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版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叢書介紹
★本套書(3本分冊)主要依據*新一、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大綱和現行規範、標準,以精選真題和模擬題為主綫,通過對試題涉及的考點及相關考點深入的剖析,幫助考生把握命題思路,加深對考試大綱要求的規範條文的熟悉、理解和應用,培養考生解答試題時“舉一反三”的能力。對解題過程中容易忽視的問題給予提示,對題目中的陷阱和難點給齣注意事項。使考生能全麵理解這些要點並充分掌握解題技巧。
★分冊以科目為模塊編排,每個科目編寫8~10套精選試題,每套精選試題按照曆年考試真題的題型、題量和分值進行編寫。從內容上、題型上、難度上都比較典型,且具有極強的實戰性。每道題以"精選試題→正確答案→解答過程→考試要點→考點剖析"作為一個小模塊呈現給考生,力求每題所涉及的考點及相關拓展內容能基本覆蓋考試大綱所規定的內容。提高應試者的復習效率。
本書內容簡介
本書是《2018年版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叢書之一。本書包括兩章內容:地基與基礎、橋梁結構。第一章地基與基礎有8套試題和兩個附錄,總共162道例題。每套試題包括曆年、特彆是近幾年的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試題及精選模擬題,基本涵蓋瞭規範內容及考試相關知識點。此外,有些計算過程比較復雜和需要反復試算的內容,作者都給齣瞭簡化計算方法,並編製瞭圖錶。目的在於幫助讀者掌握這些方法,應考時能節省一些時間。第二章橋梁結構通過10套題80道例題考點的詳細剖析,使考生深入理解橋梁結構的特點,橋梁結構與建築結構在荷載取值、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抗震設計特點及構造要求等方麵的區彆,使建築結構設計人員對橋梁結構設計的全過程有所瞭解和掌握。
請加入QQ群(636795748)交流,編者將在QQ群文件中發布2017年真題解析及本書勘誤錶。
目 錄
第1章 地基與基礎…………………………………………………………………………… 1
1.1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一) ……………………………………………………… 1
1.2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二)……………………………………………………… 24
1.3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三)……………………………………………………… 47
1.4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四)……………………………………………………… 67
1.5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五)……………………………………………………… 88
1.6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六) …………………………………………………… 104
1.7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七) …………………………………………………… 127
1.8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八) …………………………………………………… 147
附錄 A 衝切臨界截麵周長及極慣性矩犐s 的計算 ………………………………… 165
附錄 B 地基基礎簡化計算法 ………………………………………………………… 169
第2章 橋梁結構…………………………………………………………………………… 191
2.1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一) …………………………………………………… 191
2.2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二) …………………………………………………… 211
2.3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三) …………………………………………………… 226
2.4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四) …………………………………………………… 237
2.5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五) …………………………………………………… 251
2.6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六) …………………………………………………… 262
2.7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七) …………………………………………………… 272
2.8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八) …………………………………………………… 284
2.9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九) …………………………………………………… 295
2.10 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 (十)…………………………………………………… 305
參考文獻……………………………………………………………………………………313
前 言
為瞭配閤考生考前復習,我們以最新一、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大綱為依據,
以現行規範為基礎,編寫瞭 《2017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叢書》。
本書是叢書之一,包括兩章:地基與基礎、橋梁結構。
第1章 地基與基礎 根據地基與基礎相關設計規範和曆年考題編寫而成。對每道題
都給齣瞭正確答案和解答過程,對考題要點作瞭說明,對每道題都進行瞭詳細的分析,說
明正確答題方法、容易齣錯部位及齣錯原因,並給齣瞭防止齣錯的方法。特彆對地基基礎
中有些計算過程比較復雜和需要反復試算的內容,盡量都給齣瞭簡化計算法,並編製瞭圖
錶,以供讀者參考。這些內容包括:
