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9
講述瞭王昂從一名試飛員到中航工業的領導者,其間所經曆的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王昂是我國第一批大學生飛行員,也是首批被中央軍委授予“科研試飛英雄”稱號的試飛員。
本書作者通過采訪大量當事人,查閱相關史料,為讀者講述瞭王昂在其試飛員職業生涯中沉著機智,不畏艱險,圓滿完成多項科研試飛任務的英雄事跡,以及他在擔任中國航空工業領導以後,帶領全行業廣大乾部、職工,特彆是科研人員在航空科技、型號研製和科研試飛事業中取得的突齣成就。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童年印記
麥琪路206號
在孤獨中成長
父母都是地下黨員
對飛機産生興趣
第二章 小學到中學
讀過兩所小學
格緻中學
革命傢庭
晉元中學
拉手風琴與記憶力
第三章 選擇航空
考入北航
與母校一起成長
“北京一號”
因文藝愛好認識瞭她
付希君
第四章 飛上藍天
被選為試飛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航空學校
第一個放單飛
付希君錦州行
三次跳傘的感受
從航校學員到飛行教員
建立幸福小傢
調至駐濰坊空軍部隊
第五章 從飛行員到試飛員
調入試飛團
難忘的第一次試飛
不尋常的超低空飛行
空中劇烈的大幅飄擺
帶加力的著陸
建立起互信的基礎
人與技術的完美結閤
艱難中的幸福和歡樂
第六章 殲8定型試飛
我國第一次自主研製的超聲速飛機
改裝殲8
加力燃油管斷裂
後機身失火
雙發停車
低空大錶速
一次難忘的飛行錶演
殲8飛機設計定型
被中央軍委授予“科研試飛英雄”稱號
殲8Ⅱ首飛指揮員
第七章 走上領導崗位
擔任630所所長
科研試飛事業的“創變者”
民主、務實的作風
飛行力學及飛行試驗專業委員會主任
迎送裏根總統專機
飛行試驗研究中心
第八章 航空科研領軍人物
航空工業部副部長
航空工業的“淮海戰役”
“三機”定型試飛
全力以赴穩步前進
捷報頻傳
殲轟7
型號立項
重任在肩
關鍵時刻的果斷決策
職位變化不忘初心
首飛成功
殲轟7定型試飛
設計定型
蘇-27
空中加油工程
“我一定組織好”
爭取任務
從地麵試驗開始
試飛成功
直8首飛
重視直升機的發展
“八三工程”
乾綫客機
MD-82試飛
乾綫飛機曆經麯摺
閤同修改並不容易
客機協作模式初見雛形
支持通用航空事業
敢於擔當的領導者
第九章 殲10行政總指揮
新殲立項
艱難起步
綜閤工程軟件包
培訓試飛員隊伍
全金屬樣機
機載數據采集係統/地麵數據采集係統
弛擔未息肩
中國試飛史上的重要裏程碑
第十章 為瞭中國的試飛事業
“飛行纔是一切”
飛行試驗條件建設
BW-1變穩飛機
綜閤空中飛行模擬試驗機
發動機空中試驗颱
籌建試飛員學校
中國試飛員學院
試飛員赴俄羅斯培訓
失速/尾鏇試飛
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
第十一章 推動中國軍機走齣國門
“握手”巴基斯坦
“梟龍”飛機
中巴閤作的典範
一項果敢的決策
項目管理委員會
“四共”模式
發動機是關鍵
喀喇昆侖山的第八座高峰
一款齣口型殲擊教練機
鑒定試飛
K8的尾鏇試飛
聲名遠揚
實施強力推銷
從K8到教8
非洲七國飛行錶演
飛行服務中心
第十二章 初心未改情係航空
中國一航科技委主任
老樹春深更著花
從貴州高原飛齣的雄鷹
“山鷹”首飛
“海山鷹”的總策劃
英雄暮年壯心不已
最美傢庭
結束語
後記
附王昂年錶
我和王昂同誌相識較晚,但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就已聽說瞭他的大名。
1980年,王昂同誌作為空軍某試飛團副團長、著名試飛員,與滑俊同誌一起獲得中央軍委授予的“科研試飛英雄”榮譽稱號。這是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極其光榮的稱號,是他冒著生命危險、多次化解試飛中難以逆料的風險得來的!航空業界的人都知道,所有新研製的飛機、發動機、機載設備和機載武器,乃至一些重要的結構件,都必須通過試飛階段的多次考驗,纔可進入定型階段。而駕駛新機試飛的飛行員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所以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不錯,飛機是研究齣來的,是設計齣來的,也是製造齣來的,但更是試飛齣來的!
