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8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面试

中公版·2018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面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永新 著
图书标签:
  • 事业单位招聘
  • 面试
  • 山东省
  • 2018年
  • 中公教育
  • 辅导教材
  • 考试
  • 公考
  • 面试技巧
  • 职业能力测试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9107075
版次:1
商品编码:12337739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用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8
字数:456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面试》2018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面试(中公版)在编写过程中,始终坚持“突出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原则,在体例编排上做了很多精心设计。具体特色如下:

,深刻剖析考情特点,准确把握面试趋势。2018山东省事业单位《面试》,对山东省事业单位的面试政策、历年真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综合分析,全面阐述面试政策,深入分析山东省面试特点,准确解读命题规律,科学预测考试趋势,帮助考生把我山东省面试考情,高起点备考,占得先机。

第二,2018山东省事业单位《面试》,革新了传统教材结构,依据事业单位面试题型特点重新编排,以透析八大题型的答题思路为导向,以传授实用的面试应答策略为宗旨,使考生真正夯实理论基础,使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与报考岗位相匹配,帮助考生提升备考效率。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面试》共包含五篇内容:
篇为山东省事业单位面试基础篇,主要讲解事业单位面试基础知识,并分析山东省事业单位面试考情,为考生提供面试备考指南。
第二篇为结构化面试专项提升篇,我们依据事业单位面试情况,将结构化面试题型分为时政类、哲理类、活动类等八大题型,并依据山东省事业单位面试题型考察频率和特点安排讲解顺序。
第三篇为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篇,本篇为考生简要介绍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相关知识,并从题型介绍、实战方法、真题点评角度为考生讲解开放式问题、两难式问题、多项选择式问题以及资源争夺型问题。
第四篇为面试真题实战突破篇,本篇包含面试实战作答技巧和面试真题演练,帮助考生结合真题消化、巩固理论知识。
第五篇为面试热点储备篇,主要包括国家大政方针解读和面试热点专题解读,帮助考生丰富知识储备。

目录

章事业单位面试基础知识(2)
节面试基本情况介绍(2)
一、面试的概念(2)
二、面试的本质(2)
三、面试的构成要素(2)
四、面试的测评要素(3)
第二节面试的考查形式及题型(7)
一、结构化面试(7)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12)
第二章山东省事业单位面试解读(18)
节面试政策介绍(18)
一、招考形势(18)
二、面试组织实施(18)
三、面试考官(18)
四、面试成绩计算(18)
五、面试时间(19)
第二节命题规律分析(19)
一、试题整体分析(19)
二、结构化面试命题规律(20)
三、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命题规律(24)
第三章山东省事业单位面试备考指南(26)
节注重面试礼仪(26)
第二节把握复习重点(29)
第三节调整面试心态(30)
第四节规范言语表达(31)
章时政类问题(34)
节时政类问题概述(34)
一、题型概念(34)
二、题型分类(34)
三、答题思路(34)
第二节社会现象类(34)
一、题型简介(34)
二、思路点拨(35)
三、真题精讲(38)
四、强化训练(39)
第三节公共政策类(41)
一、题型简介(41)
二、思路点拨(41)
三、真题精讲(44)
四、强化训练(46)
第二章哲理类问题(48)
节哲理类问题概述(48)
一、题型概念(48)
二、题型分类(48)
三、答题思路(48)
第二节名言俗语类(48)
一、题型简介(48)
二、思路点拨(49)
三、真题精讲(52)
四、强化训练(53)
第三节哲理故事类(55)
一、题型简介(55)
二、思路点拨(55)
三、真题精讲(58)
四、强化训练(60)
第四节原理效应类(61)
一、题型简介(61)
二、思路点拨(61)
三、真题精讲(62)
四、强化训练(63)
第三章活动类问题(65)
节活动类问题概述(65)
一、题型概念(65)
二、题型分类(65)
三、答题思路(65)
第二节调研类(68)
一、题型简介(68)
二、思路点拨(68)
三、真题精讲(70)
四、强化训练(71)
第三节宣传类(72)
一、题型简介(72)
二、思路点拨(72)
三、真题精讲(75)
四、强化训练(76)
第四节会议类(77)
一、题型简介(77)
二、思路点拨(77)
三、真题精讲(80)
四、强化训练(81)
第五节培训类(82)
一、题型简介(82)
二、思路点拨(82)
三、真题精讲(84)
四、强化训练(84)
第六节接待类(86)
一、题型简介(86)
二、思路点拨(86)
三、真题精讲(88)
四、强化训练(89)
第七节制订方案类(90)
一、题型简介(90)
二、思路点拨(90)
三、真题精讲(91)
四、强化训练(91)
第四章管理类问题(93)
节管理类问题概述(93)
一、题型概念(93)
二、题型分类(93)
第二节突发应急管理类(93)
一、题型简介(93)
二、思路点拨(94)