1.偏心荷載作用下地基承載力驗算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50007—2011規定,當偏心荷載作用時,“除符閤狆k≤ 犳a要求外,尚應符閤狆kmax≤1.2犳a的規定”。經分析發現,若基底偏心距犲≤0.033犫(犫為 力矩作用方嚮基底邊長),則隻需按式狆a≤犳a驗算就可以瞭,另一個條件必定滿足要求; 否則,隻需按式狆kmax≤1.2犳a驗算,另一條件也必定滿足要求。這樣,考生答題時,可節 省一些時間。
2.在偏心荷載作用下,柱下獨立基礎底麵尺寸的確定
在這種情況下,一般需按試算法進行計算,本書給齣瞭直接計算法。不僅解決瞭試算
繁瑣的缺點,而且計算快捷、準確。
3.柱下獨立基礎受衝切承載力驗算
當基礎底闆厚度未知的情況下,一般需按試算法進行驗算,本書給齣瞭簡化計算法。
剋服瞭計算時間長,又難以獲得準確結果的缺點。
4.柱下獨立基礎受剪承載力驗算
當基礎底闆厚度未知的情況下,一般需按試算法進行驗算,本書給齣瞭簡便計算法。
5.柱下獨立基礎底闆彎矩的計算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50007—2011第8.2.11條規定,柱下獨立基礎底闆彎
矩可按下列簡化方法計算: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計算底闆彎矩的公式,還可以進一步簡化。本書中所給公
式的形式為:
式中β1、β2為彎矩係數,可從書中提供的錶中查到。使計算過程進一步得到簡化。
6.高層建築梁式闆筏基雙嚮底闆斜截麵受剪承載力計算
高層建築梁式闆筏基雙嚮底闆受衝切承載力計算時,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
50007—2011給齣瞭所需的厚度計算公式,應用頗為方便,但雙嚮底闆斜截麵受剪承載力
計算時,規範未給齣相應所需的厚度計算公式,本書彌補瞭這一缺陷。
7.換填墊層厚度的確定
換填墊層厚度一般需采用試算法進行驗算,本書給齣瞭簡易圖算法,使計算過程大大
簡化。
8.在偏心荷載作用下樁基中樁的根數確定
柱下獨立承颱底麵樁的根數計算,通常需采用試算法確定,本書給齣瞭簡化計算法。
不僅縮短瞭計算過程,並可獲得閤理的設計效果。
9.按應力比法確定樁基沉降計算深度
《建築樁基技術規範》JGJ94—2008第5.5.8條規定,樁基沉降計算深度應按應力比
法確定。按這一方法計算時,不僅費時,也不易獲得準確結果。本書給齣瞭簡易圖算法,
不僅快捷,而且計算結果也很準確。
10.按圖算法初步判彆土層液化影響
根據 《建 築 抗 震 設 計 規 範》GB50011—2010 式 (4.3.3�玻保�、 式 (4.3.3�玻玻� 和 式
(4.3.3�玻常┗嬤頻囊夯�判彆圖,可以很快地判彆土層液化影響,避免瞭按公式試算的
麻煩。
第2章 橋梁結構 橋梁結構設計與建築結構設計從結構可靠度、設計荷載、設計使
用年限、結構設計參數、結構構造等多方麵有著較大差異,大部分從事建築結構設計人員有
較少機會接觸到橋梁結構的設計,但輕型橋梁的結構設計和城市人行天橋的結構設計也會經
常遇到。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要求建築結構設計人員對橋梁結構設計應該有基本瞭解。
按照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大綱要求,要求掌握的內容有:常用橋梁結構體係
的設計方法;橋梁基本受力構件的設計方法;常用橋梁的構造特點和設計要求。要求熟悉
的內容有:常用橋梁結構的總體布置原則,根據工程條件閤理比選橋梁結構形式及其基礎
形式;橋梁結構抗震設計方法及其抗震構造措施;各種橋梁基礎的受力特點。要求瞭解的
內容有:橋梁常用的施工方法。
從上述設計規範和所要掌握的橋梁工程設計內容看,大綱要求考生需要對橋梁設計的
全過程有所瞭解和掌握,對從事建築結構設計人員有相當難度。考生應注重把握橋梁結構
的特點,把握橋梁結構與建築結構在荷載取值、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抗震設計特點及構造要求等方麵的區彆。
目前橋梁工程所涉及的規範處於變更期,規範版本變化較大。考生應特彆關注考試大
綱的相關要求。
本書涉及的主要規範有:
1. 《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10 (2016年版)(簡稱 《抗規》);
2.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50007—2011 (簡稱 《地基規範》);
3. 《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 (簡稱 《統一標準》);
4. 《建築樁基技術規範》JGJ94—2008 (簡稱 《樁基規範》);
5.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10 (2015年版)(簡稱 《混規》);
6. 《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範》JGJ79—2012 (簡稱 《地基處理規範》);
7. 《建築結構荷載規範》GB50009—2012 (簡稱 《荷規》);
8.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 (簡稱 《技術標準》);
9. 《公路工程抗震規範》JTGB02—2013 (簡稱 《公路抗震》);
10. 《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範》JTGD60—2015(簡稱 《通用規範》);
11. 《城市橋梁設計規範》CJJ11—2011(簡稱 《城市橋梁》);
12. 《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範》CJJ166—2011(簡稱 《城市橋梁抗震》);
13. 《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範》JTG D62—2004 (簡稱 《混凝
土橋規》);
14. 《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範》JTGD63—2007(簡稱 《橋涵基礎規範》);
15. 《公路圬工橋涵設計規範》JTGD61—2005(簡稱 《圬工橋規》);
16.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範》JTG/TF50—2011(簡稱 《橋涵施工規範》);
17. 《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B02—01—2008(簡稱 《橋梁抗震細則》);
18. 《城市人行天橋與人行地道技術規範》CJJ69—1995 (簡稱 《天橋規範》)。
本書第1章地基與基礎由郭繼武主編,郭鞦生參加瞭第5套~8套題的編寫和計算。
第2章由秦大航主編。在編寫本書時參考瞭公開發錶的一些文獻、專著,謹嚮這些作者錶
示感謝,限於編者水平,加之時間倉促,有不當或錯誤之處,熱忱盼望讀者不吝指正,不
勝感謝!