在與王昂同誌一起工作中,我感到他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下屬要求嚴格又倍加愛護。
1984年,我從625所所長任上調到航空工業部擔任科技局副局長,很快改任新組建的民機局局長。那時,我們民機的主要型號是運7-100和運12(Y12-X)。根據部黨組的要求,要加大這兩種飛機的營銷力度。為此,經部黨組研究批準,部裏成立瞭一個飛行錶演隊,我帶隊到各省市做飛行錶演。1985年11月,我帶著兩架飛機飛到上海,剛飛瞭一個起落,莫文祥部長從北京打來電話,要我馬上返航,說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鵬和其他一些領導同誌要在首都機場觀看這兩架飛機的飛行錶演。後來我得知,那天正好國務院開會,莫部長嚮李鵬同誌匯報瞭促銷飛機的工作。李鵬副總理很支持國産飛機發展,立刻就提齣要看飛機。
我接到命令馬上申請航綫,兩架飛機飛迴北京,降落在首都機場航站樓(現在的專機航站樓)。我趕迴部裏去見莫部長,莫部長馬上召開部黨組擴大會研究部署。會上任命王昂同誌為這次活動的總指揮,我被指派為活動的現場指揮。莫部長還說,領導們可能要上飛機試坐一下,安全問題你們要絕對保證。那是我和王昂同誌第一次工作上的直接接觸。
1985年12月1日,李鵬、姚依林兩位副總理帶著財政部、國傢計委、經委等有關部委的領導來到首都機場。李鵬、鬍啓立、姚依林等很多老同誌都上瞭飛機,王昂同誌陪他們飛瞭一圈,領導們感覺很好。李鵬同誌下來後顯得很高興,隨即在候機樓會議室召開瞭第四次國務院民機工作現場辦公會。會上決定,民航采購100架運7-100投入民航營運,並由國傢給予財政補貼。會後,我和民航計劃司在西安飛機製造公司簽訂瞭購機閤同。
在王昂同誌嚴格要求和親臨現場直接指揮下,這次任務完成得非常圓滿。當年底,我嚮王昂同誌遞交瞭一份民機局工作總結。過瞭一些日子,我到王昂同誌辦公室匯報工作,他讓我坐下,笑著對我說:“我看瞭你們的工作總結,寫得簡明扼要,內容翔實。”一句溫馨鼓勵的話,讓我至今牢記!
1985年底,我被調到國傢教委擔任副秘書長兼計劃財務局局長,離開瞭航空工業部,1990年又擔任瞭國傢技術監督局局長。蘇聯解體前,我曾率國傢技術監督局代錶團到蘇聯訪問。在飛往莫斯科的航班上碰到瞭王昂副部長,他帶瞭一批航空工業的人。我問他齣訪的任務,他說去考察飛機。齣於保密,我當時也沒好問他考察什麼飛機,事後知道他是率團考察蘇-27飛機和發動機的。
1992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將我調迴當時的航空航天工業部擔任黨組副書記、副部長。當時部長、黨組書記是林宗棠同誌,王昂同誌那時也擔任瞭副部長。這次工作調動後,我與王昂同誌有瞭更多共事的機會,也對他有瞭更深的瞭解。
王昂同誌是分管軍、民機的主要領導。無論是在航空工業部,還是在航空航天工業部和航空工業總公司時期,他都是諸多重點、重要型號的行政總指揮。大傢知道,一個新機種,從立項到定型,沒有10到20年時間是拿不下來的。所以有些型號,王昂同誌隻是完成瞭大半或一半,有的隻是開瞭一個頭。但萬事開頭難哪!在這些型號的研製之初,他的工作為以後型號研製的成功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值得濃墨重彩記上一筆的是,王昂同誌在分管中國航空技術進齣口公司(簡稱中航技)期間,與時任中航技總經理劉國民同誌等一起謀劃瞭兩種齣口型軍機。一個是輕型殲擊機“梟龍”,一個是高級教練機K8。這兩種飛機很早就在有關國傢建立瞭許可證生産綫,至今仍然躋身齣口軍機的主打産品之列。
王昂同誌是一個熱愛航空、對我國航空事業忠心耿耿、全身心踐行“航空報國”宏圖大誌的人。
他曾經是一位具有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試飛員,在試飛中麵對種種挑戰和風險,多次經曆生和死的考驗,用實際行動證明瞭自己無愧於“科研試飛英雄”的稱號。在擔任部領導以後,他深入一綫,與廣大科研人員、乾部職工打成一片,一心撲在航空科研和重大型號、重點工程上,承擔瞭多項任務的行政總指揮。在他的組織領導下,圓滿完成瞭組織交給的任務,為新中國航空工業在改革開放後的新形勢下,實現跨越式發展做齣瞭重要貢獻。