三、真题精讲(99)
四、强化训练(100)
第三节时间管理类(102)
一、题型简介(102)
二、思路点拨(102)
三、真题精讲(103)
四、强化训练(104)
第五章人际类问题(105)
节人际类问题概述(105)
一、题型概念(105)
二、题型分类(105)
三、答题思路(105)
第二节处理与领导的关系(107)
一、题型简介(107)
二、处理原则(107)
三、真题精讲(109)
四、强化训练(109)
第三节处理与同事的关系(110)
一、题型简介(110)
二、处理原则(110)
三、真题精讲(111)
四、强化训练(112)
第四节处理与下属的关系(112)
一、题型简介(112)
二、处理原则(113)
三、真题精讲(113)
四、强化训练(114)
第五节处理与群众的关系(115)
一、题型简介(115)
二、处理原则(115)
三、真题精讲(116)
四、强化训练(116)
第六节处理与亲友的关系(117)
一、题型简介(117)
二、处理原则(117)
三、真题精讲(118)
四、强化训练(118)
第六章动机类问题(120)
节动机类问题概述(120)
一、题型概念(120)
二、题型分类(120)
第二节动机类问题答题策略(121)
一、思路点拨(121)
二、真题精讲(125)
三、强化训练(127)
第七章言语类问题(128)
节言语类问题概述(128)
一、题型概念(128)
二、题型分类(128)
三、答题思路(128)
第二节演讲(129)
一、题型简介(129)
二、思路点拨(130)
三、真题精讲(133)
四、强化训练(134)
第三节情景模拟(135)
一、题型简介(135)
二、思路点拨(135)
三、真题精讲(137)
四、强化训练(139)
第四节串词编故事(141)
一、题型简介(141)
二、思路点拨(141)
三、真题精讲(142)
四、强化训练(143)
第八章特殊形式类问题(145)
节材料题(145)
一、题型简介(145)
二、思路点拨(146)
三、真题精讲(149)
四、强化训练(154)
第二节漫画题(159)
一、题型简介(159)
二、思路点拨(160)
三、真题精讲(161)
四、强化训练(162)
章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概述(164)
节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简介(164)
一、概念及本质(164)
二、命题原则(164)
三、测评要素(165)
四、考场布置(166)
五、实施流程(166)
六、评分机制(168)
第二节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题型(171)
一、开放式问题(171)
二、多项选择式问题(171)
三、资源争夺型问题(172)
四、两难式问题(173)
五、操作型问题(173)
第二章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作答技巧(174)
节入场阶段(174)
一、抽签(174)
二、入场(174)
三、就座(174)
四、发放材料(174)
第二节材料阅读阶段(174)
一、合理分配时间(175)
二、略读材料(175)
三、精读材料(175)
四、回顾材料(175)
第三节个人陈述阶段(176)
一、发言者(176)
二、非发言者(176)
第四节自由讨论阶段(177)
一、观点鲜明(177)
二、态度谦逊(177)
三、表述精练(177)
四、灵活应变(178)
五、求同存异(179)
第五节总结陈词阶段(180)
一、争当总结陈词者(180)
二、总结陈词的要点(180)
第六节附加阶段(181)
第三章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题型分类精讲(182)
节开放式问题(182)
一、题型介绍(182)
二、实战方法(182)
三、真题点评(185)
第二节两难式问题(187)
一、题型介绍(187)
二、实战方法(187)
三、真题点评(189)
第三节多项选择式问题(191)
一、题型介绍(191)
二、实战方法(191)
三、真题点评(194)
第四节资源争夺型问题(196)
一、题型介绍(196)
二、实战方法(196)
三、真题点评(197)
章面试实战作答技巧(202)
节面试审题指导(202)
一、审题失误常见表现(202)
二、面试中的陷阱题(204)
三、审题方法指导(206)
第二节面试答题指导(208)
一、观点明确(208)
二、层次清晰(209)
三、立意高远(211)
四、内容丰富(212)
五、重点突出(213)
六、措施得当(214)
第二章历年面试真题演练(215)
一、2017年6月18日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15)
二、2017年7月8日山东省淄博市直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16)
三、2017年6月20日山东省潍坊市直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17)
四、2017年6月24日山东省莱芜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18)
五、2017年6月19日上午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18)
六、2017年6月19日下午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19)
七、2017年6月24日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20)
八、2017年6月24日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21)
九、2016年6月25日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县直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21)
十、2016年7月23日山东省济宁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23)
