的閃爍和宇宙的呼吸。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黑洞”的章節,它用一種極具想象力的方式,將我們從難以理解的概念中解脫齣來,通過生動的比喻和令人驚嘆的畫麵,讓我對這個神秘的天體有瞭初步的認識。而且,這本書並沒有停留在知識的普及,它還深入探討瞭人類探索太空的意義和價值。從早期航天員的勇敢嘗試,到如今在軌的國際空間站,再到未來登陸火星的宏偉藍圖,都充滿瞭人類不懈的探索精神和對未知世界的嚮往。書中對宇航員在太空中的生活進行瞭詳細的描繪,包括他們的訓練、工作、甚至是日常起居,這些生動的細節讓我對航天事業的艱辛與偉大有瞭更深刻的體會。這本書的“第二版”更新,也讓我看到瞭它與時俱進的特點,它能夠將最新的科學發現和航天技術融入其中,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前沿性。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集知識性、趣味性和啓發性於一體的優秀科普讀物,它不僅能夠滿足讀者的好奇心,更能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培養他們探索未知的勇氣。
評分《中國兒童視聽百科·飛嚮太空(第二版)》這本書,對我來說,簡直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神秘宇宙的奇妙大門。我一直對浩瀚的星空充滿嚮往,總想瞭解更多關於宇宙的知識,而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份渴望,而且是以一種我從未體驗過的方式。書中的內容設計非常巧妙,它沒有像傳統的百科全書那樣,枯燥地羅列事實和數據,而是將知識融入到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和生動的比喻中。比如,在介紹行星的構成時,書中用瞭類似“宇宙中的巨型岩石球”或者“天然的氣體巨獸”這樣的比喻,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行星的不同類型。而且,它還非常注重細節,關於每一個行星的獨特之處,比如木星的大紅斑、土星的光環,都做瞭詳細的介紹,並配以精美的插圖,讓我仿佛真的看到瞭這些遙遠的世界。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太空探索”的章節,書中詳細介紹瞭人類如何一步步邁嚮太空,從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到載人航天,再到建立空間站,每一個裏程碑都充滿瞭驚險與壯舉。書中的文字非常富有感染力,讓我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的激動和自豪。此外,它還對未來的太空探索進行瞭展望,比如登陸火星、小行星采礦等等,這些都讓我對人類的未來充滿瞭期待。這本書的“第二版”更新,也錶明瞭它緊跟時代潮流,能夠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準確的太空知識。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兒童讀物,它更是一部關於人類探索宇宙、挑戰極限的史詩,它激發瞭我對科學的熱情,也讓我更加熱愛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
評分在讀完《中國兒童視聽百科·飛嚮太空(第二版)》後,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次身臨其境的太空旅行,每一個章節都充滿瞭新奇與震撼。這本書以一種極其生動活潑的方式,將宇宙的奧秘展現在我麵前,讓我深深地著迷。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宇宙的尺度”的描述。當讀到關於星係、超星係團乃至宇宙大尺度結構的圖解時,我纔真正體會到宇宙的廣闊無垠,那種數量級的疊加帶來的震撼感是難以言喻的。書中用簡潔明瞭的語言,將那些復雜的物理概念,比如暗物質、暗能量等,以一種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盡管我無法完全掌握其深層含義,但至少對它們的存在有瞭初步的認識,並且激發瞭進一步瞭解的興趣。再者,本書對於人類太空探索的各個階段都有著詳盡的記錄。從早期對太空的憧憬,到航天技術的突破,再到如今在軌的國際空間站,以及未來計劃登陸的月球和火星,都充滿瞭引人入勝的故事和令人振奮的成就。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宇航員心理和生理挑戰的描寫,這讓我瞭解到,太空探索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對人類極限的挑戰。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將科學知識與人文精神巧妙地結閤在一起,不僅滿足瞭讀者的求知欲,更點燃瞭他們對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讓我對人類的未來和在宇宙中的位置有瞭更深刻的思考。
評分作為一個對宇宙奧秘始終懷揣著孩童般好奇的成年人,我對《中國兒童視聽百科·飛嚮太空(第二版)》的體驗可以說是充滿瞭驚喜和滿足。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像是一扇通往浩瀚宇宙的窗口,它以一種極其親切且富有啓發性的方式,將那些遙遠而神秘的天體和太空探索的奇跡呈現在我的眼前。從一開始,我就被其精心設計的編排所吸引。它並沒有采用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風格,而是將復雜的科學原理巧妙地融入到引人入勝的敘述和精美的插圖中。例如,在探討宇宙的起源時,書中並沒有直接拋齣“大爆炸理論”,而是通過一個生動的故事,描繪瞭宇宙從一個微小的奇點如何逐漸膨脹,演變成我們如今所見的廣袤空間。這種敘事手法,將科學的嚴謹性與故事的趣味性完美結閤,讓我在閱讀時仿佛置身於宇宙的洪流之中,感受到時間與空間的宏偉。此外,書中對太空探索的各個方麵都有著詳盡的介紹,從早期火箭的設計原理,到現代航天器如何剋服地球引力,再到宇航員在太空中的日常生活與挑戰,都做瞭細緻的描繪。我特彆喜歡關於空間站的章節,它不僅僅展示瞭我們在軌道上的“傢”,更詳細地介紹瞭宇航員如何在微重力環境下進行科學實驗、維護設備,甚至是如何烹飪和休息的。這些生動的細節,讓我對人類在太空中的生活有瞭更直觀的認識,也更深刻地體會到航天事業的艱辛與偉大。這本書給我最深的感受是,它成功地將抽象的科學概念具象化,讓任何年齡段的讀者都能輕鬆理解和吸收。即使是對科學不太瞭解的人,也能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點燃對宇宙的好奇心,並對人類探索太空的勇氣和智慧産生由衷的敬意。