說實話,我之前在備考注冊結構工程師的時候,總覺得“地基與基礎”這一塊知識點太多太雜,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復雜的土力學理論和計算,常常讓我感到力不從心。但是,自從我開始研讀這本《2018年版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地基與基礎 橋梁結構》之後,我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瞭。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不僅僅是提供考題,更重要的是對每一個考點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比如,在講解“邊坡穩定分析”的時候,作者不僅列舉瞭不同的分析方法(如極限平衡法、數值模擬法),還詳細解釋瞭每種方法的適用條件、計算步驟以及容易齣錯的地方。而且,書中還提供瞭大量相關的真實工程案例,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分析,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抽象的理論是如何在實踐中應用的,這對於我理解和記憶知識點非常有幫助。
評分哇,這本書絕對是我備考注冊結構工程師的“定海神針”!尤其是“地基與基礎”和“橋梁結構”這兩個部分,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翻開書的第一頁,就被它清晰的脈絡和詳盡的解析深深吸引。我一直以來都覺得地基與基礎的知識點零散且抽象,但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將它們串聯起來,從最基礎的土力學原理,到各種地基處理方法,再到邊坡穩定分析,每一步都講解得透徹無比。我尤其喜歡它對案例的剖析,那些曾經讓我頭疼不已的實際工程問題,在作者的娓娓道來中變得迎刃而解。舉個例子,書中對某次重大橋梁塌陷事故的地基原因分析,我反復看瞭好幾遍,不僅理解瞭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更重要的是學到瞭如何避免類似的錯誤。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我對地基與基礎知識的掌握深度。
評分而對於“橋梁結構”這一部分,我可以說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之前對橋梁學習的認知。我之前總覺得橋梁結構的設計計算非常復雜,而且涉及到大量的規範和標準。但是,這本書用一種非常係統和循序漸進的方式,將復雜的橋梁結構知識分解開來。從最基礎的橋梁荷載分析,到各種類型橋梁(梁橋、拱橋、斜拉橋、懸索橋等)的結構體係選擇,再到關鍵構件(橋颱、橋墩、橋麵係)的設計與計算,都講解得十分到位。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不同橋梁材料(如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鋼結構)的性能分析和適用範圍的闡述,這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不同材料在橋梁設計中的作用。而且,書中還穿插瞭大量的橋梁案例分析,讓我能夠看到理論知識如何在實際工程中得以應用,這對於提升我的工程實踐能力非常有幫助。
評分至於“橋梁結構”這部分,這本書更是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閤。我之前接觸過一些橋梁工程的教材,但很多內容都顯得過於理論化,缺乏實際工程的指導意義。而這本書,則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生動地展現瞭橋梁結構設計的復雜性和精妙性。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類型橋梁(如箱梁橋、斜張橋、懸臂橋)的結構特點、施工工藝以及常見病害的分析。這些內容不僅拓展瞭我的知識麵,更重要的是,讓我能夠從一個更宏觀的視角去理解橋梁結構的設計。而且,書中對一些關鍵的計算方法,比如“橋梁動力響應分析”和“疲勞壽命評估”,都進行瞭非常詳細的講解,這對於我理解橋梁的長期安全性至關重要。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精煉”和“實用”。在學習“地基與基礎”部分時,我發現作者能夠抓住每一個知識點的核心,並且用最簡潔明瞭的語言進行闡述。很多我之前看瞭很多遍卻依然模糊不清的概念,在這本書裏得到瞭清晰的解答。比如,關於“土的固結沉降計算”,書中不僅給齣瞭詳細的計算公式,更重要的是解釋瞭各個參數的物理意義,以及在實際工程中如何獲取這些參數,這使得我能夠真正理解並應用這些知識。而且,書中選取的試題都是曆年考試中的經典題目,通過對這些題目的深入解析,我能夠發現自己在哪些方麵存在不足,並及時進行彌補。這種“靶嚮式”的學習,大大提高瞭我的備考效率。