十一、2016年6月25日山东省德州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24)
十二、2016年7月3日山东省枣庄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25)
十三、2016年7月10日山东省滨州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26)
十四、2016年7月23日山东省菏泽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27)
十五、2015年1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28)
十六、2015年1月25日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30)
十七、2015年6月24日上午山东省潍坊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31)
十八、2015年6月27日下午山东省德州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32)
十九、2015年7月21日山东省济宁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34)
二十、2015年7月25日山东省德州市直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35)
二十一、2015年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36)
二十二、2015年7月18日山东省直事业单位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真题(238)
二十三、2015年7月18日山东省直事业单位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真题(240)
二十四、2014年6月12日下午山东省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面试真题(241)
二十五、2014年6月21日山东省青岛市事业单位(会计岗位)面试真题(242)
二十六、2014年6月21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事业单位(会计岗位)面试真题(243)
二十七、2014年7月19日山东省临沂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44)
二十八、2014年7月26日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45)
二十九、2014年7月31日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47)
章国家大政方针解读(250)
节十九大报告解读(250)
第二节“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关键词解读(257)
第二章面试热点专项解读(263)
专题一领导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63)
专题二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265)
专题三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267)
专题四城市人才落户,打造人才高地(268)
专题五关爱老人莫忘“老年文艺”(270)
专题六推广共享快递盒,转型“绿色物流”正在路上(271)
专题七共建文化自信,唱响盛世强音(273)
专题八游学选择需理性(275)
专题九八卦帐号被封,娱乐文化应走正道(277)
专题十“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继续向前发展(279)
专题十一中国已成为全球移动支付领导者(281)
专题十二信息安全不能止于“隐私面单”(282)
专题十三从“杭州保姆纵火案”看物业消防管理问题(284)
专题十四“神医”广告需尽早谢幕(285)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87)

精彩书摘

  篇
  山东省事业单位面试基础篇
  章事业单位面试基础知识
  节面试基本情况介绍
  一、面试的概念
  面试是以面对面交谈为基础,通过精心设计,在特定情景下由表及里地测评考生知识、经验、能力等与职业相关的综合素养的活动,是一种专门针对考生能力素养进行考查的人才测评手段。在面试中,考生需要在既定的时间内,将自身长期形成的,与职业相关的特质、能力和素养充分展现给考官,以彰显与报考岗位的匹配度。
  公职考试面试是为国选才的一种形式,要求考生站在公职人员的立场上,运用科学发展观与政府主流语言,以公职人员的思维,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三分钟的语言表达艺术。
  二、面试的本质
  面试的本质,就是“能岗匹配”。无论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面试,最终考核的是面试对象是否具备岗位需求的相应能力,是否能够履行相应职责。
  自2002年起,我国公职类考试日趋成熟化和规范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职类考试大量借鉴国内外知名和权威的人才测评模式,与时俱进,适应变化。公职考试面试的命题也逐渐从知识性考查转向能力性考查。秉承“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才原则,摆脱了以往依托于固化的、套路化的测评内容,着重挖掘考生的思维力、创新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走素质考查的道路,考试内容、方式向考查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过渡。因此,公职类考试已不再是考试型人才的天堂,其更青睐于各项综合素质优秀的考生,这种考试模式的转变既是未来公职类考试尤其是面试命题的大趋势,更是对考生备考的一次挑战。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政治素养,端正三观,有针对性地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从中总结、学习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具有个人特色的工作风格,才是在新形势下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三、面试的构成要素
