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从机制设计理论看比特币区块链
肖风
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交易(Transaction)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企业、市场、金融中介、货币体系及与此有关的各种组织,都是重要的便于交易完成的经济关系的一部分。在阿罗-德布鲁(Arrow-Debreu)的新古典经济环境中,交易无论是在市场中还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结果都完全一样,不同的制度安排仅仅被视为满足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所需的“替代方式”。
但是,近年来,从赫维茨(Hurwicz)、马斯金(Maskin)、梅耶森(Myerson)、梯诺尔(Tirole)、奥斯特罗姆(Ostrom)、威廉姆森(Williamson)等著名学者纷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看出,理论界和实务界重新认识到不同的制度安排和组织结构在非古典经济环境中对交易费用、激励机制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影响。
事实上,在更接近于现实世界的非古典经济环境中,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或政府机构在很多情况下解决不了激励和效率的问题,诸如规则和原则之类的分散决策机制、去中心化机制或许是更为有效的制度。尤其在一些超越国家主权和市场主体的全球公共事务,如气候变化、反恐等问题上,“自主治理、自主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区块链的治理机制也是“自主治理、自主组织”。诞生于2009年的比特币区块链就是这样一个自组织:非营利性组织、产权完全开源、代码随便复制、任何人使用无须得到许可;没有股东会、没有董事会、没有管理层、没有员工、没有资产、没有办公场地、没有资产负债表。
机制设计理论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有关分布式网络、数字货币与智能合约技术的探讨也有着几乎同样长的历史,但它们同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2009年被世人所认识和追捧(比特币区块链于2009年1月上线,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两位经济学家于2009年10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冥冥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2008年金融危机,既使市场无形之手失灵,也使政府有形之手失效!于是大家对“自主治理、自主组织”青睐有加。
比特币区块链可以看作经济学机制设计理论在工程技术层面的创新实践。在对公共资源机制设计有效实践的基础上,区块链技术把它延展到虚拟世界里数字经济的机制设计方面。不管是《失控》(Out of Control)的作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还是谷歌的首席经济学家哈尔?罗纳德?范里安(Hal Ronald Varian),在论及网络经济学的新规则、新规律时,都或多或少地提到“分布式、去中心、自组织”这个观点。无独有偶,奥斯特罗姆在一项非市场经济制度的研究课题中对美国80个城市警察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中心制度安排的表现要优于大一统的体制。两者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比特币区块链9年的实践,也证明了自组织经济治理机制是可行并有效的。
当然,区块链尤其是比特币区块链所谓的“去中心”,其实表述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最终结果不会是完全去中心的。“去中心”的范围也仅限于经济和商业治理方面。就算在经济和商业治理方面,我们看到的也更多是“分中心”、“非中心”,而不仅是“去中心”。
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对“自组织”机制设计的研究也告诉我们:自组织、市场机制和政府管制三者的关系不是颠覆、取代、革命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经济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是区块链这种跨时空、跨主体、全球化、数字化经济现象的理论基础。
林华教授邀我为《比特币:通往资产数字化之路》中文版写序,我遂从经济学机制设计理论的角度谈一些对比特币区块链的学习体会,希望能够为尊敬的读者阅读理解本书提供一点帮助。比特币也许会消失,但比特币区块链在自组织治理机制方面的工程实践意义,必将像明灯一样照亮人类的资产数字化迁徙之路!
比特币是什么
王俊峰
金杜律师事务所全球主席
这几年科技行业最“火”的除了人工智能,估计就是区块链了。数字货币,作为区块链的一种典型应用,首先吸引了大家的眼球。2017年以来,各种数字货币价格暴涨,而一家家区块链初创公司通过首次币发行(Initial Coin Offering,简称ICO),发行各种代币,更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募得几亿美元的资金。除了数字货币(以及其他代币)市场的火爆,区块链在商业市场的应用也是遍地开花。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纷纷试点区块链应用,在供应链、慈善捐赠、跨境支付、农业生产等不同领域都能看到区块链的身影。
提起区块链,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比特币。不管读者对比特币抱着什么样的看法,毋庸置疑的是,第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数字货币是比特币。区块链的概念正是发源于比特币。研究区块链而不谈及比特币,总是让人感觉少点东西。那么比特币到底是什么?