評分閱讀《中國兒童視聽百科·飛嚮太空(第二版)》這本書,就像開啓瞭一段令人興奮的宇宙探險之旅。我一直對太空充滿瞭好奇,渴望瞭解更多關於宇宙的知識,而這本書,以其獨特的方式,滿足瞭我這份渴望,並給瞭我意想不到的驚喜。書中對太空的描述,充滿瞭想象力和科學性。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將復雜的科學概念,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引人入勝的故事,轉化為易於理解的知識。例如,在講解“行星的形成”時,書中用瞭一種非常形象的說法,將宇宙中的塵埃和氣體比作“宇宙中的建築材料”,它們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漸聚集,最終形成瞭我們今天看到的行星。這種方式,不僅讓我這個普通讀者能夠輕鬆理解,也讓我對宇宙的形成過程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黑洞”的介紹,它用一種非常震撼的方式,描繪瞭黑洞的強大引力以及它對周圍時空的影響,讓我感受到宇宙的神秘與力量。此外,本書對人類太空探索的記錄,更是充滿瞭激情與鼓舞。從早期火箭的升空,到載人航天,再到如今國際空間站的運行,每一個階段都充滿瞭艱辛與成就。書中對宇航員在太空中的訓練和生活的描繪,更是讓我體會到,太空探索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對人類意誌和體能的極限挑戰。這本書的“第二版”更新,也讓我看到瞭它緊跟時代潮流的特點,它能夠將最新的科學發現和航天技術融入其中,為讀者提供最前沿、最權威的太空知識。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集知識性、趣味性和啓發性於一體的優秀科普讀物,它不僅能夠滿足讀者的好奇心,更能激發他們對科學的熱情,培養他們探索未知的勇氣。
評分這套《中國兒童視聽百科·飛嚮太空(第二版)》真是太棒瞭!我是一個對太空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這次是抱著“想給孩子找點有趣又長知識的東西”的心態翻開的,沒想到自己也看得津津有味。書的整體設計非常吸引人,色彩鮮艷,圖片精美,而且一看就知道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我尤其喜歡它在介紹太空知識時,不是簡單地堆砌名詞和概念,而是用瞭很多生動有趣的類比和故事。比如,講到黑洞的時候,它沒有直接給齣一個枯燥的定義,而是通過“宇宙中的超級吸塵器”這樣的比喻,一下子就把概念形象化瞭,我小時候讀科普書的時候,怎麼就沒這麼有趣的說法呢?再比如,在講到行星運動的時候,它穿插瞭關於古代天文學傢如何觀察星空的故事,這不僅增加瞭閱讀的趣味性,還讓孩子瞭解到科學的探索過程,知道這些知識是怎麼來的,而不是憑空齣現的。而且,書中的“飛嚮太空”主題貫穿始終,從火箭的發射到空間站的運作,再到宇航員的訓練和生活,都有詳盡的介紹。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太空行走”的部分,書中用瞭很多真實的圖片和細節,描述瞭宇航員在失重狀態下如何操作,每一個動作都充滿瞭挑戰性,也展現瞭人類科技的偉大。讓我覺得特彆驚喜的是,這本書的內容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注意到其中提到瞭“第二版”,這意味著它在不斷更新和進步,能跟上最新的航天發展。我覺得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樣一套書不僅能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更能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科學思維,這比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知識要重要得多。整體來說,這本書在內容深度、趣味性以及視覺呈現上都做得非常齣色,絕對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兒童科普讀物。
評分《中國兒童視聽百科·飛嚮太空(第二版)》為我提供瞭一次深刻而又充滿啓發的閱讀之旅。作為一個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的讀者,我在這本書中找到瞭無盡的樂趣和知識的寶藏。它以一種極具吸引力的方式,將復雜的太空知識變得通俗易懂,讓我在閱讀過程中,既能增長見識,又能感受到科學的魅力。書中的圖片和插畫是其一大亮點,它們不僅色彩鮮艷,而且細節豐富,生動地展現瞭宇宙的壯麗景象和人類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例如,在介紹行星時,書中配以逼真的行星錶麵圖片,讓我們仿佛置身於遙遠的星球,感受那裏的奇特地貌。在講述火箭發射時,書中用動態的插畫展示瞭火箭如何剋服重力,衝破大氣層,飛嚮太空,這種視覺衝擊力極強,能夠瞬間抓住讀者的眼球。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太空生活”的描述,它詳細介紹瞭宇航員在太空中的衣食住行,以及他們如何進行科學實驗和維護空間站。這些細節讓我們對宇航員的生活有瞭更直觀的瞭解,也更加體會到他們為科學探索所付齣的努力和犧牲。這本書並沒有止步於介紹已有的知識,它還展望瞭人類未來的太空探索計劃,比如登陸火星、探索更遠的星係等,這激發瞭我對未來的無限遐想,也讓我對人類探索宇宙的未來充滿瞭信心。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兒童讀物,它更是一部關於人類智慧、勇氣和探索精神的贊歌,它能夠激發讀者對科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值得每一位讀者細細品味和珍藏的佳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