  面试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面试的一些基本必要因素,这些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的有机结构是面试活动成立的前提条件。在不同的面试活动中,这些要素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不同的。合理地分配这些要素,是做好面试工作的基础。
  (一)面试目的
  面试目的,是指面试想要达成的目标、希望实现的结果。在事业单位录用考试中,面试的目的是从职位要求出发,实现对考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测评,选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二)面试内容
  面试内容也叫测评项目或测评要素,指面试需要测评的考生的基本素质内容。在面试时一般把考生的素质结构划分为许多具体的素质指标,施测时,只选择部分重要的和相关的素质进行测评。
  (三)面试试题
  面试试题主要指面试考官向考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行为要求。面试方法不同,提出的要求也不同。在自由面试中,这种要求表现为“随意的话题”;在结构化面试中,这种要求表现为精心设计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它表现为“讨论的议题”;在情景模拟测评中,试题则表现为具体问题情境中的各种要求;在文件筐测验中,试题又往往表现为一堆待处理的文件,需要考生根据题目限定的条件与要求,作出最佳选择。
  (四)面试考生
  考生是面试试题的直接承受者。在面试中,考生通过对面试试题的“反应”作答,达到被测试的目的。
  (五)面试考官
  面试考官是面试的直接组织者,在面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面试考官的素质对面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面试考官的任务是提出问题,了解考生在面试中的行为表现并进行评价。
  (六)面试时间
  面试时间是面试活动在时间维度上的体现。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面试的时间越长,面试结果的可信度越高。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面试时间不可能太长。
  (七)面试考场
  面试考场是面试活动在空间维度上的体现。面试考场的布置是面试实施效果的关键,面试场地的大小、考官与考生位置的安排、光线的明暗以及噪声干扰等问题对面试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些都是布置面试考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八)面试评定
  面试评定是指面试考官利用事先拟定的测评标准,根据考生的行为表现对其相关的素质进行评分或评价。
  四、面试的测评要素
  考生具备了与报考岗位的最高匹配度,即具备了“任职资格”。任职资格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要求,它常常通过胜任职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工作技能、能力等加以表现,也称胜任素质(Competency)。公职类考试面试中的胜任素质,即现行公务员录用面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面试中常设的九项测评要素,包括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自我情绪控制、专业能力、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以及举止仪表。
  (一)综合分析能力
  1.一般定义
  综合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种特征联合为整体。分析则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综合和分析在思维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思维的智力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职人员的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对问题的宏观理解把握和事物间矛盾关系的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十分重要。
  2.操作定义
  对事物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对事物能从微观方面对其各个组成成分予以考虑;能注意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