比特币确切的发布时间,很难说清楚,但是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事件大致判断其出现的时间:一个是2008年11月,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在一个密码学讨论组中发表了一篇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瞭o�睵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另外一个是在比特币的创世区块上引用了2009年1月3日《泰晤士报》(The Times)上的一句话:“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保┐由厦媪郊�事可以判断,比特币的思想在2008年11月前已经成熟,而其发布时间应该不早于2009年1月3日。
比特币创世区块上引用的那句话,结合当时金融危机的背景及比特币的这个币(coin)的含义,看起来挑衅意味十足,暗示传统金融已经病入膏肓,只有设计一种全新的货币体系,才能避免金融危机。
那么中本聪认为的这种理想货币是怎么实现的呢?他在论文的摘要中是这么写的:“我们在此提出一种解决方案,使现金系统在点对点的环境下运行,并防止双重支付问题。该网络通过随机散列对全部交易加上时间戳(timestamps),将它们合并入一个不断延伸的基于随机散列的工作量证明(Proof�睴f�瞁ork)的链条作为交易记录,除非重新完成全部的工作量证明,否则形成的交易记录将不可更改。最长的链条不仅将作为被观察到的事件序列的证明,而且被看成来自CPU计算能力最大的池。只要大多数的CPU计算能力没有打算合作对全网进行攻击,那么诚实的节点将会生成最长的、超过攻击者的链条。这个系统本身需要的基础设施非常少。信息尽最大努力在全网传播即可,节点可以随时离开和重新加入网络,并将最长的工作量证明链条作为在该节点离线期间发生的交易的证明。”这段话听起来有点拗口,简单来说,比特币是一种数字货币,它建立在点对点的网络之上,基于密码学的方法,大量计算机的分布式计算,经由算力的累积,形成不可篡改的区块链,从而解决双重支付(double�瞫pending)、中心化信任等问题。
当然,近十年过去了,金融行业的基础——货币,并没有被中本聪的这个凭空而出的理想的电子现金系统取代。但随着比特币的面世带来的思想变革和技术革新却实实在在地对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是分布式的思想。比特币网络没有中心节点,所有节点的身份都是平等的,共同维护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网络本身是开放的,节点可以随时选择加入或者退出。
然后是自治的思想。由于没有中心,就需要有一种方法使所有节点能够自发地形成共识。这本书的封面,画的是一种蚂蚁,成百上千万只的这种蚂蚁组成的组织,可以在简单规则的约束及互相制约影响下,缔造出一个完美的帝国。比特币也是如此,共识算法让无数参与者共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生态体系。
更加重要的还有区块链的概念。当然,区块链不能脱离上面提到的思想。基于密码学理论的共识算法,分布式的计算与存储的区块链可以确保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并能做到分布式(或者弱中心化)的信任。这种特性由于与众多应用场景相契合,极具想象空间。有人甚至把区块链形容为互联网之后的人类的最大创新,或者叫价值互联网。
当前国内出版的区块链相关书籍讲应用的多,涉及技术细节的少,偏技术的主要有林华等人之前翻译的普林斯顿的教科书《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主要以比特币为例,介绍了区块链的基本原理,偏向技术普及,深度上尚有所欠缺。这本《区块链:通往资产数字化之路》则专注比特币的讲解,在深度、广度上都远超目前已出版的数字货币相关书籍。
该书的作者安德烈亚斯?安东诺普洛斯(Andreas M�盇ntonopoulos)是比特币领域的知名专家,他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有特点,按他自己的说法,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比特币的。全书看下来,确实如此。作者的第一个故事就是介绍如何获取第一个比特币,如何使用比特币购买一杯咖啡,如何确认支付已经完成。一个完全不明白比特币的人看完第一个故事,也能立即对比特币系统有个直观的概念。针对故事的每个细节,作者通过不断深入的方式,逐步揭示了整个比特币系统的运行机制。一本书看下来,相信读者会对比特币了然于胸。如果有编程基础,参照书中的程序示例,也许创建一种自己的数字货币也不是问题。
在我看来,关于比特币,关于区块链,我还没有发现有第二本书能像这本书讲得如此透彻而生动。
值此新书出版之际,特向所有区块链的爱好者隆重推荐这本书!
前言
为什么撰写本书
我第一次偶遇比特币是在2011 年年中, 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书呆子货币!” 然后就把它扔到一边长达6 个月,这让我白白失去了一次了解它的机会, 更不用说深入认识它的重要性了。其实,我熟悉的很多聪明人面对比特币时也是跟我一样的反应,这倒是给了我一些安慰。第二次接触比特币,是在一个邮件列表讨论群,这次我决定好好拜读一下中本聪发表的白皮书,研究一下权威来源是怎么说的,看看比特币到底是什么。我依然记得,当读完这9 页文字后,我有多震撼! 比特币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货币,它的意义已远超数字货币本身,它是构成信用网络的基础,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应用。意识到“ 这不是一种货币,而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信用网络” 后,我开始了4 个月的比特币之旅,我饥渴地吸收所有能收集到的有关比特币的信息,我变得如此痴迷, 以致每天都要花12 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盯着屏幕,阅读、写作、编码,希望能够学到有关的一切。由于饮食不正常,我瘦了18 斤,我决定从这种状态中摆脱出来,专心投入比特币的研究工作。
两年来,在创建了几家小型创业公司以探索各种比特币相关的服务和产品后,我觉得是时候开始写我的第一本书了。比特币使我有了疯狂的创意,充实了思想;这是自互联网以来我见过的最激动人心的技术。我要把对这个伟大技术的热情分享给更多朋友。
目标受众
本书主要面向开发人员。如果你已经掌握一门编程语言,这本书可以告诉你加密货币是如何工作的,怎么使用它们,怎么开发基于它们的应用。前面几章同样也适合希望深入了解比特币和加密货币内部运行机制的非开发人员,这几章将对这些方面进行了深度介绍。
书送货速度快,质量好。正品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书不错,买了慢慢看,学习学习
评分非常好的书,快递送货快
评分企业采购
评分区块链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好书必备。
评分满意
评分区块链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好书必备。
评分书送货速度快,质量好。正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