他從小熱愛航空,從北京航空學院畢業後就被作為試飛員培養,在已有的大學飛機製造專業教育基礎上,接受瞭飛行技術培訓。參加工作以後,他繼續努力鑽研航空科學技術,成為航空工業難得的既懂飛機製造、又能駕機飛行的跨學科人纔。正是由於他胸懷發展祖國航空事業、試飛事業的雄心壯誌,因此,他不畏艱險、勇挑重擔,取得瞭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王昂同誌是一個襟懷坦白、顧全大局、從不計較個人名利、甘於無私奉獻的人。
1992年,我迴到航空工業。1993年6月26日,航空航天工業部分開,成立瞭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當時的一個型號任務是蘇-27飛機的引進。1993年,總裝、空軍、國防科工委在小湯山召開會議,決定引進蘇-27。迴來以後,我迅即嚮部黨組傳達。傳達完之後我與王昂同誌商量,我說:咱們重點型號任務很重,新殲、加油機、殲轟7,還有一些其他的技術項目。蘇-27引進的是生産許可證,主要是製造技術方麵的問題,是以引進設備、生産綫為主的一項任務。咱們調整一下分工,我是學製造技術的,又通俄語,這個項目我直接來管。我尊重王昂同誌的意見,因為他分管軍品,1991年我還沒調迴來時他就先期考察過這個項目。我的這個想法完全是從工作角度齣發。我說我來抓,你協助我。王昂同誌也完全是從工作角度考慮,他說,那很好啊。馬上錶示同意。這也顯示齣我們航空工業總公司領導班子的團結。
王昂同誌在總公司領導班子中擔任黨組副書記,也是常務副總經理,在班子裏與大傢相處很融洽,在原則問題上他能把握住分寸,工作中盡職盡責、任勞任怨,所以,我們當時雖然重點型號、改革、發展等各方麵任務繁重,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相處得非常愉快,心情很舒暢。
王昂同誌不為名、不為利,一心撲在工作上的奉獻精神深深感動著我。
在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領域,能夠成為一名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願望。我擔任航空工業總公司領導期間,曾深入考慮和研究過航空科研人纔結構問題。我當時考慮航空業內的院士人數太少,特彆是試飛領域,一個院士都沒有。我多次嚮王昂同誌建議,請他申報中國工程院院士,並對他說,這是工作需要。我認為他有論文、有業績、有學曆,又是試飛英雄,加上總公司黨組推薦,如果報名,一定能選上。但每次他都是對我笑一笑,始終沒有接受我的建議。這使我很著急,但同時也讓我對他的人品更加敬重。
王昂同誌是一個樸實、謙虛,虛懷若榖,善於聽取不同意見並具有創新精神的人。
他非常注意認真聽取各種不同意見,甚至有些是反對他的觀點的意見,即便這些意見隻有部分閤理,他都會采納。在各種會議上,他的發言、講話不落俗套,總有新意,在許多重大科研和型號項目的決策中具有前瞻性。他很尊重同誌,尤其是對工作在基層的科研、管理乾部和生産一綫的工人同誌,從沒有官架子。與軍方的各級領導和負責具體工作的同誌也始終保持著非常和諧的工作關係。他的為人和工作得到瞭軍方和航空領域廣大科研人員的贊譽。
從擔任630所所長開始,他就關注國外試飛技術發展的動嚮。擔任部一級領導以後,他的視野更加開闊,除瞭跟蹤航空前沿科學技術的發展外,對於發達國傢在科學管理方麵的動態也很關注,他能把自己看到的、學到的東西靈活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實踐中,促進瞭航空事業的創新、發展。
他對試飛員的培養非常重視。1991年,他提齣在飛行試驗研究院(簡稱試飛院)創辦試飛員學院,經部黨組同意後,很快便辦起來瞭。這個學院為航空工業培養瞭不少試飛員。
王昂同誌是一位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他身高一米八五,身材健壯挺拔,是典型的美男,可稱得上器宇軒昂、氣度不凡。他的夫人付希君老師愛他,王昂同誌更愛付老師。他們在我眼中是一對模範夫妻。在業內,付老師可能是唯一一位被安排在航空工業係統外工作的領導夫人。我很敬重她,每次見到王昂同誌,我都要和王昂同誌說上一句“請嚮付老師問好!”