  例如:对于加强社会管理,有人说要依法行政、强化法治;也有人说,应该以人为本、提高服务。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专家解读】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看考生能否结合当前社会管理的现状去论证观点,合理分析当前社会管理中的问题或难点,并提出较为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对于当前社会管理中的问题,可以从“人治思想束缚法治建设”“管控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等方面进行分析。在论述如何加强社会管理时,可结合题中的加强社会管理的手段进行论证,将依法行政、强化法治与以人为本、提高服务相结合,整体从转变社会管理观念、强化依法行政、完善提高服务等方面提出较为全面的对策。
  (二)言语表达能力
  1.一般定义
  针对不同的听众采取不同的语言方式、风格,将自己的思想明白无误地、清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让听众接受并能引起反响的能力。
  2.操作定义
  理解他人的意思;口齿清晰,具有流畅性;内容有条理,富于逻辑性;他人能理解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用词准确、恰当、有分寸。
  例如:在听证会现场,反对者和支持者发生了激烈争吵,现场秩序混乱,你作为主持人,该怎么办?请现场模拟。
  【中公专家解读】
  本题主要考查言语表达能力,答题时,考生要充分分析自己在题目当中的身份定位和题目中所设置的听众的特点,以符合情境要求的语言方式来表达。就这道题目而言,在听证会这个特定的场合,考生的身份设定为主持人,要求考生在这种场合做相关的发言。这就需要考生结合自己的身份在此种情境下,明确三项内容:一是语境,说话的场合和情境;二是角色,自己的身份和对方的身份;三是话题,清楚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应变能力
  1.一般定义
  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思考、解决问题时能够迅速而灵巧地转移角度、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
  2.操作定义
  有压力状况;思维反应敏捷;情绪稳定;考虑问题周到。
  例如:你辖区内的部分居民饮用了某品牌的桶装饮用水,出现了腹泻,甚至有人因此住院。有网友质疑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不力,媒体也跟进报道,网站纷纷转载。假如你是该辖区食药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领导让你去解决,你怎么处理?
  【中公专家解读】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同时也涉及对考生组织协调能力的考查。作为食药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面对不良的社会舆论可能损害单位形象的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恶化,冷静地将事情妥善处理。具体而言,要做好如下事项:一是稳定辖区居民的情绪,并联系媒体向出现腹泻、入院的居民了解具体情况、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二是根据调查情况公开调查结果、澄清事实,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将事情妥善处理。
  (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1.一般定义
  对自己、他人、部门的活动作出计划、排出日程、调配资源,并对冲突各方的利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协调。
  2.操作定义
  依据部门目标,预见未来的要求、机会和不利因素,并作出计划;看清相互依赖的冲突各方之间的关系;根据现实需要和长远效果作出适当选择;及时作出决策;调配和安置人、财、物等有关资源。
  例如:单位要组织“阳光政务热线”活动,准备邀请领导与相关专家在线向广大群众进行政策解读和答疑。此次活动专业性较强、受众广、突发状况可能较多,如果领导让你牵头开展这项活动,你会怎么做?
  【中公专家解读】
  答题时,考生要明确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同时,注意结合本次活动专业性较强、受众广、突发状况可能较多的特点,确定本次活动的重点工作环节,包括前期对活动的宣传、热线平台的设计、活动参与对象的确定、维护热线解读过程中的秩序等。比如考虑到受众较广,前期宣传时宣传的范围也要更广泛,为此,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前期的宣传,例如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力量,和本单位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同时进行宣传,因为这两种宣传渠道受众广、传播速度快,更易于实现宣传的效果。
  (五)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
  1.一般定义
  建立和维持自己与他人、团体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有目的的、与工作相关的,包括与他人的沟通,以及组织中的服从、合作、协调、指导、监督活动。
  2.操作定义
  人际合作的主动性;对组织中权属关系的意识;人际间的适应;有效沟通(传递信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例如:领导让技术骨干小王配合你完成一项新程序开发项目,但是有人谣传上次小王没能评上先进是因为你在背后说了他的坏话,小王听信谣言后不配合你的工作,项目进展缓慢。现在完成日期将至,领导也开始质疑你的工作,你怎么办?
  【中公专家解读】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和技巧。在作答重点考查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