評分這本書的“地基與基礎”章節,對我來說,簡直就像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土力學教科書”。我一直覺得土力學是結構工程師繞不開的一道坎,但市麵上的很多教材要麼過於深奧,要麼過於籠統。而這本則恰恰找到瞭一個很好的平衡點。作者在講解每一個概念時,都會輔以清晰的圖示和生動的比喻,讓那些抽象的理論變得觸手可及。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基礎沉降計算”的講解,從單層地基到多層地基,從彈性理論到固結理論,每一個計算過程都被分解得十分清晰,並且列舉瞭多種不同的計算方法,讓我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閤適的方法。而且,書中對每一個公式都進行瞭詳細的推導和解釋,讓我不再是死記硬背,而是真正理解瞭其中的原理。
評分同樣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關於“橋梁結構”的部分。我一直以來都覺得橋梁結構設計是一個非常龐大且復雜的學科,各種橋梁類型,從簡單的簡支梁橋到復雜的斜拉橋、懸索橋,都蘊含著深奧的力學原理。而這本書,用一種非常係統的方式,將這些復雜的知識點梳理得井井有條。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不同類型橋梁的結構體係、受力特點以及設計難點的講解。比如,在講解斜拉橋的時候,作者不僅分析瞭斜拉索的受力機理,還詳細闡述瞭橋塔、橋麵梁闆的連接方式以及施工控製要點。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曆年真題,並對解題思路和關鍵步驟進行瞭詳細的剖析,這讓我能夠更好地把握考試的重點和方嚮。通過學習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橋梁結構的認識,已經從一個“門外漢”變成瞭一個“初窺門徑”的準專業人士。
評分這本書的“橋梁結構”部分更是讓我受益匪淺。作為一個結構工程師,橋梁的設計與計算一直是我的一個重要學習方嚮,但傳統的教材往往側重於理論推導,對於實際應用中的細節涉及不多。而這本書恰恰彌補瞭這一不足。它不僅僅羅列瞭各種橋梁類型(如梁橋、拱橋、斜拉橋、懸索橋等)的設計規範和計算公式,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瞭各種橋梁結構在荷載作用下的受力特點、變形規律以及常見病害的成因。書中對不同類型橋梁的連接節點設計、材料選擇的優劣勢分析,以及在不同地質條件下的適用性,都進行瞭詳細的闡述。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橋梁施工過程中的控製要點講解,比如現澆梁的支架設計、預應力張拉的順序與控製、以及大跨度橋梁的分段施工技術等等,這些都是在實際工作中至關重要的經驗。通過學習這些內容,我感覺自己對橋梁結構的理解不再局限於理論層麵,而是上升到瞭一個更具實踐指導意義的層麵。
評分作為一名正在為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衝刺的考生,我不得不說,這本《2018年版注冊結構工程師專業考試試題精選及考點剖析——地基與基礎 橋梁結構》簡直是我備考路上的“救星”。我之前一直對地基與基礎部分感到頭疼,覺得知識點雜亂且難以把握重點。但是,當我拿到這本書後,這種感覺瞬間煙消雲散。作者在對每一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梳理時,都抓住瞭核心要義,並且通過精選的曆年真題,將理論知識與實際考題緊密結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樁基承載力計算”的講解,不僅僅是給齣瞭公式,更是對公式的推導過程、各項參數的含義、以及在不同土質條件下的取值原則進行瞭細緻的分析。而且,書中還列舉瞭幾個不同類型的樁基試題,並逐一進行瞭詳細的解答,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如何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這種“學以緻用”的學習模式,極大地增強瞭我的解題信心。
評分再來說說“橋梁結構”部分,這本書可以說是我的“橋梁結構入門指南”。我之前對橋梁的認識僅限於“能走車就行”,但通過學習這本書,我纔真正領略到瞭橋梁結構設計的藝術和科學。作者從最基礎的橋梁荷載類型和分配,到各種橋梁結構體係的優缺點分析,再到關鍵構件的設計與施工,都進行瞭非常細緻的闡述。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斜拉橋和懸索橋”的講解,作者用非常生動的語言,解釋瞭這些復雜結構的受力機理,以及在設計中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而且,書中還穿插瞭大量的圖錶和工程實例,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那些抽象的理論。通過學習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橋梁結構的認識,已經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也更有信心去麵對未來的工作和考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