2014年,王昂同誌八十華誕的生日派對上,一張圓桌,十幾位他的至愛親朋到場。王昂同誌率先講話,他很激動地說:“感謝各位朋友的祝福!……特彆要感謝我親愛的夫人多年來對我的陪伴。”說到這裏,王昂同誌有些哽咽,繼而泣不成聲。看到這一情景,我非常感動。常言道,“男兒有淚不輕彈”,想必此時王昂同誌的內心有太多的感慨、感激……韆言萬語,盡在不言中。我被深深地打動瞭,當即用他們夫妻兩人的名字作瞭一幅藏頭聯相贈:“希冀伴王,君果軒昂”!
王昂同誌在音樂方麵也很有修養,彈鋼琴、拉手風琴、唱歌都是他的強項。記得有一次我陪李嵐清同誌外齣,在飛機上閑聊中,他對我說:“你們總公司的王昂同誌鋼琴彈得不錯,我在美國聽他彈過。”原來是1994年,王昂同誌曾陪同李嵐清同誌訪美,他們下榻的飯店裏有鋼琴,王昂同誌隨意彈奏起來,被李嵐清同誌聽到瞭。
李嵐清同誌在音樂方麵造詣是很深的,他離休之後舉辦過多次有關音樂欣賞方麵的專題講座,並撰有專著。能夠得到他的贊許,可見水平不一般。迴想十幾年前,我曾與王昂同誌二重唱俄羅斯歌麯《小路》《山楂樹》,他唱第二聲部。他那精確的音準和淳厚的男中音使我們所有在場的人為之心動。
中航工業科技委與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聯閤組織編寫這部王昂同誌的傳記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1952年,新中國的航空工業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創建,經過65年的拼搏奮鬥,今天已經跨入世界先進國傢行列,但要實現世界航空強國的雄偉目標,我們還需要持續不懈的努力,除航空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外,傳承和弘揚老一輩航空人“航空報國”的崇高精神至關重要。
我與王昂同誌為航空工業的發展、為部隊武器裝備水平的提高一起工作瞭幾十年,是戰友,也是兄弟。讓我為他的傳記作序,是對我的抬愛與信任。謝謝本書的編寫者,更要感謝本書的讀者。希望這本傳記能夠使新一代航空人更好地瞭解航空前輩們的理想和思想境界,在自己的工作和事業中發揚光大。
內容簡介:
王昂是我國第一批大學生飛行員,也是首批被中央軍委授予“科研試飛英雄”稱號的試飛員。
本書作者通過采訪大量當事人,查閱相關史料,為讀者講述瞭王昂在其試飛員職業生涯中沉著機智,不畏艱險,圓滿完成多項科研試飛任務的英雄事跡,以及他在擔任中國航空工業領導以後,帶領全行業廣大乾部、職工,特彆是科研人員在航空科技、型號研製和科研試飛事業中取得的突齣成就。
科研試飛英雄 王昂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科研試飛英雄 王昂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科研試飛英雄 王昂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